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金匱鉤玄》~ 卷第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5)

1.

戴云:有痰喘,有氣急喘,有胃虛喘,有火炎上喘。痰喘者,凡喘便有痰聲。氣急喘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有胃虛喘者,抬肩、擷肚、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則喘。大概胃中有實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咽墜下稠痰,喘即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再升上,喘反大作。

俗不知此,作胃虛,治以燥熱之藥者,以火濟火也。昔葉都督患此,諸醫作胃虛治之,不愈。後以導水丸利五六次而安矣。

凡久喘,未發以扶正氣為要,已發以攻邪為主。

有氣虛短氣而喘,有痰亦短氣而喘。

有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而上者。

喘急有風痰者,婦人大全方千緡湯。

陰虛有痰喘急者,補陰降火。四物湯加枳殼、半夏。

氣虛者,人參、蜜炙黃柏、麥門冬、地骨皮之類。

大概喘急之病,甚不可用苦藥涼藥,火氣盛故也。可用導痰湯加千緡湯治之。

諸喘不止者,用劫藥一二帖則止之。劫藥之後,因痰治痰,因火治火。椒目碾極細末,用一二錢以生薑湯調下,止之。

又法:用蘿蔔子蒸熟為君,皂角燒灰,等分為末,以生薑汁煉蜜為丸,小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噙化下之。效。

白話文:

【喘】

戴雲表示,喘息的情況有幾種,一種是因為痰多導致的喘息,一種是氣急造成的喘息,一種是胃虛引起的喘息,還有一種是因為火氣上炎導致的喘息。痰多的喘息,每次喘息時都會伴隨著痰音。氣急的喘息,則是呼吸急促但沒有痰音。胃虛的喘息,會出現抬肩縮腹的現象,並且喘息不停。火氣上炎的喘息,則是時好時壞,吃東西後會有所緩解,但吃完後又開始喘息。這通常是由於胃裡有實火,膈膜上方有濃痰,食物下嚥後能將濃痰壓下去,喘息就停止了。但過一會兒,食物進入胃部反而助長了火氣,痰又重新上升,喘息反而更嚴重了。

一般人不知道這個原因,以為是胃虛,用燥熱的藥來治療,這等於是火上加油。過去葉都督就有這種情況,許多醫生都當作胃虛來治療,但始終無法痊癒。後來使用導水丸排了五六次水,病情才得以安定。

對於長期喘息的人,在發病前應該以提升身體的正氣為首要目標,一旦發病,就要以清除邪氣為主。

有的是因為氣虛,呼吸短促且喘息;有的是因為痰多,同樣呼吸短促且喘息。

有的是因為陰虛,從小腹下方有火氣升起,一直延伸到上方。

如果喘息急促且伴有風痰,可以參考婦人大全方中的千緡湯。

如果是陰虛且伴有痰多的喘息急促,應以補陰和降火為主。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枳殼和半夏。

如果是氣虛,可以使用人參、蜜炙黃柏、麥門冬和地骨皮等藥物。

總的來說,喘息急促的疾病,最好不要使用苦藥或寒涼的藥物,因為這可能會助長火氣。可以用導痰湯加上千緡湯來治療。

對於各種喘息不止的情況,可以先使用一兩帖劫藥來控制病情。使用劫藥後,根據痰的性質來治療痰,根據火氣的性質來治療火氣。將花椒籽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取一至二錢,用生薑湯調勻後服用,可以緩解喘息。

另一個方法是,將蘿蔔子蒸熟作為主要成分,將皁角燒成灰,按照相同的比例混合成粉末,再用生薑汁和蜂蜜製成小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粒,慢慢含化吞下,效果顯著。

2.

