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此事難知》~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天元圖

七十四難曰。從其首。系其數。間象在表。五化疊元。並見前圖。(拾遺)夫天元法者。謂之五化疊元。當從其首。系其數。首者寅方春也。在人為肝。是從東方。順天輪數至所主之處。計從幾數卻於所受病一方。倒疊回去數至依前數盡處便於元受病一方穴內瀉所止之方來路穴也。不得於所主之方內經中瀉之勿誤。

假令病者聞香臭二者。心主五臭也。入脾為香臭。從東數至所主之處。所主五臭者心也。東一南二計得二數。卻當於受病之方倒疊回去。脾一心二元數二也。是數至心。心者榮火也。當於受病之方內瀉榮火。是脾經瀉火都是也。或曰何以倒疊數對曰此從地出為天輪所載。右遷於天不當於所顯之虛治之此舟行岸移之意也。

白話文:

第七十四難說,要遵循其起點,連繫其數字,中間的形象表現於外,五行生剋疊加在元氣上,具體內容請參閱前面的圖解。(補遺)所謂的天元法,指的是五行生剋疊加在元氣上,應當從其起點開始,連繫其數字。起點是在寅方的春天,對應人體的肝臟,也就是從東方開始,順著天輪的數字到達所主的方位,計算從哪個數字開始,在受到疾病影響的一方,反向疊加回去數到原先數完的地方,就在元氣受病的一方穴位裡,疏泄所停止的那一方來路的穴位,不能在所主方位的經絡中進行疏泄,以免造成誤差。

假設病人能聞到香和臭兩種氣味,這是心臟主管的五種氣味之一,進入脾臟後成為香和臭。從東方開始數到所主的方位,所主的五種氣味是心臟。東方算第一,南方算第二,這樣算來是第二個數字。那麼,應當在受病一方反向疊加回去,脾臟算第一,心臟算第二,元氣的數字也是第二。這樣疊加到心臟,心臟是掌管血液的火性器官,應當在受病一方的經絡中疏泄火性,即脾臟經絡疏泄火性。有人問為什麼要反向疊加?回答是,這是由地而出,被天輪所承載,向右遷移於天空,不應該在顯而易見的虛空中治理,這就像船行進時,岸邊的景物似乎在移動,其實是船在移動一樣。

2. 地元圖

六十八難曰。元證脈合。復生五象。

在表間象以應望聞。(及肝膽各五法)並見前圖。

人元法例(前圖已載七象七法見前人元例後)並見前圖。

白話文:

第六十八難經提到,原始的證狀和脈象相吻合,進一步衍生成五種不同的象徵。

這些象徵在表面就能觀察到,用來對應我們診斷時的視診與聽嗅診。(以及肝膽各有五種診斷方法)這些內容在前面的地元圖都有詳細描述。

人的原始法則例子(前面的地元圖已經列舉了七種象徵和七種法則,具體可參考前面的人元法則部分)同樣可以在前面的地元圖找到相關說明。

3. 大接經從陽引陰

足太陽膀胱經之脈,出於至陰小指外側。去爪角如韭葉,為井金。足小指之端也(十呼)。

足少陰腎之脈湧泉,足心也。起於小指之下斜趣(三呼)。

手厥陰心包脈,其直者循中指出其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為井,中衝穴也。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陽三焦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為井。(三呼)

足少陽膽之脈,起於竅陰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為井。其支者上入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三呼二十呼)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入聚毛之際。去爪甲如韭葉為井。大敦穴也。及三毛中。(十呼六呼)

手太陰肺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出於少商大指內側也。去爪甲角如韭葉為井。其支者出次指內膁出其端。手陽明大腸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入次指之內。去爪甲角如韭葉為井。(一呼)中指內交(三呼)

足陽明胃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為井。其支者大指間出其端。(一呼)

足太陰脾之脈,起於足大指端。循指內一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為井。隱白也。(十呼)

手少陰心之脈,起於小指內出其端。循指內臁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為井。(三呼)

手太陽小腸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指之端。去爪甲一分陷中為井。(五呼)

白話文:

【大接經從陽引陰】

足太陽膀胱經的脈絡,起源於腳小趾的外側,距離趾甲邊緣就像一片韭葉的寬度,此處被稱為井穴,屬金,位於小趾尖端。

足少陰腎經的脈絡在湧泉穴,即腳心的位置,開始於小趾下,然後斜向延伸。

手厥陰心包經的主脈沿著中指到達指尖,距離指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位於凹陷中,就是中衝穴。而其分支則是從手掌中延伸,沿著無名指到達指尖。

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起源於無名指的指尖,同樣地,距離指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

足少陽膽經的脈絡,起源於腳第四趾的末端,同樣地,距離趾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其分支則向上進入大趾的骨縫內,再穿出末端,繞回趾甲,最後穿出毛髮密集處。

足厥陰肝經的脈絡,起源於大趾的末端,進入趾甲邊緣的毛髮密集處,距離趾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也就是大敦穴,同樣地,這個位置也在毛髮密集處中。

手太陰肺經的脈絡,起源於大拇指的末端,出現在少商穴,即大拇指內側的位置,距離指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其分支則是從第二指的內側延伸,直至末端。

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起源於第二趾的末端,進入第二趾的內側,距離趾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

足陽明胃經的脈絡,起源於第二趾的末端,距離趾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其分支則是從大趾間延伸,直至末端。

足太陰脾經的脈絡,起源於腳大趾的末端,沿著趾內側延伸,距離趾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也就是隱白穴。

手少陰心經的脈絡,起源於小拇指的內側,並延伸到指尖,距離指甲邊緣像韭葉寬的地方,就是井穴。

手太陽小腸經的脈絡,起源於小拇指的末端,沿著指尖延伸,距離指甲邊緣約一分深的凹陷中,就是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