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0)

1. 喘十五

若生津止渴,潤肺益腎,治勞嗽,宜用北五味;若風邪在肺,宜用南五味。

附方

分氣紫蘇飲,治脾胃不和,氣逆喘促。

五味,桑白皮,茯苓,甘草(炙),草果,腹皮,陳皮,桔梗(各等分),紫蘇(減半)

上每服五錢,水二鍾,姜三片,入鹽少許煎,空心服。

神秘湯,治上氣喘急,不得臥。

陳皮,桔梗,紫蘇,五味,人參(等分)

每服四錢,用水煎,食後服。

四磨湯,治七情鬱結,上氣喘急。

人參,檳榔,沉香,臺烏

上四味,各濃磨水取七分盞,煎三五沸,溫服。

三拗湯,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咳嗽喘急。

生甘草,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尖,等分)

上服五錢,水一鍾半,姜五片,煎服。

小青龍湯,治水氣發喘尤捷。

麻黃,芍藥,甘草(炙),肉桂,細辛,乾薑(炮,各三兩),半夏(炮七次,二兩半),五味(二兩)

上咀。每三錢,煎七分,食後服。

導痰湯,千緡湯,並見痰類。

華蓋散,治感寒而嗽,胸滿聲重。

蘇子,陳皮,赤茯苓,桑白皮,麻黃(各一兩),甘草(五錢,或加杏仁)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食後服。

九寶湯,治咳而身熱發喘,惡寒。

麻黃,薄荷,陳皮,肉桂,紫蘇,杏仁,甘草,桑白皮,腹皮(各等分)

上咀。薑蔥煎服。

蘇子降氣湯,見氣類。

《活人書》,五味子湯

五味(半兩),人參,麥門冬,杏仁,陳皮,生薑(各二錢半),棗(三個)

上咀。水煎。

導水丸,見痢類。

白話文:

喘十五

若要生津止渴、潤肺益腎,治療勞累咳嗽,宜用北五味子;若因風邪侵犯肺部,則宜用南五味子。

附方

分氣紫蘇飲: 治療脾胃不和,氣逆喘促。

配方:五味子、桑白皮、茯苓、炙甘草、草果、厚樸、陳皮、桔梗(各等份)、紫蘇(減半)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水兩鍾,加薑三片、少許鹽煎煮,空腹服用。

神秘湯: 治療上氣喘急,無法平臥。

配方:陳皮、桔梗、紫蘇、五味子、人參(等份)

用法:每次服用四錢,水煎服,飯後服用。

四磨湯: 治療七情鬱結導致的上氣喘急。

配方:人參、檳榔、沉香、烏藥

用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濃汁,取七分盞,煎煮三五沸,溫服。

三拗湯: 治療感冒風邪引起的鼻塞、聲音嘶啞、說話困難、咳嗽喘急。

配方:生甘草、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尖,等份)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水一鍾半,加薑五片煎服。

小青龍湯: 治療水氣導致的喘息,症狀發作迅速。

配方:麻黃、芍藥、炙甘草、肉桂、細辛、炮乾薑(各三兩)、炮制七次的半夏(二兩半)、五味子(二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煎煮成七分,飯後服用。

導痰湯、千金湯: (原文說明此兩方見於痰症章節,此處略去詳細配方。)

華蓋散: 治療因受寒引起的咳嗽、胸悶、聲音嘶啞。

配方:蘇子、陳皮、赤茯苓、桑白皮、麻黃(各一兩)、甘草(五錢,或加杏仁)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水煎服,飯後服用。

九寶湯: 治療咳嗽伴隨發熱、喘息、惡寒。

配方:麻黃、薄荷、陳皮、肉桂、紫蘇、杏仁、甘草、桑白皮、厚樸(各等份)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薑蔥煎服。

蘇子降氣湯: (原文說明此方見於氣症章節,此處略去詳細配方。)

導水丸: (原文說明此方見於痢疾章節,此處略去詳細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