(專主於痰,宜吐法。)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涼藥,必帶表散。

治哮方:用雞子略敲,殼損膜不損,浸於尿缸內,三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效。蓋雞子能去風痰。

白話文:

對於治療哮症(哮喘),主要應對付體內的痰,適合使用促痰排出的方法。

治療哮症時,飲食應清淡,不能單純使用寒涼性藥物,必須同時包含一些能散發身體表層病邪的藥物。

這裡有一個治療哮症的偏方:先輕輕敲擊雞蛋,讓外殼有裂痕但內層膜仍完好,然後將雞蛋放入尿桶中浸泡,約莫三到四天。在夜晚時將雞蛋取出,煮熟後食用,據說會有效果。因為雞蛋能夠幫助去除風痰。

3.

(身熱、後重、腹痛、下血。)

戴云:痢雖有赤白二色,終無寒熱之分,通作濕熱治。但分新舊,更量元氣。用藥與赤白帶同。

身熱挾外感:不惡寒,小柴胡湯去人參。惡寒發熱為表證,宜微汗和解。

蒼朮,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煎服。

後重,積與氣鬱墜下,兼升兼消。

或氣行血和積少,但虛坐努力,此為亡血。倍用歸身尾,卻以生芍藥、生地黃、桃仁佐之,復以陳皮和之。

或下痢而大孔痛者,此因熱流於下也。用木香、檳榔、黃芩、黃連(炒)、乾薑。

或痢退減十之七八,積已盡,糟粕未實,當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湯下固腸丸三十粒。然固腸丸性躁,有去濕實腸之功,恐滯氣未盡者,不可遽用此藥,只宜單服此湯可也。

或痢後糟粕未實,或食稍多,或飢甚方食腹中作痛者,切勿驚恐。以白朮、陳皮各半盞煎服。和之則安。

或久痢後,體虛氣弱,滑泄不止,又當以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之類擇用以澀之。甚則加牡蠣,然須以陳皮為佐。若大澀,亦能作痛。又甚者,灸大樞、氣海。

古方用厚朴為瀉凝滯之氣,然樸太溫而散氣,久服,大能虛人。滯氣稍行,即去之。余滯未盡,以炒枳殼、陳皮。然枳殼亦能耗氣,比之厚朴少緩,比陳皮亦重。滯退一半,當去之,只用陳皮以和諸藥。陳皮去白,有補瀉之兼才,若為參朮之佐,亦能補也。

凡痢疾腹痛,必以白芍藥、甘草為君,當歸、白朮為佐。惡寒痛者加桂;惡熱痛者加黃柏。達者更能參以歲氣、時令用藥,則萬舉萬全,豈在乎執方哉。

諸不治證:

下痢純血者必死。下痢如塵腐色者死。

下痢如屋漏者死。下痢如竹筒注者,不可治。

下痢如魚腦者,半生半死。

白話文:

[痢疾]

戴氏表示:痢疾雖有紅白兩種顏色,但並無寒熱之分,一律按照濕熱處理。然而需區分是新發還是舊疾,並評估病人的體質狀況。用藥原則與紅白帶相同。

如果患者伴有發燒且疑似有外感,如無畏寒現象,可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若有畏寒及發燒等表面症狀,應輕微發汗,達到和解目的。

常用藥物包括蒼朮、川芎、陳皮、芍藥、甘草、生薑,煎煮服用。

若感到下墜感加重,可能是因為積滯或是氣鬱所致,治療上需兼顧升降和消散。

若是氣行血和,積滯較少,只是虛弱到必須用力排便,這可能是失血過多。這種情況應大量使用當歸,輔以生芍藥、生地黃、桃仁,再以陳皮調和。

若是痢疾導致肛門疼痛,可能是因為熱邪下行。可用木香、檳榔、黃芩、炒黃連、乾薑等藥物。

若痢疾已經好了七到八成,但排便仍不成形,應使用炒芍藥、炒白朮、炙甘草、陳皮、茯苓湯,配合固腸丸三十粒。但固腸丸性質較燥,雖有去濕實腸效果,但對於仍有氣滯未清者,不宜立即使用,只適合單獨服用此湯。

