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此事難知》~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治三陽則不可越經

假令治太陽陽明。不可遺太陽而只用陽明藥余仿此用三陽經解藥後身番覆重者。若煩則是有陽明也。若不煩而番覆輕者。知不傳三陰也。不傳三陰則為解也。大抵三陰之體靜重與濕相同。傷寒五日後無汗。謂谷消水去形亡故下之。三日前謂內有水穀故汗之。

2. 問桂枝湯發字

發汗。或云當得汗解。或云當發汗更發汗。併發汗。宜桂枝者數方。是用桂枝發汗也。復云。無汗不得服桂枝。又曰汗家不得重發汗。又曰發汗過多者。卻用桂枝甘草湯。是閉汗也。一藥二用。如何說得。仲景發汗與本草之義相通為一。答曰。本草云。桂味辛甘熱無毒。能為百藥長通血脈止煩出汗者。

是調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臟無他病。發熱自汗者。此衛氣不和也。又云。自汗者為榮氣和。榮氣和則外不諧。衛氣不與榮氣相和諧也。榮氣和則愈。故皆用桂枝湯調和榮衛。榮衛既和。則汗。自出矣。風邪由此而解非桂枝能開腠理髮出汗也。以其固閉榮血。衛氣自和。邪無容地而出矣。

其實則閉汗孔也。昧者不解閉汗之意。凡見病者。便用桂枝湯發汗。若與中風自汗者合其效桴鼓。因見其取效而病愈。則曰。此桂枝發出汗也。遂不問傷寒無汗者。亦與桂枝湯誤之甚矣。故仲景言無汗不得服桂枝。是閉汗孔也。又云。發汗多義(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

是亦閉汗孔也。又曰汗家不得重發汗。若桂枝湯發汗。是重發汗也。凡桂枝條下言發字。當認作出字。是汗自然出也。非若麻黃能開腠理而發出汗也。本草出汗二字。上文有通血脈一句。是非三焦衛氣皮毛中藥。是為榮血中藥也。如是則出汗二字。當認作榮衛和自然汗出。非桂開腠理而發出汗也。

故後人用桂治虛汗。讀者當逆察其意則可矣。噫神農之作於其前。仲景之述於其後。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3. 太陽禁忌不可犯

小便不利不可更利之。利之是謂犯本犯本則邪氣入里不能解此犯之輕也。以是五苓散不可妄用大便不可易動。動之是謂動血動血是謂犯禁。此犯之重也。表在不可下。下之是為犯禁此犯之尤重也。下之為惡風惡寒頭痛。待表證悉罷。方可下之也。脈浮緊者。犯之必結胸。脈浮緩者。犯之必痞氣。

4. 太陽證當汗

不咽乾不衄不淋不渴。小便自利不經發汗。則當發之。

5. 太陽證不當汗

咽乾淋渴鼻衄小便不利已經發汗。不得重發如無以上忌證。雖發汗邪氣未盡。亦得重發之

6. 當汗而不汗生黃

其證為風寒所傷。陽氣下陷入於內。而排寒水上行於經絡之間。本當發汗。因以徹其邪。醫失汗之故生黃也。脾主肌肉四肢。寒濕與內熱相合。而生黃也。

7. 當汗而發汗過多成痓

其證因發汗太過。腠理開泄汗漏不止。故四肢急難以屈伸。

8. 不當汗而汗成蓄血

蓄血其證燥火也。當益津液為上。而反汗以亡其津液。其毒擾陽之極。則侵陰也。故燥血而蓄於胸中也。

9. 血證見血自愈

太陽病入膀胱小便利而赤。蓄血證也。血自下者愈也。

10. 知可解

戰而汗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

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若先瘥經必不爾矣。

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證。陽明證反退。而熱兼不渴。卻退顯少陽證。是知可解也。

太陽證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也。

陽明知可解者。為無發熱惡寒。知里易解也。

少陽證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時。早移之於晏。晏移之於早氣移之於血。血移之於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11. 知不可解

服解藥而去沉困。只頭痛目悶。是知濕去而風不去。則欲解也。若風去而濕不去。則不解。何以然。風則高濕則下。而入里也。

12. 脈知可解不可解

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浮而虛者只是在表。浮而實者。知已在裡也。汗多不解者。轉屬陽明也。傷寒不頭痛。知邪不在經。若頭痛者。知邪在經也。

13. 易老解利法

經云。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若瘥服則其變不可勝數。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陽禁忌。解利神方。

14. 九味羌活湯

羌活(治太陽肢節痛君主之藥也。然非無以為主也。乃撥亂反正之主。故大無不通。小無不入關節痛非此不治也),防風(治一身盡痛乃軍卒中卑下之職。一聽軍令。而行所使引之而至),蒼朮(別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濕。下安太陰。

使邪氣不納傳之於足太陰脾),細辛(治足少陰腎苦頭痛),川芎(治厥陰頭痛在腦),香白芷(治陽明頭痛在額),生地黃(治少陰心熱在內),黃芩(治太陰肺熱在胸),甘草(能緩裡急調和諸藥)

以上九味。雖為一方然亦不可執。執中無權。猶執一也。當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其效如神。(即此是口傳心授)

㕮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也。

脈浮而不解者。先急而後緩。

脈沉而不解者。先緩而後急。

九味羌活湯)不獨解利傷寒。治雜病有神。

中風行經者。加附子。中風秘澀者。加大黃。中風並三氣合而成痹等證。各隨十二經上下內外。寒熱溫涼。四時六氣。加減補瀉用之。煉蜜作丸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