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證口眼喎斜是經非竅辯十八

口眼喎斜者,俗工多與中風掉眩證一概治之,其藥則靈寶、至寶、續命、清心、一字急風烏犀鐵彈丸,其方非不言治此病也,然而不愈者,何也?蓋知竅而不知經,知經而不知氣故也。何謂知竅而不知經?蓋人之首有七竅,如日月、五星、七政之在天也。故肝竅目,目為肝之外候;肺竅鼻,鼻為肺之外候;心竅舌,舌無竅,心與腎合而寄竅於耳,故耳與舌,俱為心之外候。俗工止知目病歸之肝,口病歸之脾,耳病歸之腎,舌病歸之心,更無改張。

豈知目之內眥,上、下二網,足太陽及足陽明起於此;目之銳眥,足少陽起於此,手少陽至於此;鼻之左右,足陽明、手陽明俠乎此;口之左右,亦此兩經還乎此。故七竅有病,不可獨歸之五臟,當歸之六陽經也。余曰:俗工知竅而不知經者,此也。

何謂知經而不知氣?蓋世之談方藥者,不啻千萬人,止不過堅執《本草》性味,其知十二經所出所入,所循所環,所交所合,所過所注,所起所會,所屬所絡,所上所下,所俠所貫,所布所散,所結所繞,所抵所連,所繫所約,所同所別,千萬人中,或見一、二名明,可謂難其人矣!然而不過執此十二經,便為病本,將陽經為熱,陰經為寒,向《本草》中尋藥,藥架上檢方而已矣。

病之不愈,又何訝焉?豈知《靈樞經》曰: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僻,此十二經及受病之處也,非為病者也。及為病者,天之六氣也。六氣者何?風、暑、燥、濕、火、寒是也。故曰:俗工知經而不知氣者,此也。

然則口目喎斜者,此何經也?何氣也?足之太陽,足之陽明,左目有之,右目亦有之,足之陽明,手之陽明,口左有之,口右亦有之。此兩道也。《靈樞》又言:足陽明之筋,其病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是左寒右熱,則左急而右緩;右寒左熱,則右急而左緩。

故偏於左者,左寒而右熱;偏於右者,右寒而左熱也。夫寒不可徑用辛熱之劑,蓋左中寒則逼熱於右,右中寒則逼熱於左,陽氣不得宣行故也。而況風者,甲乙木也。口眼陽明,皆為胃土。風偏賊之,此口目之所以僻也,是則然矣。

七竅惟口目喎斜,而耳鼻獨無此病者,何也?蓋動則風生,靜者風息,天地之常理也。考之《易》象,有足相符者。震巽主動,坤艮主靜。動者皆屬木,靜者皆屬土。觀卦者,視之理也。視者,目之用也。目之上網則眨,下網則不眨。故觀卦上巽而下坤。頤卦者,養之理也。

養者,口之用也。口之下頷則嚼,上頷則不嚼。故頤卦上艮而下震。口目常動,故風生焉。耳鼻常靜,故風息焉。當思目雖斜,而目之眥眶未嘗斜;口之喎,而口之輔車未嘗喎,此經之受病,非竅之受病明矣!而況目有風輪,唇有飛門者耶!

余嘗治此證,未嘗用世俗之藥。非故與世參商,方鑿圓枘,自然齟齬者。過穎,一長吏病此,命予療之。目之斜,灸以承泣;口之喎,灸以地倉,俱效。苟不效者,當灸人迎。夫氣虛風入而為偏,上不得出,下不得泄,真氣為風邪所陷,故宜灸。《內經》曰:陷下則灸之。正謂此也,所以立愈。

又嘗過東杞,一夫亦患此,予脈其兩手,急數如弦之張,甚力而實。其人齒壯氣充,與長吏不同,蓋風火交勝。予調承氣湯六兩,以水四升,煎作三升,分四服,令稍熱啜之,前後約瀉四、五十行,去一、兩盆,次以苦劑投之,解毒數服,以升降水火,不旬日而愈。《脈訣》云:熱則生風。

若此者,不可純歸其病於窗隙之間而得,亦風火素感而然也。蓋火勝則制金,金衰則木茂,木茂則風生。若東杞之人,止可流濕潤燥,大下之後,使加餐通郁為大。《靈樞》雖有馬膏桂酒雙塗之法,此但治其外耳,非治其內也。今人不知其本,欲以單服熱水,強引而行之,未見其愈者也。

