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二 (10)
卷二 (10)
1. 咳血十九
衄血、火升、痰盛、身熱,多退血虛,四物湯加減用。戴云: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嘔血者,嘔全血者是;咯血者,毋咳出皆是血疙瘩;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惟有各名色分六,俱是熱證,但有虛實新舊之不同。或妄言為寒者,誤也。
入方
青黛,栝蔞仁,訶子,海粉,山梔
上為末,以蜜同薑汁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後以八物湯加減調理。
附方
黃耆散,治咳血成勞。
甘草(四錢),黃耆,麥門冬,熟地黃,桔梗,白芍(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煎服。
茯苓補心湯,治心氣虛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痿黃,五心煩熱,咳嗽唾血。
茯苓,半夏,前胡,紫蘇,人參,枳殼(炒),桔梗,甘草,葛根(各半分),當歸(二兩),川芎(七錢半)陳皮,白芍(各二兩),熟地黃
上㕮咀。水薑棗煎。
白話文:
[咳嗽出血十九]
內容如下:
對於流鼻血、火氣上升、痰多、身體發熱的情況,大多數是因為血液虛弱所導致,可使用四物湯進行增減調配來治療。戴氏指出,咳嗽出血指的是在咳嗽時從口中咳出帶有血絲的痰;嘔血則是指嘔吐出整口的鮮血;咯血指的是用力咳嗽後咳出的全是血塊;流鼻血指的是鼻子出血;尿血指的是小便時帶血;下血則指的是大便時出血。這些病症雖然名稱各不相同,但都屬於熱症,只是根據病情的虛實以及新舊程度有所不同。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這是因為寒冷造成的,這是不正確的。
藥方
青黛,栝蔞仁,訶子,海粉,山梔,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和薑汁製成丸狀,含化服用。如果咳嗽非常嚴重,可以再加入去了皮尖的杏仁,之後用八物湯進行增減調理。
附加藥方
黃耆散,適用於因長期咳嗽出血而導致的虛弱。
甘草(四錢),黃耆,麥門冬,熟地黃,桔梗,白芍(各半兩)。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半兩用水煎煮後服用。
茯苓補心湯,適用於心氣虛弱無法藏血,導致臉色萎黃,五心煩熱,咳嗽時會吐血。
茯苓,半夏,前胡,紫蘇,人參,枳殼(炒),桔梗,甘草,葛根(各半分),當歸(二兩),川芎(七錢半),陳皮,白芍(各二兩),熟地黃。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和薑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2. 嘔血二十
嘔血,火載血上,錯經妄行。脈大發熱,喉中痛者,是氣虛,用參、耆、蜜炙黃柏、荊芥、當歸、生地黃服之;嘔血,用韭汁、童便、薑汁磨鬱金,同飲之,其血自清;火載血上,錯經妄行,用四物湯加炒山梔、童便、薑汁服。
又方:山茶花、童便、薑汁,酒服。又鬱金末,治吐血,入薑汁、童便良。又方:用韭汁、童便二物合,用鬱金如細研和服。又方:治吐血,或衄血上行,用鬱金無,用山茶花代、薑汁、童便,合好酒調服,即止。後以犀角地黃湯加鬱金。怒氣逆甚,則嘔血,暴瘴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但怒氣致血證者則暴甚,故經曰:「抑怒以全陰」者是也,否則五志之火動甚,火載血上,錯經妄行也。用柴胡、黃連、黃芩、黃耆、地骨、生熟地黃、白芍,以水煎服。
虛者以保命生地黃散,再加天門冬、枸杞、甘草等分,水煎服。
附方
治嘔血
黃柏(蜜炙)
上搗為末。煎麥門冬湯調二錢匕,立瘥。
《聖惠方》治嘔血。
側柏葉
上為末。不計時,以粥飲調下二錢匕。
《保命》,生地黃散
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地骨皮,天門冬,黃耆,白芍,甘草,黃芩
上㕮咀。水煎,食前。
白話文:
標題: [嘔血第二十]
內容:
- 嘔血的情況,是因為火氣導致血液上沖,使經絡混亂。若脈搏大且發燒,喉嚨疼痛,這表示氣虛,應使用人參、黃耆、蜜炙黃柏、荊芥、當歸、生地黃來服用。
- 對於嘔血的情況,可以使用韭菜汁、小兒尿液、薑汁研磨鬱金一同飲用,這樣可以使血液變得清澈。
- 火氣導致血液上沖,使經絡混亂的情況,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炒山梔子、小兒尿液、薑汁來服用。
- 另一方法:使用山茶花、小兒尿液、薑汁,用酒送服。
- 鬱金粉對於治療吐血非常有效,加入薑汁、小兒尿液更佳。
- 也可將韭菜汁、小兒尿液與鬱金混合,研磨後服用。
- 治療吐血,或鼻血倒流的情況,若無鬱金可用山茶花代替,加上薑汁、小兒尿液,再混合好酒調服,即可止血。後續可服用犀角地黃湯加上鬱金。
- 憤怒過度會導致嘔血,這是因為暴怒導致體內逆氣,肝臟與肺臟相互衝擊,導致血液從鼻子和嘴巴溢出。若因暴怒導致的出血情況,則會更加嚴重,因此古籍記載:「控制怒氣以保護陰氣」。否則五志之火會更加旺盛,導致火氣帶動血液上沖,經絡混亂。可使用柴胡、黃連、黃芩、黃耆、地骨、生地黃、熟地黃、白芍,用水煎煮服用。
- 虛弱者可用保命生地黃散,再加上天門冬、枸杞、甘草等量,用水煎煮服用。
