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五 (11)
卷五 (11)
1. 拾遺雜論九十九
小便黃,用黃柏;澀者數者,或加澤瀉。又云:小便不利,黃柏、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使。若濕熱流注下焦,小便赤黃,兼之澀滯,用黃柏、澤瀉甚當;若稟受甚壯,酒食過度,寡欲無慮之人,小便澀滯不利,莖中痛甚,卻不宜用寒涼藥並滲利之藥,只宜升麻、柴胡、羌活、甘草梢,服後卻用鵝翎探而入,嘔吐數十聲,其小便自通;若是下焦無血,小便澀數而赤,宜四物加黃柏、知母、牛膝、甘草梢。
白話文:
尿液發黃,可用黃柏治療;尿液澀滯不止,或增加澤瀉。
又說:小便不利,可以用黃柏、知母為主藥,茯苓、澤瀉為輔助藥。
如果濕熱流注下焦,小便赤黃並伴有澀滯,使用黃柏、澤瀉非常合適;如果身體強壯,過度飲酒飲食,沒有慾念,沒有憂慮的人,小便澀滯不利,莖中疼痛嚴重,不宜使用寒涼藥物和利尿藥物,只宜使用升麻、柴胡、羌活、甘草梢,服用後用鵝毛探查,引發數十次嘔吐,小便自然通暢;如果下焦無血,小便澀而赤,宜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牛膝、甘草梢。
凡用引經藥,正藥六兩,引經藥只可用半兩。白蠟屬金,稟收斂堅凝之氣,外科之要藥,生肌止血,定痛接骨,續筋補虛,與合歡樹皮同入長肌肉膏藥,用之神效。
白話文:
在使用引經藥時,正藥的用量為六兩,引經藥的用量只能為半兩。白蠟屬金,具有收斂和固定的力,是外科的重要藥物,能生肌止血、止痛接骨、續筋補虛;與合歡樹皮一起加入長肌肉的膏藥中,使用效果神奇。
凡制玄明粉,朴硝一斤,蘿蔔一斤,同煮,蘿蔔熟為度。取出,用白皮紙濾在瓷器中,露一宿收之,冬月可制。
白話文:
製作玄明粉:
將一斤朴硝和一斤蘿蔔一起熬煮,煮到蘿蔔熟透後取出。用白紙過濾到瓷器中,放置一夜後收集起來。冬天可以製作。
凡治上升之氣,大概用香附、黃連、黃芩、山梔。
凡補中氣藥,必多服而效遲;劫藥必速效,如汗下之法。
白話文:
治療升上型的氣,通常使用香附、黃連、黃芩、山梔等藥材。
白芍藥酒浸炒,與白朮同用則補脾,與川芎同用則瀉肝,與參朮同用則補氣。能治血虛腹痛,余腹痛皆不可用。
白話文:
白芍藥浸泡在酒中再炒過,跟白朮一起使用可以補脾,跟川芎一起使用可以瀉肝,跟人參和白朮一起使用可以補氣。可以治療血虛導致的腹痛,其他原因導致的腹痛就不適合使用。
凡面黑人,不可多服黃耆,以其氣實而又補之也。面白人不可多發散,以其氣虛而又虧之也。面白人不可飲酒,以酒耗血故也。氣實人因服黃耆過多喘者,用三拗湯以泄其氣。
白話文:
對於皮膚黝黑的人來說,不宜服用過多黃耆,因為黃耆性溫實,過度服用會加重其氣實狀態。而皮膚白皙的人不宜過度發散,因為發散會耗傷元氣,加重其氣虛狀態。同樣,皮膚白皙的人不宜飲酒,因為酒會耗傷血液。對於氣實的人因服用過量黃耆而導致氣喘,可以用三拗湯來疏泄過盛之氣。
用椒葉升起胃氣之後,胸中滿悶,舊有痰之故,以二陳加白朮、香附、炒曲。
二陳湯治濁,加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腰曲不能伸者,針人中妙。
惡寒久病,亦可解鬱。
中焦有食積與痰而生病者,胃氣不虛,卒不便死。
人有病,麵皮上忽見紅點者,多死。
凡治病,必先問平日起居飲食如何。
氣屬陽,無寒之理,上升之氣覺惡寒者,亢則害,承乃制故也。
人臥則氣浮於肺。
凡治病必先固正氣。
升降浮沉即順之,此必先歲氣,毋伐天和。
寒熱溫涼則逆之,以寒治熱之法。
白話文:
用椒葉提升胃氣之後,胸中感到悶脹,這是舊有的痰積造成的,可以用二陳湯加上白朮、香附、炒曲來治療。
二陳湯可以化解濁氣,再加上升提的藥物,可以使大便通暢,小便量增加。
腰部彎曲無法伸直的人,用針刺人中穴非常有效。
長期感到惡寒的病人,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解鬱。
中焦部位有食物積滯和痰濕而生病的人,如果胃氣不虛,就不會突然死亡。
人如果生病,臉上突然出現紅點,大多會死亡。
治療疾病,一定要先詢問病人平時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
氣屬陽性,沒有寒冷的性質,上升的氣感受到惡寒,是因為陽氣過盛而導致的,要採取抑制陽氣的方法來治療。
人躺下睡覺時,氣會浮在肺部。
治療疾病,一定要先固本培元,增強正氣。