向之用姜附、烏、桂、起石、硫黃之劑者,是耶?非耶?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辨識口眼歪斜病症的經絡與竅道理論十八]

內容翻譯爲: 對於口眼歪斜的病症,一般醫生通常會將其視爲中風或眩暈症狀來治療,他們可能會使用靈寶丹、至寶丹、續命湯、清心散、一字急風烏犀鐵彈丸等藥方,這些藥方並非不能治療這種疾病,但爲何治療效果不佳呢?主要原因是隻瞭解了竅道而忽略了經絡,或者知道經絡卻不懂得氣的運行原理。所謂只知道竅道而不知道經絡,指的是人體頭部有七個竅道,如同天空中的日月星辰一樣,各有其功能。肝臟主管眼睛,眼睛是肝臟的外部表現;肺臟主管鼻子,鼻子是肺臟的外部表現;心臟主管舌頭,舌頭無特定竅道,心臟與腎臟共同作用,其表現則寄於耳朵,因此耳朵和舌頭都是心臟的外部表現。普通醫生只知道眼睛疾病歸因於肝臟,口腔疾病歸因於脾臟,耳朵疾病歸因於腎臟,舌頭疾病歸因於心臟,卻沒有進一步探究。

然而,他們並不瞭解,眼睛內眼角上下兩處,是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起點;眼睛外角是足少陽膽經的起點,同時也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終點;鼻子兩側是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經過之處;嘴巴周圍同樣受到這兩條經脈的影響。因此,七個竅道出現病症時,不能僅歸咎於五臟,而應考慮六條陽經的作用。這就是普通醫生只知道竅道而不知道經絡的情況。

再來說說知道經絡卻不懂得氣的運行。世上談論藥方的人成千上萬,但他們大多隻拘泥於《本草綱目》中的藥物性質,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十二經脈的出入、循環、交匯、配合、貫穿、分佈、聚集、圍繞、制約、連結、約束、分化、合併等複雜機制。即便如此,他們也只是將這十二條經脈視爲疾病的根源,認爲陽經導致熱症,陰經導致寒症,然後從《本草綱目》中尋找藥物,從藥房中選取配方。如果疾病沒有治癒,他們對此並不感到驚訝,因爲他們並未深入理解經脈與氣的關係。

《靈樞經》中提到,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的筋膜緊張時,會導致口眼歪斜。這裏的十二經脈及其受病部位,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由天之六氣(風、暑、燥、溼、火、寒)引發的。普通醫生只知道經脈而不知道氣的運行原理,這是他們的誤區所在。

那麼,口眼歪斜是由哪條經脈引起的?又是由哪種氣引發的?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在左右眼睛都有分佈,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在左右嘴角也有分佈。《靈樞經》還指出,足陽明胃經的筋膜出現問題時,會導致臉頰肌肉緊張,引起口角歪斜;如果是寒冷導致的,則肌肉會緊繃,導致口角向一側傾斜;如果是熱症導致的,則肌肉鬆弛,無法正常收縮,同樣也會導致口角歪斜。因此,當左側寒冷右側過熱時,左側肌肉會緊繃,右側肌肉則鬆弛;反之亦然。

因此,當口眼歪斜偏向左側時,通常是左側寒冷右側過熱;當偏向右側時,則是右側寒冷左側過熱。面對寒冷,不能直接使用辛熱藥物,因爲左側寒冷會使熱量集中在右側,右側寒冷則會使熱量集中在左側,這是由於陽氣無法正常流通所致。此外,風屬於木元素,而口眼陽明經脈屬於胃土,當風邪侵襲時,會導致口眼歪斜。這是對經脈與氣的理解。

爲什麼只有口眼會出現歪斜現象,而耳鼻卻沒有這種情況?這是因爲運動會產生風,靜止則風會停止,這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根據《易經》的象數理論,我們可以找到對應的解釋。震和巽代表動態,坤和艮代表靜態。動態的事物都屬於木屬性,靜態的事物則屬於土屬性。觀卦象徵着視覺原理,視覺是眼睛的功能,眼睛上方的網膜可以眨眼,下方的網膜則不會眨眼,因此觀卦上部爲巽,下部爲坤。頤卦象徵着咀嚼原理,咀嚼是嘴巴的功能,嘴巴下頜可以咀嚼,上頜則不行,因此頤卦上部爲艮,下部爲震。口眼經常活動,所以容易產生風邪;耳鼻則保持靜止,因此不容易受到影響。

