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癘風六十四

(附身上虛癢)

大風病,是受得天地間殺物之風,古人謂之癘風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須分在上在下。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臭涎惡血於齒縫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惡物陳蟲於穀道中出。所出雖有上下道路之殊,然皆不外乎陽明一經。治此病者,須知此意。看其疙瘩與瘡,若上先見者,上體多者,在上也;若下先見者,下體多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覆在下也。陽明經,胃與大腸也,無物不受,此風之入人也。

氣受之則在上多,血受之則在下多,氣血俱受者甚重。自非醫者神手,病者鐵心,罕有免此。夫或從上或從下,以漸而來者,皆是可治之病。人見病勢之緩多忽之,雖按此法施治,病已全然脫體。若不能絕味絕色,皆不免再發,再發則終不救矣。某曾治五人矣,中間惟一婦人得免,以其貧甚且寡,無物可吃也。

餘四人,三兩年後皆再發。孫真人云:「吾嘗治四五百人,終無一人免於死」。非孫真人不能治也,蓋無一人能守禁忌耳。此婦人,本病外,又是百餘帖加減四物湯,半年之上,方得月經行,十分安愈。

醉仙散

胡麻仁,牛蒡子,蔓荊子,枸杞子(各半兩,同炒黑色),防風,栝蔞根,白蒺藜,苦參(各半兩)

上為末,每一兩半,入輕粉二錢拌勻。大人每用一錢,空心、日午臨臥各一服,茶湯調下。吃後五七日間,先於牙縫內出臭涎水,渾身覺疼,昏悶如醉,利下臭屎為度。量大小虛實加減與之。證候重而急者,須先以再造散下之,候補養得還,復與此藥吃。須斷鹽、醬、醋、諸般肉、魚腥、椒料、水果、煨燒、炙爆及茄子等物,只宜淡粥,煮熟時菜,並烏梢菜花蛇用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藥力也。

再造散

錦紋大黃,(一兩),皂角刺(一兩半,獨生經年黑大者),鬱金(半兩,生),白牽牛(頭末六錢,半生半炒,一本無此二味)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一云五錢),臨臥冷酒調服(一云日未赤面東服),以淨桶伺候,泄出蟲。如蟲黑色,乃是多年,赤色是為方近。三四日又進一服,真候無蟲則絕根矣。後用通聖散調理,可用三稜針刺委中出血。終身不得食牛馬驢騾等肉,大忌房事,犯者必不救。

黃精丸

蒼耳葉,紫背浮萍,大力子(各等分),烏蛇肉(中半酒浸去皮骨),黃精(倍前三味生搗汁,和四味研細焙乾)

上為末,神麯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酒下。一方加炒柏、生地黃、甘草節。

又方

蒼耳葉,浮萍,鼠黏子,烏蛇肉(等分)

上用豆淋酒炒等分為末。每服一二錢,豆淋酒調下。

治麻風脈大而虛者。

苦參(七錢半),蒼耳,牛蒡子,酒蒸柏(一作酒柏,各二兩),黃精,浮萍(各一兩)

白話文:

癘風六十四 (附帶身上虛癢的症狀)

麻風病,是感染了天地間帶有殺傷力的風邪,古人稱之為癘風,是因為它猛烈、暴躁、令人畏懼。人患上此病,要區分病邪是在上半身還是下半身。病邪在上半身的,用醉仙散來清除牙縫中的臭涎惡血;病邪在下半身的,用通天再造散來清除腸道中的穢物和陳舊的寄生蟲。雖然病邪排出的途徑上下不同,但都離不開陽明經的範疇。治療這種病,必須明白這個道理。觀察患者身上的疙瘩和瘡,如果先在上半身出現,且上半身較多的,病邪就在上半身;如果先在下半身出現,且下半身較多的,病邪就在下半身;如果上下半身同時出現,則是病邪先侵犯上半身,再向下蔓延。陽明經,包括胃和大腸,沒有什麼東西不會受到它的影響,這種風邪入侵人體也是如此。

如果風邪侵犯到的是氣,那麼上半身症狀較多;如果侵犯到的是血,那麼下半身症狀較多;如果氣血同時受侵,病情就非常嚴重。如果不是醫術高明的人,加上病人意志堅定,很少有人能倖免於難。如果病邪是從上半身或下半身逐漸侵襲的,都屬於可以治療的疾病。人們看到病情發展緩慢就容易忽略,即使按照這種方法治療,病邪也可能完全脫離身體。如果不能戒絕美食和美色,都免不了再次復發,一旦復發就難以救治了。我曾經治療過五個人,其中只有一個婦女倖免於難,因為她非常貧窮又守寡,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

其他四人,兩三年後都再次復發。孫真人說:「我曾經治療過四五百人,最終沒有一人免於死亡。」並不是孫真人不能治好,而是沒有一個人能遵守禁忌。這個婦女,除了原來的疾病,還服用了百餘帖加減四物湯,半年多後才恢復月經,完全康復。

醉仙散

胡麻仁、牛蒡子、蔓荊子、枸杞子(各半兩,一起炒至黑色),防風、栝蔞根、白蒺藜、苦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份一兩半,加入輕粉二錢混合均勻。成人每次服用一錢,空腹、中午、睡前各服一次,用茶水送服。服藥後五七天內,先會從牙縫中流出臭涎水,全身感到疼痛、昏沉像喝醉一樣,然後排出臭穢的大便為度。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和病情輕重增減藥量。如果病情嚴重且緊急,必須先用再造散來瀉下,等身體恢復後,再服用此藥。必須禁食鹽、醬、醋、各種肉類、魚腥、辣椒等調味料、水果、煨烤、燒烤以及茄子等食物,只能吃清淡的粥,煮熟的時令蔬菜,並用淡酒煮熟烏梢蛇肉來吃,以輔助藥力。

再造散

錦紋大黃(一兩),皂角刺(一兩半,獨生、經年的黑色粗壯的),鬱金(半兩,生的),白牽牛(頭末六錢,一半生用一半炒過,有的版本沒有這兩味藥)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一說五錢),臨睡前用冷酒調服(一說在日出前,面向東服用),準備好乾淨的便桶,以便排出蟲子。如果排出的蟲子是黑色的,說明是多年積累的;如果是紅色的,說明是新近產生的。三四天後再服用一次,如果確實沒有蟲子排出了,就徹底根治了。之後用通聖散來調理身體,可以用三稜針刺委中穴放血。終身不得食用牛、馬、驢、騾等肉類,最忌房事,違犯者必定無法救治。

黃精丸

蒼耳葉、紫背浮萍、大力子(各等分),烏蛇肉(用酒浸泡後去皮骨,用量為前三味的一半),黃精(用量為前三味的兩倍,搗汁,與其他四味藥一起研磨成細末,再焙乾)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神曲糊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溫酒送服。有的方子會加入炒柏、生地黃、甘草節。

又一方

蒼耳葉、浮萍、鼠黏子、烏蛇肉(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用豆淋酒炒過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二錢,用豆淋酒調服。

治療麻風病,脈象大而虛弱的。

苦參(七錢半),蒼耳、牛蒡子、酒蒸柏(或寫作酒柏,各二兩),黃精、浮萍(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