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二十三

病派之分,自巢氏始也。病失其本,亦自巢氏始也。何者?老子曰:少則得,多則惑。且俗謂噎食一證,在《內經》苦無多語,惟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謂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結熱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後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也。

謂胃為水穀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陳,一日一便,乃常度也。今病噎者,三日、五日,或五、七日不便,是乖其度也,亦明矣。豈非三陽俱結於下,廣腸枯涸,所食之物,為咽所拒。縱入太倉,還出咽嗌。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故經曰:少陽所至為嘔湧,溢食不下,此理豈不曉然?又《氣厥論》云:肝移寒於心為狂膈中陽氣與寒相搏,故膈食而中不通,此膈陽與寒為之也,非獨專於寒也。《六節臟象》又云: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

白話文:

疾病流派的分類,從巢氏開始。疾病失去了根本,也是從巢氏開始的。為什麼呢?老聃說:少則得,多則惑。再者,民間認為噎食這一病症,在《內經》中很少提及,僅有提到:三陽合併,稱為膈。三陽指的是大腸、小腸、膀胱。合併,指的是熱結。小腸熱結會使血脈乾燥;大腸熱結則後方不潔;膀胱熱結則津液枯竭。三陽既然合併,則前方後方都受到阻塞。下部既然不通暢,必然向上運動,這就是為什麼噎食無法吞嚥,即使吞下也還會吐出來的原因。

認為胃是食物的海洋,每日接受新食物,替換舊食物,一日一次排便,這是正常的規律。現在噎食的病人,三日、五日,或者五、七日沒有排便,這是違反了規律,顯然明白。難道不是因為三陽在下部都已經合併,腸道乾燥,吃的食物被咽喉拒絕。即使進入大腸,還會返回咽喉。這是陽火不能下降,被迫向上升起。所以經典中說:少陽影響會引起嘔吐,食物無法吞嚥,這道理豈不明顯?

又《氣厥論》提到:肝轉移寒冷到心,形成狂妄的膈食,中間的陽氣和寒冷相互交纏,所以膈食和中間不通,這是膈食和寒冷一起造成的,不僅僅是寒冷。《六節臟象》還提到:人迎脈超過四盛,是陽氣上逆的症狀。

王太僕云:陽盛之極,故膈拒而食不得入。《正理論》曰:格則吐逆。故膈亦當為格。

後世強分為五噎,謂氣、憂、食、思、勞也。後又分為十膈五噎。其派既多,其惑滋甚。人之溢食,初未必遽然也。初,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或胃風欲吐,醫氏不察本原,火里燒姜,湯中煮桂,丁香未已,豆蔻繼之,蓽茇未已,胡椒繼之。雖曰和胃,胃本不寒;雖曰補胃,胃本不虛。

設如傷飲止可逐飲;設如傷食,止可逐食。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問》無者,於法猶非。素熱之人,三陽必結,三陽既結,食必上潮。醫氏猶云:胃寒不納。燔針鑽肉,炷艾灼肌,苦楚萬千。三陽熱結,分明一句,到了難從。不過抽薪最為緊要,揚湯止沸,愈急愈增。歲月彌深,為醫所誤。

白話文:

王太僕提到,當陽氣極盛時,就會阻塞食道,使得食物無法進入。《正理論》中提到,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嘔吐的症狀。所以,膈食也被認為是這樣一種阻塞的情況。

後世有人將此進一步細分為五種噎食(氣噎、憂噎、食噎、思噎、勞噎),後來又發展出十種膈食五種噎食的說法。由於分類過多,誤解也就越加嚴重。人之所以吃得過多,最初並不一定會立即出現問題。起初,可能是因為飲酒過量或者胃部過熱想要嘔吐,或者是胃部風邪想要嘔吐。但醫師們往往未能正確診斷病因,一味地使用熱性的藥物,例如在藥材中加入丁香,或是用豆蔻、蓽茇、胡椒等熱性藥材進行治療。雖然他們口頭上說的是調和胃部,但實際上胃部原本並非寒冷;說是補益胃部,但胃部也並非虛弱。

