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回本書目錄

1. 卷四

2. 痿五十六

痿證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有濕熱、濕痰、氣虛、血虛、瘀血。濕熱,東垣健步丸,加燥濕降陰火蒼朮、黃芩、黃柏、牛膝之類,濕痰,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黃芩、黃柏、竹瀝、薑汁;氣虛,四君子湯加黃芩、黃柏、蒼朮之類;血虛,四物湯加黃柏、蒼朮,煎送補陰丸;亦有食積死血妨礙不得下降者,大率屬熱,用參朮四物湯、黃柏之類。

〔附錄〕謹按五痿等證,特立篇目,所論至詳。後代諸方,獨於此證蓋多缺略,考其由,皆因混入中風條內故也。丹溪先生痛千古之弊,憫世之罹此疾者,多誤於庸醫之手。有志之士,必當究其心焉。夫陳無擇謂痿因內臟不足所致,誠得之矣。然痿之所不足,乃陰血也。而方悉是補陽補氣之劑,寧免實實虛虛之患乎?且無擇以三因立方,可謂諸方之冠。

其餘此證,尤且未明,況求於他者乎!

附方

健步丸(東垣方)

防己(酒洗,一兩),羌活,柴胡,滑石(炒),甘草(炙),栝蔞(酒洗,以上各半兩),澤瀉,防風(各三錢),苦參(酒洗),川烏(各一錢),肉桂(五分)

上為末,酒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蔥白煎愈風湯下(見中風類)。

補陰丸,見諸虛類。

清燥湯,治濕熱成痿,以燥金受濕熱之邪,是絕寒水生化之源,源絕則腎虧,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軟癱瘓不能動。

黃耆(一錢五分),蒼朮(一錢),白朮,橘皮,澤瀉(各半錢),人參,白茯苓,升麻(各三分),麥門冬,歸身,生地黃,曲末,豬苓(各二分),酒柏,柴胡,黃連(各一分),五味子(九個),甘草(炙,二分)

上每服半兩,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痿五十六】

痿症絕對不可以當作風症來治療,使用風藥。痿症的成因有濕熱、濕痰、氣虛、血虛、瘀血等。對於濕熱導致的痿症,可用東垣的健步丸,再加入一些能燥濕、降陰火的藥材如蒼朮、黃芩、黃柏、牛膝等;濕痰導致的痿症,可用二陳湯,並添加蒼朮、白朮、黃芩、黃柏、竹瀝、薑汁等;氣虛導致的痿症,可用四君子湯,再加入黃芩、黃柏、蒼朮等;血虛導致的痿症,可用四物湯,再添加黃柏、蒼朮,煎好後送服補陰丸;還有些痿症是由於食物積滯或死血阻礙,導致氣血無法順利下行,這類痿症大都屬於熱性,可用參朮四物湯,黃柏等藥材。

在附錄中提到,五痿等病症,特別設立了篇目,討論非常詳細。後世的各種療法,對於此症狀大多有所缺失,追根究柢,都是因為這些病症被混入了中風的條目中。丹溪先生痛恨這種千年來的弊病,同情世上遭受此疾的人,大多數都被庸醫誤診。有志之士,必須深入研究這些病症。陳無擇認為痿症是因為內臟不足所導致的,確實有道理。然而,痿症的不足,是指陰血的不足。但現有的療法,卻都是補陽補氣的藥物,難免會有過補的風險。而且,無擇根據三因來開立療法,可說是各種療法中的佼佼者。

其他的療法,對於此症狀更是不明瞭,更不用說其他療法了。

附上的方子有健步丸和補陰丸,以及清燥湯,用於治療濕熱造成的痿症,因為燥金受到濕熱之邪,截斷了寒水生化的來源,來源一旦消失,腎臟就會衰弱,嚴重的痿症就會發生,腰部以下會變得無力,甚至無法行動。這些方子包含了黃耆、蒼朮、白朮、橘皮、澤瀉、人參、白茯苓、升麻、麥門冬、歸身、生地黃、曲末、豬苓、酒柏、柴胡、黃連、五味子和甘草等藥材。服用時,每次半兩,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3. 厥五十七

(附手足十指麻木)

厥,逆也,手足因氣血逆而冷也。因氣虛為主,有因血虛。氣虛脈細,血虛脈大,熱厥脈數,外感脈沉實,有痰脈弦。因痰者,用白朮、竹瀝;氣虛,四君子;血虛,四物;熱厥,用承氣;外感,用雙解散加薑汁、酒。有陰厥陽厥,陰衰於下則熱,陽衰於下則寒。

手足麻者,屬氣虛;手足木者,有濕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濕痰死血。

〔附錄〕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逆冷也,其證不一,散之方書者甚多。今姑撮大概,且如寒熱厥逆者,則為陰陽二厥也。陽厥者,是熱深則厥,蓋陽極則發厥也,不可作陰證,而用熱藥治之,精魂絕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氣湯,隨其輕重治之。所謂陰厥者,始得之,身冷脈沉,四肢逆,足蜷臥,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此其候也。治之以四逆、理中之輩,仍速灸關元百壯。