即使眼睛歪斜,眼眶並未歪斜;即使嘴巴歪斜,臉部骨骼也未受影響,這表明疾病影響的是經脈而非竅道。況且,眼睛有風輪,嘴脣有飛門,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我曾經治療過這種病症,從未使用過傳統藥物,不是故意與世隔絕,而是因爲那些藥物與病症並不匹配。有一次,一位官員患有此病,我用承泣穴和地倉穴進行艾灸治療,效果顯著。如果效果不佳,我會考慮艾灸人迎穴。這是因爲體內氣虛,風邪侵入導致偏癱,氣無法正常上升或下降,真氣被風邪所困,所以應該進行艾灸。《內經》中有“陷下則灸之”的說法,正是指這種情況,因此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另一次,在東杞,一位患者也患有此病,我檢查了他的雙手脈搏,發現脈象急促有力,如同繃緊的弦。他身體強壯,與那位官員不同,這可能是風火交攻所致。我給他開了六兩承氣湯,用水四升煎煮成三升,分成四次服用,讓他趁熱飲用,前後大約排泄了四五十次,去了兩盆,隨後用苦味藥劑解毒,調節水火平衡,不到十天病情就得到了改善。《脈訣》中提到:“熱則生風。”

對於這種情況,不能簡單地認爲是在窗戶縫隙間感染的,而是因爲體內早已受到風火的影響。火氣旺盛會剋制金屬,金屬衰弱則木氣旺盛,木氣旺盛則風邪產生。對於東杞的這位患者,除了潤燥和瀉下之外,飲食調理也很重要。雖然《靈樞經》中提到了馬膏桂酒雙塗的方法,但這只是針對外部症狀,而非內部原因。現在的人不瞭解根本原因,只想通過單純服用熱水來強行驅除,但往往看不到明顯療效。

至於使用姜附、烏頭、肉桂、石膏、硫磺等藥物,是否正確呢?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以上就是這段中醫古文的現代漢語翻譯。

2. 疝本肝經宜通勿塞狀十九

疝有七,前人論者甚多,非《靈樞》、《素問》、《銅人》之論,余皆不取。非余好異也,但要窮其原耳!七疝者何?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㿗疝,是謂七疝。俗工不識,因立謬名,或曰膀胱,或曰腎冷,或曰小腸氣,小兒曰偏氣。

立名既謬,並喪其實,何哉?蓋醫者既斷為膀胱、腎冷、小腸氣,又曰虛寒所致,其藥之用也,不鹿茸、巴戟,則杜仲、蓯蓉;不附子、烏頭,則乾薑、官桂;不楝實、蘹香,則金鈴、補骨脂。朝吞暮餌,曾無殊效,三、二十年,牢不可去。間因微病,稍似開通。執此微芒,寖成大錯。

標既不除,本必歸甚。處處相傳,曾無覺者。

豈知諸疝,皆歸肝經。其奈通流,歸之小腸脬囊。夫膀胱水府,專司滲泄;小腸水道,專主通流。腎為少陰,總統二水,人之小溲,自胃入小腸,滲入膀胱。膀胱者,脬囊也,氣化則水出莖端,此常道也,及其為疝,乃屬足厥陰肝經。蓋環陰器而上入小腹者,足厥陰肝經也。

夫肝腎皆屬於下,與沖、任、督相附,然《靈樞經》言:足厥陰肝經病,則有遺溺、癃閉、狐疝,主腎與膀胱、小腸三經,則不言疝,是受疝之處,乃肝之部分也。且《內經》男子宗筋,為束骨之會也。而肝主筋,睪者囊中之丸,雖主外腎,非厥陰環而引之,與玉莖無由伸縮。

在女子則為篡戶。其內外為二:其一曰廷孔,其二曰窈漏,此足厥陰與衝任督之所會也。《靈樞》言:足厥陰之經筋聚於陰器,其病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陰氣。故陽明與太陰厥陰之筋,皆會於陰器,惟厥陰主筋,故為疝者,必本之厥陰。《靈樞》又言: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循脛上睪,結於莖。

