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此事難知》~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氣血之體

以上下言之有若立輪外焉。天道左旋。而西中焉。地道右旋。而東似不相侔。大抵血隨氣行。夫唱婦隨是也。血雖從氣。其體靜而不動。故氣血如磨之形。上轉而之西。下安而不動。雖云不動。自有東行之意。以其上動而下靜。不得不爾也。天地之道如故。熯守所言。從乎天也。

自艮而之巽。晉令所言從乎地也。自乾而之坤。是以乾坤之用備矣。言天道者。從外而之內也。言地道者。從內而之外也。從外之內者。傷寒也。從內之外者雜(病也)

白話文:

如果我們從上下角度來看,這就像一個直立的輪子。自然界的運行規則是往左旋轉,而其影響力主要在西方。土地的運行規則是往右旋轉,而其影響力主要在東方,這兩者看似不一致。但基本上,血液跟隨著氣流運行,就像丈夫帶領妻子一樣。雖然血液受氣流影響,但其本質是靜止不動的。因此,氣和血的運作就像石磨的形態,上方的氣流往西移動,下方的血液則保持靜止。雖然說靜止,但實際上存在往東移動的趨勢。這是因為上方的氣流動而下方的血液靜止,這種狀態使它不得不如此運行。自然界的運行規則始終如此。

他堅持所言,順應天道,由艮卦轉向巽卦,這是遵從地規則,由乾卦轉向坤卦。這樣一來,乾坤的運用就完整了。談論天道,就是從外部影響到內部。談論地道,就是從內部影響到外部。從外部影響到內部,指的是感冒等疾病。而從內部影響到外部,則指的是其他各種雜病。

2. 辯表裡中三證

假令少陽證。頭痛往來寒熱。脈浮弦。此三證但有一者。是為表也。口失滋味。腹中不和。大小便或閉而不通。或泄而不調。但有一者。是為里也。如無上下表里證。余者皆虛熱也。是在其中矣。

白話文:

假如出現的是少陽病徵,比如頭痛、發冷與發燒交錯出現、脈象浮而弦,只要有這三個症狀中的任何一個,就可以判定是表證。如果口裡感覺不到味道、腹部不舒服、大小便有的時候排不出來不通暢,或者有的時候拉肚子而不正常,只要出現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就可以判斷是裏證。如果沒有上述的上、下、表、裏的症狀,其他的都可以認為是虛熱的問題,這就屬於半表半里的狀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