對於因飲酒導致的噎食,只需去除飲酒即可;對於因飲食過量導致的噎食,只需去除過量的食物即可。怎麼能說是虛弱,就用熱性的藥物來補充呢?按照《素問》的理論,若沒有這方面的病因,這樣的治療方式還是不對的。對於熱性的體質,三陽經絡必定會有結滯。一旦三陽經絡結滯,食物就會上泛。然而,醫師卻仍然認為胃部寒冷,無法接受食物,於是使用針灸、肉炙、艾炙等方法進行治療,讓人痛苦萬分。三陽經絡熱結的現象明確無誤,但到了這種情況下,醫師的治療往往難以跟進。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而非僅僅只是治標,否則情況會越來越糟。隨著時間的推移,醫師的錯誤診療行為也會越來越嚴重。

人言可下,退陽養陰。張眼吐舌,恐傷元氣。止在沖和,閉塞不通,經無來路,腸宜通暢,是以鳴腸。腸既不通,遂成噎病。

世傳五噎寬中散,有姜有桂;十膈散,有附有烏。今予既斥其方,信乎與否,以聽後賢。或云:憂恚氣結,亦可下乎?余曰:憂恚磐礴,便同火鬱,太倉公見此皆下。法廢以來,千年不復。今代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湯,獨超近代。今用藥者,不明主使,如病風狂嘻嘻,不及觀其效,猶昧本原,既懶問咨,妄興非毀。

今予不恤,姑示後人。用藥之時,更詳輕重。假如閉久,慎勿陡攻,縱得攻開,必慮後患,宜先潤養,小著湯丸,累累加之,關扃自透。其或咽噎,上阻涎痰,輕用苦酸,微微湧出,因而治下,藥勢易行。設或不行,蜜鹽下導,始終勾引,兩藥相通,結散陽消,飲食自下。莫將巴豆,耗卻天真,液燥津枯,留毒不去。

白話文:

人們說可以服用瀉藥,以退去陽氣滋養陰氣。但張開眼睛吐出舌頭,恐傷元氣。應當保持身體陰陽平衡,如果閉塞不通,經絡就沒有通道,腸道應該保持通暢,所以才會出現腸鳴。腸道不通暢,就會形成噎病。

古書記載治療噎病的五噎寬中散和十膈散,裡面都有薑和桂,或者附子和烏藥。我現在已經摒棄了這些藥方,至於是否正確,就留待後人去驗證了。有人說,憂鬱氣結也可以用瀉藥嗎?我說,憂鬱氣結就像火郁,太倉公見此都會用瀉藥。但這種方法已經失傳,千年來沒有人再用。現在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湯,獨步當代。現在用藥的人,不明白藥物的功效,就像病人患了風狂病,胡言亂語,卻不去觀察藥效,依然不明藥物本源,懶得詢問,就妄加批評。

我現在不予理會,只是留給後人參考。用藥時,更要注意藥量的輕重。如果閉塞很久,就不要猛烈攻伐,即使攻開了,也要注意後患,應該先滋養潤滑,慢慢用湯藥丸,逐漸增加藥量,讓阻塞的地方慢慢打開。如果咽喉噎塞,上部有涎痰阻塞,可以輕微服用苦酸藥物,讓痰液慢慢涌出,然後再用瀉藥,藥力就能更容易通行。如果藥力不行,可以用蜜鹽引導,不斷地引導,兩種藥物相互配合,就能化解積結,消散陽氣,飲食自然就能下嚥。不要用巴豆,會耗損精氣,導致津液枯竭,留下毒素。

