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治病必求於本
治病必求於本
1. 治病必求於本
將以施其療疾之法,當以窮其受病之源。蓋疾疢之原,不離於陰陽之二邪也,窮此而療之,厥疾弗瘳者鮮矣。良工知其然,謂夫風熱火之病,所以屬乎陽邪之所客。病既本於陽,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則陽邪滋蔓而難制。濕燥寒之病,所以屬乎陰邪之所客。病既本於陰,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則陰邪滋蔓而難圖。
白話文:
為了治療疾病,必須探究疾病的根源。疾病的根源離不開陰陽這兩種邪氣,深入探究並治療,很難有治不好的疾病。
高明的醫生明白這個道理,認為風熱火這種疾病,是因為陽邪侵襲造成的。疾病既然是從陽性引起的,如果不徹底治療根源,就會導致陽邪滋生蔓延,難以控制。
濕燥寒這種疾病,是因為陰邪侵襲造成的。疾病既然是從陰性引起的,如果不徹底治療根源,就會導致陰邪滋生蔓延,很難根治。
誠能窮原療疾,各得其法,萬舉萬全之功,可坐而致也。治病必求於本,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者如此。夫邪氣之基,久而傳化,其變證不勝其眾也。譬如水之有本,故能遊至汪洋浩瀚,泒而趨下以漸大,草之有本,故能薦生莖葉實秀,而在上以漸蕃。若病之有本,變化無窮。
白話文:
如果能深入探究疾病根源,並找到適切的治療方法,那麼治癒疾病的成功率將達到百分之百,而這目標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達成的。在治療疾病時,必須追根究底,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言。邪氣的根基潛伏已久,經過長時間的變化,其引發的病症多不勝數。就像水有源頭,才能流淌到浩瀚的海洋,涓涓細流逐漸匯聚而成浩瀚的江河;草有根基,才能生長出莖葉、結果實,逐漸繁衍壯大。同樣的,疾病也有根源,其變化是無窮無盡的。
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不可得也。今夫厥陰為標,風木為本,其風邪傷於人也,掉搖而眩轉,瞤動而瘛瘲,卒暴強直之病生矣;少陰為標,君火為本,其熱邪傷於人也,瘡瘍而痛癢,暴注而下迫,水液渾混之病生矣;少陽為標,相火為本,其熱邪傷於人也,為熱而瞀瘈,躁擾而狂越,如喪神守之病生矣。善為治者,風淫所勝,平以辛涼;熱淫所勝,平以鹹寒;火淫所勝,平以鹹冷。
白話文:
如果不從病根上治療,想要根除頑固的疾病,是不可能的。現在,厥陰症狀,風木是根本,風邪侵襲人體會導致頭暈目眩,抽搐煩躁,最終出現中風麻痺等嚴重疾病。少陰症狀,君火是根本,熱邪侵襲人體會導致瘡瘍疼痛瘙癢,水腫尿急,最終導致水液混濁等疾病。少陽症狀,相火是根本,熱邪侵襲人體會導致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狂躁激動,最終出現神志失常等疾病。能治好病的人,遇到風邪過盛,會用辛涼藥來調理;遇到熱邪過盛,會用鹹寒藥來調理;遇到火邪過盛,會用鹹冷藥來調理。
以其病本於陽,必求於陽而療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太陰為標,濕土為本,其濕邪傷於人也,腹滿而身腫,按之而沒指,諸痙強直之病生矣;陽明為標,燥金為本,其燥邪傷於人也,氣滯而膹郁,皮膚以皴揭,諸澀枯涸之病生矣;太陽為標,寒水為本,其寒邪傷於人也,吐利而腥穢,水液以清冷,諸寒收引之病生矣。善為治者,濕淫所勝,平以辛熱;以其病本於陰,必求其陰而治之。
白話文:
由於疾病的本質屬於陽症,所以必須以陽性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疾病無法痊癒的人,從來沒有出現過。
太陰為表,濕土為本。濕邪損傷人的時候,會導致腹脹身腫,按壓皮膚會陷下去,還會出現各種痙攣和強直的疾病;陽明為表,燥金為本。燥邪損傷人的時候,會導致氣滯和胸悶,皮膚乾燥、粗糙,還會出現各種乾澀和乾涸的疾病;太陽為表,寒水為本。寒邪損傷人的時候,會導致嘔吐腹瀉和腥臭,體液清冷,還會出現各種寒症收引的疾病。
善於治療的人,在濕邪過盛的情況下,會用辛熱的藥物來平衡;由於疾病的本質屬於陰症,所以必須找到它的陰性病因來治療。
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豈非將以療疾之法,當以窮其受病之源者哉?抑嘗論之,邪氣為病,各有其候;治之之法,各有其要。亦豈止於一端而已。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入里者,下而奪之;其在高者,因而越之,謂可吐也;剽悍者,按而收之,謂按摩也;藏寒虛奪者,治以灸𤋲;脈病攣痹者,治以針刺;血實蓄結腫熱者,治以砭石;氣滯痿厥寒熱者,治以導引;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氣凝泣,病生於筋脈者,治以熨藥。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終焉蠲其為病之邪者,無出於此也。
白話文:
沒有治不癒的病,關鍵在於治療疾病時,要找出受病的根源。
我曾仔細研究,病邪致病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治療疾病的方法,也各有各的要領。不僅僅侷限於一種方法。
病邪在皮膚表面的,要用発汗的方法祛除;病邪進入體內的,要用瀉下的方法取出;病邪在上面部位的,要用吐的方法越過它;病邪強盛的,要用按揉的方法抑制;因寒邪內伏或虛損造成的病症,要用艾灸的方法治療;脈絡不通、肢體攣縮、麻痺的,要用針刺的方法治療;血氣瘀滯、腫脹、發熱的,要用砭石法治療;氣血不通暢、身體虛弱、寒熱交替的,要用導引術治療;經絡不通,導致肢體無知覺的,要用醪醴治療;血氣凝結,導致筋脈疼痛的,要用熱敷藥治療。
治療疾病,重點在於追究病因,最後去除致病的邪氣,治療方法不外乎這些。
噫!昔黃帝處於法宮之中,坐於明堂之上,受業於岐伯,傳道於雷公,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綱紀萬物,變化生殺之妙。蓋有不測之神,斡旋宰制於其間也。人或受邪生病,不離於陰陽也。病既本於此,為工者豈可他求哉!必求於陰陽可也。《至真要大論》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此求其病機之說,與夫求於本,其理一也。
白話文:
唉!從前黃帝住在宗廟宮殿中,坐在明亮堂皇的大殿上,向岐伯請教,再傳授給雷公,他說:陰陽是天地運行的法則,統領著萬物,支配著生殺變化的神奇奧妙。其中一定有一股不可測度的靈妙神力,斡旋掌控著一切。人一旦受到邪氣侵襲而生病,都是因為陰陽失衡所致。疾病既然是從這個角度產生的,醫術精湛的大夫又怎麼能從其他地方探求治癒的方法呢?一定要從陰陽入手,這纔是正確的。《至真要大論》說:有病的人要從陰陽去探求病因,沒病的人也要從陰陽去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