附方: 治療嘔血,可使用蜜炙黃柏研磨成末,以麥門冬湯調二錢服用,馬上見效。 另一治療嘔血的處方,可使用側柏葉研磨成末,不限時間,以粥湯調二錢服用。 保命生地黃散的成分有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地骨皮、天門冬、黃耆、白芍、甘草、黃芩,先切碎後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3. 咯血二十一
(附痰涎血)
咯血,痰帶血絲出者,用薑汁、青黛、童便、竹瀝入血藥中用,如四物湯加地黃膏、牛膝膏之類。咯唾,血出於腎,以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黃、牡蠣、薑、桂之類;痰涎,血出於脾,以葛根、黃耆、黃連、芍藥、當歸、甘草、沉香之類主之。
入方,治痰中血。
白朮(一錢半),當歸(一錢),芍藥(一錢),牡丹皮(一錢半),桃仁(一錢研),山梔(炒黑,八分),桔梗(七分),貝母(一錢),黃芩(五分),甘草(三分),青皮(五分),
上以水煎服。
又方,治痰中血。
白朮(一錢半),牡丹皮(一錢半),貝母(一錢),芍藥(一錢),桑白(一錢),山梔(炒黑,一錢一分),桃仁(一錢,研),甘草(三分)
又方,治痰中血。
橘紅(二錢),半夏(五分),茯苓(一錢),甘草(三分),白朮(一錢),枳殼(一錢),桔梗(一錢),五味(十五個),桑白(一錢),黃芩(一錢),人參(五分)
上以水一鍾,生薑三片,煎服,或加青黛半錢。
又方
橘紅(一錢半),半夏(一錢),茯苓(一錢),甘草(五分),牡丹(一錢),貝母(一錢),黃連(七分),桃仁(一錢),大青(五分)
上以水煎,生薑三片。
附方:治咯血。
荷葉(不以多少,焙乾)
上為末。米湯調二錢匕。
初虞世方,治咯血並肺痿多痰。
防己,葶藶(等分)
上為末。稬米飲調下一錢。
又方,治咯血及衄血。
白芍(一兩),犀角末(二錢半)
上為末。新汲水服一錢匕,血止為限。
天門冬丸,治咯血並吐血。又能潤肺止嗽。
阿膠(炮,各半兩),天門冬(一兩),甘草,杏仁(炒),貝母,白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蜜丸如彈大。服一丸。噙化。
又方,治咯血。
桑皮(一錢半),半夏(一錢,炒),知母(一錢),貝母(一錢),茯苓(一錢),阿膠(炒,半錢),桔梗(七分),陳皮(一錢),甘草(五分),杏仁(五分,炒),生地黃(一錢),山梔(七分,炒),柳桂(二分,即桂之嫩小枝條也,宜入上焦)
上以水煎。生薑三片。
白話文:
[咳嗽出血二十一]
咳嗽時夾雜有血絲的情況,可以使用薑汁、青黛、童便、竹瀝加入具有止血效果的藥材一同使用,例如四物湯加上地黃膏和牛膝膏這類的藥物。如果咳出的唾液中帶有血液,這通常是腎臟問題引起的,可以使用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黃、牡蠣、薑、桂等藥材;若是痰涎中帶血,這通常是脾臟問題引起的,可以使用葛根、黃耆、黃連、芍藥、當歸、甘草、沉香等藥材來處理。
第一個處方,用於治療痰中夾血的狀況。
白朮(1.5錢)、當歸(1錢)、芍藥(1錢)、牡丹皮(1.5錢)、桃仁(1錢,研磨)、山梔(炒黑,0.8錢)、桔梗(0.7錢)、貝母(1錢)、黃芩(0.5錢)、甘草(0.3錢)、青皮(0.5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第二個處方,同樣用於治療痰中夾血的狀況。
白朮(1.5錢)、牡丹皮(1.5錢)、貝母(1錢)、芍藥(1錢)、桑白(1錢)、山梔(炒黑,1.1錢)、桃仁(1錢,研磨)、甘草(0.3錢)。
第三個處方,也是用於治療痰中夾血的狀況。
橘紅(2錢)、半夏(0.5錢)、茯苓(1錢)、甘草(0.3錢)、白朮(1錢)、枳殼(1錢)、桔梗(1錢)、五味子(15個)、桑白(1錢)、黃芩(1錢)、人參(0.5錢)。以上藥材用水一鍾,加上三片生薑煎煮後服用,或者可以再添加青黛半錢。
第四個處方,
橘紅(1.5錢)、半夏(1錢)、茯苓(1錢)、甘草(0.5錢)、牡丹(1錢)、貝母(1錢)、黃連(0.7錢)、桃仁(1錢)、大青(0.5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再加上三片生薑。
附方:用於治療咳嗽出血。
荷葉(不限量,烘乾)。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合二錢服用。
初虞世的處方,用於治療咳嗽出血和肺部虛弱多痰。
防己、葶藶(等量)。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糯米飲調合一錢服用。
另一個處方,用於治療咳嗽出血和鼻出血。
白芍(1兩)、犀角末(2.5錢)。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新打的井水服用一錢,直到血止為止。
天門冬丸,用於治療咳嗽出血和吐血。同時也能滋潤肺部,止住咳嗽。
阿膠(炮製,各半兩)、天門冬(1兩)、甘草、杏仁(炒)、貝母、白茯苓(各半兩)。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蜜糖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使其溶解。
另一個處方,用於治療咳嗽出血。
桑皮(1.5錢)、半夏(1錢,炒)、知母(1錢)、貝母(1錢)、茯苓(1錢)、阿膠(炒,0.5錢)、桔梗(0.7錢)、陳皮(1錢)、甘草(0.5錢)、杏仁(0.5錢,炒)、生地黃(1錢)、山梔(0.7錢,炒)、柳桂(0.2錢,即桂樹的嫩小枝條,適合用於上焦)。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再加上三片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