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頭痛六十八

頭痛多主於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清空膏治諸頭痛,除血虛頭痛不可治(出《東垣試效方》)。血虛頭痛,自魚尾上攻頭痛,用芎歸湯。古方有追涎藥。

〔附錄〕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

白話文:

頭痛大多是痰氣引起的,疼痛劇烈是因為火氣旺盛。有的患者需要催吐,有的需要瀉下。

清空膏可以治療各種頭痛,但是血虛導致的頭痛無法治癒(出自《東垣試效方》)。

血虛導致的頭痛,疼痛從魚尾向上延伸,可以用芎歸湯。

古方中還有追涎藥。

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

白話文:

陽明經用川芎、白芷;少陽經用柴胡;太陰經用蒼朮;少陰經用細辛;厥陰經用吳茱萸。

如肥人頭痛,是濕痰,宜半夏、蒼朮;如瘦人,是熱,宜酒製黃芩、防風。如感冒頭痛,宜防風、羌活、藁本、白芷;如氣虛頭痛,宜黃耆酒洗、生地黃、南星、秘藏安神湯;如風熱在上頭痛,宜天麻、蔓荊子、臺芎、酒製黃芩;如苦頭痛,用細辛;如形瘦蒼黑之人頭痛,乃是血虛,宜當歸、用芎、酒黃芩;如頂顛痛,宜藁本、防風、柴胡。東垣云:頂顛痛須用藁本,去川芎。

白話文:

1. 體重過重引起的頭痛 如果是肥胖者頭痛,是濕痰引起的,應使用半夏和蒼朮。

2. 瘦人頭痛 如果是瘦人頭痛,是熱症引起的,應使用酒製黃芩和防風。

3. 感冒引起的頭痛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頭痛,應使用防風、羌活、藁本和白芷。

4. 氣虛引起的頭痛 如果是氣虛引起的頭痛,應使用黃耆酒洗、生地黃、南星,以及祕藏安神湯。

5. 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痛 如果是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痛,應使用天麻、蔓荊子、臺芎,以及酒製黃芩。

6. 苦頭痛 如果是苦頭痛,使用細辛。

7. 臉色蒼黑消瘦的人頭痛 如果是臉色蒼黑消瘦的人頭痛,是血虛造成的,應使用當歸、用芎,以及酒黃芩。

8. 頭頂痛 如果是頭頂痛,應使用藁本、防風和柴胡。東垣說:「頭頂痛必須使用藁本,去除川芎。」

且如太陽頭痛,惡風,脈浮緊,川芎、羌活、獨活、麻黃之類為主;少陽頭痛,脈弦細,往來寒熱,柴胡為主;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寒,脈浮緩長實,升麻、葛根、石膏、白芷為主;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脈沉緩,以蒼朮、半夏、南星為主;少陰頭痛,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為主;厥陰頭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脈浮緩,以吳茱萸湯主之,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氣虛頭痛,人參、黃耆為主;氣血俱虛頭痛,調中益氣湯內加川芎三分,蔓荊子三分,細辛二分,其效如神。又有痰厥頭痛,所感不一。

白話文:

1. 太陽頭痛 症狀:頭痛如太陽曬蒸,怕風,脈象浮而緊 藥方:以川芎、羌活、獨活、麻黃等藥材為主

2. 少陽頭痛 症狀:脈象弦細,時冷時熱 藥方:以柴胡為主

3. 陽明頭痛 症狀:頭痛伴有自汗、發熱、惡寒,脈象浮緩、長實 藥方:以升麻、葛根、石膏、白芷等藥材為主

4. 太陰頭痛 症狀:頭痛伴有痰液,體重或腹痛,脈象沉緩 藥方:以蒼朮、半夏、南星等藥材為主

5. 少陰頭痛 症狀:足部寒冷、氣逆,為寒厥,脈象沉細 藥方:以麻黃、附子、細辛等藥材為主

6. 厥陰頭痛 症狀:頭痛伴有吐痰或寒戰,脈象浮緩 藥方:以吳茱萸湯為主

7. 血虛頭痛 藥方:以當歸、川芎等藥材為主

8. 氣虛頭痛 藥方:以人參、黃耆等藥材為主

9. 氣血俱虛頭痛 藥方:調中益氣湯中加入川芎三分、蔓荊子三分、細辛二分,效果極佳

10. 痰厥頭痛 症狀:頭痛伴有痰液,成因不一

是知方者驗也,法者用也,徒知體而不知用者弊,體用不失,可謂上工矣。

附方

清空膏,治偏正頭痛,年深不愈者。又治風濕熱,頭上壅,及腦痛,除血虛頭痛不治。

白話文:

所以知道配方的人會去驗證它,方法是用來應用的,只了解理論卻不懂得應用的人會受到局限,理論和實際都能掌握,可以稱得上是高明的醫生了。

附上配方:

清空膏,用於治療偏頭痛或正頭痛,對於長年無法痊癒的情況有效。也能治療風濕熱導致的頭部腫脹,以及腦痛,但不適用於因血虛引起的頭痛。

川芎(五錢),柴胡(七錢),黃連(酒炒),防風,羌活(各一兩),炙甘草(一兩五錢),細挺子黃芩(三兩,去皮,一半酒製,一半炒)

白話文:

