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二十三

病派之分,自巢氏始也。病失其本,亦自巢氏始也。何者?老子曰:少則得,多則惑。且俗謂噎食一證,在《內經》苦無多語,惟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謂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結熱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後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也。

謂胃為水穀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陳,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今病噎者,三日、五日,或五、七日不便,是乖其度也,亦明矣。豈非三陽俱結於下,廣腸枯涸,所食之物,為咽所拒。縱入太倉,還出咽嗌。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故經曰:少陽所至為嘔湧,溢食不下,此理豈不曉然?又《氣厥論》云:肝移寒於心為狂膈中陽氣與寒相搏,故膈食而中不通,此膈陽與寒為之也,非獨專於寒也。《六節臟象》又云: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

王太僕云:陽盛之極,故膈拒而食不得入。《正理論》曰:格則吐逆。故膈亦當為格。

後世強分為五噎,謂氣、憂、食、思、勞也。後又分為十膈五噎。其派既多,其惑滋甚。人之溢食,初未必遽然也。初,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或胃風欲吐,醫氏不察本原,火里燒姜,湯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繼之,蓽茇未已,胡椒繼之。雖曰和胃,胃本不寒;雖曰補胃,胃本不虛。

設如傷飲止可逐飲;設如傷食,止可逐食。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問》無者,於法猶非。素熱之人,三陽必結,三陽既結,食必上潮。醫氏猶云:胃寒不納。燔針鑽肉,炷艾灼肌,苦楚萬千。三陽熱結,分明一句,到了難從。不過抽薪最為緊要,揚湯止沸,愈急愈增。歲月彌深,為醫所誤。

人言可下,退陽養陰。張眼吐舌,恐傷元氣。止在沖和,閉塞不通,經無來路,腸宜通暢,是以鳴腸。腸既不通,遂成噎病。

世傳五噎寬中散,有姜有桂;十膈散,有附有烏。今予既斥其方,信乎與否,以聽後賢。或云:憂恚氣結,亦可下乎?余曰:憂恚磐礴,便同火鬱,太倉公見此皆下。法廢以來,千年不復。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湯,獨超近代。今用藥者,不明主使,如病風狂嘻嘻,不及觀其效,猶昧本原,既懶問咨,妄興非毀。

今予不恤,姑示後人。用藥之時,更詳輕重。假如閉久,慎勿陡攻,縱得攻開,必慮後患,宜先潤養,小著湯丸,累累加之,關扃自透。其或咽噎,上阻涎痰,輕用苦酸,微微湧出,因而治下,藥勢易行。設或不行,蜜鹽下導,始終勾引,兩藥相通,結散陽消,飲食自下。莫將巴豆,耗卻天真,液燥津枯,留毒不去。

人言此病,曾下奪之,從下奪來,轉虛轉痞。此為巴豆,非大黃牽牛之過。箕城一酒官,病嘔吐,逾年不愈,皆以胃寒治之,丁香、半夏、青陳、姜附,種種燥熱,燒錐燎艾,莫知其數。或少愈,或復劇,且十年,大便澀燥,小便赤黃。命予視之。予曰: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王太僕云:上,謂上焦也。火氣炎上之氣,謂皆熱甚而為嘔。以四生丸下三十行,燥糞腸垢,何啻數升?其人昏困一、二日,頻以冰水呷之,漸投涼乳酪、芝麻飲,時時咽之。數日外,大啜飲食,精神氣血如昔。繼生三子,至五旬而卒。

白話文:

疾病的派別分類,是從巢元方開始的。疾病失去了根本原因,也是從巢元方開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而且俗稱的噎食,這個病症在《黃帝內經》裡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只說:「三陽結,稱之為膈。」三陽指的是大腸、小腸、膀胱。結,指的是熱結。小腸熱結就會血脈乾燥;大腸熱結就會大便不通暢;膀胱熱結就會津液乾涸。三陽都熱結了,就會導致前後阻塞。下面不通暢,一定會往上逆行,這就是為什麼噎食吃不下去,即使勉強嚥下也會再吐出來的原因。

