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四 (1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7)

1. 跌撲損傷八十二

跌撲損傷,須用蘇木和血,黃連降火,白朮和中,童便煎,炒。在下者,可先須補接,後下瘀血;在上者,宜飲韭汁,或和粥吃。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

白話文:

跌打損傷時,需要使用蘇木活血止血,黃連消炎降火,白朮調和中氣,用童便煎服並炒熱。如果是跌傷在身體下部,可以先進行傷口接駁止血,再清除淤血;如果是跌傷在上部,可以喝韭菜汁,或與粥一起食用。一定要避免飲用冷水,因為血液遇冷會凝固,即使只有一絲血液流入心臟,也會導致死亡。

入方

治攧撲傷損。

跌傷出血者,薑汁、香油各四兩,酒調服之。

治攧傷骨折及血出者。

白話文:

治療跌打損傷。

對於跌倒受傷並且出血的情況,可用薑汁和香油各四兩,混合後以酒調服。

用於治療跌打導致的骨折以及出血情形。

用滑石、甘草為末,人參湯調服。次用生薑自然汁一盞,米醋一盞,獨核肥皂四個敲破,按於薑汁米醋中,紗片濾過,去渣,入牛皮膠,煎成膏藥貼之。遍身者皆可。

接骨散

白話文:

用滑石粉和甘草粉混合,用人參湯送服。接著,取新鮮生薑汁一杯,米醋一杯,敲碎獨核肥皂四個,浸泡在生薑汁和米醋中。用紗布過濾,去除雜質,加入牛皮膠,熬成膏藥後貼敷。全身各處的皮膚都可以敷用。

沒藥,乳香(各半兩),自然銅(一兩,煅淬),滑石(二兩),龍骨(三錢),赤石脂(三錢),麝香(一字,另研)

白話文:

取沒藥、乳香各半兩,自然銅一兩,煅淬後研磨,滑石二兩,龍骨、赤石脂各三錢,麝香一字,另行研磨。

上為末。好醋浸沒,煮多為上,干就炒燥為度,臨睡服。時入麝香,抄以茶匙,留舌上,溫酒下。分上下食前後服。若骨已接尚痛,去龍骨、赤石脂而服多盡好,極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好醋浸泡。煮得越多越好,煮乾後炒至乾燥為止。睡前服用。有時加入麝香,用茶匙舀取,含在舌頭上,用溫酒送服。分為前後左右分別服用。如果骨頭已經接好但仍然疼痛,減少龍骨和赤石脂的用量,多服用其他藥材,效果極佳。

世以自然銅為接骨藥,然此等方盡多,大抵在補氣、補血、補土。俗工惟在速效以罔利,迎合病人之意,而銅非煅不可服。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挾香挾藥毒,雖有接傷之功,而燥散之禍,甚於刀劍,戒之!

白話文:

人們普遍認為天然銅是接骨良藥,但這樣的方法有很多,大致上都是用來補充氣血和土氣。民間郎中只注重快速治癒以謀取利益,迎合病人的想法,而銅不經過鍛煉就不能服用。如果是新出爐的銅,它所帶有的火毒和金毒會相互促進,夾雜著芳香和藥毒,雖然有癒合傷口的功效,但它所帶來的乾燥和散熱的禍害,比刀劍還要嚴重,請大家特別注意!

又方

冬瓜皮,阿膠(等分)

上炒乾為末。以酒調,飲醉為度。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冬瓜皮和阿膠(兩者份量相等)。將這些材料炒乾後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飲用,直到喝醉為止。

2. 破傷風八十三

破傷風多死。防風、全蠍之類。非全蠍不開,十個為末,酒調,日三次。破傷風,血凝心,鴉翅燒灰存性,研細,酒調一錢。

入方:破傷風發熱。

白話文:

破傷風致死率很高。用防風和全蠍等藥物治療。若沒有全蠍,可用其他種類的蠍子,打成粉末,用酒調成藥液,每日服用三次。對於破傷風導致血凝心痺的情況,可將烏鴉翅膀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細粉,用酒調服,每次一錢。