若是痢疾後,排便仍不成形,或飲食稍多,或餓過頭後進食,腹部會疼痛,不必驚慌。可服用半杯白朮、半杯陳皮煎煮的藥湯,調理後即可安穩。

若是長期痢疾後,身體虛弱、氣力不足,持續滑泄,可選擇訶子肉、豆蔻、白礬、半夏等藥物止瀉。嚴重者可加入牡蠣,但必須以陳皮輔助。若止瀉過度,也可能導致疼痛。若病情更嚴重,可考慮灸療大樞穴、氣海穴。

傳統方劑常用厚朴來消除氣滯,但厚朴性溫且易散氣,長期服用會讓人體虛。氣滯稍微緩解,就應停用。若仍有殘留氣滯,可改用炒枳殼、陳皮。但枳殼也會耗氣,其作用介於厚朴和陳皮之間。氣滯減輕一半,就應停用,只保留陳皮以調和其他藥物。去白的陳皮具有補瀉雙向功能,若作為人參、白朮的輔料,也能起到補益效果。

所有痢疾引起的腹痛,都應以白芍藥、甘草為主要藥物,當歸、白朮為輔。畏寒疼痛者可加肉桂;畏熱疼痛者可加黃柏。經驗豐富的醫生還能根據季節、時令調整藥物,這樣治療效果更好,而非拘泥於固定方劑。

以下為無法治癒的症狀:

純血性痢疾必死。痢疾如塵土色必死。

痢疾如屋漏般持續不止必死。痢疾如竹筒傾瀉般急劇,無法治療。

痢疾如魚腦般稀薄,存活率一半一半。

4. 禁口痢

(胃口熱甚故也。)

黃連多加人參煮湯,終日呷之,如吐了再吃,開以降之。人不知此,多用溫藥甘味。此以火濟火,以滯益滯,哀哉。

一方:臍中用田螺,盦之以引下其熱。

亦有誤服熱藥澀藥之毒犯胃者,當明審以祛其毒。痢方亦作丸:

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枳殼,當歸,白芍藥,滑石,甘草,桃仁,白朮(各等分)

上為末,神麯糊丸。

孫郎中因飲水過多,腹脹瀉痢帶白。

蒼朮、白朮、厚朴、茯苓、滑石

上煎,下保和丸。

小兒八歲下痢純血,以食積治。

蒼朮,白朮,黃芩,白芍,滑石,茯苓,甘草,陳皮,炒曲,上煎,下保和丸。

又下痢法:熱不止者屬陰虛,用寒涼藥兼升藥(藥熱)。

白話文:

[病症: 禁口痢]

(因為胃口太熱所導致。)

應使用大量黃連與人參煮湯,整天慢慢喝,如果喝了後產生嘔吐,則需再次飲用,這樣能幫助胃氣下降。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常常用溫補或甜味的藥物。這就如同在火上加油,使病情更嚴重,真是可悲。

有一個方法是: 將田螺放在肚臍上,用以引出胃部的熱氣。

也有因誤食熱性或收澀藥物而導致胃中毒的情況,這種情況需要明確判斷並去除毒素。治療痢疾的藥方也可做成藥丸:

大黃,黃連,黃芩,黃柏,枳殼,當歸,白芍藥,滑石,甘草,桃仁,白朮(各取等量)

以上藥材磨成粉,用神麯糊製成藥丸。

孫先生因為喝水太多,導致腹部脹痛及瀉痢,且伴有白色分泌物。

可用蒼朮、白朮、厚朴、茯苓、滑石這些藥材煎煮,服用時可搭配保和丸。

八歲以下的小孩若出現純血痢疾,可以從食物積滯的角度來治療。

可用蒼朮,白朮,黃芩,白芍,滑石,茯苓,甘草,陳皮,炒麯這些藥材煎煮,服用時同樣可搭配保和丸。

至於痢疾的另一種處理方式是: 如果熱感無法止住,可能屬於陰虛的問題,這時候可用寒涼藥物,同時搭配具有溫熱效果的升提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