胃被稱為水穀之海,每天接受新的食物,來替換舊的食物,一天排一次便,這是正常的規律。現在得噎食病的人,三、五天,或者五、七天不排便,這就違背了正常的規律,很明顯了。難道不是三陽都熱結在下,大腸乾枯,所以吃進去的食物被咽喉拒絕嗎?即使勉強進入胃,還是會從咽喉吐出來。這是因為陽火不能向下行,反而向上推動。所以《內經》說:「少陽經脈到達的地方就會發生嘔吐,食物不能嚥下。」這個道理不是很明顯嗎?《氣厥論》又說:「肝將寒氣傳給心,就會發生狂膈,膈中的陽氣和寒氣搏鬥,所以會出現膈食而中間不通,這是膈陽和寒氣造成的,不僅僅是寒氣的單獨作用。《六節臟象論》又說:「人迎脈搏跳動超出正常四倍以上,是格陽。」

王太僕說:「陽氣盛到極點,所以會導致膈阻礙食物不能進入。」《正理論》說:「膈就會導致吐逆。」所以說膈也應該可以稱之為格。

後世的人勉強將噎食分為五種,說是氣、憂、食、思、勞造成的。後來又分為十膈五噎。派別越多,迷惑就越深。人發生噎食,開始時不一定馬上就這樣。一開始,可能是因為飲酒過度或飲食不當,或者是胃熱想要嘔吐。或者是胃裡有風想吐,醫生不仔細考察病因的根本,就在火裡燒薑,湯中煮桂枝,丁香沒用完,又用豆蔻接著用,蓽茇沒用完,又用胡椒接著用。雖然說是要調和胃氣,但是胃本身就不寒;雖然說是要補胃,但是胃本身也不虛。

假如是因為飲酒過量引起的,只要驅除體內的酒就可以了;假如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只要驅除體內的食物就可以了。怎麼能說虛,就用溫熱的藥來補呢?《素問》裡沒有說到的,按照醫理來說也是不對的。本身體質就熱的人,三陽一定會熱結,三陽熱結,食物一定會往上湧。醫生卻說:「胃寒不納。」就用燒紅的針扎肉,用艾草灼燒皮膚,讓人痛苦萬分。三陽熱結,明明說得很清楚,到了實際卻很難做到。最重要的應該是釜底抽薪,如果只用熱湯止住沸騰的水,只會越來越糟糕。時間久了,就被醫生耽誤了。

人們說可以向下疏通,退掉陽氣,滋養陰氣。睜眼吐舌,擔心會傷到元氣。治療的關鍵在於陰陽平和,閉塞不通是因為經絡沒有通路,腸道應該通暢,所以會出現腸鳴。腸道既然不通暢,就會形成噎食病。

世間流傳的五噎寬中散,有薑有桂;十膈散,有附子有烏頭。現在我已經批判了這些方子,是否可信,就留給後人判斷。有人說:憂愁和憤怒導致氣結,也可以往下疏通嗎?我說:憂愁和憤怒郁積,就如同火郁一樣,太倉公看到這種情況都是往下疏通的。這種方法廢除以來,已經一千年沒有人使用了。現在的劉河間治療膈氣噎食,用承氣湯,獨自超越了近代的人。現在用藥的人,不明白主藥和輔藥,就像得了瘋病一樣,嬉皮笑臉,不去看效果,仍然不明白疾病的根源,既懶得諮詢,又胡亂地批評指責。

現在我不怕這些,先說給後人聽。用藥的時候,更要仔細考慮藥的輕重。假如是閉塞很久了,千萬不要猛攻,即使攻開了,也要考慮後患,應該先潤養,用小劑量的湯藥丸藥,慢慢增加,關節自然就會打開。如果咽喉噎塞,是因為有痰涎阻礙,可以輕微地使用苦酸的藥物,微微地讓痰湧出,然後再治理下面的問題,藥效就容易發揮了。如果還不行,就用蜜鹽來向下引導,從始至終都要引導,兩種藥物互相配合,讓結散開,陽氣消退,飲食自然就會下降。不要用巴豆,耗損了人的天性,導致津液枯燥,留下毒素無法排出。