人言此病,曾下奪之,從下奪來,轉虛轉痞。此為巴豆,非大黃牽牛之過。箕城一酒官,病嘔吐,逾年不愈,皆以胃寒治之,丁香、半夏、青陳、姜附,種種燥熱,燒錐燎艾,莫知其數。或少愈,或復劇,且十年,大便澀燥,小便赤黃。命予視之。予曰: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王太僕云:上,謂上焦也。火氣炎上之氣,謂皆熱甚而為嘔。以四生丸下三十行,燥糞腸垢,何啻數升?其人昏困一、二日,頻以冰水呷之,漸投涼乳酪、芝麻飲,時時咽之。數日外,大啜飲食,精神氣血如昔。繼生三子,至五旬而卒。

白話文:

人們說這病,曾經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從下部奪取,導致虛弱和痞塞。這是因為巴豆,而不是大黃或牽牛的過失。

箕城有一位酒官,患有嘔吐病,持續一年未癒,都用胃寒的方子治療,使用丁香、半夏、青陳、姜附等各種燥熱藥物,還用燒錐燎艾等方法,不計其數。有時稍有好轉,有時又加重,持續了十年,大便乾澀,小便發黃。他請我診治。我說:所有痿證、喘證、嘔證,都屬於上焦的病症。

王太僕說:上焦,是指上部。火氣炎上,是指熱氣上升,導致嘔吐。他服用四生丸下瀉三十次,排出了大量乾燥的糞便和腸垢,不下數升。病人昏迷了一兩天,不停地喝冰水,逐漸改喝涼乳酪、芝麻飲,時時咽下。數日後,能夠大量吞食飲食,精神氣血恢復如初。之後他生了三個孩子,活到五十歲才去世。

2. 飲當去水溫補轉劇論二十四

留飲,止證也,不過蓄水而已。王氏脈經中,派之為四:痰飲、懸飲、支飲、溢飲。《千金方》又派之為五飲,皆觀病之形狀而定名也。今予皆不論,此論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憤鬱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時傷冷而得之者。飲證雖多,無出於此。

夫憤鬱而不得伸,則肝氣乘脾,脾氣不化,故為留飲。肝主慮,久慮而不決,則飲氣不行。脾主思,久思而不已,則脾結,故亦為留飲。人因勞役遠來,乘困飲水,脾胃力衰,因而嗜臥,不能布散於脈,亦為留飲。人飲酒過多,腸胃已滿,又復增之,脬經不及滲泄,久久如斯,亦為留飲。

白話文:

留飲的成因與類型

「留飲」,指的是停留在體內的積水,是一種病症。古籍中對於留飲的分類不盡相同,例如《王氏脈經》將留飲分為四種:痰飲、懸飲、支飲、溢飲。而《千金方》則將留飲分為五種,這些分類都是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征來命名的。

我這裡不討論這些具體的分類,而是要探討留飲的成因。總的來說,留飲的形成有五個主要原因:

  1. 憤鬱而得之者: 當人心中鬱悶、無法宣洩時,就會導致肝氣乘脾,脾氣無法正常運化,從而形成留飲。
  2. 困乏而得之者: 勞累之後,身體疲憊,如果大量飲水,脾胃功能減弱,無法將水氣正常運化,也會形成留飲。
  3. 思慮而得之者: 過度思慮,思慮過久,也會導致脾氣結聚,形成留飲。
  4. 痛飲而得之者: 過度飲酒,腸胃已經飽滿,仍然繼續飲酒,膀胱經無法及時將水分排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留飲。
  5. 熱時傷冷而得之者: 在炎熱的天氣中,突然飲用冷飲,導致脾胃受寒,也會形成留飲。

總之,留飲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最終都是由於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化水液而造成的。

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飲寒水,本欲止渴,乘快過多,逸而不動,亦為留飲。人若病飲者,豈能出此五者之外乎?

