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病機賦

雖乃氣之有餘,是皆火之使然,不治氣而降火者,治其本也,蓋氣是標,火是本。)血虛者,為吐衄、為煩蒸,為勞瘵,匪清熱而難痊。吐衄者,火載血上行也。煩蒸者,火氣熏蒸也。勞瘵者,陰虛火動也。雖皆血虛之候,人不息則煎熬真陰而血益虧也。理中湯治脾胃虛冷,(理中湯補脾胃,逐寒邪。

)潤下丸化胸膈痰涎。(痰涎盛者,由火炎於上,水液上騰以救火,不能潤下,故腎益虛而火益熾。丹溪制此藥使火下降,則水歸源而下潤,故以名之。)暴嘔吐逆,為寒所致;(胃有暴寒則吐逆。河間云:食已暴吐,是無火也。)久嗽咯血,是火之愆。(久嗽咯血者,火炎而克肺金也。

)平胃散療濕勝濡泄不止,(濡泄者,所下多水,濕自甚也,故用平胃散以滲其濕。)益榮湯治怔忡恍惚無眠。(怔忡,心悸動也。恍惚,如人將捕之,惕惕然之狀也。皆榮血不足,致心神不寧,故無眠,益榮湯主之。)枳殼散、達生散令孕婦束胎而易產,(膏粱之人,奉養太過,則脂肥,安逸太過,則氣不運,每有難產之患。二藥特以削其氣而束其胎,故令易產。

達者,小羊也。羊生子而無留難,毛詩所謂:先生如達是也,蓋取意如此,故曰達生散。)麻仁丸、潤腸丸治老人少血而難便。(老人血少不得榮潤大腸,故多閉結,不可峻攻。二藥所以養血潤燥而便自通。)定驚悸須索牛黃、珠、珀,(鎮墜之劑,故能定驚。)化蟲積必仗鶴蝨、雷丸。

(人有蟲積,用此化之。)通閉以葵菜、菠薐,取其滑能養竅;(戴人用此以潤老弱人之燥結,取其滑利也。)消癭以昆希、海藻,因其咸能軟堅。(丹溪取鹹寒之劑消堅結之癭氣。)斯先賢之秘妙,矧後進之無傳。

所謂:夏傷於暑,秋必作瘧。近而暴者,即時可瘳;遠而痎者,三日一發。(經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發於夏至後、處暑前者,近而暴也,受病淺,可截而已。發於霜降後者,遠而痎也,受病深,三日一發,名曰痎瘧。痎,老瘧也,久而不已,成瘧母。)若癉瘧,但用清肌;(癉瘧者,但熱不寒,清肌解表熱自已。

)在陰分,勿行截藥。(老瘧者,多發於下午陰分,臟病也,不可截之,宜用血藥,引入陽分,方可截之,斯無害於元氣也。)人參養胃治寒多熱少而虛;柴胡清脾理熱多寒少而渴。(邪盛氣虛,故寒多熱少,名曰寒瘧,人參養胃湯。熱多寒少而渴者,暑瘧也,大、小柴胡湯及清脾飲。

)自汗陽虧,盜汗陰弱。(陽虛則腠理不密,故自汗。陰虛則相火動,故盜汗出於夜,寐出寤斂,有似於盜,故名「盜汗」)。嗽而無聲有痰兮,脾受濕侵;咳而有聲無痰兮,肺由火爍。(無聲有痰曰「嗽」,有聲無痰曰「咳」。脾受濕而不運,故多痰。肺受克而不清,故上逆,火鬱其痰也。

白話文:

病機賦

雖然是氣虛,其實都是火邪作祟。不治氣而先降火,才是治本之法,因為氣是表象,火才是根本。血虛的人,會吐血、衄血、煩躁發熱、勞傷羸瘦,如果不清熱,就難以痊癒。吐血、衄血,是火邪帶著血液上行;煩躁發熱,是火氣熏蒸;勞傷羸瘦,是陰虛火旺。雖然這些都是血虛的表現,但人如果不休息,就會煎熬真陰,導致血虛更加嚴重。理中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理中湯能溫補脾胃,驅除寒邪。)潤下丸用於化解胸膈痰涎。(痰涎過多,是因為火邪上炎,體內水液上湧以救火,不能向下運行,所以腎虛火旺。丹溪先生制定此藥,讓火邪下降,則水液歸於本位而向下潤澤,所以以此命名。)突然嘔吐,是寒邪引起的;(胃受寒邪則會嘔吐。河間先生說:吃完東西後突然嘔吐,是因為沒有火氣。)久咳咯血,是火邪過盛。(久咳咯血,是火邪過盛灼傷肺金。)平胃散治療濕邪過盛導致的腹瀉不止。(腹瀉不止,排泄物多為水樣,濕邪過重,所以用平胃散來滲濕。)益榮湯治療心悸、恍惚、失眠。(心悸,是心臟跳動不安;恍惚,像被人追捕一樣,惶恐不安。這些都是因為血虛,導致心神不安,所以失眠,益榮湯可以治療。)枳殼散、達生散使孕婦胎位固定,更容易生產。(飲食過於精細肥甘,營養過剩,就會肥胖;生活過於安逸,則氣機不暢,往往會有難產的風險。這兩種藥物特別是用來調節氣機,固定胎位,所以更容易生產。達,指小羊。羊生子沒有困難,毛詩中說:「先生如達」,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叫做達生散。)麻仁丸、潤腸丸治療老年人血虛便秘。(老年人血虛不能滋潤大腸,所以容易便秘,不能峻猛攻下。這兩種藥物可以養血潤燥,使大便自然通暢。)治療驚悸需要使用牛黃、珍珠、琥珀。(這些都是鎮靜安神之藥,可以定驚。)治療蟲積需要使用鶴蝨、雷丸。(人體如果有蟲積,用這些藥物可以化解。)治療腸道阻塞可以使用葵菜、菠菜,因為它們滑利,可以潤滑腸道;(戴原禮用這些藥物來潤滑老年人腸道乾燥阻塞,取其滑利作用。)治療甲狀腺腫大可以使用昆布、海藻,因為它們鹹寒,可以軟堅散結。(朱丹溪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堅硬腫大的甲狀腺腫。)這些都是前賢的秘方,可惜後世難以流傳。

所謂「夏天受暑邪侵害,秋天就會發瘧疾」。發病較快的,可以立即痊癒;發病較慢的,三天發作一次。(經書上說:夏天受暑邪侵害,汗液不能排出,秋天就會得風寒瘧疾。發病在夏至後、處暑前,發病較快,病情較輕,可以很快治癒。發病在霜降後,發病較慢,病情較重,三天發作一次,稱為痎瘧。痎,就是久治不愈的瘧疾,久而久之,形成瘧疾的病根。)如果是瘧疾,只要用清熱解表的藥物即可;(瘧疾,只是發熱不寒,用清熱解表藥物,熱退即可。)如果是久治不癒的瘧疾,不要用截瘧的藥物。(久治不癒的瘧疾,多在下午陰氣盛的時候發作,是臟腑病變,不能用截瘧藥物,應該用補血的藥物,引導邪氣進入陽分,才能截瘧,這樣才不會損傷元氣。)人參養胃湯用於治療寒多熱少的虛寒證;柴胡類藥物用於治療熱多寒少的口渴證。(邪氣盛,正氣虛,所以寒多熱少,稱為寒瘧,用人參養胃湯治療。熱多寒少而口渴,是暑熱瘧疾,用大小柴胡湯和清脾飲治療。)自汗是陽氣不足,盜汗是陰虛火旺。(陽氣虛弱,則腠理疏鬆,所以自汗。陰虛則相火旺盛,所以盜汗多在夜間睡著時出汗,醒來就停止,像小偷一樣,所以叫做「盜汗」。)咳嗽沒有聲音但有痰,是脾受濕邪侵犯;咳嗽有聲音但沒有痰,是肺受火邪灼傷。(沒有聲音但有痰稱為「嗽」,有聲音但沒有痰稱為「咳」。脾受濕邪侵犯,運化失常,所以痰多。肺受火邪灼傷,不能清肅肺氣,所以氣逆,火邪鬱結於肺,所以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