人們說這種病,曾經用下法疏通過,從下面疏通後,反而變得更虛更痞。這都是巴豆的錯,不是大黃和牽牛的過錯。箕城有一個酒官,得了嘔吐病,一年多都沒有好,大家都用治療胃寒的方法來治療他,用了丁香、半夏、陳皮、生薑、附子等各種燥熱的藥物,用燒紅的錐子燒灼皮膚,用艾草燒灼,不知道用了多少次。有的時候稍微好一點,有的時候又加重,持續了十年,大便乾澀,小便赤黃。他讓我去看他。我說:各種虛弱、喘息、嘔吐,都屬於上焦的病。

王太僕說:「上,指的是上焦。」火氣炎上,說的是熱氣很盛,所以會嘔吐。我用了四生丸給他疏通了三十次,排出了乾燥的糞便和腸垢,數量不止幾升。他昏睡了一兩天,我讓他頻繁喝冰水,然後慢慢給他喝涼的乳酪和芝麻飲,時不時地讓他嚥下。幾天後,他就能大口吃飯了,精神和氣血都恢復了。後來生了三個兒子,活到五十多歲才去世。

2. 飲當去水溫補轉劇論二十四

留飲,止證也,不過蓄水而已。王氏脈經中,派之為四:痰飲、懸飲、支飲、溢飲。《千金方》又派之為五飲,皆觀病之形狀而定名也。今予皆不論,此論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憤鬱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時傷冷而得之者。飲證雖多,無出於此。

夫憤鬱而不得伸,則肝氣乘脾,脾氣不化,故為留飲。肝主慮,久慮而不決,則飲氣不行。脾主思,久思而不已,則脾結,故亦為留飲。人因勞役遠來,乘困飲水,脾胃力衰,因而嗜臥,不能布散於脈,亦為留飲。人飲酒過多,腸胃已滿,又復增之,脬經不及滲泄,久久如斯,亦為留飲。

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飲寒水,本欲止渴,乘快過多,逸而不動,亦為留飲。人若病飲者,豈能出此五者之外乎?

夫水者,陰物也。但積水則生濕,停酒則生燥,久則成痰。在左脅者,同肥氣;在右脅者,同息賁;上入肺則多嗽;下入大腸則為瀉;入腎則為湧水,濯濯如囊漿。上下無所之,故在太陽則為支飲,皆由氣逆而得之。故濕在上者,目黃面浮;在下者,股膝腫厥;在中者,支滿痞隔痰逆。在陽不去者,久則化氣;在陰不去者,久則成形。

今之用方者,例言飲為寒積,皆用溫熱之劑,以補之燥之。夫寒飲在中,反以熱藥從上投之,為寒所拒。水濕未除,反增心火;火既不降,水反下注;其上焦枯,其下寒慄。《內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渠不信夫?況乎留飲下無補法,氣方隔塞,補則轉增。

豈知《內經》所謂「留者攻之」?何後人不師古之甚也!且以白朮、參、苓,飲者服之,尚加閉塞,況燔針艾火,其痞可知。前人處五飲丸三十餘味,其間有礬石、巴豆、附子、烏頭,雖是下攻,終同燥熱,雖亦有寒藥相參,力孤無援。

故今代劉河間依仲景十棗湯,制三花神佑丸,而加大黃、牽牛。新得之疾,下三、五十丸,氣流飲去。昔有病此者,數十年不愈。予診之,左手脈三部,皆微而小,右手脈三部,皆滑而大。微小為寒,滑大為燥。余以瓜蒂散,湧其寒痰數升,汗出如沃;次以導水、禹功,去腸胃中燥垢亦數升,其人半愈;然後以淡劑流其餘蘊,以降火之劑開其胃口,不逾月而痊。夫黃連、黃柏,可以清上燥濕;黃耆、茯苓,可以補下滲濕。