栝蔞子(九錢),滑石(一錢半),南星,蒼朮,赤芍,陳皮(一錢),黃連,炒柏,黃芩,白芷(五分),甘草(些少)

上姜一片,煎服。

附方

天麻丸,治破傷風神效。

白話文:

栝蔞子(9錢) 滑石(1錢半) 南星(1錢) 蒼朮(1錢) 赤芍(1錢) 陳皮(1錢) 黃連(1錢) 炒柏(1錢) 黃芩(1錢) 白芷(5分) 甘草(少許)

天麻,川烏(生去皮,各三錢),草烏(生),雄黃(各一錢)

白話文:

天麻,川烏(生用,去皮,各三錢),草烏(生用),雄黃(各一錢)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溫酒下,無時。

《元戎》治破傷風欲死者。

川烏,南星,半夏(並生),天麻(去蘆,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豆淋酒調下,稍溫服,次以酒三盞投之。

白話文:

將川烏、南星、半夏(三者都要生用)、天麻(去除蘆頭,份量一樣)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豆豉浸泡的酒調服,稍微溫熱即可,然後再用三杯酒送服。此方治療破傷風危重患者。

3. 諸瘡痛八十四

(附天泡瘡、凍瘡)

諸瘡痛不可忍者,用苦寒藥加黃連、黃芩,詳上下根稍用,及引經藥則可。又云:諸瘡以當歸、黃連為君,連翹、甘草、黃芩為佐。諸痛癢瘡瘍屬火。若稟受壯盛,宜四物加大承氣湯下之;若性急面黑瘦,血熱之人,因瘡而痛,宜四物加黃連、黃芩、大力子、甘草。在下焦者,加黃柏。

白話文:

各種難忍的皮膚潰瘍疼痛,可以用苦寒藥物搭配黃連、黃芩,仔細使用上方或下方,再加上引經藥,就可以了。又有人說:各種皮膚潰瘍以當歸、黃連為主要藥物,連翹、甘草、黃芩為輔助藥物。各種疼痛、發癢的皮膚潰瘍屬於熱證。如果身體強壯,適合服用四物湯加大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性情急躁、臉色發黑發瘦,血熱的人,因為皮膚潰瘍而疼痛,適合服用四物湯加黃連、黃芩、大力子、甘草。如果皮膚潰瘍在下焦,再加黃柏。

若肥胖之人生瘡而痛,乃是濕熱,宜防風、羌活、荊芥、白芷、蒼朮、連翹,取其氣能勝濕。

白話文:

如果體重過重的人長了潰瘍且感到疼痛,這是濕熱所致。應該用防風、羌活、荊芥、白芷、蒼朮、連翹這類中藥,它們的特性可以勝過濕氣。

諸瘡藥,膿窠,治熱燥濕為主,用無名異。乾疥,開鬱為主,用茱萸。蟲瘡如癬狀,退熱殺蟲為主,蕪荑、黑狗脊、白礬、雄黃、硫黃、水銀。殺蟲、樟腦、松香。頭上多,加黃連、方解石,蛇床定癢殺蟲,松皮炭主膿。腫多者,加白芷開鬱;痛多,加白芷、方解石;蟲多,加藜蘆、斑蝥;癢多,加枯礬;陰囊瘡,加茱萸;濕多,香油調;干癢出血多,加大黃、黃連,豬脂調;紅色,加黃丹;青色,加青黛;蟲多,加錫灰、蕪荑、檳榔。在上多服通聖散,在下多須用下。腳腫出血,分濕熱用藥。

入方:瘡有三種。

膿泡瘡,治熱為主。

白話文:

各種傷口藥:

  • **膿瘡:**治療以清熱除燥化濕為主,可以使用無名異。
  • **乾疥:**治療以疏導鬱結為主,可以使用茱萸。
  • **蟲瘡(類似癬狀):**治療以退熱殺蟲為主,可以使用蕪荑、黑狗脊、白礬、雄黃、硫黃、水銀、樟腦、松香。
  • 頭上蟲瘡較多時,加入黃連、方解石、蛇牀以止癢殺蟲,松皮炭用於清膿。
  • 腫脹較多時,加入白芷以疏導鬱結。
  • 疼痛較多時,加入白芷、方解石。
  • 蟲子較多時,加入藜蘆、斑蝥。
  • 瘙癢較多時,加入枯礬。
  • 陰囊瘡,加入茱萸。
  • 濕氣較多時,用香油調製藥物。
  • 乾癢或出血較多時,加入大黃、黃連,用豬脂調製藥物。
  • 顏色發紅時,加入黃丹。
  • 顏色發青時,加入青黛。
  • 蟲子較多時,加入錫灰、蕪荑、檳榔。
  • 發生於上半身的,大多服用通便藥。發生於下半身的,大多需要使用瀉藥。
  • 腳部腫脹出血的,根據濕熱的不同而用藥。

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蛇床,寒水石(三兩),黃丹(半錢),白礬(一錢),輕粉,白芷,無名異(少許,炒),木香(少許,痛者用)

上為末。油調敷。

痧瘡

白話文:

黃芩、黃連、大黃(各 9 克) 蛇牀子、寒水石(各 90 克) 黃丹(1.5 克) 白礬(3 克) 輕粉、白芷、無名異(少量,炒製) 木香(少量,疼痛時使用)

蕪荑(二錢),剪草(二錢),蛇床(三錢),白礬(枯),吳茱萸,黃柏(各一錢),蒼朮,厚朴,雄黃(各五分),寒水石(二錢),輕粉(十帖)

白話文:

  • 荑仁(2錢)
  • 剪刀草(2錢)
  • 蛇牀子(3錢)
  • 白礬(研磨成粉末)
  • 吳茱萸(1錢)
  • 黃柏(1錢)
  • 蒼朮(5分)
  • 厚朴(5分)
  • 雄黃(5分)
  • 寒水石(2錢)
  • 輕粉(10帖)

上為末。油調敷。

疥瘡藥,春天發瘡疥,開鬱為主,不宜抓破敷。

白話文:

製成粉末後,用油調和來敷用。

這是治療疥瘡的藥方,特別適用於春季爆發的疥瘡,主要作用是舒緩症狀,不建議將患處抓破再敷藥。

白礬(二錢),吳茱萸(二錢),樟腦(半錢),輕粉(十盠),寒水石(二錢半),蛇床(三錢),黃柏,大黃硫黃(各一錢),檳榔(一個)

又方

白話文:

明礬(2 錢),吳茱萸(2 錢),樟腦(0.5 錢),碳酸鉛(10 粒),寒水石(2.5 錢),蛇牀子(3 錢),黃柏、大黃、硫磺(各 1 錢),檳榔(1 個)

蕪荑,白礬(枯),軟石膏,大黃,樟腦(各半兩,另入),貫眾,蛇床(各一兩),硫黃,雄黃(各二錢半)

上為末。香油調。須先洗瘡去痂,敷之。

一上散

白話文:

材料:

  • 蕪荑花:半兩
  • 白礬(乾燥後):半兩
  • 軟石膏:半兩
  • 大黃:半兩
  • 樟腦:另加少許
  • 貫眾:一兩
  • 蛇牀:一兩
  • 硫磺:二錢半
  • 雄黃:二錢半

雄黃(三錢半),寒水石(一兩),蛇床,白膠香,黑狗脊(各一兩),黃連(五錢),硫黃(三錢半),吳茱萸(三錢),白礬(枯,五錢),斑蝥(十四個,去翅足)

白話文:

雄黃(17.5 克),寒水石(50 克),蛇牀子,白膠香,黑狗脊(各 50 克),黃連(25 克),硫磺(17.5 克),吳茱萸(15 克),枯白礬(25 克),斑蝥(14 個,去除翅膀和腿)

上硫黃、雄黃、寒水石,另研如粉,次入斑蝥和勻,蛇床、狗脊等為極細末同研勻。洗瘡,令湯透去痂,用臘豬油調,手心中擦熱,鼻中臭三二次,卻擦上。一上即愈。如痛甚腫滿高起,加寒水石一倍;如不苦癢,只加狗脊;如微癢,只加蛇床子;如瘡中有蟲,加雄黃;如喜火炙湯洗,加硫黃。口臭不止,亦可愈也。

