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治例》~ 蘭室誓戒

回本書目錄

蘭室誓戒

1. 蘭室誓戒

一、醫事本吾儒之餘事,可以濟物,患難中可以防身。古人云,養道而已。切不可恃意妄為穿鑿,與人為治,誤人生命,不惟禍及自身,殃墮九祖爾。但以活人之心為心,本於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一則生意自有,二則禍患自無也。

一、吾宗累世簪纓名門右族,吾父橘泉翁始從丹溪朱彥修學此術,患難中實得濟。余又得從鄉先生馮庭干、許宗魯、丘克容數君子印正,方始道明藝精。但以因虛名,多受權要捃摭。後吾子孫,遇道行時,仍守儒業可也。

一、此集本求古人為治之法,如指諸掌,可以見法例之變無窮,病證之機不一,諄諄求究,藏為家寶,切不可示人,傳諸不道不義之士。

一、傷寒證候,宜熟讀《傷寒論》、《明理論》、《百證謌》及《吳蒙齋指掌圖》。大抵緊要,在表裡虛實寒熱二字。況一證有兼證,看於著緊處先之。如結胸,身熱發黃俱見,脈沉而實,宜陷胸合茵陳急下之,後看次第調之。是以不可執一,當看證例約之。

一、雜證,看形氣實者,宜以劉、張大法治之。形氣虛,脈虛,或老幼羸弱脫榮者,宜以東垣之法治之,藥亦不可太雜。是以丹溪云:吾每治病,用東垣之藥,效仲景處方,庶品味數少,藥力專精也。又云以某藥治某病。以某藥監某藥,以某藥為引經。此得人之心法也。

白話文:

[蘭室誓戒]

一、醫學原本是我們儒者閒暇時的學問,可用來救助他人,並在危難時保護自己。古人說,這不過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罷了。切記不可自以為是,胡亂施為,為他人治病時,若誤解了病情,害了別人的性命,不僅會招致自身的災禍,連祖先也會受到牽連。我們應該抱著救人的心態去救人,只要對人民有益的事就去做,這樣一來,不僅能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也能遠離災禍。

一、我們家族世代都是名門望族,父親橘泉公開始跟隨丹溪朱彥修學習醫術,在危難中得到實質的幫助。我又跟隨同鄉的馮庭幹、許宗魯、丘克容等幾位君子學習,才真正明白醫術的奧祕。但是因為我的名聲,受到了許多權貴的覬覦。我將這些經驗告訴我的子孫,當他們有能力行醫時,仍然應以儒家學業為主。

一、這本書是為了探討古人的治療方法,就像指在手掌上一樣清楚,可以發現治療的方法無窮無盡,病情的變化多端,必須用心研究,珍藏為家中的寶藏,千萬不要輕易示人,更不能傳授給那些道德敗壞的人。

一、對於感冒的症狀,應該熟讀《傷寒論》、《明理論》、《百證謌》以及《吳蒙齋指掌圖》。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表裡、虛實、寒熱這幾個關鍵詞。一個症狀可能伴隨著其他的症狀,要先從最緊迫的症狀入手。例如,結胸症,如果出現身熱和黃疸,脈象沉實,應該先用陷胸湯合茵陳急下,再視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因此,不能固執己見,應根據具體病情來判斷。

一、對於各種複雜的病症,如果病人身體健壯,可以用劉、張兩位大師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病人身體虛弱,脈象虛弱,或是老人、小孩、體弱多病的人,應採用東垣的治療方法,藥物也不能太複雜。丹溪曾說:每次我治療疾病,都會使用東垣的藥方,效仿仲景的治療方式,這樣可以減少藥材的種類,使藥效更加集中。他又說,用某種藥物治療某種疾病,用某種藥物監督另一種藥物,用某種藥物作為引導經絡的媒介。這是瞭解人心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