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五 (5)
卷五 (5)
1. 崩漏八十九
血崩,東垣有治法,但不言熱,其主在寒。學者宜尋思之。急則治其標,用白芷湯調百草霜末,甚者用棕櫚灰。後用四物湯加炒乾姜調理。因勞者,用參耆帶升補藥;因寒者,用乾薑;因熱者,黃芩;崩過多者,先用五靈脂末一服,當分寒熱。蓋五靈脂能行能止,紫色成塊者熱,以四物湯加黃連之類。
婦人血崩,用香附白芷丸服。氣虛血虛者,皆以四物湯加參、耆。漏下乃熱而虛,四物加黃連。崩中白帶,用椒目末,又用白芷、石灰炒去灰為末,茜草少許,粥丸服。一方,用生狗頭骨燒灰存性,或酒調服,或入藥服。一方,五靈脂半生半炒為末酒調服。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菜汁服效。
夫婦人崩中者,由臟腑傷損,衝任二脈,血氣俱虛故也。二脈為經脈之海,血氣之行,外循經絡,內榮臟腑。若氣血調適,經下依時。若勞動過極,臟腑俱傷,衝任之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忽然而下,謂之崩中暴下。治宜當大補氣血之藥,舉養脾胃,微加鎮墜心火之藥,治其心,補陰瀉陽,經自止矣。
附方
小薊湯,治崩中不止。
小薊莖葉(研取汁,一盞),生地黃汁(一盞),白朮(半兩)
上三件,入水一盞煎,溫服。
荊芥散,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
用荊芥穗,於燈盞多著燈心,好麻油點燈,就上燒荊芥焦色。
上為末。每服三錢,童便調下。
又方
芥葉(如雞子大),阿膠(半兩),乾薑(一錢)
上為粗末。用水五盞,先煮艾姜,後入膠烊消,分作二服,空心。
如聖散,治婦人血出崩。
棕櫚灰,烏梅(各一兩),乾薑(一兩五分,並燒灰存性)
上為末。每服二錢,烏梅酒調下,空心。
涼血地黃湯,治婦人血崩,是腎水月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黃芩,荊芥,蔓荊子(各一分),黃柏,知母,藁本,細辛,川芎(各二分),黃連,羌活,柴胡,升麻,防風(各三分),生地黃,當歸(各五分),甘草(一錢),紅花(炒,少許)
上作一服,水煎,空心稍熱服。
白話文:
【血崩處理方式八十九】
對於血崩的情況,東垣已有治療方法,但未特別強調是由熱所致,反而認為主要問題出在寒。這一點值得深入探討。緊急情況下,應先處理表面症狀,可用白芷湯調和百草霜粉末服用,若情況嚴重,可使用棕櫚灰。之後,再用四物湯加入炒乾薑來調理身體。如果是因為勞累導致,可加入人參和黃耆,以及一些補益藥材;若是因寒引起,就使用乾薑;因熱引起的,則用黃芩;若出血過多,先服用一劑五靈脂粉末,需根據寒熱狀況區分。五靈脂既能促進血液循環,也能止血,呈現紫色且成塊狀的通常是由熱導致,這時可搭配四物湯和黃連類的藥物。
女性血崩,可服用香附白芷丸。如果氣血雙虛,都應以四物湯加入人參和黃耆。漏下是因熱且虛弱,可在四物湯中加入黃連。若崩中伴有白帶,可使用花椒籽末,同時使用白芷、石灰炒至去灰後的粉末,加上少量茜草,製成粥丸服用。另一個方法,是將生狗頭骨燒成灰,保留其活性,可以酒調服,或混入藥中服用。另一個配方,是將五靈脂一半生一半炒,磨成粉末,用酒調服。若經血逆流,或是出現血腥味,或是吐血、咳血,可服用韭菜汁,效果顯著。
女性發生崩中的原因,通常是臟腑受損,衝脈和任脈的血氣都變得虛弱。這兩條脈是全身經脈的源頭,血氣的運行,外在循著經絡,內部滋養臟腑。如果氣血平衡,月經就會按時來臨。但如果勞動過度,臟腑受損,衝任之氣虛弱,無法控制經血,就會突然大量出血,稱為崩中或暴下。治療應以大補氣血的藥物為主,調理脾胃,稍微添加些鎮定心火的藥物,調理心臟,補陰瀉陽,月經自然會停止。
附方
小薊湯:適用於崩中不止的情況。
取小薊莖葉,研磨榨汁一杯,生地黃汁一杯,白朮半兩
以上三樣材料,加入一杯水煎煮,溫熱後服用。
荊芥散:適用於婦女崩中,連續數日不停。
取荊芥穗,放在燈盞上,多放些燈芯,用好的麻油點燃,將荊芥燒至焦黑。
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以孩童尿液調服。
另一配方
芥菜葉(如雞蛋大小),阿膠(半兩),乾薑(一錢)
以上材料磨成粗粉。加五杯水,先煮艾草和薑,後放入阿膠使其溶解,分成兩次服用,空腹時食用。
如聖散:適用於婦女大量出血。
棕櫚灰,烏梅(各一兩),乾薑(一兩五分,一起燒成灰)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以烏梅酒調服,空腹時食用。
