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三 (5)
卷三 (5)
1. 嘈雜三十五
嘈雜,是痰因火動,治痰為先,姜炒黃連,入痰藥。用炒山梔子、黃芩為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多加青黛。嘈雜,此乃食鬱有熱,炒梔子、姜炒、黃連不可無。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撫芎、蒼朮、白朮、炒山梔子。嘈雜,若濕痰氣鬱,不喜食,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子。
醫按:蔣氏子條云:心嘈索食,以白朮、黃連、陳皮作丸,白湯下,七八十丸,數服而止。又云:眩運嘈雜,是火動其痰,二陳湯加梔子、芩、連之類。
戴云:此則俗謂之心嘈也。
三補丸,見補損。
白話文:
[嘈雜三十五]
「嘈雜」這種症狀,是由於痰因為體內火氣而活動,因此治療上首要就是清除痰。我們會先用薑炒過的黃連,再加入其他化痰的藥物。主要的藥物會用炒過的山梔子和黃芩,輔助的藥物則有南星、半夏和陳皮。如果體內的熱氣較多,可以再加入青黛。
「嘈雜」,這是因為飲食積滯加上體內有熱所導致,炒山梔子、薑炒黃連這些藥物是必須的。對於體型偏胖的人出現「嘈雜」的症狀,我們會使用二陳湯,再少量加入撫芎、蒼朮、白朮和炒過的山梔子。如果「嘈雜」是由於濕痰和氣鬱,且病人不想吃東西,我們會在三補丸中加入蒼朮,並增加香附子的劑量。
醫學筆記:根據蔣氏子的條目,如果心臟部位感到嘈雜想吃東西,可以用白朮、黃連、陳皮製成丸藥,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七八十粒,服用幾次後就可以停止。他又提到,如果出現頭暈、運轉不靈、嘈雜等症狀,這是因為火氣引動了痰,應該在二陳湯中加入梔子、黃芩和黃連。
戴雲:這就是一般俗稱的「心嘈」。
三補丸的詳細資料,請參考「補損」部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