二者可以收後,不可以先驅。復未盡者,可以苦葶藶、杏仁、桑白皮、椒目逐水之藥,伏水皆去矣。

夫治病有先後,不可亂投。邪未去時,慎不可補也。大邪新去,恐反增其氣,轉甚於未治之時也。昔河內有人病飲,醫者斷為脾濕,以木香、牽牛二味散之,下十餘行,因紿病人;復變散為丸,又下十餘行;復變丸為散,又十餘行。病者大困,睡幾晝夜。既覺,腸胃寬潤,惟思粥,食少許,日漸愈。雖同斷為濕,但補瀉不同,其差至此。

《內經》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甚則飲發中滿。太陽司天,濕氣變物,水飲內蓄,中滿不食。注云:此年太陰在泉,濕監於地,病之原始,地氣生焉。少陰司天,濕土為四之氣,民病鼽衄飲發。又,土鬱之發,民病飲發注下,跗腫身重。又,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

又,太陰所至,蓄滿。又,太陰之勝,與太陰之復,皆云飲發於中。以此考之,土主濕化,不主寒;水主寒化,不主濕。天多黅雨,地有積潦,皆以為水。在《內經》屬土,冰霜凝沍,風氣淒凜,此水之化也。故曰:丑未太陰濕土,辰戌太陽寒水。二化本自不同,其病亦異。

夫濕土太過,則飲發於中。今人以為脾土不足,則軒岐千古之書,可從乎?不可從乎?

白話文:

體內有積液(留飲),只是身體積存了水分而已,並不是什麼特別的疾病。王叔和在《脈經》中將其分為四種:痰飲、懸飲、支飲和溢飲。《千金方》又將其分為五種飲,這些分類都是根據疾病的不同表現來命名的。我現在不討論這些分類,而是要探討積液產生的原因。

積液的產生有五種情況:因情緒壓抑而導致的、因疲勞困乏而導致的、因思慮過多而導致的、因暴飲暴食而導致的、因天氣炎熱時貪涼喝冷飲而導致的。雖然積液的病症很多,但都離不開這五種原因。

如果情緒壓抑無法舒展,就會導致肝氣影響脾臟,脾臟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化水液,從而形成積液。肝臟主導思慮,如果長時間思慮而無法決斷,就會導致體內氣機運行不暢,形成積液。脾臟主導思慮,如果長時間思慮不停,就會導致脾臟鬱結,也容易形成積液。如果人因勞累遠行後感到疲倦,又大量飲水,就會導致脾胃功能衰退,加上喜歡躺臥,無法將水分布散到全身經脈,也容易形成積液。如果人飲酒過量,腸胃已經飽脹,還繼續飲酒,導致膀胱經來不及排泄,時間久了也會形成積液。

如果天氣炎熱導致體內津液耗竭,喜歡飲用冰冷的飲品,本意是為了止渴,卻因為貪圖一時痛快而過量飲用,又缺乏活動,也容易形成積液。如果有人患上積液病症,難道還能超出這五種情況之外嗎?

水是陰性的物質,但積存在體內就會產生濕氣,而酒積存在體內則會產生燥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痰。如果積液在左脅,就像肥氣一樣;如果積液在右脅,就像息賁一樣;如果積液向上侵犯肺部,就會導致咳嗽;如果積液向下侵犯大腸,就會導致腹瀉;如果積液侵犯腎臟,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像裝滿漿液的袋子一樣。積液在體內上下遊走不定,如果在太陽經脈部位就會形成支飲,這些都是由於氣機逆亂而導致的。如果濕邪在上,就會導致眼睛發黃、面部浮腫;如果濕邪在下,就會導致腿腳腫脹、冰冷;如果濕邪在中,就會導致胸腹脹滿、痞塞不適、痰多逆嘔。如果在陽經的積液沒有及時消除,時間久了就會化為氣;如果在陰經的積液沒有及時消除,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有形的物質。