白話文:

先將硫黃、雄黃和寒水石研磨成粉末。然後加入斑蝥粉末,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最後加入蛇牀子、狗脊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與之前的混合物混合均勻。

用藥時,先用藥湯清洗傷口,去除痂皮。然後將藥粉用豬油調和,在手心擦熱。藥物氣味散發後,敷在傷口上。藥物敷一次即可見效。

如果傷口疼痛劇烈、腫脹嚴重,則增加寒水石的用量。如果傷口不痛不癢,則只增加狗脊的用量。如果傷口有輕微瘙癢,則只增加蛇牀子的用量。如果傷口中有蟲,則增加雄黃的用量。如果傷口喜歡熱敷或熱水清洗,則增加硫黃的用量。

此外,本方還可以治療口臭不止。

附方

四物湯,見婦人類。

大承氣湯,見痢類。

白話文:

附方:

四物湯,請參閱婦科類。

大承氣湯,請參閱痢疾類。

郭氏升麻牛蒡子散,治時毒瘡疹,脈浮,紅在表者,瘡發於頭面胸膈之際。

白話文:

郭氏升麻牛蒡子散

適應症:

  • 治療由時令病邪引起的瘡疹。

症狀:

  • 脈象浮浮,疹子紅腫發亮,位於體表。
  • 瘡疹主要分佈在頭面、胸部和膈膜附近。

升麻,牛蒡子,甘草,桔梗,葛根,玄參,麻黃(各一兩),連翹(一錢)

白話文:

升麻、牛蒡子、甘草、桔梗、葛根、玄參、麻黃(各50克),連翹(5克)

上㕮咀。姜三片,水二盞,作一服。

升麻和氣飲,治瘡腫癤疥癢痛。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三片薑和兩碗水煎煮成一碗藥湯。

這是「升麻和氣飲」的製法,用於治療皮膚癢痛、疔瘡腫毒。

甘草,陳皮(各一兩半),芍藥(七錢半),大黃(半兩,煨),乾葛,蒼朮,桔梗,升麻(各一兩),當歸,半夏,茯苓,白芷(各二錢),乾薑,枳殼(各半錢,)《三因》有厚朴半兩

白話文:

甘草:150 克 陳皮:150 克 芍藥:75 克 大黃:50 克 (煨過) 乾葛:100 克 蒼朮:100 克 桔梗:100 克 升麻:100 克 當歸:20 克 半夏:20 克 茯苓:20 克 白芷:20 克 乾薑:5 克 枳殼:5 克 《三因』書中記載,加厚朴 50 克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

當歸飲子,治瘡疥、風癬、濕毒,燥癢瘡。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量為一兩,用水煎煮。

當歸飲子,用於治療瘡疥、風癬、濕毒以及乾燥瘙癢的皮膚病。

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白蒺藜,防風,荊芥(各一兩),何首烏,黃耆,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煎;或為末,每服一二錢,亦得。

白話文:

當歸 (1 兩) 白芍 (1 兩) 川芎 (1 兩) 生地黃 (1 兩) 白蒺藜 (1 兩) 防風 (1 兩) 荊芥 (1 兩) 何首烏 (半兩) 黃耆 (半兩) 甘草 (半兩)

天疱瘡,用防風通聖散末,及蚯蚓泥,略炒,蜜調敷,極妙。從肚皮上起者,是裡熱發於外也,還服通聖散。見斑疹類。

凍瘡,用煎熱桐油,調密陀僧末敷。

白話文:

治療天皰瘡,可用防風通聖散磨成末,然後加入炒過的蚯蚓泥,再用蜂蜜調和敷在患處,效果極佳。如果天皰瘡從肚皮上開始發作,表示是體內熱氣發散到體外所致,這時還需要服用通聖散。詳情請參見「斑疹類」的介紹。

腳上爛瘡久不愈,先以豆腐漿水,洗三兩次,懸鉤渣葉、地暴渣葉搗細,入鹽些少盦之。

白話文:

腳上潰瘍很久都無法癒合,先用豆漿水清洗兩到三次。將鵝不食草葉和地膚葉搗碎,加入少許鹽敷在傷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