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五 (8)

1. 小兒九十四

乳下小兒,常多濕熱、食積、痰熱傷乳為病,大概肝與脾病多。小兒易怒,肝病最多,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腎只是不足。

白話文:

小孩子常常會有濕熱、積食、痰熱傷害乳房而生病,一般來說大多數是肝臟和脾臟的問題。小孩子容易發脾氣,這是肝臟的疾病最常見的表現,大人也是一樣。肝臟只會過度,腎臟只會不足。

小兒初生,未經食乳,急取甘草一寸,火上炙熟細切,置地上出火毒一時許,用水一小盞,熬至三分之一,去滓,用新綿蘸滴兒口中,令咽盡。須臾,吐痰及瘀血,方與乳食。年長知膚無病。

白話文:

新生兒出生,還沒吃母乳時,趕緊拿一根甘草,在火上烤熟後切碎,放在地上散發火毒約半個小時,再用一小碗水熬煮,煮到只剩三分之一,濾掉渣滓,用新的棉花沾取滴入嬰兒口中,讓嬰兒全部嚥下去。過一會兒,嬰兒會吐出痰和瘀血,這時才能餵食母乳。多年後,就知道嬰兒長得健康,皮膚不會出現問題。

小兒急慢驚風,發熱口噤,手心伏熱,痰熱,咳嗽痰喘,此類證並用湧法吐之。重劑瓜蒂散,輕劑用苦參赤小豆末,須蝦齏汁調服之。後用通聖散為末,蜜丸服。間以桑樹上牛兒,陰乾焙末調服,以平其氣。驚有二證,一者熱痰,主急驚,當吐瀉之;一者脾虛,乃為慢驚,所以多死,當養脾。

白話文:

小兒急性和慢性抽搐,發燒嘴巴緊閉,手心熱,伴隨痰熱、咳嗽、喘息,這種情況需要用催吐的方法治療。

重症使用: 瓜蒂散(大劑量)

輕症使用: 苦參、赤小豆研磨成粉末,用蝦醬汁調服。

然後使用通聖散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服用。

中間可以用桑樹上的牛耳,陰乾後烘烤研磨成粉末,用來調服,以平息氣機。

驚風有兩種證候:

一種是熱痰,主要導致急性抽搐,需要催吐和瀉下;

一種是脾虛,導致慢性抽搐,死亡率高,需要補養脾胃。

急驚只用降火、下痰、養血;慢驚者,先實脾土,後散風邪,只用硃砂安神丸,更於血藥中求之。

白話文:

對於突然發生的驚風,只使用清熱降火、化痰止咳、補血安神的藥物。對於長期持續的驚風,先用藥物補益脾臟,再祛散風邪,只用硃砂安神丸,並在補血藥物中尋找藥方。

小兒驀然無故大叫作發者,必死。是火大發則虛其氣故也。

入方

黑龍丸,治小兒急慢驚風。

膽星,青礞石(焰硝等分煅,各一兩),天竺黃,青黛(各半兩),蘆薈(二錢半),辰砂(三錢),殭蠶(半錢),蜈蚣(一錢半,燒存性)

白話文:

牛膽,青礬(與硝石等量煅燒,各一兩),薑黃,青黛(各半兩),蘆薈(二錢半),硃砂(三錢),殭蠶(半錢),蜈蚣(一錢半,燒存本性)

上為末,甘草煎膏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二丸,急驚煎姜蜜薄荷湯下,慢驚煎桔梗白朮湯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細粉,取甘草熬煮成膏狀,搓成雞頭大小的丸劑。

  • 急驚發作時:用薑、蜂蜜、薄荷煎煮的湯藥送服一到兩顆丸劑。
  • 慢驚發作時:用桔梗、白朮煎煮的湯藥送服丸劑。

治驚而有熱者

人參茯苓白芍(酒炒),白朮

白話文:

  • 人參:具有補氣固元的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
  • 白芍(酒炒):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酒炒後能增強其止痛作用。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上㕮咀。姜煎。夏月,加黃連、生甘草、竹葉

