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三 (4)
卷三 (4)
1. 傷食三十六
傷食,惡食者,胸中有物,宜導痰補脾,用二陳湯加白朮、山楂、川芎、蒼朮服之。憂抑傷脾,不思飲食,炒黃連、酒芍藥、香附,同清六丸末,用薑汁浸蒸餅丸服。
入方
治氣抑痰,倦不思食。
白朮(二兩),蒼朮,陳皮,黃連,黃柏,半夏(各二兩),扁柏(七錢半),香附(一兩半),白芍(一兩半)
上為末,薑汁麵糊丸。
治心腹膨肉多食積所致。
南星(一兩半,薑製),半夏,栝蔞仁(研和潤,一兩半),香附(一兩,童便浸),黃連(三兩,姜炒),礞石(硝煅),蘿蔔子,連翹(半兩),麝(少許),又方加陳皮半兩
上為末,曲糊丸。
一人因吃麵內傷,肚熱頭痛。
白朮(一錢半),白芍,陳皮,蒼朮(各一錢),茯苓,黃連,人參,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如口渴,加乾葛二錢,再調理。
補脾丸
白朮(半斤),蒼朮,茯苓,陳皮(各三兩)
粥為丸。
清六丸,見泄瀉。
〔附錄〕傷食之證,右手氣口必緊盛,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臭,亦有頭痛發熱,但身不痛為異耳,用治中湯加砂仁一錢,或用紅丸子。
附方
加味二陳湯,治中脘聞食氣則嘔。
本方加砂仁一錢,青皮半錢。
紅丸子,治傷食。
京三稜,蓬朮(煨),青皮,陳皮(五兩),乾薑(炮),胡椒(三兩)
上為末,用醋糊丸如梧子大,礬紅為衣。服三十丸,食後薑湯下。
治中湯,見脾胃。
白話文:
[傷食三十六]
當你因為吃得太多而感到不舒服,或是對食物產生厭惡感,這通常表示你的胸口有東西卡著。這時候,我們會建議你使用一種叫做「二陳湯」的藥方,再加上一些白朮、山楂、川芎、蒼朮來服用,這些藥材能幫助你化痰並補脾。
如果你因為壓力過大而影響到脾臟,進而導致你不想吃東西,可以試試看用炒過的黃連、酒煮過的芍藥和香附,混合清六丸一起,用薑汁浸泡蒸熟的餅做成丸狀來服用。
接下來是一些藥方:
第一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情緒壓抑所導致的疲倦和沒有食慾。藥材包含:白朮、蒼朮、陳皮、黃連、黃柏、半夏、扁柏、香附、白芍,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再用薑汁和麵粉做成糊狀,最後搓成丸狀服用。
第二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心臟和腹部膨脹,通常是由於吃得太多所導致的。藥材包括:南星、半夏、栝蔞仁、香附、黃連、礞石、蘿蔔子、連翹、麝香,以及一個配方裡還會加入陳皮。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再用麴糊搓成丸狀服用。
第三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吃麪食過量而導致的肚子熱和頭痛。藥材有:白朮、白芍、陳皮、蒼朮、茯苓、黃連、人參、甘草,將這些藥材煮成一劑藥,再加三片薑一起煎煮。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再加兩錢的乾葛,然後再進行調養。
補脾丸,藥材包含:白朮、蒼朮、茯苓、陳皮,將這些藥材煮成粥後做成丸狀服用。
清六丸,這個藥方詳細內容請參考泄瀉章節。
附錄部分提到,當你因吃太多而感到不適時,你的右手脈搏會比平常強烈,胸口也會有種悶堵感,甚至會打嗝出像壞蛋一樣的臭氣,也可能會頭痛發燒,但身體不會感到疼痛。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治中湯加上一錢的砂仁,或者服用紅丸子。
加味二陳湯,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在中脘部位,一聞到食物味道就會想吐的情況。在原本的藥方上再加上一錢的砂仁和半錢的青皮。
紅丸子,用來治療吃太多而導致的不適。藥材包括:京三稜、蓬朮、青皮、陳皮、乾薑、胡椒,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用醋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外層再裹上礬紅,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治中湯,詳細內容請參考脾胃章節。