夫水者,陰物也。但積水則生濕,停酒則生燥,久則成痰。在左脅者,同肥氣;在右脅者,同息賁;上入肺則多嗽;下入大腸則為瀉;入腎則為湧水,濯濯如囊漿。上下無所之,故在太陽則為支飲,皆由氣逆而得之。故濕在上者,目黃面浮;在下者,股膝腫厥;在中者,支滿痞隔痰逆。在陽不去者,久則化氣;在陰不去者,久則成形。

今之用方者,例言飲為寒積,皆用溫熱之劑,以補之燥之。夫寒飲在中,反以熱藥從上投之,為寒所拒。水濕未除,反增心火;火既不降,水反下注;其上焦枯,其下寒慄。《內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渠不信夫?況乎留飲下無補法,氣方隔塞,補則轉增。

白話文:

炎炎夏日,人體津液容易耗損,人們常愛喝冰涼的水解渴,但喝太多,又缺乏運動,容易導致體內水停滯,形成留飲。患有留飲的人,病因不外乎上述五種。

水是陰性的物質,積水會生濕,喝酒過多會生燥,久而久之會化成痰。積水在左脅,則會伴隨肥胖;在右脅,則會伴隨呼吸急促;進入肺部,則容易咳嗽;進入大腸,則會腹瀉;進入腎臟,則會排尿頻繁,尿液稀薄如水。水停滯在全身各處,沒有固定位置,因此停留在太陽經絡,就叫做支飲,這些都是因為氣逆而導致的。濕氣停留在上半身,則會出現眼睛發黃、臉部浮腫;停留在下半身,則會出現腿部腫脹、膝蓋發冷;停留在中焦,則會胸腹脹滿、脾胃不和、痰多氣逆。濕氣停留在陽經不散,久了會化為氣;停留在陰經不散,久了會變成形體。

現在很多醫師,在治療留飲時,往往認為是寒邪積聚,就使用溫熱的藥物來補氣燥濕。然而,寒飲停滯在體內,卻用熱藥從上方強行灌入,寒邪會抵抗熱藥。濕氣未消,反而增加心火;心火不降,濕氣反而下沉;上焦枯燥,下焦寒涼。《內經》說:出入不通則神氣消亡,升降失調則氣機孤危。你難道不信嗎?況且留飲在體內,無補救方法,氣機阻塞,補則更加嚴重。

豈知《內經》所謂「留者攻之」?何後人不師古之甚也!且以白朮、參、苓,飲者服之,尚加閉塞,況燔針艾火,其痞可知。前人處五飲丸三十餘味,其間有礬石、巴豆、附子、烏頭,雖是下攻,終同燥熱,雖亦有寒藥相參,力孤無援。

故今代劉河間依仲景十棗湯,制三花神佑丸,而加大黃、牽牛。新得之疾,下三、五十丸,氣流飲去。昔有病此者,數十年不愈。予診之,左手脈三部,皆微而小,右手脈三部,皆滑而大。微小為寒,滑大為燥。余以瓜蒂散,湧其寒痰數升,汗出如沃;次以導水、禹功,去腸胃中燥垢亦數升,其人半愈;然後以淡劑流其餘蘊,以降火之劑開其胃口,不逾月而痊。夫黃連、黃柏,可以清上燥濕;黃耆、茯苓,可以補下滲濕。

白話文:

難道不知道《內經》中提到的「留者攻之」嗎?為什麼後人如此不學習古人?再說,像白朮、人參、茯苓等藥,喝下去就容易堵塞,何況是用火灸針艾,那痞症就更不用說了。古代人製作五飲丸,裡面有三十多味藥材,其中包括礬石、巴豆、附子、烏頭,雖然是向下攻克病症,但最終都是燥熱之性,雖然也有寒性藥材搭配,但力量單薄,無法發揮作用。

所以現在劉河間醫生根據仲景的十棗湯,製作了三花神佑丸,還加了大黃、牽牛。如果是新發生的病症,服用三、五十丸就能讓氣流通暢,水飲排出。過去曾經有人患這種病,好幾十年都治不好。我診斷後發現,他的左手脈象三部都微弱細小,右手脈象三部都滑利強勁。微弱細小屬於寒性,滑利強勁屬於燥性。我用瓜蒂散,將他體內的寒痰排出,排出量有數升之多,並且出了一身大汗,汗水如同雨水般傾瀉;接著用導水、禹功等藥物,清除腸胃中的燥熱廢物,也排出了數升,這個人已經好了一半;之後用清淡的藥物消除剩下的積留,用降火藥物打開胃口,不到一個月就完全康復了。黃連、黃柏可以清熱燥濕,黃芪、茯苓可以補益脾腎,滲濕利水。

