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1.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於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苟不以相參而斷其病邪之逆順,不可得也。為工者深燭厥理,故望其五色,以青黃赤白黑,以合於五臟之脈,窮其應與不應;切其五脈,急大緩澀沉,以合其五臟之色,順與不順。誠能察其精微之色,診其微妙之脈,內外相參而治之,則萬舉萬全之功,可坐而致矣;《素問》曰: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其意如此。
原夫道之一氣,判而為陰陽,散而為五行,而人之所稟皆備焉。夫五脈者,天之真,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五色者,氣之華,應五行,合四時,以彰於面。惟其察色按脈而不偏廢,然後察病之機,斷之以寒熱,歸之以臟腑,隨證而療之,而獲全濟之效者,本於能合色脈而已。
假令肝色如翠羽之青,其脈微弦而急,所以為生;若浮澀而短,色見如草滋者,豈能生乎?心色如雞冠之赤,其脈當浮大而散,所以為順;若沉濡而滑,色見如衃血者,豈能順乎?脾色如蟹腹之黃,其脈當中緩而大,所以為從;若微弦而急,色見如枳實者,豈能從乎?肺色如豕膏之白,其脈當浮澀而短,所以為吉;若浮大而散,色見如枯骨者,豈能吉乎?以至腎色見如烏羽之黑,其脈沉濡而滑,所以為生;或脈來緩而大,色見如炲者死。死生之理,夫惟診視相參。
既以如此,則藥證相對,厥疾弗瘳者,未之有也。抑嘗論之,容色所見,左右上下,各有其部;脈息所動,寸關尺中,皆有其位。左頰者肝之部,以合左手關位,肝膽之分,應於風木為初之氣;顏為心之部,以合於左手寸口,心與小腸之分,應於君火為二之氣;鼻為脾之部,合於右手關脈,脾胃之分,應於濕土為四之氣;右頰肺之部,合於右手寸口,肺與大腸之分,應於燥金為五之氣;頤為腎之部,以合於左手尺中,腎與膀胱之分,應於寒水為終之氣。至於相火為三之氣,應於右手,命門三焦之分也。
若夫陰陽五行,相生相勝之理,當以合之於色脈而推之也。是故《脈要精微論》曰:色合五行,脈合陰陽。《十三難》曰: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然而治病萬全之功,苟非合於色脈者,莫之能也。《五臟生成篇》云: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夫脈之大小滑澀沉浮,可以指別,五色微診,可以目察,繼之以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謂夫赤脈之至也喘而堅,白脈之至也喘而浮,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黃脈之至也大而虛,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此先言五色,次言五脈,欲後之學者望而切之以相合也。厥後扁鵲明乎此,述之曰:望而知之謂之神,切脈而知之謂之巧,深得《內經》之理也。下迨後世,有立方者,目之曰神巧萬全,厥有旨哉。
白話文:
標題翻譯爲:[能將面色與脈象結合,則治療萬無一失]
內容翻譯如下:
如果想了解人體內部的情況,應當從外部觀察;通過對外在的診斷,來了解內在的狀態。因爲內在的變化會體現在外表。如果不將內外表現相互參照判斷疾病的發展方向,是無法做到的。醫者深入理解這個道理,因此他們觀察面部的五種顏色,即青、黃、赤、白、黑,以對應五臟的脈象,探索它們是否相應;他們切診五臟的脈象,包括急、大、緩、澀、沉等,以符合五臟的顏色,看是否順遂。如果能夠精細地觀察這些微妙的顏色,準確地診斷這些微妙的脈象,並結合內外部信息進行治療,那麼無論多少次的治療都能確保安全有效,《素問》說:能將面色與脈象結合,則治療萬無一失。意思就是如此。
原本的道只是一氣,分化爲陰陽,散開成爲五行,而人體所具有的都是完備的。五脈是天的真氣,運行血氣,溝通陰陽,使身體充滿活力;五色是氣的華彩,響應五行,配合四季,在面部顯現。只有仔細觀察面色,按脈而不偏廢,然後才能洞察疾病的機理,判斷冷熱,確定臟腑,根據症狀治療,從而達到全面救治的效果,這都基於能將面色與脈象結合。
例如,如果肝色像翠鳥羽毛那樣青,脈象微弦而急,這是生存的跡象;但如果脈象浮澀而短,顏色像草一樣,怎能存活呢?心色像雞冠那樣紅,脈象應浮大而散,這是正常的;但如果脈象沉濡而滑,顏色像淤血,怎能正常呢?脾色像蟹腹那樣黃,脈象應該中緩而大,這是服從的標誌;但如果脈象微弦而急,顏色像枳實,怎能服從呢?肺色像豬油那樣白,脈象應浮澀而短,這是吉祥的;但如果脈象浮大而散,顏色像枯骨,怎能吉祥呢?至於腎色像烏鴉羽毛那樣黑,脈象沉濡而滑,這是生存的跡象;但如果脈象緩而大,顏色像煤煙,那就意味着死亡。生死的道理,唯有通過診斷和觀察相結合才能得知。
既然如此,那麼藥物與症狀相對應,疾病無法治癒的情況就不會發生。曾有論斷,面容顏色的觀察,無論是左右上下,都有特定的部位;脈搏的跳動,在寸關尺中,都有特定的位置。左頰是肝的部位,對應左手關位,肝膽區域,對應風木爲初氣;額頭是心的部位,對應左手寸口,心與小腸區域,對應君火爲二氣;鼻子是脾的部位,對應右手關脈,脾胃區域,對應溼土爲四氣;右頰是肺的部位,對應右手寸口,肺與大腸區域,對應燥金爲五氣;下巴是腎的部位,對應左手尺中,腎與膀胱區域,對應寒水爲終氣。至於相火爲三氣,對應右手,是命門三焦的區域。
至於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應當與面色和脈象結合來推斷。因此,《脈要精微論》說:顏色符合五行,脈象符合陰陽。《十三難》說:顏色與脈象,應當互相參照。然而,治療疾病時的萬全之策,如果不是結合面色與脈象,沒有人能做到。《五臟生成篇》說:心與脈象相符,它的榮華在於面色。脈象的大小、滑澀、沉浮,可以通過手指辨別,五色的微妙變化,可以通過眼睛觀察,再加上能將面色與脈象結合,就可以做到萬無一失。
紅色脈象到來時表現爲喘息且堅硬,白色脈象到來時表現爲喘息且浮淺,青色脈象到來時表現爲長且左右彈動,黃色脈象到來時表現爲大且虛浮,黑色脈象到來時表現爲堅挺且大。這裏先講五色,再講五脈,目的是讓後學者通過觀察和切診來相互印證。後來扁鵲明白這一點,他說:一眼看出病症叫做神,切脈判斷病症叫做巧,深刻理解了《內經》的原理。直到後世,有方劑被命名爲神巧萬全,其中的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