其病氣逆、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矣。豈非厥陰為受病之處耶?《靈樞》又言:邪在小腸,連睪系,屬於腎,貫肝絡肺,結心系。氣盛厥逆,上衝腸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平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臁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此其初,雖言邪在小腸,至其治法,必曰取厥陰以下之,乃知諸疝關於厥陰,可以無疑。

以脈考之,《素問》云:厥陰滑,為狐疝;少陽滑,為肺風疝;太陰滑,為脾風疝;陽明滑,為心風疝;太陽滑,為腎風疝;少陰滑,為肝風疝。凡此六疝,雖見於他脈中,皆言風疝者,足厥陰肝經之氣也。《靈樞》亦曰:心脈微滑,為心疝;肝脈滑甚,為潰癃;腎脈滑甚,為癃㿉。

凡此三臟脈之疝,亦以滑為疝也。《素問》又云:脈大急,皆為疝。心脈滑,傳為心疝;肺脈沉,傳為肺疝。三陰急為疝,三陽急為瘕。王太僕云:太陽受寒,血凝為瘕;太陰受寒,氣聚為疝。此言太陰受寒,傳之肝經也。可以溫藥逐之,不可以溫藥補之。若補之者,是欲病去而強挽留之也。

歷考《素問》: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㿗疝。此亦言膀胱非受病之處,必傳於厥陰部分,然後為疝也。又言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言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凡言少腹者,豈非厥陰之部分耶?又言脾風傳胃,名曰疝瘕。此謂非肝木不能為風氣,名曰厥疝。

蓋脾土虛而不能制水,又為肝木所凌也。又言督脈為沖疝。蓋厥陰與沖、任、督,俱會於前陰也。豈不明哉?至如運氣中,又言歲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少腹控睪。蓋寒客於小腸、膀胱,則肝木縮而不得伸行,母傳之子也。陽明司天,燥淫所勝,丈夫㿗疝,婦人少腹痛,此言肝氣不得上行,為金所抑,鬼賊故也。

又言太陰在泉,土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此亦言寒客太陰濕土,土不勝水,水傳之肝經也。又嚐遍閱《銅人》俞穴,亦相表裡。如背上十三椎俞,肝經,言寒疝,腹部中行。

惟陰交一穴,言寒疝,任脈之所發也;關元一穴,言暴疝,小腸之募,足三陰任脈之會也;中極一穴,言疝瘕,膀胱之募,亦足三陰任脈之會也;曲骨一穴,言㿉疝,任脈足厥陰之會也;其腹部第二行肓腧二穴,言寒疝,衝脈足少陰之會也;四病上穴,言疝瘕,衝任脈足少陰腎之會也;其腹部第三行大巨二穴,言㿉疝,足陽明脈氣之所發也;氣衝二穴,言㿗疝,莖中痛,兩丸寒痛,亦足陽明脈氣之所發也;其腹部第四行府合二穴,言疝痛,足太陰厥陰陰維之交會也,亦太陰部三陰陽明之別也;衝門二穴,言陰疝,足太陰厥陰之會也;其在側脅者,五樞二穴,言寒疝,陰邪上入少腹,帶脈下三寸也。

其在足六經者,足厥陰穴十名,言疝者七,謂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曲泉。足少陽穴十四名,言疝者一,謂丘墟穴也。足太陰穴十一名,言疝者一,謂陰陵泉也。足陽明穴十五名,言疝者一,謂陰市穴也。足少陰穴十名,言疝者五,謂然谷、大溪、照海、交信、築賓也。

足太陽穴十八名,言疝者二,謂金門、合陽也。由是言之,惟厥陰言疝獨多,為疝之主也。其餘經穴,雖亦治疝,終非受疝之地,但與足厥陰相連耳。或在泉寒勝,木氣攣縮禁於此經;或司天燥勝,木氣抑鬱於此經;或忿怒悲哀,憂抑頓挫,結於此經;或藥淋外固閉,尾縮精壅於此經。其病差別如此。

不知世間之藥多熱補,從誰而受其方也?信其方,則《素問》《靈樞》《銅人》皆非也。信《素問》《靈樞》《銅人》,則俗方亦皆非也。不知後之君子,以孰為是?嗚呼!余立於醫四十餘歲,使世俗之方,人人可療,余亦莫知敢廢也。諳練日久,因經識病,然後不惑。且夫遺溺、閉隆,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不可妄歸之腎冷。