現在的醫生在開藥方時,都認為積液是寒邪積聚,所以都使用溫熱的藥物來補益和燥濕。如果體內有寒性的積液,反而用熱性的藥物從上向下投,會被寒邪所阻擋。這樣不但無法消除體內的水濕,反而會增加心火;心火不能下降,水邪反而會向下流注;結果導致上焦枯燥,下焦寒冷。《內經》說:“出入功能廢止,神氣的功能就會消失;升降功能停止,氣機就會孤立而危險。” 這些道理難道不值得相信嗎?更何況對於體內積液,不應該用補法,因為會阻礙氣機的運行,使用補法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難道不知道《內經》所說的“積存的病邪應該攻逐”的道理嗎?為什麼後人不能學習古人的做法呢!如果用白朮、人參、茯苓這些藥材,對於有積液的人來說,反而會使病情加重,更何況使用燒針、艾灸等溫熱的方法呢?其導致的痞塞脹滿是可以想見的。前人開的治療五種積液的藥丸,用了三十多種藥材,其中有礬石、巴豆、附子、烏頭等,雖然有攻下作用,但終究是燥熱的藥物,雖然也有寒涼藥物來配合,但藥力孤單,沒有輔助。

所以,現在的劉河間(劉完素)根據張仲景的十棗湯,製作了三花神佑丸,並加入了大黃、牽牛等藥材。對於新患積液的病人,服用三、五十丸,就能使氣機順暢,積液排出。以前有個人患有此病幾十年都無法治癒。我診斷時發現,他的左手脈象三部都微弱而細小,右手脈象三部都滑大。微小代表寒,滑大代表燥。我用瓜蒂散,讓他吐出了幾升的寒痰,汗出如水洗一般;接著用導水丸、禹功丸,排出了腸胃中幾升的燥垢,他的病就好了一半;然後用清淡的藥物來疏導剩餘的積液,再用清降火的藥物來打開他的胃口,不到一個月就痊癒了。黃連、黃柏可以清泄上焦的燥濕;黃耆、茯苓可以補益下焦,滲濕利水。

這兩種藥物可以收尾,但不可以先用。如果病情沒有完全好轉,可以用苦葶藶、杏仁、桑白皮、椒目等逐水的藥物,體內的積液就會完全去除。

治療疾病有先後順序,不能亂投藥。在邪氣沒有去除的時候,千萬不能補益。如果邪氣剛去除,就進行補益,反而會增加邪氣,比沒有治療的時候還要嚴重。以前河內有個人患有積液病,醫生判斷為脾濕,就用木香、牽牛這兩味藥來疏散,結果拉了十多次,就矇騙病人說病好了。後來又把散劑做成丸藥,又拉了十多次;接著又把丸藥改成散劑,又拉了十多次。病人十分虛弱,睡了幾天幾夜。醒來後,感覺腸胃寬鬆潤澤,只想喝粥,吃了一點點,病情就慢慢好轉了。雖然都判斷為濕邪,但補瀉的方法不同,結果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內經》說:如果土氣太過,就會導致雨濕流行,腎水受到邪氣侵襲,嚴重的就會導致積液在中焦,腹部脹滿。太陽經主管天氣,濕氣會使萬物變形,如果體內積蓄水液,就會導致中焦脹滿,吃不下飯。註解說:這一年太陰濕土當令,濕氣籠罩大地,疾病的根源也因此產生。少陰經主管天氣,濕土當令,百姓容易得鼻塞流涕、鼻出血、積液等病症。又說,土氣鬱結發作,百姓容易得積液下注、腳踝腫脹、身體沉重等病症。又說,太陰所到的地方,容易產生積液、痞塞、阻隔等症狀。

又說,太陰所到的地方,容易積蓄滿脹。又說,太陰太過或太陰復氣,都會導致積液發生在中焦。由此看來,土氣主導濕氣的產生,而不是寒氣;水氣主導寒氣的產生,而不是濕氣。天空中降下連綿的陰雨,地上積存著水窪,大家都認為這是水造成的,但在《內經》中卻歸屬於土。冰霜凝結、寒風淒冷,這才是水氣的變化。所以說:丑未屬於太陰濕土,辰戌屬於太陽寒水。二者的性質本來就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

如果濕土太過,就會導致積液發生在中焦。現在的人認為是脾土不足,那麼軒岐(黃帝與岐伯)千古的著作,我們是應該遵循呢?還是不應該遵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