涼血地黃湯:適用於婦女血崩,是因為腎水虛弱,無法控制包絡相火,導致血流失控。
黃芩,荊芥,蔓荊子(各一分),黃柏,知母,藁本,細辛,川芎(各二分),黃連,羌活,柴胡,升麻,防風(各三分),生地黃,當歸(各五分),甘草(一錢),紅花(炒,少量)
以上材料作為一劑,水煎,空腹稍熱時服用。
2. 帶下九十
帶下,赤屬血,白屬氣。主治燥濕為先。漏與帶,俱是胃中痰積流下,滲入膀胱,無人知此。只宜升提,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仍用丸子(一本作瓦楞子)。又云:赤白帶下皆屬血,出於大腸小腸之分。肥人多是濕痰,海石、半夏、南星、炒柏、蒼朮、川芎、椿皮一方無椿皮,有青黛。
瘦人白帶少,如有者多熱,以炒黃柏、滑石、椿皮、川芎、海石如無海石,以蛤粉亦可。一方,有青黛作丸子服。赤白帶下,炒黃荊子為末,酒調下二錢,或米湯亦可,又治心痛。羅先生法,或十棗湯,或神佑丸,或玉燭散,皆可服。實者可行,虛者不可峻攻。
血虛者,加減四物湯;氣虛者,參、朮、陳皮間與之;濕勝者,用固腸丸;相火動者,於諸藥中少加黃柏;滑者,加龍骨、赤石脂;滯者,加葵花(葵花白者治白帶,赤者治赤帶;)性燥者,加黃連;痰氣帶下者,蒼朮、香附、滑石、蛤粉、半夏、茯苓丸服。寒月少加乾薑,臨機應變。
必須斷厚味。
入方
良薑,芍藥,黃柏(二錢,各炒成灰),椿樹根皮(一兩半)
上為末,粥丸。每服四五十丸,空心。
又方,一婦人白帶兼風痛。
半夏,茯苓,川芎,陳皮,甘草,蒼朮,黃柏(酒炒),南星,牛膝(酒洗)
治婦人上有頭風鼻涕,下有白帶。
南星,蒼朮,柏皮(炒),滑石,半夏,川芎,辛夷,牡蠣粉(炒),酒芩
上㕮咀。水煎,去渣,食前服。
又方,治白帶。
龜板(炙),枳子(各二兩),黃柏(炒,一兩),白芍藥(七錢半),香附(半兩),乾薑(炒,二錢半)山茱萸,苦參,椿根皮(各半兩),貝母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空心米湯下,五十丸。
又方,治赤白帶下,或時腹痛。
龜板(酒炙,二兩),黃柏(炒,一兩),乾薑(炒,二錢),枳子(二錢半)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日服二次。
又方,治婦人有孕,白帶。
蒼朮(三錢),白芷(二錢),黃連(炒,二錢),黃芩(炒,三錢),黃柏(炒,一錢半),白芍(二錢半)椿根皮(炒,一錢半),山茱萸(二錢半)
上為末,糊丸。空心溫酒下,五十丸。
治結痰白帶,先以小胃丹,半飢半飽,津液下數丸。候鬱積開,卻宜服補藥。
白朮(二兩),黃芩(半兩),紅白葵花(二錢半),白芍(七錢半)
上為末,蒸餅丸。空心煎四物湯下,三五十丸。
固腸丸,治濕氣下利,大便血,白帶,去脾胃陳積之疾。用此以燥其濕,亦不可單用,須看病作湯使。
椿根白皮(性涼而燥須炒用)
上為末,酒糊丸服。
又方
椿根皮(四兩),滑石(二兩)
上為末,粥丸桐子大。空心白湯下,一百丸。
又方,治白帶,因七情所傷而脈數者。
黃連(炒),扁柏(酒蒸),黃柏(炒,各半兩),香附(醋炒),白芍,白朮(各一兩),椿根皮(炒,三兩),白芷(燒存性,三錢)
上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米飲下。
又方,治赤白帶,因濕勝而下者。
蒼朮(鹽炒),白芍,滑石(炒,各一兩),枳殼(炒),甘草(各三錢),椿根皮(炒,二兩),乾薑(炮,二錢),地榆(半兩)
上為末,粥丸。空心米飲下一百丸。
〔附錄〕赤白帶者,皆因七情內傷,或下元虛憊,感非一端。叔和云:「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本枯」。崩中者,始病血崩,久則血少亡其陽,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是本經血海將枯,津液復亡,枯乾不能滋養筋骨。執劑之法,須以本部行經藥為引用,為使。大辛甘油膩之藥,潤其枯燥,而滋益津液,以大卒熱之氣味藥,補其陽道,生其血脈。
以寒苦之藥,泄其肺而救上熱傷氣。以人參補之。以微苦溫之藥為佐,而益元氣。此治之大法也。
附方
戴人玉燭散,治經候不通,腹脹或痛。
當歸,芍藥,川芎,熟地黃,芒硝,大黃,甘草
上㕮咀。生薑三片,煎服。
十棗湯,見脅痛類。
神佑丸,見中濕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