又屍厥、飛屍、卒厥,此即中惡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昏不知人,頭旋暈倒,此是卒厥客忤,飛屍鬼擊、吊死問喪、入廟登塚,多有此病。以蘇合丸灌之。候稍蘇,以調氣散和平胃散服,名「調氣平胃散」。

痰厥者,乃寒痰迷悶,四肢逆冷,宜姜附湯,以生附湯,以生附代熟附。蛔厥者,乃胃寒所生,經曰:「蛔者,長蟲也」。胃中冷即吐蛔蟲。宜理中湯加炒川椒五粒、檳榔半錢吞。烏梅丸效。蛔見椒則頭伏故也。氣厥者,與中風相似,何以別之?風中身溫,氣中身冷,以八味順氣散或調氣散。

如有痰,以四七湯、導痰湯服之。

附方

八味順氣散,見中風類。

調氣散

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二錢),藿香,甘草(炙,各八錢),砂仁(四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平胃散

蒼朮(泔浸,五斤),厚朴(薑製炒),陳皮(各三斤),甘草(炒,三十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一個,煎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

四七湯

厚朴(二兩),茯苓(四兩),半夏(五兩),紫蘇(二兩)

上每服四錢,水一鍾,姜七片,棗一個,煎服。

承氣湯,見痢類。

四逆湯,理中湯,姜附湯,並見中寒類。

烏梅丸,見心痛類。

導痰湯,見痰類。

白話文:

【厥五十七】

“厥”在這裡的意思是逆反,指的是手腳因為氣血運行受阻而變得冰冷。這通常是由氣虛導致,但也有因血虛所致的情況。氣虛的人脈象會顯得細弱,血虛的人脈象則會比較粗大,熱厥的人脈象會加速,外感疾病的人脈象則會顯得沉實,有痰的人脈象會呈現弦狀。若是因痰導致,可用白朮和竹瀝來治療;若是氣虛,可用四君子湯;若是血虛,可用四物湯;熱厥則應使用承氣湯;外感疾病則應使用雙解散加薑汁和酒。

手腳麻木,通常是氣虛的表現;手腳感覺像木頭一樣,可能是有濕痰或血液凝固的問題;十個手指感到麻木,可能是胃中有濕痰或血液凝固的問題。

另外,還存在陰厥和陽厥的現象,下部陰氣衰退會導致熱,而下部陽氣衰退會導致寒。

手腳麻木,屬於氣虛;手腳感覺像木頭一樣,可能有濕痰或血液凝固的問題;十個手指感到麻木,可能是胃中有濕痰或血液凝固的問題。

對於不同類型的厥,其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對於陰陽二厥,陽厥是因為體內熱度過高,導致四肢冰冷,這種情況不能誤認為是陰證,而使用熱性藥物來治療,這樣會使病情更嚴重,甚至死亡,應使用大小承氣湯來治療。而陰厥的表現為身體冰冷、脈搏沉弱、四肢冰冷、蜷縮躺臥、嘴脣口周青色,或有腹瀉但不渴、小便顏色偏白,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四逆湯、理中湯等藥物治療,並迅速進行關元穴的灸法。

對於屍厥、飛屍、卒厥,這都是中邪的症狀,因為觸碰了不正之氣,突然四肢冰冷、皮膚起雞皮疙瘩、臉色青黑、精神恍惚,或者胡言亂語、牙齒緊咬、口脣緊閉,或者昏迷不醒、頭暈倒地,這就是卒厥、飛屍、鬼擊等,進入廟宇、墓地等地方容易引發這種病症,可使用蘇合丸來治療,待病情稍微好轉後,再服用調氣散和平胃散,這種組合稱為調氣平胃散。

對於痰厥,是因為寒痰導致的混亂和四肢冰冷,可以使用薑附湯,其中的生附子可以替代熟附子。對於蛔厥,是由胃寒引起的,蛔蟲是一種長蟲,胃寒時會導致蛔蟲吐出,可以使用理中湯,加入五粒炒川椒和半錢檳榔來治療,烏梅丸也很有效,因為蛔蟲遇到花椒就會縮頭。對於氣厥,與中風類似,如何區分呢?中風時身體溫暖,而氣厥時身體冰冷,可以使用八味順氣散或調氣散。

如果伴有痰,可以使用四七湯或導痰湯。

附方:

  • 八味順氣散:見中風類。
  • 調氣散: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二錢,藿香、炙甘草各八錢,砂仁四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量鹽,用沸水沖泡服用。
  • 平胃散: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厚朴(薑製炒)、陳皮各三斤,炙甘草三十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三片薑和一個棗煮湯服用,也可以加入少量鹽,用沸水沖泡服用。
  • 四七湯:厚朴二兩、茯苓四兩、半夏五兩、紫蘇二兩。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碗,加入七片薑和一個棗煮湯服用。
  • 承氣湯:見痢疾類。
  • 四逆湯、理中湯、薑附湯:見中寒類。
  • 烏梅丸:見心痛類。
  • 導痰湯:見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