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一 (6)
卷一 (6)
1. 病機賦
)霍亂有寒有暑,何局方泥乎辛溫?!(寒、暑皆令霍亂,寒者溫之,暑者清之。局方獨以寒立論,不及之暑,誤人多矣!當閱戴人之論,則思過半矣。)積聚有虛有實,豈世俗偏於峻削!(五積者,五臟之所生;六聚者,六腑之所成。世俗不辨虛實,一概巴、硇破耗之藥攻削,蓋不知潔古有養正積自除論。
)當知木鬱可令吐達,(木鬱達之,是吐之令其條達也。)金鬱泄而土鬱奪,水鬱折而火鬱發泄。發即汗、利之稱;折、奪是攻、抑之別。(金鬱泄之,謂利竅兼分導,令其滲利也。火鬱發之,謂汗之,令其疏泄也。土鬱奪之,謂攻下,使無壅滯也。木鬱折之,謂抑之制其沖逆也。
)倒倉廩、去陳莝,中洲盪滌良方;(二法皆所以盪滌腸胃之宿垢積滯,推陳而致新也。)開鬼門、潔淨府,上下分消妙法。(開鬼門者,謂開腠理,使汗,泄其上部之濕;潔淨府者,謂清水道,以利下部之濕。)如斯瞑眩,反掌生殺。(《尚書》云:若藥不瞑眩,厥疾弗瘳。
凡施瞑眩之劑者,死生反掌耳。)輒有一失,悔噬臍之莫追;因而再逆,恥方成之弗約。(經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可不慎之!稍有差失,悔之勿追矣!羅謙甫云:粗工絕氣危生,不能約方故也。蓋約方猶約囊,囊弗約則傾溢,方弗約則戕人生,初學者當玩「方成弗約」之論。
)
大抵暴病匪熱,久病匪寒。(蓋寒中人不能藏蓄,即時而發,若積久則變而為熱。故暴病者多寒,久病者多熱。)臀背生疽,良由熱積所致;心腹卒痛,卻乃暴寒所幹。(舉斯二證,蓋所以明暴病匪熱,久病匪寒之意。)五泄、五疸因濕熱,惟利水為尚;(五泄者,胃、大腸、小腸、腎、大瘕泄也;五疸者,谷、酒、濕、女勞、黃汗是也。皆濕熱而成,惟利水以泄其濕,故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三消、三衄為燥火,滋陰自安。(三消者,消渴、消中、腎消是也;三衄者,鼻、舌、莖衄也。消本燥熱,衄本血熱,若滋陰養血,則燥熱自除。)嘔吐、咳逆,咎歸於胃;(有聲無物曰嘔,聲物俱出曰吐,咳逆,吃忒也。三者皆足陽明胃經之病也。)陰㿗、疝、瘕,統屬於肝。
(㿗者,氣,水、腸、卵四㿗也;疝者,寒、水、筋、血、氣、狐、㿉七疝也;瘕者,青、黃、燥、血、脂、狐、蛇、鱉八瘕也。《難經》云: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皆足厥陰肝之所主。蓋厥陰肝經之脈循陰器,故統屬於肝。)液歸心而作汗,斂之者黃耆六一,(汗為心液,汗多者黃耆六一湯。
)熱內熾而發疹,消之者人參化斑。(陽明、少陽火熱熾甚者,必發空疹,人參化斑湯。)身不安兮為躁,心不寧兮為煩。(煩躁者,內外煩熱。亦有陰極而反發煩躁者,宜審之。)忽然寒僵起慄,昏冒者,名為屍厥;(卒然僵仆不知人,肌膚寒慄者,名曰屍厥,此由入廟登塚、問病弔喪所得。)卒而跌僕流涎,時醒者,號曰癲癇。
白話文:
病機賦
霍亂有寒症也有暑症,怎麼單方只用辛溫藥物治療呢?寒症、暑症都會導致霍亂,寒症應該溫暖治療,暑症應該清熱治療。單方只從寒症角度論述,不考慮暑症,誤導很多人了!應該參考戴氏的論述,就能理解大半了。
積聚有虛症也有實症,怎麼世俗偏向於使用峻猛的藥物攻伐呢?五積是五臟生成的病症;六聚是六腑造成的病症。世俗不辨虛實,一概使用巴豆、硇砂等耗損性藥物攻伐,卻不知道古代醫家有「養正則積自除」的論述。
應該知道,肝氣鬱結可以通過吐瀉來疏通;金氣鬱結則需要瀉下,土氣鬱結則需要攻下,水氣鬱結則需要利水,火氣鬱結則需要發汗。發汗、利水指的是疏泄;攻下、抑制指的是攻伐。金氣鬱結要瀉下,就是指利竅分導,使之滲利;火氣鬱結要發汗,就是指讓汗液排出,使其疏泄;土氣鬱結要攻下,就是指攻下,使其不再壅滯;木氣鬱結要抑制,就是指抑制,制止其衝逆。
清理腸胃宿垢積滯,推陳出新,最好的方法是「倒倉廩、去陳莝」;疏通上下的濕氣,最好的方法是「開鬼門、潔淨府」。如果出現瞑眩反應,那生死就在一念之間。《尚書》說:如果服藥沒有瞑眩反應,疾病就不能痊癒。凡是使用會引起瞑眩反應的藥物,生死就在一瞬間。稍有差錯,就會追悔莫及;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藥失誤,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古籍記載:一次用藥失誤尚且會拖延病程,兩次用藥失誤則會加速死亡。這不是很值得警惕嗎!稍有差錯,就會追悔莫及。羅謙甫說:粗心的醫生用藥會危及生命,是因為不能精準地掌握藥方。精準掌握藥方如同約束錢袋,錢袋不紮緊就會傾瀉,藥方不精準就會戕害生命,初學者應該仔細研讀「方成弗約」的論述。
總而言之,暴病大多不是熱症,久病大多不是寒症。因為寒邪侵入人體,不能收藏蓄積,會立刻發病,如果積久就會轉化為熱邪。所以暴病大多是寒症,久病大多是熱症。臀部和背部生疽,是因為熱邪積聚造成的;心腹突然疼痛,卻是因為暴寒所致。舉出這兩個例子,就是為了說明暴病大多不是熱症,久病大多不是寒症的意思。五泄、五疸是由於濕熱引起的,治療重點是利水;三消、三衄是由於燥熱引起的,治療重點是滋陰。嘔吐、咳嗽、呃逆,病根在於胃;陰部腫痛、疝氣、瘕聚,都屬於肝臟的病症。汗液由心臟支配,如果汗液太多,可以用黃耆六一湯;如果內熱熾盛而發疹,可以用人參化斑湯。身體不安是躁動,心神不安是煩悶。煩躁可能是內外煩熱引起的,也可能是陰虛火旺造成的,需要仔細辨別。突然身體僵硬、發冷發抖、昏迷不醒的,稱為屍厥;這是因為到廟宇、墳墓、探病、弔喪等情況下所引起的;突然跌倒、流口水、時而清醒的,稱為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