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二 (3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5)

1. 痔瘡二十六

痔瘡專以涼血為主。

入方

人參,黃耆,生地黃,川芎,當歸(和血),升麻,條芩,枳殼(寬腸),槐角(涼血生血)黃連

一方無黃連。

熏浣

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蓮房(又加荊芥)

煎湯,先熏後洗。又冬瓜藤,亦好。又大腸熱腫者,用木鱉子、五倍子研細末,調敷,痔頭向上,是大腸熱甚,收縮而上。用四物湯解毒,加枳殼、白朮、槐角、秦艽。

〔附錄〕痔者,皆因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醉飽交接,多欲自戕,以故氣血下墜,結聚肛門,宿滯不散,而衝突為痔也。其肛邊發露肉珠,狀如鼠乳,時時滴漬膿血,曰牡痔;肛邊生瘡腫痛,突出一枚,數日膿潰即散,曰牝痔;腸口大顆發㿔,且痛且癢,出血淋瀝,曰脈痔;腸內結核有血,寒熱往來,登溷脫肛,曰腸痔。

若血痔則每遇大便,清血隨而不止;若酒痔則每遇飲酒,發動瘡腫,痛而流血;若氣痔則憂恐鬱怒,適臨乎前,立見腫痛,大便艱難,強力則肛出而不收矣。此諸痔之外證也。治法總要,大抵以解熱調血順氣先之。蓋熱則血傷,血傷則經滯,經滯則氣不運行,氣與血俱滯,乘虛而墜入大腸,此其所以為痔也。諸痔久不愈,必至穿穴為漏矣。

附方

治諸痔瘡。

槐花(四兩),槐角刺(一兩,捶碎),胡椒(十粒),川椒(一兩)

上用獖豬肚一個,入藥在內,扎定口煮熟,去藥,空心食豬肚。

清心丸,《素問》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心主血熱,此藥主之。

黃連(一兩),茯神,赤苓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一百丸,食前米湯下。

清涼飲,治諸痔熱甚,大便秘結。

當歸,赤芍,甘草(炙),大黃(米上蒸曬)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水調下。

槐角丸,治諸痔,及腸風下血脫肛。

槐角(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黃芩(各半兩)

上為末,糊丸如梧子大。空心米湯下二十丸。

蝟皮丸,治諸痔出,裡急疼痛。

槐花(炒),艾葉(炒),枳殼,地榆,當歸,川芎,黃耆,白芍,白礬(枯),貫眾,蝟皮(一兩,炙),頭髮(燒,三錢),豬後蹄重甲(十枚,炙焦),皂角(一大錠,炙黃去皮)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服五十丸,食前米湯下。

豬甲散,治諸痔。

豬懸蹄甲(不以多少)

上為末。陳米湯,調二錢,空心服。

芎歸丸,治痔下血不止。

川芎,當歸,黃耆,神麯(炒),地榆,槐花(炒,各半兩),阿膠(炒),荊芥,木賊,頭髮(燒灰,各一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服五十丸,食前米湯下。

乾葛湯,治酒痔。

乾葛,枳殼(炒),半夏,茯苓,生地黃,杏仁(各半兩),黃芩(二錢半),甘草(同上)

白話文:

痔瘡的治療主要以涼血為主。

內服藥方:

  • 人參、黃耆、生地黃、川芎、當歸(活血)、升麻、黃芩、枳殼(寬腸)、槐角(涼血生血)、黃連。
  • 另一個藥方,少了黃連。

熏洗藥方:

  • 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蓮房(可加荊芥)
  • 將藥材煎湯,先用蒸氣熏蒸患處,再用藥湯清洗。冬瓜藤也有相同療效。
  • 如果痔瘡是由大腸熱毒引起的腫脹,可用木鱉子和五倍子研磨成細末,調和後敷在患處,並將痔瘡頭往上推,這是大腸熱毒過盛,導致痔瘡收縮上移的狀況。此時可用四物湯來解毒,並加入枳殼、白朮、槐角、秦艽。

〔附錄〕

痔瘡的產生,多半是因為臟腑本身虛弱,又受到外來的風濕侵襲,體內蘊積熱毒,加上飲酒過量、飲食無度、縱慾過度所導致。這些原因使得氣血下墜,在肛門處結聚,長期無法消散,進而形成痔瘡。痔瘡的種類包括:

  • **牡痔:**肛門周圍長出肉珠,形狀像老鼠的乳頭,時常流出膿血。

  • **牝痔:**肛門周圍長出瘡腫,疼痛,突出一個,數日後化膿潰破即癒。

  • **脈痔:**腸道開口處長出大顆粒,疼痛且癢,並有出血的狀況。

  • **腸痔:**腸道內有結核,並伴隨出血、寒熱交替,排便時會脫肛。

  • **血痔:**每次排便時,會有鮮血流出,無法止住。

  • **酒痔:**每次飲酒後,痔瘡就會發作,腫脹疼痛且流血。

  • **氣痔:**當感到憂愁、恐懼或憤怒時,痔瘡會立刻腫脹疼痛,排便困難,用力過度就會導致肛門脫出而無法收回。

以上這些都是痔瘡的外在症狀。治療方法的大原則,是先以清熱、調和氣血、順氣為主。因為熱會損害血液,血液受損就會導致經絡阻塞,經絡阻塞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當氣血停滯不前,就會乘虛下墜進入大腸,這就是痔瘡形成的原因。各種痔瘡如果長期不治療,可能會穿孔形成瘻管。

附錄藥方:

  • 治療各種痔瘡:

  • 槐花(四兩)、槐角刺(一兩,捶碎)、胡椒(十粒)、川椒(一兩)。

  • 將以上藥材放入豬肚內,將豬肚口紮緊,煮熟後取出藥材,空腹食用豬肚。

  • 清心丸:《素問》說:「各種疼痛和搔癢的瘡,都與心有關。」因為心主血熱,此藥可以治療因血熱引起的痔瘡。

  • 黃連(一兩)、茯神、赤苓。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 **清涼飲:**治療各種痔瘡熱毒過盛,導致大便秘結。

  • 當歸、赤芍、甘草(炙)、大黃(用米蒸過再曬乾)。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水調服。

  • **槐角丸:**治療各種痔瘡,以及腸風下血、脫肛等症狀。

  • 槐角(一兩)、防風、地榆、當歸、枳殼、黃芩(各半兩)。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用米湯送服二十丸。

  • **蝟皮丸:**治療各種痔瘡出血,裡急後重疼痛。

  • 槐花(炒)、艾葉(炒)、枳殼、地榆、當歸、川芎、黃耆、白芍、白礬(枯)、貫眾、蝟皮(一兩,炙)、頭髮(燒,三錢)、豬後蹄重甲(十枚,炙焦)、皂角(一大錠,炙黃去皮)。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 **豬甲散:**治療各種痔瘡。

  • 豬懸蹄甲(不限制數量)。

  • 將豬懸蹄甲磨成粉末,每次用陳米湯調服二錢,空腹服用。

  • **芎歸丸:**治療痔瘡出血不止。

  • 川芎、當歸、黃耆、神麯(炒)、地榆、槐花(炒,各半兩)、阿膠(炒)、荊芥、木賊、頭髮(燒灰,各一錢半)。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 **葛根湯:**治療因飲酒引起的痔瘡。

  • 葛根、枳殼(炒)、半夏、茯苓、生地黃、杏仁(各半兩)、黃芩(二錢半)、甘草(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