升降浮沉的變化,要順應自然規律,要先了解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不要違背自然法則。
寒熱溫涼的變化,則要逆著它來治療,要用寒涼的方法來治療熱症。
凡看脈,如得惡脈,當覆手取。如與正取同,乃元氣絕,必難治矣;如與正取不同者,乃陰陽錯綜,未必死。弦堅之脈,雖是有積,亦帶陰虛,脈無水不軟之意。脈緊指者,其氣大虛,多死,峻補氣,無水,參、朮、歸之類;形脫者,必補氣,參、術;面白補氣;肥人補氣。
白話文:
在把脈時,如果遇到惡脈(不良脈象),應改用覆手取脈的方式。如果覆手取脈的結果與正面取脈相同,表示元氣已絕,恐難以治療;如果覆手取脈的結果與正面取脈不同,表示陰陽錯亂,不一定會死亡。
脈搏弦緊而堅硬的,雖然可能有痰飲積滯,但也伴有陰虛的現象,因為沒有津液滋養,脈搏就不會柔軟。脈搏緊而有指壓感,表示氣虛嚴重,往往會死亡。治療時應以峻補氣血之劑為主,如參、朮、當歸等;形體虛弱者,也需補氣,可用參、術;面色蒼白者,需補氣;肥胖者,也需補氣。
針法渾是瀉而無補,妙在押死其血氣則不痛,故下針隨處皆可。
灸法有補瀉火,若補火,艾焫至肉;若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用口吹風主散。
點三里穴,隨意依古法點,但趺陽脈不應即是穴,蓋三里屬陽明經也。
白話文:
針刺的手法完全是排泄而非補充,妙處在於壓制了血氣就不會感到疼痛,因此下針可以隨處進行。
灸療有補和瀉兩種方式,如果要補充火力,就讓艾草燃燒到皮肉上;如果是排瀉火力,則不需要讓艾火接觸到皮肉就要移開,並且可以用口吹風來幫助散熱。
點按三里的穴位,可以根據古法來定位,只要趺陽的脈搏沒有反應的地方就是這個穴位,因為三里屬於陽明經的範圍。
灸瘡不收口,用黃連、甘草節、白芷、黃丹,香油煎膏貼。
白話文:
如果灸後傷口不收口,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將黃蓮、甘草節、白芷、黃丹這四味藥研磨成細粉,然後用香油煎成膏狀,貼在傷口處。
一婦人十九歲,氣實,多怒事不發。一日,忽大叫而欲厥,蓋痰閉於上,火起於下而上衝。始用香附五錢,生甘草三錢,川芎七錢,童便薑汁煎服;又用青黛、人中白、香附末為丸。稍愈,不除。後用大吐乃安。吐後用導痰湯加姜炒黃連、香附、生薑煎,下龍薈丸。
白話文:
一名 19 歲的女性,氣血旺盛,經常生氣卻發不出來。一天,她突然大叫,並出現暈厥的現象。這是因為她的痰液阻塞在上焦,肝火上逆所致。
起初,她服用五錢香附、三錢生甘草、七錢川芎,用童便和薑汁煎煮服用;還服用了青黛、人中白、香附研磨而成的丸劑。病情稍微好轉,但並未痊癒。
後來,她用大吐藥物的方法緩解症狀。嘔吐後,她服用了導痰湯,並加入薑炒黃連、香附、生薑煎煮,搭配龍薈丸一起服用。
狐臭,用硇砂、蜜陀僧、明礬、銅青、白附子、辰砂為末,先以皂角水洗二三次,後敷上,不過三次全好。又方:加黃丹、水銀,用白梅肉為丸,擦之。又方:飛黃丹、密陀僧、枯礬,以蒸餅蘸藥擦之。
白話文:
狐臭
方法一: 將硇砂、蜜陀僧、明礬、銅青、白附子、辰砂磨成粉。先用皁角水清洗患處兩三次,然後敷上藥粉。三次後即可痊癒。
方法二: 在以上藥粉中加入黃丹、水銀,用白梅肉做成藥丸,塗抹患處。
方法三: 將飛黃丹、密陀僧、枯礬混合,用蒸過的麵餅蘸取藥粉塗抹患處。
治赤遊風,用二蠶砂炒研細,用剪刀草根、自然汁調勻,先塗腹了,卻塗患處,須留一面出處。患處移動為效。剪刀草根即野茨菇。
白話文:
治療赤遊風,用炒研細的蠶砂,用剪刀草根和它的汁液調勻,先塗抹在腹部,再塗抹在患處,留一面不塗抹。患處移動即表示有效。剪刀草根就是野茨菇。
金釵石斛,每二錢洗淨,生薑一片,擂細,水蕩起,煎沸去渣食前飲之,補脾清肺甚妙。
白話文:
金釵石斛兩錢洗淨,生薑一片擂碎,用冷水攪拌,煮沸後去掉渣滓,飯前喝下。這種做法對於補脾清肺非常好。
酒風多搐,用白朮半兩,人參二錢半,甘草三錢,陳皮、蒼朮、天麻細切,酒浸、白芍一錢酒浸,防風、川芎一錢半。若小便多,加五味子。上為末,作丸服。
白話文:
頻繁飲酒容易導致抽搐,可以用下列藥材:
- 白朮:半兩
- 人參:二錢半
- 甘草:三錢
- 陳皮、蒼朮、天麻:切碎後浸泡在酒中
- 白芍:一錢,浸泡在酒中
- 防風、川芎:一錢半
如果小便次數過多,再加入五味子。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製成藥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