川芎(25克) 柴胡(35克) 黃連(炒過)(10克) 防風(50克) 羌活(50克) 炙甘草(75克) 細挺子黃芩(150克,去皮,一半用酒浸泡,一半乾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盞內入茶少許,湯調如膏。抹在口內,臨臥少用白湯送下。如苦頭痛,每服加細辛二分;痰厥頭痛,脈緩,減羌活、防風、川芎、甘草,加半夏一兩五錢;如偏正頭痛,服之不愈,減羌活、防風、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發熱、惡熱而渴,此陽明頭痛,只與白虎湯,加好吳白芷,

安神湯,治頭痛,頭旋眼黑。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在熱水杯中加入少許茶葉,用熱水調成膏狀。將膏狀物塗抹在口中,臨睡前用少量白開水送服。

  • 如果是苦痛的頭痛,每次服用時可加入兩分細辛。
  • 如果是痰多伴有頭痛、脈搏緩慢,則減少羌活、防風、川芎、甘草的用量,加入一兩五錢半夏。
  • 如果是偏正頭痛,服用後仍未痊癒,則減少羌活、防風、川芎的一半用量,增加柴胡的一倍用量。
  • 如果伴有發熱、惡寒口渴,這是陽明頭痛,只用白虎湯,並加入適量的吳白芷。

生甘草,炙甘草(各二錢),防風(二錢五分),柴胡,升麻,酒生地黃,酒知母(各五錢),酒柏羌活(各一兩),黃耆(二兩)

白話文:

生甘草、炒甘草(各 12 克),防風(15 克),柴胡、升麻、酒生地黃、酒知母(各 30 克),酒柏羌活(各 60 克),黃耆(120 克)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加蔓荊子五分,川芎三分,再煎臨臥熱服。

徹清膏

白話文:

上方藥材研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加入蔓荊子五分,川芎三分,再次煎煮後,在睡前趁熱服用。

澈清膏

蔓荊子,細辛(各一分),薄荷葉,川芎(各三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藁本(一錢)

白話文:

蔓荊子、細辛(各 1 克) 薄荷葉、川芎(各 3 克) 生甘草、炙甘草(各 5 克) 藁本(6 克)

上為末。茶清調下二錢。

順氣和中湯,治氣虛頭痛,此藥升陽補氣,頭痛自愈。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清澈的茶水調服兩錢。

「順氣和中湯」用於治療因氣虛引起的頭痛,此藥能提升陽氣、補充元氣,頭痛自然就會痊癒。

黃耆(一錢半)人參(一錢),甘草(炙,七分),白朮,陳皮,當歸,芍藥(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三分),細辛,蔓荊子,川芎(各二分)

白話文:

黃耆(6公克) 人參(4公克) 甘草(炙製,2.8公克) 白朮(2公克) 陳皮(2公克) 當歸(2公克) 芍藥(2公克) 升麻(1.2公克) 柴胡(1.2公克) 細辛(0.8公克) 蔓荊子(0.8公克) 川芎(0.8公克)

上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不臥散,治頭痛。

豬牙皂角(一錢),玄胡,青黛(些少)

上為末。吹鼻中取涎。

白話文:

製作為一劑藥,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這是「不臥散」,用來治療頭痛。

藥材包括:豬牙皂角(一錢),玄胡,青黛(少量)。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將藥粉吹入鼻中以引出痰涎。

半夏白朮天麻湯,治脾胃證,已經服疏風丸,下二三次,元證不瘳,增以吐逆,痰唾稠黏,眼黑頭旋,目不敢開,頭苦痛如裂,四肢厥冷,不得安臥。

白話文:

半夏白朮天麻湯

用於治療脾胃疾病,患者在服用過疏風丸兩三次後,原有症狀未痊癒,反而出現嘔吐、痰液黏稠、視力模糊、頭暈、不敢睜開眼睛、頭痛如裂、四肢冰冷、無法安睡等症狀。

黃柏(二分,酒洗),乾薑(三分),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各五分),炒神麯白朮(各一錢),麥芽,半夏(湯洗),陳皮(各一錢半)

白話文:

黃柏二分,用酒洗淨;乾薑三分;澤瀉、白茯苓、天麻、黃耆、人參、蒼朮各五分;炒神麴白朮、麥芽、半夏(用湯洗淨)、陳皮各一錢半。

上每服五錢,水煎熱服。

芎歸湯,見腸風類。

調中益氣湯,見脾胃類。

治頭痛

片苓酒浸透,曬乾為末,茶清調。治諸般頭痛,亦治血虛頭痛。

治頭痛連眼痛,此風痰上攻,須用白芷開之。

雨前茶,川芎,白芷,防風,藁本,細辛,當歸

治頭痛如破

酒炒大黃半兩,一半茶煎。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趁熱喝下。芎歸湯適用於腸風類疾病。調中益氣湯適用於脾胃類疾病。

治療頭痛:將片苓浸泡於酒中直到透濕,晒乾研磨成粉末,用茶水調服。可治各種頭痛,也適用於血虛引起的頭痛。

治療頭痛伴隨眼痛:這是由於風痰上攻導致,需要用白芷來疏通。

將雨前茶、川芎、白芷、防風、藁本、細辛、當歸一起使用。

治療頭痛如裂開般疼痛:用酒炒大黃半兩,一半用茶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