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咳血十九

衄血、火升、痰盛、身熱,多退血虛,四物湯加減用。戴云: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嘔血者,嘔全血者是;咯血者,毋咳出皆是血疙瘩;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惟有各名色分六,俱是熱證,但有虛實新舊之不同。或妄言為寒者,誤也。

入方

白話文:

流鼻血、上火、痰多、發燒,大部分是因血虛所致,可用四物湯加減治療。

戴氏說:咳血是指咳嗽時,痰中帶血;嘔血是指嘔出全部血液;咯血是指不咳嗽時,吐出血液凝塊;流鼻血是指鼻中出血;尿血是指小便中帶血;便血是指大便中帶血。

這六種出血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熱證,只是虛實和新舊程度不同。有人誤認為是寒證,這是錯的。

青黛,栝蔞仁,訶子,海粉,山梔

白話文:

**青黛:**藍色植物的葉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栝蔞仁: 一種瓜類的種子,具有清熱潤肺、通便利水的功效。

訶子: 訶子樹的果實,具有斂肺止咳、固腸止瀉的功效。

海粉: 海藻類植物的粉末,具有軟堅散結、消痰散瘀的功效。

山梔: 山梔子樹的果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

上為末,以蜜同薑汁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後以八物湯加減調理。

附方

黃耆散,治咳血成勞。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和薑汁調成丸狀。含著讓它慢慢溶解。如果咳嗽嚴重,再加入去皮去尖的杏仁,然後根據八物湯的加減調理原則進行治療。

甘草(四錢),黃耆,麥門冬,熟地,桔梗,白芍(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煎服。

白話文:

甘草(24 克) 黃耆(12 克) 麥門冬(12 克) 熟地黃(12 克) 桔梗(12 克) 白芍(12 克)

茯苓補心湯,治心氣虛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痿黃,五心煩熱,咳嗽唾血。

白話文:

茯苓補心湯

用途:治療心氣虛弱導致的不能藏血,出現面色蒼黃、手足心發熱、咳嗽、吐血等症狀。

茯苓,半夏,前胡,紫蘇,人參,枳殼(炒),桔梗,甘草,葛根(各半分),當歸(二兩),川芎(七錢半)陳皮,白芍(各二兩),熟地黃

上㕮咀。水薑棗煎。

白話文:

茯苓、半夏、前胡、紫蘇、人參、枳殼(炒過)、桔梗、甘草、葛根(各半兩)、當歸(兩兩)、川芎(七錢半)、陳皮、白芍(各兩兩)、熟地黃

2. 嘔血二十

嘔血,火載血上,錯經妄行。脈大發熱,喉中痛者,是氣虛,用參、耆、蜜炙黃柏、荊芥、當歸、生地黃服之;嘔血,用韭汁、童便、薑汁磨鬱金,同飲之,其血自清;火載血上,錯經妄行,用四物湯加炒山梔、童便、薑汁服。

白話文:

嘔吐鮮血:火氣把血液帶往上走,導致氣血運行紊亂。脈搏跳動強而有力,伴有發燒,喉嚨疼痛:這是氣虛所致,應服用黨參、黃耆、糖炙黃柏、荊芥、當歸、生地黃。

嘔吐鮮血:使用韭菜汁、童便、薑汁研磨鬱金粉,一起服用,血會自行清化。

火氣把血液帶往上走,導致氣血運行紊亂:使用四物湯加入炒山梔、童便、薑汁服用。

又方:山茶花、童便、薑汁,酒服。又鬱金末,治吐血,入薑汁、童便良。又方:用韭汁、童便二物合,用鬱金如細研和服。又方:治吐血,或衄血上行,用鬱金無,用山茶花代、薑汁、童便,合好酒調服,即止。後以犀角地黃湯加鬱金。怒氣逆甚,則嘔血,暴瘴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但怒氣致血證者則暴甚,故經曰:「抑怒以全陰」者是也,否則五志之火動甚,火載血上,錯經妄行也。用柴胡、黃連、黃芩、黃耆、地骨、生熟地、白芍,以水煎服。

白話文:

還有方子:山茶花、童尿、薑汁,用酒送服。還有鬱金粉末,用來治療吐血,加入薑汁、童尿效果很好。還有方子:使用韭汁、童尿混合在一起,加上鬱金粉末研磨細致後服用。還有方子:治療吐血或鼻血上行,如果沒有鬱金,可用山茶花代替,再加入薑汁、童尿,用好酒調和服用,即可止血。後來在犀角地黃湯中加入鬱金。生氣發怒得很厲害,就會嘔血,突然發作的疾病內逆,肝肺相搏,血液從鼻口溢出,但是隻有生氣導致出血症狀的才會特別嚴重,所以《內經》說:「抑制怒氣以保全陰氣」。否則五志之火會旺盛得很厲害,火氣把血液往上推,在經絡中錯亂妄行。使用柴胡、黃連、黃芩、黃耆、地骨皮、生生地黃、熟生地黃、白芍藥,用水煎服。

虛者以保命生地黃散,再加天門冬、枸杞、甘草等分,水煎服。

白話文:

對於虛弱的人,可使用生地黃散保命,再加入等量的天門冬、枸杞、甘草,用水煎服。

附方

治嘔血

黃柏(蜜炙)

上搗為末。煎麥門冬湯調二錢匕,立瘥。

《聖惠方》治嘔血。

側柏葉

上為末。不計時,以粥飲調下二錢匕。

《保命》,生地黃散

白話文:

治療嘔血,可以用黃柏(蜜炙)研磨成粉末,用麥門冬湯調服兩錢匕,就能迅速止住。另外,也可以用側柏葉研磨成粉末,用粥水調服兩錢匕,不分時辰服用,同樣有效。

生地黃,熟地黃,枸杞,地骨皮,天門冬,黃耆,白芍,甘草,黃芩

上㕮咀。水煎,食前。

白話文:

  • 生地黃:生鮮的生地黃
  • 熟地黃:經過炮製的生地黃
  • 枸杞:枸杞子
  • 地骨皮:地骨皮
  • 天門冬:天門冬
  • 黃耆:黃耆
  • 白芍:白芍藥
  • 甘草:甘草
  • 黃芩:黃芩

3. 咯血二十一

(附痰涎血)

咯血,痰帶血絲出者,用薑汁、青黛、童便、竹瀝入血藥中用,如四物湯加地黃膏、牛膝膏之類。咯唾,血出於腎,以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黃、牡蠣、薑、桂之類;痰涎,血出於脾,以葛根、黃耆、黃連、芍藥、當歸、甘草、沉香之類主之。

入方,治痰中血。

白話文:

咯血

如果痰液中帶血絲,可以使用薑汁、青黛、童便、竹瀝等藥物加入補血藥中,例如四物湯加上地黃膏、牛膝膏之類。

咳血

如果咳出來的是鮮血,出血源自腎臟,可以使用天門冬、麥門冬、貝母、知母、桔梗、百部、黃柏、遠志、熟地黃、牡蠣、薑、桂之類的藥物。

痰中帶血

如果痰液中帶血,出血源自脾臟,可以使用葛根、黃耆、黃連、芍藥、當歸、甘草、沉香之類的藥物。

白朮(一錢半),當歸(一錢),芍藥(一錢),牡丹皮(一錢半),桃仁(一錢研),山梔(炒黑,八分),桔梗(七分),貝母(一錢),黃芩(五分),甘草(三分),青皮(五分),

上以水煎服。

又方,治痰中血。

白話文:

白朮:1.5錢 當歸:1錢 芍藥:1錢 牡丹皮:1.5錢 桃仁:1錢(研磨成粉) 山梔:0.8錢(炒黑) 桔梗:0.7錢 貝母:1錢 黃芩:0.5錢 甘草:0.3錢 青皮:0.5錢

白朮(一錢半),牡丹皮(一錢半),貝母(一錢),芍藥(一錢),桑白(一錢),山梔(炒黑,一錢一分),桃仁(一錢,研),甘草(三分)

又方,治痰中血。

白話文:

白術(1.5錢) 牡丹皮(1.5錢) 貝母(1錢) 芍藥(1錢) 桑白皮(1錢) 炒黑的山梔(1.1錢) 研磨的桃仁(1錢) 甘草(0.3錢)

橘紅(二錢),半夏(五分),茯苓(一錢),甘草(三分),白朮(一錢),枳殼(一錢),桔梗(一錢),五味(十五個),桑白(一錢),黃芩(一錢),人參(五分)

上以水一鍾,生薑三片,煎服,或加青黛半錢。

又方

白話文:

橘紅:2 錢 半夏:0.5 錢 茯苓:1 錢 甘草:0.3 錢 白朮:1 錢 枳殼:1 錢 桔梗:1 錢 五味子:15 顆 桑白皮:1 錢 黃芩:1 錢 人參:0.5 錢

橘紅(一錢半),半夏(一錢),茯苓(一錢),甘草(五分),牡丹(一錢),貝母(一錢),黃連(七分),桃仁(一錢),大青(五分)

白話文:

橘紅色苦橙皮(1.5克),半夏(1克),茯苓(1克),甘草(0.5克),牡丹皮(1克),貝母(1克),黃連(0.7克),桃仁(1克),大青葉(0.5克)

上以水煎,生薑三片。

附方:治咯血。

荷葉(不以多少,焙乾)

上為末。米湯調二錢匕。

初虞世方,治咯血並肺痿多痰。

防己,葶藶(等分)

上為末。稬米飲調下一錢。

又方,治咯血及衄血。

白芍(一兩),犀角末(二錢半)

上為末。新汲水服一錢匕,血止為限。

天門冬丸,治咯血並吐血。又能潤肺止嗽。

白話文:

先用清水煎煮,加入生薑三片。把荷葉焙乾研磨成粉,用米湯調服兩錢。這個方子主要用來治療咯血,並可治癒肺痿多痰。將防己和葶藶等量研磨成粉,用稬米水調服一錢。另一個方子用來治療咯血和鼻出血,將白芍一兩和犀角末二錢半研磨成粉,用新汲取的清水服下一錢,直到止血為止。天門冬丸則用於治療咯血和吐血,同時也能滋潤肺部止咳。

阿膠(炮,各半兩),天門冬(一兩),甘草,杏仁(炒),貝母,白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蜜丸如彈大。服一丸。噙化。

又方,治咯血。

白話文:

阿膠(先炮製,各半兩),天門冬(一兩),甘草,杏仁(炒過),貝母,白茯苓(各半兩)

桑皮(一錢半),半夏(一錢,炒),知母(一錢),貝母(一錢),茯苓(一錢),阿膠(炒,半錢),桔梗(七分),陳皮(一錢),甘草(五分),杏仁(五分,炒),生地黃(一錢),山梔(七分,炒),柳桂(二分,即桂之嫩小枝條也,宜入上焦)

上以水煎。生薑三片。

白話文:

桑樹皮(1.5錢),半夏(1錢,炒過),地骨皮(1錢),貝母(1錢),茯苓(1錢),阿膠(炒過,半錢),桔梗(0.7錢),陳皮(1錢),甘草(0.5錢),杏仁(0.5錢,炒過),生地黃(1錢),炒山梔(0.7錢),嫩柳枝(0.2錢,也就是桂花的嫩小枝條,適合進入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