血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足躄,嗌乾,癃閉,少腹有塊,或定或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若年少而得之,不計男子婦人皆無子。故隱蔽委曲之事,了不幹脬腎小腸之事,乃足厥陰肝經之職也。奈俗方止言脬、腎、小腸,殊不言肝木一句,惑人甚矣!且肝經,乙木也。

木屬東方,為心火之母也。凡疝者,非肝木受邪,則肝木自甚也,不可便言虛而補之。《難經》所謂「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此言瀉火,木自平,金自清,水自旺也。

昔審言為蔡之參軍也,因坐濕地,疝痛不可堪,諸藥莫救。余急以導水丸、禹功散,瀉三十餘行,腫立消,痛立減。又項關一男子,病卒疝暴痛不任,倒於街衢,人莫能動,呼予救之。余引經證之:邪氣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故病陰丸痛也。余急瀉大敦二穴,大痛立已。

夫大敦穴者,乃是厥陰之二穴也。殄寇鎮一夫,病㾬瘧發渴,痛飲蜜漿,劇傷冰水。醫者莫知瀉去其濕,反雜進薑、附。濕為燥熱所壅,三焦閉澀,水道不行,陰道不興,陰囊腫墜,大於升斗。余先以導水百餘丸,少頃,以豬腎散投之,是夜瀉青赤水一斗,遂失痛之所在。近穎尾一夫,病卒疝,赤腫大痛,數日不止,諸藥如水投石。

余以導水一百五十丸,令三次咽之;次以通經散三錢,空腹淡酒調下,五更下臟腑壅積之物數行,痛腫皆去。不三日,平復如故。《內經》曰:木鬱則達之。達,謂吐也,令條達。肝之郁,本當吐者,然觀其病之上下,以順為貴。仲景所謂上宜吐,下宜瀉者,此也。敢列七疝圖於下,以示後之君子,庶幾有所憑藉者焉。

寒疝,其狀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睪丸而痛。得於坐臥濕地,或寒月涉水,或冒雨雪,或臥坐磚石,或風冷處使內過勞。宜以溫劑下之。久而無子。

水疝,其狀腎囊腫痛,陰汗時出,或囊腫而狀如水晶,或囊癢而燥出黃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聲。得於飲水醉酒,使內過勞,汗出而遇風寒濕之氣,聚於囊中,故水多,令人為卒疝。宜以逐水之劑下之,有漏針去水者,人多不得其法。

筋疝,其狀陰莖腫脹,或潰或膿,或痛而裡急筋縮,或莖中痛,痛極則癢,或挺縱不收,或白物如精,隨溲而下。久而得於房室勞傷,及邪術所使。宜以降心之劑下之。

血疝,其狀如黃瓜,在少腹兩旁,橫骨兩端約中,俗云便癰。得於重感春夏大燠,勞動使內,氣血流溢,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劑下之。

氣疝,其狀上連腎區,下及陰囊,或因號哭忿怒,則氣鬱之而脹,怒哭號罷,則氣散者是也。有一治法,以針出氣而愈者。然針有得失,宜以散氣之藥下之。或小兒亦有此疾,俗曰偏氣。得於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陰痿精怯,強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此疝不治,惟築賓一穴針之。

狐疝,其狀如瓦,臥則入小腹,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狐則晝出穴而溺,夜則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來,正與狐相類也。亦與氣疝大同小異。今人帶鉤鈐是也。宜以逐氣流經之藥下之。

頹疝,其狀陰囊腫縋,如升如斗,不癢不痛者是也。得之地氣卑濕所生。故江淮之間,湫塘之處,多感此疾。宜以祛濕之藥下之。女子陰戶突出,雖亦此類,乃熱則不禁固也。不可便謂虛寒而澀之、燥之、補之。本名曰瘕,宜以苦下之,以苦堅之。王冰云:陽氣下墜,陰氣上爭,上爭則寒多,下墜則筋緩,故睪垂縱緩,因作㿗疝也。

以上七疝,下去其病之後,可調則調,可補則補,各量病勢,勿拘俗法。《經》所謂陰盛而腹脹不通者,㿗癃疝也,不可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