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積聚痞塊五十四

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一云痰)。積在左為血塊。氣不能作塊成聚,塊乃有形之物也,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用醋煮海石、醋煮三稜、蓬朮、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之類為丸,石鹼白朮湯吞下。瓦楞子能消血塊,次消痰。石鹼一物,有痰積有塊可用,洗滌垢膩,又能消食積。

白話文:

痞塊堵塞在中間是痰液和飲水,在右邊是食物(有人說也是痰液)。積聚在左邊的是血塊。氣無法形成固體的塊狀物,塊狀物是有形狀的東西,是痰液、食物和淤血積累形成的。

可以用醋煮海石、醋煮三稜、蓬朮、桃仁、紅花、五靈脂、香附等藥材製成藥丸,佐以石鹼白朮湯服用。瓦楞子可以消散血塊,其次可以消散痰液。石鹼這個藥材,不管是痰液積聚還是塊狀物,都可以使用,它可以清潔污垢油膩,還可以消散食物積聚。

治塊,當降火消食積,食積即痰也。行死血塊,塊去須大補。凡積病不可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當用消積藥使之融化,則根除矣。凡婦人有塊,多是血塊。

戴云:積聚癥瘕,有積聚成塊,不能移動者是癥;或有或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者是瘕。

白話文:

治療腫塊,應該清熱化積,因為積食就是痰。化解淤血塊,必須大量補氣血。所有積聚的疾病都不能用瀉藥,只會損傷正氣,疾病也不會痊癒。應該使用化積的藥物,使其逐漸溶解,才能根治。婦女的腫塊,大都是血塊。

積聚癥瘕,朱先生醫台州潭浦陳家,用蜀葵根煎湯,去渣,再入人參、白朮、青皮、陳皮、甘草梢、牛膝煎成湯,入細研桃仁、玄明粉各少許,熱飲之,二服當見塊下。如病重者,須補接之,後加減再行。

入方

白話文:

當出現積聚和腫脹癥狀時,朱先生在臺州潭浦為陳家治療病症。他使用蜀葵根煎煮成湯,過濾後加入人參、白朮、青皮、陳皮、甘草梢和牛膝繼續煎煮成湯。然後加入研磨成細粉的桃仁和玄明粉各少量,趁熱飲用。連續服用兩次就能看到結塊物排出。如果病情嚴重,需要繼續服用和調整藥方。

消塊丸,即《千金方》硝石大黃丸,止可磨塊,不令人困,須量度虛實。

白話文:

「消塊丸」,就是《千金方》中的硝石大黃丸。它只能消磨結塊(例如腫瘤),不會讓人昏沉。但必須衡量病人的體質虛實狀況。

硝石(六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大黃(八兩)

白話文:

硝石(360 克),人參(180 克),甘草(180 克),大黃(480 克)

上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又云三斗),置瓷器中,以竹片作準,每入一升,作一刻,柱豎器中,先納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使可丸,則取丸如雞子中黃大。每一丸,米飲下。如不能大丸,作小丸如桐子大。每三十丸,服後當下如雞肝,如米泔,赤黑等色。下後避風冷,啖軟粥將息之。

三聖膏

白話文:

準備材料:中藥材研磨成末。

使用三年份的苦酒三升(或三鬥),倒入瓷器中。

用竹片作為刻度。

每注入一升苦酒,做一個刻度。

將竹片豎立在瓷器中。

首先加入大黃,不停地攪拌,讓藥液微微沸騰。

一炷香時間後,加入其他藥材。

再一炷香時間後,用小火熬煮,直到可以製成藥丸。

將藥丸製成雞蛋黃般大小的圓球。

每次服用一丸,搭配米湯吞服。

如果不能製成大丸,則製成桐子般大小的小丸。

每次服用三十丸,服用後應排出類似雞肝、米湯或紅黑色等顏色的藥渣。

服用後避開風寒,食用軟粥並休息。

未化石灰半斤為末,瓦器中炒令淡紅色,提出火,候熱稍減。次下大黃末一兩,就爐外炒,候熱減。下桂心末半兩,略炒,入米醋熬攪成黑膏,厚紙攤貼患處。

白話文:

