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此事難知》~ 卷上 (12)
卷上 (12)
1. 加減涼膈退六經熱
易老法。涼膈散減大黃芒硝。加桔梗同為舟楫之劑浮而上之。治胸膈中與六經熱。以其手足少陽之氣俱下胸膈中。三焦之氣同相火遊行於身之表。膈與六經乃至高之分。此藥浮載亦至高之劑。故能於無形之中。隨高而走。去胸膈中及六經熱也。
白話文:
這是根據易老的療法,使用涼膈散但去掉大黃和芒硝成分,加入桔梗,這樣組合成為一種像是船隻的藥方,能將藥效導向身體上部,專門治療胸膈部位及六經的熱症。
因為手足少陽之氣會下行到胸膈中,而三焦之氣會與相火一起在身體表面巡行,胸膈和六經都是身體最上方的部分。這藥物的特性是將其導向上方,所以能在無形中,隨著身體的高位部分運行,從而去除胸膈及六經的熱症。
2. 陽明證
陽明證。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不惡風寒。而自汗。或惡熱脈尺寸俱長。(白虎湯)主之。石膏辛寒入肝。知母苦寒入腎。甘草,粳米之甘(居中。挽二藥上下)
白話文:
在陽明證的情況下,會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的症狀,患者無法平躺,不會感到畏懼風寒,反而會自行出汗,或者對熱有不適感,且脈搏在寸關尺三部都顯得亢進。這時會用到「白虎湯」來治療。其中,石膏性味辛寒,主要作用於肝臟;知母則是苦寒,主要作用於腎臟。甘草和粳米的甘味,能調和中焦,使石膏和知母的作用能在全身上下發揮效果。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