2. 疸三十七
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濕熱,如盦曲相似。輕者,小溫中丸;重者,大溫中丸。熱多,加芩、連;濕多者,茵陳五苓散,加食積藥。溫熱因倒胃氣,服下藥,大便下利者,參、耆加山梔、茵陳、甘草。
戴云:五疸者,周身皮膚並眼,如梔子水染。因食積黃者,量其虛實,下其食積。其餘但利小便為先,小便利白,其黃則自退矣。
入方
小溫中丸,治疸,又能去食積。
蒼朮,川芎,香附,神麯,針砂(醋炒紅)
春,加芎;夏,加苦參或黃連;冬,加吳茱萸或乾薑。
大溫中丸,治食積與黃腫,又可借為制肝燥脾之用。脾虛者,以參、朮、芍藥、陳皮、甘草作湯使。
陳皮,蒼朮,厚朴,三稜,蓬朮,青皮(五兩),香附(一斤),甘草(一兩),針砂(二兩,醋炒紅)
上為末,醋糊丸。空心姜鹽湯下,午後飯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
〔附錄〕黃疸乃脾胃經有熱所致,當究其所因,分利為先,解毒次之。諸疸口淡,怔忡耳鳴,腳軟,微寒發熱,小便白濁,此為虛證。治宜四君子湯,吞八味丸,不可過用涼劑強通小便,恐腎水枯竭。久而面黑黃色,及有渴者不治;不渴者可治。黃疸,通身面目悉黃,宜生料五苓散加茵陳;又宜小柴胡加茵陳、茯苓、枳實,少加朴硝;《濟生》茵陳湯;《千金方》:東引桃根細者煎,空心服。
谷疸,食已頭眩,心中怫鬱不安,飢飽所致,胃氣蒸沖而黃,宜小柴胡加穀芽、枳實、厚朴、山梔、大黃,《濟生》谷疸丸。酒疸,身目黃,心中懊憹,足脛滿,尿黃面黃而赤斑,酒過胃熱,醉臥當風,水濕得之,小柴胡加茵陳、豆豉、大黃、黃連、葛粉。脈微數,面目青黑,或大便黑,《三因方》白朮散;脈弦澀,《三因》當歸白朮散,《濟生方》五苓加葛根湯。
女勞疸,因房事後為水濕所搏,故額黑身黃,小腹滿急,小便不利,以大麥一撮,同滑石、石膏末各一錢煎服。黃汗者,因脾胃有熱,汗出入水澡浴所致,故汗出黃染衣而不渴,《濟生方》黃耆散、茵陳湯。又以苦丁香如豆大,深吸鼻中,出黃水瘥。發黃,脈沉細遲,四肢逆冷,身冷,自汗不止,宜茵陳四逆湯。
附方
茵陳蒿湯,治濕熱發黃,身熱,鼻乾,汗出,小便赤而不利。
茵陳(六兩),梔子(十四個),大黃(三兩)
上三味,每服一兩半,水煎服。
梔子大黃湯,治酒疸。
梔子(十五個),大黃(一兩),枳實(五枚),豉(一升)
水煎溫服。
硝石礬石散,治女勞疸,身黃額黑。
硝石,礬石(各燒,等分)
上為末。以大麥粥汁和服二錢,日三,重衣覆取汗。
瓜蒂散
瓜蒂(二錢),母丁香(一錢),黍米(四十九粒),赤小豆(半錢)
上為末。每夜於鼻內㗜之,取下黃水。凡用,先令病人噙水一口。
茵陳五苓散
上用五苓散五分,茵陳蒿末十分,和勻。先食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八味丸,見補損。
生料五苓散,見中暑。
小柴胡湯,見瘧。
《濟生》,茵陳湯
茵陳(二兩),大黃(一兩),梔子仁(三錢)
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八分,溫服,不拘時。
《濟生》,谷疸丸
苦參(三兩),牛膽(一個),龍膽草(一兩)
上為末,用牛膽汁入少,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熱水或生薑甘草湯送下。
《三因》,白朮湯
桂心,白朮(各一兩),豆豉,乾葛,杏仁,甘草(各半兩),枳實(去穰麩炒)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前服。
《三因》,當歸白朮湯
白朮,茯苓(各二兩),當歸,黃芩,茵陳(各二兩),甘草(炙),枳實(麩炒),前胡,杏仁(去皮尖,麩炒,各二兩),半夏(泡七次,一兩半)
上咀。每服四錢,食後溫服。
《濟生》,五苓散
豬苓,澤瀉,白朮,茵陳,赤苓(等分)
上咀。每四錢,水煎,溫服,無時。
《濟生》,葛根湯
葛根(二兩),枳實(麩炒),豆豉(一兩),梔子仁(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咀。水煎服,無時。
《濟生》,黃耆散
黃耆,赤芍,茵陳(各二兩),石膏(四兩),麥門(去心),豆豉(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咀。姜五片,水煎服,無時。
茵陳四逆湯,方見中寒類,加茵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