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此事難知》~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血證見血自愈

太陽病入膀胱小便利而赤。蓄血證也。血自下者愈也。

白話文:

當太陽病進入膀胱階段時,如果小便顏色偏紅,這是身體有瘀血的徵兆。若瘀血自行排出,則病情會好轉。

2. 知可解

戰而汗解者太陽也。不戰有汗而解者。陽明也。

不戰無汗而解者少陽也。若先瘥經必不爾矣。

太陽傳陽明。其中或有下證。陽明證反退。而熱兼不渴。卻退顯少陽證。是知可解也。

太陽證知可解者。為頭不痛項不強肢節不痛則知表易解也。

陽明知可解者。為無發熱惡寒。知里易解也。

少陽證知可解者。寒熱日不移時。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時。早移之於晏。晏移之於早氣移之於血。血移之於氣。是邪無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白話文:

[知可解]

如果疾病透過發汗後痊癒,那是因為太陽經絡的問題。如果不需經過爭鬥,自然出汗就康復,那表示是陽明經絡的問題。

若是不需經歷爭鬥,也沒有出汗,卻自然恢復健康,那表示是少陽經絡的問題。如果病狀在病情初期就已改善,那麼後續的病情發展就不會如前述般了。

當太陽經絡的病症轉移到陽明經絡,其中可能出現需要瀉下的症狀,然而當陽明經絡的病症反而減緩,且伴有發熱但不口渴的現象,這時,少陽經絡的病症會顯得更突出。由此可知,這是病情可以緩解的跡象。

太陽經絡的病症,能判斷可緩解的徵兆,是頭部不再疼痛、頸部不再僵硬、四肢關節不再疼痛,這些顯示表面的病症容易被解除。

陽明經絡的病症,能判斷可緩解的徵兆,是沒有發燒和畏寒的現象,這表示內部的病症容易被解除。

少陽經絡的病症,能判斷可緩解的徵兆,是寒熱交錯的症狀在一天內不會固定在同一時間出現,顯示邪氣尚未完全消退。如果使用柴胡治療,能使寒熱交錯的症狀提早或延遲出現,從氣轉移到血,或從血轉移到氣,這顯示邪氣無處容身,由此可知,這是病情可以緩解的跡象。

3. 知不可解

服解藥而去沉困。只頭痛目悶。是知濕去而風不去。則欲解也。若風去而濕不去。則不解。何以然。風則高濕則下。而入里也。

白話文:

服用瞭解藥之後,雖然脫離了深重的疲憊,但仍然感到頭痛和眼睛不適,這表明濕氣雖被驅除,風邪卻依然存在,顯示出病情有想恢復的趨勢。如果風邪被驅散而濕氣未除,那麼病情就不會好轉。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風邪影響身體上部,濕氣影響身體下部,且兩者都能深入人體內部。

4. 脈知可解不可解

可解之脈浮而虛。不可解之脈浮而實。浮而虛者只是在表。浮而實者。知已在裡也。汗多不解者。轉屬陽明也。傷寒不頭痛。知邪不在經。若頭痛者。知邪在經也。

白話文:

可以康復的情況是脈搏浮而且虛,無法康復的情況則是脈搏浮且實。脈搏浮且虛表示病還只在表面。若脈搏浮且實,則顯示疾病已深入體內。若大量出汗後病情仍未改善,表示疾病已經轉為屬於陽明階段。如果感冒發燒但沒有頭痛,這表示病毒或風邪尚未進入經絡。如果出現頭痛,則顯示病毒或風邪已經影響到經絡了。

5. 易老解利法

經云。有汗不得服麻黃。無汗不得服桂枝。若瘥服則其變不可勝數。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陽禁忌。解利神方。

白話文:

經典上說,如果病人已經出汗,就不應該再服用麻黃;反之,如果病人沒有出汗,就不應該服用桂枝。若病情已好轉卻還繼續服用這些藥物,可能會產生無法預計的副作用。因此訂立了這個用藥原則,避免觸犯太陽、陽明、少陽(中醫學上的三陽)的用藥禁忌,這就是解表利氣的神奇療法。 換句話說,在中醫治療上,若是患者已有發汗的情況,就不該再使用會促進發汗的麻黃;而當患者未發汗時,不宜使用能助長體內熱力的桂枝。若在病癒後仍持續服用這些藥物,可能引發難以計算的不良反應。因此,我們建立此用藥規範,以防違反中醫三陽理論中的禁忌,這正是解表和疏通氣機的神效方法。

6. 九味羌活湯

羌活(治太陽肢節痛君主之藥也。然非無以為主也。乃撥亂反正之主。故大無不通。小無不入關節痛非此不治也),防風(治一身盡痛乃軍卒中卑下之職。一聽軍令。而行所使引之而至),蒼朮(別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濕。下安太陰。

使邪氣不納傳之於足太陰脾),細辛(治足少陰腎苦頭痛),川芎(治厥陰頭痛在腦),香白芷(治陽明頭痛在額),生地黃(治少陰心熱在內),黃芩(治太陰肺熱在胸),甘草(能緩裡急調和諸藥)

以上九味。雖為一方然亦不可執。執中無權。猶執一也。當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其效如神。(即此是口傳心授)

㕮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也。

脈浮而不解者。先急而後緩。

脈沉而不解者。先緩而後急。

(九味羌活湯)不獨解利傷寒。治雜病有神。

中風行經者。加附子。中風秘澀者。加大黃。中風並三氣合而成痹等證。各隨十二經上下內外。寒熱溫涼。四時六氣。加減補瀉用之。煉蜜作丸尤妙。

白話文:

【九味羌活湯】

羌活(這是一種主要用來治療太陽經絡肢節疼痛的藥材,可以說是君主級的藥物。然而,它並不是單獨存在,而是像撥亂反正的領導者,可以通達全身,小到關節疼痛,非得有它才能得到治療。)

防風(可以治療全身的疼痛,就像軍隊中的低階士兵,只需聽從命令,被導引至所需之處。)

蒼朮(具有一種向上衝刺的強壯氣息,能除去濕氣,穩定太陰經,使邪氣無法進入脾臟。)

細辛(可以治療由足少陰腎引起的頭痛。)

川芎(專治厥陰經的頭痛,特別是在腦部。)

香白芷(專門治療陽明經的頭痛,特別是在額頭。)

生地黃(可以治療少陰心的內熱。)

黃芩(可以治療太陰肺的胸熱。)

甘草(能緩解緊張,調和各種藥材的作用。)

以上九種藥材,雖然組成了一個方子,但也不能固執地使用。如果只知死板地遵守,就像只看一點一樣。應該根據經絡的不同,以及病人的前後左右、病情的輕重大小,適當地增加或減少用量。這樣的效果,會神奇地好。(這就是口耳相傳的經驗。)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服用。如果需要快速出汗,可以在煎好的藥湯中加入熱的粥湯。如果需要慢慢出汗,則溫服藥湯,但不要加入其他湯水。

如果脈搏浮動且病情未見好轉,應先進行急速治療,然後再緩慢調理。

如果脈搏沉下且病情未見好轉,應先緩慢調理,然後再進行急速治療。

「九味羌活湯」不僅能治療感冒,對於雜病也有奇效。

對於中風且經絡受阻的情況,可加入附子。對於中風且便祕的情況,可加入大黃。對於中風且與三氣合併形成痹症的情況,應根據十二經絡的上下內外,寒熱溫涼,四季六氣的變化,適當地增加或減少藥量,進行補瀉治療。如果將藥材與蜂蜜一起製成丸劑,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