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卷五 (18)
卷五 (18)
1. 小兒九十四
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宜:
白朮,陳皮,青皮,山楂,神麯,麥櫱,砂仁,甘草
受寒痛者,加藿香、吳茱萸;有熱,加黃芩。
小兒腹脹
蘿蔔子(蒸),紫蘇梗,乾葛,陳皮(等分),甘草(減半)
食減者,加朮煎服。
小兒好吃粽,成腹脹疼。用白酒麴末,同黃連末為丸,服之愈。
又方
茯苓皮,陳皮,赤小豆,蘿蔔子(炒),木通(各半錢),木香(二分),甘草(些少)
上㕮咀。姜一片,煎服。
〔附錄〕小兒腹痛,多因邪正交爭,與臟氣相擊而作也。挾熱作痛者,以面赤或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見之;挾冷作痛者,以面色或白或青見之。冷甚而證變,則面色黯黑,唇爪甲皆青矣。熱證,宜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冷證,指迷七氣湯;冷熱不調,以桔梗枳殼湯加青陳皮、木香、當歸。
小兒吐瀉黃疸
三稜,莪朮,青皮,陳皮,神麯(炒),茯苓,麥櫱,黃連,甘草,白朮
上為末,調服。傷乳食吐瀉,加山楂;時氣吐瀉,加滑石;發熱,加薄荷。
夏月小兒吐瀉,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之藥俱可用。吐瀉腹痛吐乳,調脾,以平胃散入熟蜜,加蘇合香丸,名萬安膏,用米湯化下。夏月熱病,六一散最妙。
小兒痢疾
黃連,黃芩,陳皮,甘草
上以水煎服。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又方,治小兒食積痢。
炒神麯,蒼朮,滑石,白芍,黃芩,白朮,甘草(炙),陳皮
上㕮咀。水煎,下保和丸。一方加茯苓。
小兒赤痢壯熱,用藍青搗汁,每服半盞,與之妙。
〔附錄〕凡小兒痢疾,亦作食積論。初得之時,宜用木香檳榔丸下之,後用白朮、白芍藥、黃芩、甘草、滑石。如裡急後重,加木香、檳榔、枳殼。久不止者,用肉豆蔻、粟殼炒黃。
小兒赤斑、紅斑、瘡癢癮疹,並宜用防風通聖散為末調服。
小兒口糜
戴云:謂滿口生瘡者便是。
江茶,粉草
上為末。敷之。一方用黃丹。
又方
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
上等分為末。敷之。
又方
青黛,芒硝
上為末。敷口中。
又方
黃柏,細辛,青鹽
上等分為末。噙之,吐出涎,不過三日愈。亦治大人。治毒口瘡,五倍子、黃丹、甘草、江茶、芒硝等分為末敷之。
龜胸
蒼朮,酒柏,酒芍藥,陳皮,防風,威靈仙,山楂,當歸,痢後加生地黃
小兒夜啼,此是邪熱乘心。
黃連(薑汁炒,一錢半),甘草(一錢)
上用竹葉一十片,煎服。又方,加人參二錢半,作二服,入姜一片,水煎。
又法,夜啼不止,潛取捕雞窠草一握,置小兒身下。
〔附錄〕夜啼,小兒臟冷也。陰盛於夜則冷動,冷動則為陰極發燥,寒盛作疼,所以夜啼而不歇。
附方
鉤藤散,治小兒夜啼。
白話文:
小兒九十四
小兒腹痛大多是飲食不當引起的,可用白朮、陳皮、青皮、山楂、神麴、麥芽、砂仁、甘草。如果因為受寒而痛,加藿香、吳茱萸;若有發熱症狀,加黃芩。
小兒腹脹可用蘿蔔子(蒸)、紫蘇梗、乾葛、陳皮(等分)、甘草(減半)。如果食慾減退,加白朮煎服。小兒吃了粽子導致腹脹疼痛,可用白酒麴末和黃連末製成丸藥服用,可以痊癒。
另一方藥方:茯苓皮、陳皮、赤小豆、蘿蔔子(炒)、木通(各半錢)、木香(二分)、甘草(少許),研磨成粉末,用一片薑煎服。
小兒腹痛,大多是邪氣正氣相爭,臟腑之氣相互衝擊所致。伴有發熱疼痛者,表現為臉紅或發高燒、四肢煩躁、手心腳心發熱;伴有寒邪疼痛者,面色蒼白或青紫。寒邪嚴重症狀加重時,面色會黯黑,嘴唇、指甲都發青。熱證宜用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寒證用指迷七氣湯;寒熱不調則用桔梗枳殼湯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
小兒吐瀉黃疸可用三稜、莪朮、青皮、陳皮、神麴(炒)、茯苓、麥芽、黃連、甘草、白朮研磨成粉末服用。因吃奶或飲食不當引起的吐瀉,加山楂;因時節氣候引起的吐瀉,加滑石;發熱則加薄荷。夏日小兒吐瀉,可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的藥物也可使用。吐瀉腹痛吐奶,調理脾胃,可用平胃散加入熟蜜,再加蘇合香丸,稱為萬安膏,用米湯送服。夏日熱病,六一散效果最佳。
小兒痢疾可用黃連、黃芩、陳皮、甘草水煎服。赤痢加紅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另一方藥方,治療小兒食積痢:炒神麴、蒼朮、滑石、白芍、黃芩、白朮、甘草(炙)、陳皮研磨成粉末,水煎服,再服用保和丸。一方藥方加茯苓。
小兒赤痢發高燒,可用藍靛搗汁,每次服半杯,效果很好。
凡小兒痢疾,也應從食積的角度考慮。初期可用木香檳榔丸攻下,之後服用白朮、白芍藥、黃芩、甘草、滑石。如果裡急後重,加木香、檳榔、枳殼。久治不癒者,用肉豆蔻、粟殼炒黃服用。
小兒身上出現赤斑、紅斑、瘡癢癮疹,都可用防風通聖散研磨成粉末服用。
小兒口糜(戴云:指滿口生瘡):可用江茶、粉草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另一方藥方用黃丹。
另一方藥方: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等分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另一方藥方:青黛、芒硝研磨成粉末敷在口中。
另一方藥方:黃柏、細辛、青鹽等分研磨成粉末含在口中,吐出涎液,一般三日即可痊癒,大人也可使用。治療毒口瘡,可用五倍子、黃丹、甘草、江茶、芒硝等分研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龜胸(雞胸):蒼朮、酒制柏樹皮、酒制芍藥、陳皮、防風、威靈仙、山楂、當歸,痢疾後加生地黃。
小兒夜啼,這是邪熱侵犯心臟所致。可用薑汁炒黃連(一錢半)、甘草(一錢),加十片竹葉水煎服。另一方藥方,加人參二錢半,分兩次服用,加一片薑,水煎服。
另一方法:夜啼不止,可在孩子身下放一把捕雞窠草。
夜啼,是小兒臟腑寒冷所致。陰盛於夜則寒邪活動,寒邪活動則陰氣極盛而導致燥熱,寒邪盛則疼痛,所以夜啼不止。
附方:鉤藤散,治療小兒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