用未經熟化的石灰粉半斤,把它磨成粉末,放在瓦器中炒到變成淡紅色,然後把它從火上移開,等溫度稍微降低。接著加入一兩大黃粉,在爐火外炒,等溫度降低後,再加入半兩桂心粉,稍微炒一下,最後加入米醋熬煮攪拌,直到變成黑色的膏狀物,再用厚紙塗抹在患部。

痞塊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藥香附開之,兼二陳湯加補氣藥,先須斷厚味。又方,琥珀膏

大黃,朴硝(各一兩)

上為末,大蒜搗膏和貼。

又方,治茶癖。

白話文:

如果痞塊位於皮膚和肌肉之間,需要使用補氣藥香附來打通氣血,再配合二陳湯和補氣藥,治療前需要先停止食用肥膩辛辣的食物。另外,還可以用琥珀膏來外敷。

石膏,黃芩,升麻

上為末。砂糖水調服。

又方,一人愛吃茶。

白話文:

  • **石膏:**清熱降火、生津止渴。
  • **黃芩:**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 **升麻:**升陽舉陷、託毒外出。

白朮,軟石膏,片芩,白芍,牛膽星,薄荷(圓葉大者)

上為末,砂糖調作膏。食後津液化下。

又方,治脅下有塊。

白話文:

白朮:具有健脾利濕,止汗固表的功效。 軟石膏: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功效。 片芩:具有清熱解毒,降火除煩的功效。 白芍:具有養血和肝,舒筋活絡的功效。 牛膽星: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薄荷: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特別是圓葉大者效果更佳。

龍薈丸(二錢半),薑黃(五錢),桃仁(五錢)

白話文:

龍薈丸:2.5錢 薑黃:5錢 桃仁:5錢

上為末,蜜丸服。

又方:龍薈丸和鵓鴿糞,能大消食積。或入保和丸治塊,看在何部分。

治血塊丸,瓦楞子能消血塊。

白話文:

上面的材料磨成粉,用蜂蜜做成藥丸服用。

另一個處方:龍薈丸配合鵓鴿的糞便,能大幅幫助消化食物積滯。或者可以加入保和丸來治療硬塊,具體要看硬塊在哪個部位。

治療血塊的藥丸,裡面的瓦楞子能夠消除血塊。

海粉(醋煮),三稜,莪朮(醋煮),紅花,五靈脂,香附,石鹼

白話文:

  • 海粉(用醋煮過)
  • 三稜
  • 莪朮(用醋煮過)
  • 紅花
  • 五靈脂
  • 香附
  • 石鹼

上為丸。白朮湯吞下。

又方,治婦人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利。

香附(醋煮,四兩),桃仁(去皮),白朮(各一兩),海粉(醋煮,二兩)

上為末,神麯糊丸。

又方,治婦人食塊,死血痰積成塊,在兩脅動作,腹鳴嘈雜,眩暈身熱,時作時止。男子亦可服。

白話文:

將藥材製成丸劑,用白朮湯送服。

另一種方法,治療婦女血塊如盤,懷孕不能服用峻利藥物。

將香附(醋煮,四兩)、桃仁(去皮)、白朮(各一兩)、海粉(醋煮,二兩)研磨成粉末,用神麴糊做成丸劑。

再一種方法,治療婦女食積、瘀血痰積成塊,位於兩側肋骨,活動時會疼痛,腹部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頭昏眼花,身體發熱,時好時壞。男性也可以服用。

黃連(一兩半,一半用吳茱萸炒,去茱萸;一半用益智炒,去益智),山梔(炒),川芎,三稜,莪朮(醋煮),神麯,桃仁(去皮,各半兩),香附(童便浸,一兩),蘿蔔子(炒,一兩半),山楂(一兩)

白話文:

黃連:一兩半,一半與吳茱萸一起炒製,去掉吳茱萸;另一半與益智炒製,去掉益智。 山梔:炒製。 川芎、三稜、莪朮:莪朮用醋煮。 神麯、桃仁(去皮):各半兩。 香附:用童便浸泡,一兩。 蘿蔔子:炒製,一兩半。 山楂:一兩。