白話文:

上部牙齦發炎腫痛。用生薑煎水漱口。在夏季,可以加入黃連、生甘草和竹葉。

檳榔(半兩),木香(三錢),大黃(二兩,麵裹煨熟,為末),白牽牛(一兩,一半炒一半生用),黑牽牛(粗末,一半生用一半炒)

白話文:

檳榔(8克),木香(12克),大黃(80克,裹麵煨熟後磨成粉),白牽牛(40克,一半炒熟一半生用),黑牽牛(粗磨,一半生用一半炒熟)

上為一處,研作細末,入輕粉少許。每服三錢,用蜜漿水調下,不拘時候,微利為度。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少量輕粉。每次服用三錢,用蜂蜜水調和服用,不限於特定時間,微微通便即可。

通聖散,見斑疹類。

硃砂安神丸,見驚悸類。

瓜蒂散,見疽類。

疳病,或肚大筋青。

胡黃連丸,治疳病腹大。

胡黃連(五分,去果子積),阿魏(一錢半,醋浸去肉積),曲神(二錢去食積),麝香(四粒),炒黃連(二錢,去熱積)

白話文:

胡黃連(5 克,去除果實) 阿魏(1.5 克,用醋浸泡去除肉渣) 曲神(2 克,去除食物渣滓) 麝香(4 粒) 炒黃連(2 克,去除熱氣渣滓)

上為末,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朮湯送下。又云:胡黃連丸十二粒,白朮湯下。

白話文:

研磨成細末。做成豬膽汁丸,像黍米那麼大。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白朮湯送服。另外,服用胡黃連丸十二粒,用白朮湯送服。

五積丸,治小兒諸般疳積。

醜頭末(一兩),黃連(半兩),陳皮(一兩),青皮(半兩),山楂(半兩)

白話文:

醜頭末(6 克),黃連(3 克),陳皮(6 克),青皮(3 克),山楂(3 克)

上炒焦黑色為末,每用巴豆霜半錢,前藥末半錢,宿蒸餅丸,麻子大。小兒二歲十丸,五更薑湯下,至天明大便泄為度,溫粥補之。未利,再服三五丸。

白話文:

將巴豆炒焦至黑色,研成粉末。每次使用巴豆霜半錢、前面所說的藥粉半錢,與隔夜的蒸餅混合搗成丸子,大小如麻子。兩歲以下的孩子服用十丸,在凌晨時用薑湯送服,等到天亮大便腹瀉即可,之後用溫粥補一補。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三至五丸。

醜頭末(三兩),青皮(三兩),使君子肉(七錢半),白蕪荑(一錢半),鶴蝨(五錢),蘆薈(一錢,另研燒紅醋淬),苦楝根皮(半兩)

白話文:

  • 醜頭末:3 兩
  • 青皮:3 兩
  • 使君子果肉:7.5 錢
  • 白蕪荑:1.5 錢
  • 鶴蝨:5 錢
  • 蘆薈:1 錢(另研磨,用醋淬)
  • 苦楝根皮:0.5 兩

上炒令焦黑色為末,曲丸麻子大。每三五十丸,米飲送下,食前量小兒大小加減。

黃龍丸

三稜(三兩),黑角莪朮(三兩),青皮(一兩半),山楂肉(七錢半),乾薑(七錢半)

白話文:

三棱:120 克 黑角莪朮:120 克 青皮:60 克 山楂肉:30 克 乾薑:30 克

上用曲丸麻子大,日曬乾。食後薑湯下,量兒大小加減。烏犀、黃龍間服,食前服烏犀,食後服黃龍。

肥兒丸,治小兒疳積。

蘆薈(另研),胡黃連(三錢),炒曲(四錢),黃連,白朮,山楂(炒,半兩),蕪荑(炒,三錢)

上為末,蘆薈末和勻,豬膽汁丸粟米大。每六十丸,食前米飲下。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粉末,再與蘆薈粉均勻混合。用豬膽汁做丸,每一丸的大小約為一粒粟米。每次服用60丸,在飯前用米湯送服。