二者可以收後,不可以先驅。復未盡者,可以苦葶藶、杏仁、桑白皮、椒目逐水之藥,伏水皆去矣。

夫治病有先後,不可亂投。邪未去時,慎不可補也。大邪新去,恐反增其氣,轉甚於未治之時也。昔河內有人病飲,醫者斷為脾濕,以木香、牽牛二味散之,下十餘行,因紿病人;復變散為丸,又下十餘行;復變丸為散,又十餘行。病者大困,睡幾晝夜。既覺,腸胃寬潤,惟思粥,食少許,日漸愈。雖同斷為濕,但補瀉不同,其差至此。

《內經》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甚則飲發中滿。太陽司天,濕氣變物,水飲內蓄,中滿不食。注云:此年太陰在泉,濕監於地,病之原始,地氣生焉。少陰司天,濕土為四之氣,民病鼽衄飲發。又,土鬱之發,民病飲發注下,跗腫身重。又,太陰所至,為積飲痞隔。

白話文:

這兩種方法可以收尾,卻不能先用。如果病症還沒完全消除,可以使用苦葶藶、杏仁、桑白皮、椒目等利水藥物,讓水氣都排出體外。

治療疾病要講究先後順序,不能亂投藥。邪氣還沒去除的時候,要謹慎,不能補。邪氣剛去除,補藥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比沒治療時還要嚴重。過去河內有個人患了水腫,醫生斷定是脾濕,用木香、牽牛二味藥散之,排出了十幾行水,騙病人說病好了;又把散劑變成丸藥,又排出了十幾行水;又把丸藥變回散劑,又排出了十幾行水。病人十分虛弱,昏睡了好幾晝夜。醒來後,腸胃舒服了,只想要吃粥,吃了少許,病情逐漸好轉。雖然都斷定是脾濕,但補瀉不同,治療效果差異如此之大。

《內經》說:如果土壤過於濕潤,雨水過多,腎水受到邪氣侵襲,嚴重的話就會引起水腫,腹脹滿。太陽主天,濕氣變化,水飲在體內積聚,腹脹滿,吃不下東西。注解說:這一年太陰在泉,濕氣監於地,疾病的根源來自地氣。少陰主天,濕土為四時之氣,人們會患鼻衄、水腫。又說:土壤濕氣鬱結,人們會患水腫,腳踝腫脹,身體沉重。又說:太陰所到之處,會引起積水,導致胸悶氣短。

又,太陰所至,蓄滿。又,太陰之勝,與太陰之復,皆云飲發於中。以此考之,土主濕化,不主寒;水主寒化,不主濕。天多黅雨,地有積潦,皆以為水。在《內經》屬土,冰霜凝沍,風氣淒凜,此水之化也。故曰:丑未太陰濕土,辰戌太陽寒水。二化本自不同,其病亦異。

夫濕土太過,則飲發於中。今人以為脾土不足,則軒岐千古之書,可從乎?不可從乎?

白話文:

此外,太陰主宰之时,体内积聚的湿气达到饱和。而且,太阴盛行以及太阴复苏之时,都说明饮邪发自体内。以此推论,土性主湿化,不主寒;水性主寒化,不主湿。天降黑雨,地面积水,都属于水。根据《内经》所说,冰霜凝结,寒风凛冽,这是水转化而来。所以说,丑未时太阴主湿土,辰戌时太阳主寒水。这两种转化本就不同,其病症也各不相同。

如果湿土过盛,则饮邪发自体内。现在有些人认为是脾土不足,那么轩岐千古以来的医书,还能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