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纏喉風喉痹六十五

附咽痛咽瘡

喉痹,大概多是痰熱,重者用桐油探吐。一方,射干,逆流水吐之。又方,李實根皮一片,噙口內,更用李實根研水敷項上一周遭(用新採園中者)。纏喉風,屬痰熱,戴云:「謂其咽喉裡外皆腫者是也」,用桐油,以鵝翎探吐。又法,用燈油腳探吐。又用遠志去心為末,水調敷項上一遭,立效,亦可吐。

白話文:

喉嚨發炎,大部分是痰液熱毒所致,病情嚴重時可以用桐油引發嘔吐來治療。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用射干草,用逆流的水煎煮後引發嘔吐。此外,還可以取李樹根皮一片,含在口中,另用李樹根研磨成粉末,加水敷在脖子上一週(使用新鮮採摘自園中的)。纏喉風屬於痰液熱毒,戴雲說:「意思是咽喉內外都腫起來了」,可以用桐油,用鵝毛探取引發嘔吐。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用燈油腳探取引發嘔吐。還可以將遠志去掉心部,研磨成細末,用水分調敷在脖子上,立竿見影,也可以引發嘔吐。

咽喉生瘡痛,是虛熱血虛,多屬虛火遊行無制,客於咽喉也,用人參荊芥、蜜炙黃柏。虛火用人參、竹瀝;血虛,四物加竹瀝;實熱者,黃連、荊芥、薄荷、硝,蜜、薑汁調,噙化。治咽喉,用倒滴刺根淨洗,入些少好酒同研,滴入喉中,痛立止。喉痹風熱痰,先以千緡湯,後以四物加黃芩知母,養陰則火降。

白話文:

咽喉疼痛長瘡 ,是因為虛熱血虛,多半是虛火亂串,跑到咽喉部位引起的。可以使用人參、荊芥、蜜炙黃柏。如果是虛火,用人參、竹瀝;如果是血虛,用四物湯加竹瀝;如果是實熱,用黃連、荊芥、薄荷、硝石,用蜂蜜、薑汁調和後含化。

治療咽喉病 ,可以用倒滴刺根洗淨,加入少許好酒研磨,滴入喉嚨中,疼痛可以立刻止住。

喉嚨腫痛、有風熱痰 ,先用千緡湯,後用四物湯加上黃芩、知母,滋養陰份,火氣就會消退。

又方,豬牙皂角為末,和霜梅噙。又方,木鱉子用鹽水浸,噙一丸。又方,茜草一兩,一服,降血中之火。又方,焰硝半錢,枯礬半錢,硇砂一錢為末,杜仲、牛膝搗汁調。喉閉,或有中垂一絲,結成小血珠,垂在咽喉中,用杜牛膝根,即鼓槌草直而獨條者,搗碎,用好米醋些少和研,取汁三五滴,滴在鼻中,即破。喉痛,必用荊芥。

白話文:

另有偏方:

  • 豬牙皁角研成粉末,與霜梅混合含服。
  • 木鱉子用鹽水浸泡後,含服一丸。
  • 茜草一兩,煎服一劑,可降血中的火氣。
  • 焰硝半錢、枯礬半錢、硇砂一錢研成粉末,用杜仲和牛膝的汁液調和。
  • 喉嚨阻塞,或有從中垂下的一條細絲,結成小血珠,懸掛在咽喉中,可用杜牛膝根(即直而單獨一枝的鼓槌草)搗碎,加入少量好米醋研磨,取三五滴汁液滴入鼻子,即可破散。
  • 喉嚨疼痛,一定要用荊芥治療。

陰虛火炎上,必用玄參。又喉痹,陳年白梅,入蚰蜒令化,噙梅於口中。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虛陽氣過盛,一定要用玄參。此外,如果喉嚨急痛,用陳年的白梅,放入蝍蜒讓它化開,含著白梅在口中。