疳黃食積

白朮,黃連,苦參,山楂(等分)

上為末,曲糊丸麻子大。食後白湯下十五丸。

食傷胃熱熏蒸

白朮(一兩),半夏,黃連(半兩),平胃散(二兩)

白話文:

白朮(6克),半夏(6克),黃連(3克),平胃散(12克)

上用粥丸。食後白湯下二十丸。

〔附錄〕小兒疳病者,小兒臟腑嬌嫩,飽則易傷。乳哺飲食,一或失常,不為疳者鮮矣。疳皆因乳食不調,甘肥無節而作也。或嬰幼缺乳,粥飯太早,耗傷形氣,則疳之根生。延及歲月,五疳病成,甚者胸陷喘噦,乳食直瀉,腫滿下利,腹脅脹疼,皮發紫瘡,肌肉光紫,與夫疳勞渴瀉,面槁色夭,骨露齒張,肚硬不食者,皆危篤矣。凡此等類,盧扁復生,難施其巧。

白話文:

兒童疳病

兒童的臟腑嬌嫩,吃飽了容易受傷。乳汁和食物餵養,一旦失常,很少有不生疳病的。疳病都是因為乳食失調,過於食用甜肥的食物而引起的。或者,嬰兒幼小時缺奶,過早食用粥飯,耗損了身體元氣,就會導致疳病的根源。拖延下去,長年累月,五種疳病症狀形成,嚴重的會導致胸部凹陷、喘息、嘔吐,乳食直接瀉出,腹部腫脹下痢,腹脅疼痛,皮膚發紫生瘡,肌肉呈發亮的紫色,還有疳勞、口渴、腹瀉,面色枯槁、發育不良,骨頭外露、牙齒突出,肚子硬得不吃東西的,這些都屬於危重的情況。像這樣的情況,即使醫術高明的盧扁重生,也很難發揮他們的妙手回春之術。

附方

集聖丸,治小兒疳通用。

蘆薈,五靈脂,好夜明砂(焙),砂仁,陳皮,青皮,莪朮(煨),木香,使君子(煨,各二錢),黃連,蝦蟆(日乾炙焦,各三分)

白話文:

蘆薈、五靈脂、提煉過的夜明砂、砂仁、陳皮、青皮、煨過的莪朮、木香、煨過的使君子(各二錢)、黃連、曬乾並炙焦的蟾蜍(各三分)

上為末,用雄豬膽二枚取汁和藥,入糕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送下。

大蘆薈丸,治諸疳。

蘆薈,蕪荑,木香,青黛,檳榔,黃連(炒,二錢半),蟬殼(二十四枚),黃連(半兩),麝香(少許)

上為末,豬膽汁二枚取汁,浸糕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褐丸子,治疳腫脹。

蘿蔔子(二兩,炒),陳皮,青皮,檳榔,黑醜(半熟半生),五靈脂,赤茯苓,莪朮(煨,各半兩),木香(一錢半)

白話文:

  • 蘿蔔籽(二兩,炒過)
  • 陳皮(半兩)
  • 青皮(半兩)
  • 檳榔(半兩)
  • 生薑(半生半熟,半兩)
  • 五靈脂(半兩)
  • 赤茯苓(半兩)
  • 莪朮(煨過,半兩)
  • 木香(一錢半)

上為末,麵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五丸,煎紫蘇葉皮湯下。

白話文:

把它加工成粉末狀,製作成綠豆大小的麪糊丸。每次服用 15 丸,用煎過的紫蘇葉湯送服。

子熱

炒芍藥,香附滑石(一兩),甘草(三錢),黃連(二錢)

白話文:

將炒過的芍藥、香附、滑石(一兩)、甘草(三錢)、黃連(二錢)混合使用。

上作四服,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乳母服。

風痰

南星(一兩,切用白礬末半兩,水泡一指厚浸,曬乾研細入),白附子(二兩)

白話文:

**南星:**一兩,切片後使用半兩白礬末浸泡,浸泡深度為一指厚,曬乾後研磨成細粉備用。

**白附子:**二兩

上為末,飛白麵糊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二丸,姜蜜薄荷湯化下。

白話文:

磨成細末,用飛白的麵粉加水糊成丸子,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或兩丸,用生薑、蜂蜜和薄荷水送服。

膽星(一兩,須用黃牯牛膽臘月粉南星,親手修合、風乾。隔一年用牛膽須入三四次者佳),大陳半夏(半兩),粉白南星(一兩,切作片,用臘雪水浸七日,去水曬乾),枯白礬(二錢半)

白話文:

  • 牛膽星(一兩,必須使用黃色大公牛膽,在臘月期間粉碎南星,親手調配,風乾。隔一年使用牛膽的最佳,需要加入三四次。)
  • 大塊陳皮半夏(半兩)
  • 粉白南星(一兩,切片,用臘月中收集的雪水浸泡七天,去除水分後曬乾)
  • 枯礬(二錢半)

上為末,宿蒸餅丸,如梧子大。用薑汁蜜湯送下。有熱,加薄荷葉

紫金泥,治小兒哮喘不止,端午日修合。

黑椒(四十九粒,浸透去皮,研如泥次入),人言(一錢),鵝管石(一錢)

上為末,丸如黍米大,硃砂為衣。每一丸或二丸,量兒大小,空心冷茶清下。當日忌生冷葷腥熱物。服藥病止後,更服白附丸三五帖。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搓成米粒大小的丸子,用硃砂作為外衣。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空腹時用冷茶送服。服藥當天要避免食用生冷、葷腥和熱的食物。病症痊癒後,繼續服用白附丸三到五帖作為鞏固。

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宜:

白朮,陳皮,青皮,山楂,神麯,麥櫱,砂仁,甘草

受寒痛者,加藿香吳茱萸;有熱,加黃芩

白話文:

受到寒冷引起疼痛的人,可以添加藿香和吳茱萸;有發熱的症狀,可以添加黃芩。

小兒腹脹

蘿蔔子(蒸),紫蘇梗,乾葛,陳皮(等分),甘草(減半)

食減者,加朮煎服。

小兒好吃粽,成腹脹疼。用白酒麴末,同黃連末為丸,服之愈。

又方

茯苓皮,陳皮,赤小豆,蘿蔔子(炒),木通(各半錢),木香(二分),甘草(些少)

白話文:

茯苓皮,陳皮,赤小豆,炒過的蘿蔔籽,木通(各半錢),木香(二分),甘草(少許)

上㕮咀。姜一片,煎服。

〔附錄〕小兒腹痛,多因邪正交爭,與臟氣相擊而作也。挾熱作痛者,以面赤或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見之;挾冷作痛者,以面色或白或青見之。冷甚而證變,則面色黯黑,唇爪甲皆青矣。熱證,宜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冷證,指迷七氣湯;冷熱不調,以桔梗枳殼湯加青陳皮、木香、當歸

白話文:

【翻譯】小孩子的腹痛,多半是由於邪氣和正氣互相爭鬥,影響到臟腑的氣而造成的。合併熱象而引起的腹痛,會出現臉色發紅或發燒、四肢煩躁、手腳心發熱的症狀;合併寒象而引起的腹痛,會出現臉色蒼白或發青的症狀。寒象嚴重,病情變化時,臉色則會變成暗黑,嘴脣、指甲都發青了。熱證則適合服用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寒證則適合服用指迷七氣湯;寒熱不調則適合服用桔梗枳殼湯加青陳皮、木香、當歸。

小兒吐瀉黃疸

三稜,莪朮,青皮,陳皮,神麯(炒),茯苓,麥櫱,黃連,甘草,白朮

上為末,調服。傷乳食吐瀉,加山楂;時氣吐瀉,加滑石;發熱,加薄荷。

夏月小兒吐瀉,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之藥俱可用。吐瀉腹痛吐乳,調脾,以平胃散入熟蜜,加蘇合香丸,名萬安膏,用米湯化下。夏月熱病,六一散最妙。