上為末,蒸餅丸服。

又方:有青皮半兩,白芥子一兩半炒。

保和丸,治一切食積。

白話文:

製作為粉狀,用蒸餅做成藥丸服用。

另外一個處方是:青皮半兩,白芥子一兩半,炒過。

保和丸,用於治療各種飲食積滯。

山楂(六兩),神麯(二兩),半夏,茯苓(各三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一兩)

白話文:

山楂 (360克) 神曲 (120克) 半夏 (180克) 茯苓 (180克) 陳皮 (60克) 連翹 (60克) 蘿蔔子 (60克)

上為末,炊餅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下。

又方

山楂(四兩),白朮(四兩),神麯(二兩)

上為末,蒸餅丸如梧子大。服七十丸,白湯下。

又方

山楂(三兩),白朮(二兩),陳皮,茯苓,半夏(各一兩),連翹,黃芩,神麯,蘿蔔子(各半兩)

上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薑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顆,飯前用溫白開水送服。

另外,山楂、白朮、神麴各取四兩,研磨成粉,用蒸餅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顆,用白開水送服。

再者,山楂三兩,白朮二兩,陳皮、茯苓、半夏各一兩,連翹、黃芩、神麴、蘿蔔子各半兩,研磨成粉,用蒸餅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顆,飯後用薑湯送服。

阿魏丸,治肉積。諸阿魏丸,脾虛者,須以補脾藥佐之,切不可獨用。虛虛之禍,疾如反掌。

白話文:

阿魏丸用於治療肉積病。各種阿魏丸,如果患者脾虛,必須加入補脾的藥物輔助治療,不可單獨使用。脾氣虛弱會造成大禍,就像翻掌一樣快速。

連翹(一兩),山楂(二兩),黃連(一兩三錢),阿魏(二兩,醋煮作糊)

上為末,醋煮阿魏作糊丸。服三十丸,白湯下。

小阿魏丸

山楂(三兩),石鹼(三錢),半夏(一兩,皂角水浸透曬乾)

上為末,粥糊丸。每服三十丸,白湯下。

又方,治飽食停滯,胃壯者宜此,脾虛勿服。

白話文:

連翹一兩、山楂二兩、黃連一兩三錢、阿魏二兩用醋煮成糊狀。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醋煮阿魏的糊狀物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湯送服。

另外,山楂三兩、石鹼三錢、半夏一兩用皂角水浸泡後曬乾。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粥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湯送服。此方適合飽食停滯、胃氣強盛的人,脾胃虛弱的人禁用。

山楂,蘿蔔子,神麯,麥芽,陳皮,青皮,香附(各二兩),阿魏(一兩,醋浸軟另研)

上為末,炊餅丸。

又阿魏丸,去諸積聚。

白話文:

山楂、蘿蔔子、神曲、麥芽、陳皮、青皮、香附(各 120 克),阿魏(60 克,用醋浸泡軟化後磨成粉)

山楂,南星(皂角水浸),半夏(皂角水浸),麥芽(炒),神麯(炒),黃連(各一兩),連翹,阿魏(醋浸),栝蔞,貝母(各半兩),風化硝,石鹼,蘿蔔子(蒸),胡黃連(二錢半,如無以宣連代)

白話文:

山楂,南星(用皁角水浸泡),半夏(用皁角水浸泡),麥芽(炒製),神曲(炒製),黃連(各一兩),連翹,阿魏(用醋浸泡),栝樓,貝母(各半兩),風化硝,石鹼,白蘿蔔籽(蒸熟),胡黃連(兩錢半,若無則用宣連代之)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丸。一方加香附、蛤粉,治嗽。

佐脾丸

山楂(三兩),半夏,茯苓(各一兩),連翹,陳皮,蘿蔔子(各半兩)

上為末,粥丸服。

小溫中丸

白話文:

將薑汁浸泡蒸餅丸,一方加入香附和蛤粉,可以治療咳嗽。另外,山楂三兩,半夏、茯苓各一兩,連翹、陳皮、蘿蔔子各半兩,磨成粉末,用粥水做成丸藥服用。

青皮(一兩),香附(四兩,便浸),蒼朮(二兩),半夏(二兩),白朮(半兩),陳皮(一兩),苦參(半兩),黃連(一兩,薑汁炒),針砂(二兩,醋炒)

上為末,曲糊為丸。

又方

白話文:

青皮(50克),香附子(200克,泡發後使用),蒼朮(100克),半夏(100克),白朮(25克),陳皮(50克),苦參(25克),黃連(50克,用薑汁炒製),針砂(100克,用醋炒製)

針砂(醋煮三次),香附(童便浸,四兩),山楂(二兩),神麯(炒,二兩),黃連(薑汁炒,一兩半)山梔(炒),厚朴(薑汁炒),蒼朮(一兩),半夏(一兩),臺芎(半兩)

白話文:

**針砂:**用醋煮三次

香附: 用童便浸泡,四兩

**山楂:**二兩

神麯: 炒熟,二兩

黃連: 用薑汁炒,一兩半

**山梔:**炒熟

厚朴: 用薑汁炒

**蒼朮:**一兩

**半夏:**一兩

**臺芎:**半兩

一方加人參、炒白朮一兩半,有苦參用白朮,用苦參不用黃連。

枳實丸

白話文:

這張處方裡加入人參和炒過的白朮一兩半,如果用了苦參的話,那就用白朮,並且不用黃連。

枳實丸

白朮(二兩),枳實,半夏,神麯,麥芽(各一兩),薑黃,陳皮(各半兩),木香(一錢半),山楂(一兩)

白話文:

白朮(80 公克),枳實、半夏、神曲、麥芽(各 40 公克),薑黃、陳皮(各 20 公克),木香(6 公克),山楂(40 克)

上為末,荷葉蒸飯為丸,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後薑湯下。

大溫中丸,又名大消痞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荷葉蒸熟的飯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粒,飯後用薑湯送服。

這處方稱為「大溫中丸」,又名「大消痞丸」。

黃連(炒),黃芩(六錢),薑黃,白朮(一兩),人參,陳皮,澤瀉(二錢),炙甘草,砂仁,乾生薑,炒曲(二錢),枳實(炒,半兩),半夏(四錢),川樸(三錢),豬苓(一錢半)

上為末,炊餅丸。

白話文:

炒黃連、黃芩(6錢)、薑黃、白朮(1兩)、人參、陳皮、澤瀉(2錢)、炙甘草、砂仁、乾生薑、炒曲(2錢)、炒枳實(半兩)、半夏(4錢)、川樸(3錢)、豬苓(1錢5分)

〔附錄〕五臟之積曰五積,六腑之積曰六聚。積有定形,聚無定處。不問何經,並宜服十味大七氣湯,吞下尊貴紅丸子。凡木香、檳榔,去氣積;神麯、麥芽,去酒積;虻蟲、水蛭,去血積;礞石、巴豆,去食積;牽牛、甘遂,去水積;雄黃、膩粉,去涎積;硇砂、水銀,去肉積。各從其類也。

白話文:

附錄:五臟積聚稱為五積,六腑積聚稱為六聚。積聚有固定的形狀,而聚積則沒有固定的位置。不論是哪種經脈的積聚,都可以服用十味大七氣湯,並吞服尊貴紅丸。

對於各種積聚,有以下對應的藥材:

  • 木香、檳榔:去除氣積
  • 神麴、麥芽:去除酒積
  • 虻蟲、水蛭:去除血積
  • 礞石、巴豆:去除食積
  • 牽牛、甘遂:去除水積
  • 雄黃、膩粉:去除涎積
  • 硇砂、水銀:去除肉積

肝積曰肥氣,肺積曰息賁,心積曰伏梁,脾積曰痞氣,腎積曰奔豚。其如積聚之脈,實強者生,沉小者死。

附方

烏梅丸,治酒毒,消食化痰。

白話文:

肝臟部位的病叫做肥氣,肺臟部位的病叫做息賁,心臟部位的病叫做伏梁,脾臟部位的病叫做痞氣,腎臟部位的病叫做奔豚。對於這些積聚類的病症,如果脈象實而強壯的是生存之相,脈象沉細的是死亡之兆。

附方

烏梅丸,用於治療酒精中毒,有助於消化和化解痰飲。

烏梅(一斤),半夏(八兩),白礬(八兩),生薑(一斤)

白話文:

烏梅(500 克) 半夏(400 克) 白礬(400 克) 生薑(500 克)

上件石臼搗細末,新瓦兩片夾定,火上焙,三日三夜為度。次入神麯、麥芽、陳皮、青皮、莪朮、枳殼、丁皮、大腹子各四兩,用酒糊為丸。每服四五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將上方的石臼搗成細粉末,用兩塊新的瓦片夾住粉末,在火爐上烘烤,持續三晝夜。然後加入神麴、麥芽、陳皮、青皮、莪朮、枳殼、丁香、大腹子各四兩的份量,用酒攪拌成丸狀。每次服用四五十顆藥丸,用薑湯送服。

備急丸,大治心腹厥痛,食積胸膈,下咽氣,便速行。

大黃(一錢),巴豆(去油膜心),乾薑(半錢)

上用蜜丸。白湯下。

治吐蟲有積。

上以黑錫灰、檳榔末,米飲調下。

大七氣湯

白話文:

備急丸主要用來治療心腹劇烈疼痛、食物積聚在胸膈、吞咽困難等症狀,效果很快。藥方包括大黃一錢、巴豆(去除油膜和心)半錢、乾薑半錢,用蜜丸的形式,用白湯送服。此外,還可以用黑錫灰、檳榔末與米飲混合,治療嘔吐蟲積的症狀。另外,還有七氣湯可以參考。

三稜,莪朮(各一兩半),青皮(七錢半),陳皮(一兩半),藿香,桔梗,肉桂(各七錢半),益智(一兩半),香附(一兩半),甘草(炙,七錢半)

上銼。水煎服。

散聚湯

白話文:

三稜、莪朮(各 15 克),青皮(7.5 克),陳皮(15 克),藿香、桔梗、肉桂(各 7.5 克),益智(15 克),香附(15 克),甘草(炙,7.5 克)

半夏,檳榔,當歸(各七錢半),陳皮,杏仁(炒),桂心(各二兩),茯苓,甘草(炙),附子(炮),川芎,枳殼(炒),厚朴,吳茱萸(各一兩)

上銼。水煎,姜三片。大便不利,加大黃。

香稜丸,治五積六聚氣塊。

白話文:

半夏:7.5錢 檳榔:7.5錢 當歸:7.5錢 陳皮:2兩 杏仁(炒):2兩 桂心:2兩 茯苓:1兩 甘草(炙):1兩 附子(炮):1兩 川芎:1兩 枳殼(炒):1兩 厚朴:1兩 吳茱萸:1兩

三稜(六兩,醋炒),青皮,陳皮,莪朮(炮或醋炒),枳殼(炒),枳實(炒),蘿蔔子(炒),香附子(各三兩,炒),黃連,神麯(炒),麥芽(炒),鱉甲(醋炙),乾漆(炒煙盡),桃仁(炒),碙砂砂仁,歸梢,木香,甘草(炙,各一兩),檳榔(六兩),山楂(四兩)

上為末,醋糊丸。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

龍薈丸,見脅痛類。

紅丸子,見瘧類。

白話文:

三稜(120 克,用醋炒過),青皮、陳皮、莪朮(用醋炒或炮製過)、枳殼(炒過)、枳實(炒過)、蘿蔔子(炒過)、香附子(各 60 克,炒過)、黃連、神麴(炒過)、麥芽(炒過)、鱉甲(用醋炙過)、乾漆(炒到煙味消失)、桃仁(炒過)、砂仁、歸梢、木香、甘草(炙過,各 20 克)、檳榔(120 克)、山楂(8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