入方

雄黃解毒丸,治纏喉急喉風,雙蛾腫痛,湯藥不下。

雄黃(一兩),巴豆(去油,十四個),鬱金(一錢)

白話文:

雄黃(50 克),巴豆(去油,70 粒),鬱金(5 克)

上為末,醋糊丸如綠豆大。熱茶清下七丸,吐出頑涎即蘇,大效。如口噤,以物斡開灌之,下咽無有不活者。

白話文:

磨成粉末,用醋糊成綠豆大小的丸子。用熱茶送服七丸,吐出黏稠的痰液,就會醒過來,效果靈驗。如果患者嘴巴緊閉,可以用物品撬開灌下去,吞下去沒有不能活的。

潤喉散,治氣鬱夜熱,咽乾硬塞。

桔梗(二錢半),粉草(一錢),紫河車(四錢),香附(三錢),百藥煎(一錢半)

白話文:

桔梗(12.5克),粉草(5克),紫河車(20克),香附(15克),百藥煎(7.5克)

上為末,敷口內。

又方,喉痛。

硼砂膽礬,白殭蠶,陳霜梅

上為末,和噙。

2. 頭風六十六

屬痰者多。有熱,有風,有血虛。在左屬風,荊芥薄荷;屬血虛,川芎當歸;在右屬痰,蒼朮半夏;屬熱,酒芩為主。又屬濕痰,川芎、南星、蒼朮。偏頭風,在左而屬風者,用荊芥、薄荷。此二味,即是治之主藥。有君臣佐使之分,凡主病者為君而多,臣次之,佐又次之,須要察其兼見何症而佐使之。

白話文:

偏頭痛多屬於痰濕體質。有熱、風、血虛的情況。

  • **在左邊的,屬風:**可以使用荊芥、薄荷。
  • **屬血虛:**可以使用川芎、當歸。
  • **在右邊的,屬痰:**可以使用蒼朮、半夏。
  • **屬熱:**以黃芩為主。
  • **如果還有濕痰:**可以使用川芎、南星、蒼朮。

對於偏頭痛,如果在左邊且屬風的,就使用荊芥、薄荷。這兩味藥是主要的治療藥物。

中醫治療時會區分君臣佐使:

  • 主病者為「君藥」,用量較多。
  • 次要的藥物為「臣藥」。
  • 輔助的藥物為「佐藥」。

需要根據患者兼見的症狀,來決定佐使藥物的使用。

如有痰,即以二陳湯治痰而佐之,他症皆仿此。又須察識病情,全在活法,出入加減,不可執方。

白話文:

如果有痰症,就用二陳湯治療痰症,其他的症狀也以此方法類推。此外,必須辨認病情,運用靈活的方法,適當增減藥物,不要拘泥於固定的藥方。

入方

酒片芩(一兩),蒼朮,羌活防風(各五錢),細辛(二錢),蒼耳(三錢)

白話文:

白酒浸泡苦參(15克),蒼朮、羌活、防風(各7.5克),細辛(3克),蒼耳子(4.5克)

上為末。每服三錢,生薑一大片,同擂勻。茶湯蕩起服之。

又方

酒片芩(五錢),蒼朮(二錢半),羌活,蒼耳,川芎,生甘草,酒黃連(各一錢半),半夏曲(炒三錢半)

白話文:

酒炒黃芩(5錢),蒼朮(2.5錢),羌活、蒼耳、川芎、生甘草、酒炒黃連(各1.5錢),炒半夏(3.5錢)

上為末。服法同前。

又方

酒片芩(一兩),蒼朮,羌活,川芎(各五錢),蒼耳,細辛(各三錢)

上為末。服法同前。

又方,濕痰頭風。

片芩(酒炒,三錢),蒼朮(酒炒,一兩),川芎,細辛(各二錢),甘草(一錢)

上為末。服法同前。

瘦人搐藥

石膏,朴硝(各五錢),腦子,荊芥,檀香皮,薄荷(各一錢),白芷,細辛(各二錢)

白話文:

軟石膏、朴硝(各25克),腦子、荊芥、檀香皮、薄荷(各5克),白芷、細辛(各10克)

上為末。搐鼻內。

頭癢風屑發黃方

用大黃酒浸炒為末,茶調服。

一粒金搐鼻方,治偏頭風。

蓽茇(不以多少,研細,用獖豬膽汁拌勻,再入膽內,懸陰乾),藁本,玄胡索,白芷,川芎(各一兩),青黛(二兩)

白話文:

  • 虎杖(取適量,研磨成細粉,與野豬膽汁混合均勻,再放入膽囊內,懸掛陰乾)
  • 藁本
  • 玄胡索
  • 白芷
  • 川芎(各一兩)
  • 青黛(兩兩)

上為末,入制蓽茇末一兩半,用無根水丸。每用一粒,長流水化開㗜鼻。以銅錢二三文口咬定,出涎。

治頭風

烏頭尖(七個),荊芥,防風,甘草,蔓荊子,臺芎,桔梗麻黃

白話文:

七顆烏頭尖 荊芥 防風 甘草 蔓荊子 臺芎 桔梗 麻黃

上為末。茶調。

一人頭風鼻塞。

南星,蒼朮,酒芩,辛荑,川芎

上為末。茶調。

〔附錄〕頭風用熱藥多,間有挾熱而不勝熱劑者,宜消風散茶調散服之。頭風發動,頂後兩項筋緊吊起痛者,看其人挾寒挾虛,宜三五七散。頭風,九月取菊花作枕,最良。《素問》論頭風者,本於風寒入於腦髓耶。《本事方》論婦人患頭風者,十居其半,或者婦人無巾以御風寒焉耳。男子間有患者。若經年不愈者,宜灸囟會、百會、前頂、上星等穴,瘥。

白話文:

[附錄] 治療頭風者多用熱藥,但偶爾會遇到無法耐受熱藥而併發熱症的患者,則宜服用消風散、茶調散來化解風寒。

當頭風發作時,後腦勺和兩邊太陽穴的筋脈緊繃吊起而疼痛時,需觀察患者是寒虛還是虛弱體質,可服用三五七散。

頭風患者於九月時取菊花作枕頭,效果最佳。

《素問》中記載的頭風病,主要是由風寒侵襲腦髓所致。

《本事方》中記載,患有頭風的婦女約佔一半,可能是因為她們沒有戴頭巾來抵禦風寒。男性患者也偶有發生。

若頭風多年未愈,可針灸囟會、百會、前頂、上星等穴位,有助於痊癒。

附方

消風散

荊芥穗,甘草(炙),川芎,羌活,人參茯苓,防風,白殭蠶(炒),藿香蟬蛻(去土,炒,各二兩),厚朴(薑製,半兩),陳皮(去白,半兩)

白話文:

荊芥穗,甘草(烤過),川芎,羌活,人參,茯苓,防風,炒過的白殭蠶,藿香,炒過後並去除泥土的蟬蛻(各二兩),用生薑加工過的厚朴(半兩),去掉白色外皮的陳皮(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荊芥湯或茶清調下。

茶調散

薄荷(去梗不見火,八兩),川芎(四兩),羌活,甘草,白芷(各二兩),細辛(去葉,一兩),防風(二兩半),荊芥(去梗,四兩)

白話文:

薄荷(去除莖部後不要用明火,8 兩),川芎(4 兩),羌活,甘草,白芷(各 2 兩),細辛(去除葉子,1 兩),防風(2.5 兩),荊芥(去除莖部,4 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常服清頭目。

三五七散

細辛(一斤半),乾薑(炮,二斤),防風(四斤),山茱萸(去核),茯苓(各三斤),附子(三十五個,炮,去皮臍)

白話文:

細辛:1.5 公斤 炮乾薑:2 公斤 防風:4 公斤 去核山茱萸:3 公斤 茯苓:3 公斤 炮附子:35 個,去皮去臍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食前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