白話文:

在夏季,小兒如果出現腹瀉或嘔吐,可以使用益元散進行治療,錢氏五補五瀉的藥物也可一併使用。如果出現腹瀉、腹痛、嘔吐,則可以用平胃散加入麥芽糖調製,再加入蘇合香丸,製成名為「萬安膏」的藥物,以米湯調服。而在夏季患有熱病時,使用六一散效果最佳。

小兒痢疾

黃連,黃芩,陳皮,甘草

上以水煎服。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白話文:

用開水煎服。如果是赤痢,加紅花、桃仁;如果是白痢,加滑石粉。

又方,治小兒食積痢。

炒神麯,蒼朮,滑石,白芍,黃芩,白朮,甘草(炙),陳皮

上㕮咀。水煎,下保和丸。一方加茯苓。

小兒赤痢壯熱,用藍青搗汁,每服半盞,與之妙。

〔附錄〕凡小兒痢疾,亦作食積論。初得之時,宜用木香檳榔丸下之,後用白朮、白芍藥、黃芩、甘草、滑石。如裡急後重,加木香、檳榔、枳殼。久不止者,用肉豆蔻、粟殼炒黃。

白話文:

附錄

所有小兒腹瀉,也依據飲食積滯的原理論治。

在發病初期,建議使用木香檳榔丸來通便。之後,可以使用白朮、白芍藥、黃芩、甘草、滑石來治療。

如果患者有便意急迫、肛門墜脹的感覺,可加入木香、檳榔、枳殼。

如果腹瀉持續不癒,可以使用肉豆蔻、煅黃粟殼。

小兒赤斑、紅斑、瘡癢癮疹,並宜用防風通聖散為末調服。

小兒口糜

戴云:謂滿口生瘡者便是。

江茶,粉草

上為末。敷之。一方用黃丹。

又方

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

上等分為末。敷之。

又方

青黛,芒硝

上為末。敷口中。

又方

黃柏細辛,青鹽

上等分為末。噙之,吐出涎,不過三日愈。亦治大人。治毒口瘡,五倍子、黃丹、甘草、江茶、芒硝等分為末敷之。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研成粉末。將藥粉含在口中,吐出唾液,連續使用不超過三天就會痊癒。也可用於治療成人的口瘡。治療毒性口瘡,取五倍子、黃丹、甘草、江茶、芒硝等分研成粉末敷在患處。

龜胸

蒼朮,酒柏,酒芍藥,陳皮,防風威靈仙,山楂,當歸,痢後加生地黃

白話文:

蒼朮、柏子仁(經過酒精處理)、芍藥(經過酒精處理)、陳皮、防風、威靈仙、山楂、當歸,腹瀉後再添加生地黃。

小兒夜啼,此是邪熱乘心。

黃連(薑汁炒,一錢半),甘草(一錢)

上用竹葉一十片,煎服。又方,加人參二錢半,作二服,入姜一片,水煎。

又法,夜啼不止,潛取捕雞窠草一握,置小兒身下。

〔附錄〕夜啼,小兒臟冷也。陰盛於夜則冷動,冷動則為陰極發燥,寒盛作疼,所以夜啼而不歇。

附方

鉤藤散,治小兒夜啼。

鉤藤,茯苓,茯神川芎,當歸,木香(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鉤藤、茯苓、茯神、川芎、當歸、木香(各 6 公克) 炙甘草(3 公克)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略煎服。又燈草燒灰塗敷乳上與之。

小兒脫肛

戴云:脫肛者,大腸脫下之說。

脫囊即外腎腫大

戴云:脫囊者,陰囊腫大墜下不收上之說。或云潰爛,陰丸脫出。

入方

木通,甘草,黃連(炒),當歸,黃芩(炒)

上以水煎服。

又方,治脫肛,用東北方陳壁土泡湯,先熏後洗。

又方,治脫囊。

紫蘇莖葉為末。干敷。如爛,用香油調,鵝翎刷,又用青荷葉包上。

小兒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腫硬不和軟也。又言:重舌者,亦是此類。二者皆是熱病。

入方

百草霜,芒硝,滑石

上為末。酒調敷之。

重舌,用好膽礬研細敷之。

咯血

戴云:咯紅者,即唾內有血,非吐血與咳血。

入方

黑豆,甘草,陳皮

上煎服。

小兒尿血

甘草湯調益元散,加升麻煎服尤妙。

白話文:

用甘草湯調理元氣的藥散,加入升麻煎服,其效果尤其好。

小兒吃泥,胃氣熱故也。

入方

石膏,黃芩,陳皮,茯苓,白朮,甘草

上用水煎服。

又方

膩粉一錢,砂糖和丸,如麻子大。米飲下一丸,瀉出土,立瘥。

小兒解顱,乃是母氣虛與熱多耳。

戴云:即初生小兒頭上骨未合而開者。

入方

四君子與四物,子母皆可服。有熱,加酒炒黃芩、連、生甘草,煎服。外用帛束緊,用白蘞末敷之。

白話文:

四君子與四物,無論男女都可以服用。如果有發熱症狀,加入炒黃芩、連翹、生甘草,煎服。用布條包紮緊,敷上白蘞粉末。

小兒吐蛔蟲

以苦楝根為君,佐以二陳湯,煎服。

小兒冬月吐蛔,多是胃寒、胃虛所致,錢氏白朮散丁香二粒。

白話文:

小孩在冬天嘔吐蛔蟲,大多是胃寒、胃虛引起的。此時可以服用由白朮散中添加丁香兩顆而成的藥方。

附方

錢氏白朮散

藿香,白朮,木香,白茯苓,甘草,人參(各一錢),乾葛(二錢)

上為末。每一錢至二錢,水煎服。

小兒口噤

治法用搐鼻方

鬱金藜蘆,瓜蒂

上為末。水調搐之。

小兒禿頭

用白灰燒紅,淬長流水令熱洗之,內又服酒製通聖散,除大黃另用酒炒入,研為末,再用酒拌干。每服一錢,水煎頻服。外又用胡荽子、伏龍尾(即梁上灰塵)、黃連、白礬為末,油調敷。

白話文:

用白灰燒成白熾,然後淬入流動的水中,趁熱將患處用白灰水清洗。同時內服經過酒蒸制的通聖散,除了大黃外,其他藥材都要用酒炒過,研成粉末後,再用酒拌勻。每次服一錢,用清水煎服,經常服用。另外,外敷藥粉,由香菜子、屋頂灰塵(即樑上灰塵)、黃連、白礬組成,用油調和後敷在患處。

又方

松樹厚皮(燒皮),黃丹(水飛,一兩),寒水石(一兩,細研),白礬(枯),黃連,大黃(各半兩)白膠香(熬飛傾石上,三兩),輕粉(四盠,或云一分)

白話文:

松樹皮(燒焦的樹皮),黃丹(用水研磨,一兩),寒水石(一兩,研磨成細粉),白礬(煅燒),黃連,大黃(各半兩),白膠香(熬化後倒在石頭上,三兩),輕粉(四兩,或說一錢)

上為末。熬熟油調敷瘡上,須先洗了瘡痂敷之,佳。

又方,治小兒癩頭,並身癩等證。

松皮(燒灰),白膠香,枯礬,大黃,黃柏

上為末。用熟油調敷。

小兒頭瘡

豬油(半生半熟),雄黃水銀(等分)

白話文:

半熟的豬油、雄黃、水銀(等量)

上研和勻。洗淨敷瘡上。

又方

川芎,酒片芩,酒白芍,陳皮(半兩),酒白朮,酒歸(一兩半),酒天麻,蒼朮,蒼耳(七錢半)酒柏,酒粉草(四錢),防風(三錢)

白話文:

川芎、酒炒黃芩、酒炒白芍、陳皮(半兩)、酒炒白朮、酒炒當歸(一兩半)、酒炒天麻、蒼朮、蒼耳子(七錢半)、酒炒柏子仁、酒炒遠志(四錢)、防風(三錢)

上為末。水蕩起煎服,日四五次,服後睡片時。

又方,單治頭瘡。

松樹皮(厚者燒炭,二兩),白膠香(熬沸傾石上,二兩),黃丹(一兩,火飛),白礬(火飛,半兩)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蛇床子,寒水石(三錢),白芷無名異(炒,少許),木香(少許,痛者用),輕粉

白話文:

松樹皮(厚一點的,燒成炭,兩兩) 白膠香(煮沸後倒在石頭上,兩兩) 黃丹(一兩,經過火燒) 白礬(經過火燒,半兩) 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 蛇牀子、寒水石(三錢) 白芷、無名異(炒過,少量) 木香(少量,有疼痛時使用) 輕粉

上為極細末。熬熟油調敷瘡上,須洗淨瘡去痂,敷之佳。

又小兒瘡

豬牙皂角(去皮),胡椒(些少),枯礬,輕粉

白話文:

豬牙皁角(去掉外皮) 胡椒(少量) 枯礬 輕粉

上為末。樟腦燭油擦七日,如櫻桃膿窠,去椒。

白話文:

將藥研磨成細末。用樟腦和燭油塗抹患處,連續七天。如果膿包像櫻桃咁大,就去掉花椒。

小兒臍腫汁出

用枯白礬為末,敷。或黃柏為末,敷之。又小兒臍不幹,伏龍肝塗。

小兒天火丹,臍腹起者,赤溜不妨。

蚯蚓泥炒調敷。

小兒赤溜,主傷血熱。

用生地黃、木通、荊芥苦藥帶表之類,外以芭蕉油塗患處,芒硝濃煎汁洗之。又方,雞子清調伏龍肝敷之。

白話文:

使用生地黃、木通、荊芥等苦寒藥材做藥引,再用芭蕉油塗抹患處。用芒硝濃煎後的藥汁清洗患處。另外一個方法是用雞蛋清調和伏龍肝敷在患處上。

小兒耳後月蝕瘡

黃連,枯白礬

上為末敷之。

小兒鼻赤

雄黃,黃丹

上同為末。無根水調敷之。又蒼耳葉酒蒸焙乾為末,調服,最解食毒。又鼻下一道赤者,名曰䘌,以黃連末敷之。

白話文:

上面這些東西都研磨成粉末。用沒有根的水調和敷在患處。另外還有,蒼耳葉用酒蒸過後焙乾磨成粉末,調和後服用,可以很好地解食物中毒。另外,鼻子下面有一條發紅的痕跡,叫做䘌,可以用黃連粉末敷在上面。

辛夷膏,專治小兒鼻流清涕不止。

辛夷葉(一兩,洗淨,焙乾),細辛,木通,白芷(各半兩),杏仁(一兩,去皮,研如泥)木香(半兩)

白話文:

辛夷葉(60克,洗淨,烘乾) 細辛(30克) 木通(30克) 白芷(30克) 杏仁(60克,去皮,研成糊狀) 木香(30克)

上為細末。次用杏仁泥、羊骨髓、豬脂各一兩,同諸藥和勻,於瓦石器中熬成膏,赤黃色為度。於地上放冷,入腦麝各一錢,拌勻,塗囪門上。每用少許塗鼻中。

白話文:

上層為細末狀。接著使用杏仁泥、羊骨髓、豬脂各一兩,與所有藥材均勻混合,放入瓦器或石器中熬煮成膏狀,呈赤黃色即可。待其在地面上冷卻,加入麝香和腦香各一錢(約 3.75 克),混勻,塗抹在囟門(嬰兒頭頂未閉合處)上。每次使用少量塗抹在鼻腔中。

小兒變蒸,是胎毒散也。

乳兒瘧疾痞塊

川芎(二錢),生地黃,白芍(一錢半),陳皮,半夏,炒芩(一錢),甘草(二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就煎下甲末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