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病機賦

(卒然跌僕,昏不知人,痰涎有聲,流於口角,須臾甦醒者,名曰癲癇。不醒,角弓反張者曰痓。)腹滿吞酸,此是胃中留飲,(留飲者,故腹滿吞酸。)胸膨噯氣,蓋緣膈上停痰。(丹溪云:胃中有火,膈上有痰,故成噯氣。)欲挽回春之力,當修起死之丹。

竊惟陰、陽二證,療各不同,(陰證則身寒,陽證則身熱。二者主治若霄壤之不侔。)內、外兩傷,治須審別。內傷、外傷辨口鼻呼吸之情;(內傷,飲食勞役所致;外傷,風、寒、暑、濕所致。故內傷則口為之不利,鼻息調勻。外傷則口中和,鼻息不利。蓋鼻受無形,口受有形故也。

)陰證、陽證察尺寸往來之脈。(陰證則寸弱而尺浮,來往無力。陽證則尺微而寸大,來往有力。蓋寸陽尺陰,故脈應之也。)既明內外陰陽,便知虛實冷熱。(內傷為不足,外傷為有餘,陽證為熱,陰證為寒。能究內外之傷,陰陽之證,則補虛、瀉實,溫寒、清熱之法無差忒也。

)曰濁、曰帶,有赤、有白,(男子赤、白二濁,女子赤、白二帶。)或屬痰而或屬火。白乾氣而赤乾血,本無寒熱之分,但有虛實之說。(濁、帶者,屬痰與火,干於氣分則白,干於血分則赤。世俗多以白為寒,非也。但有氣虛、血虛之不同,更有挾痰、挾火之病狀。)痢亦同然,瘀積濕熱,勿行淡滲、兜澀湯丸,可用汗、下、寒、溫、湧、泄。

(痢因瘀積濕熱,而腸中所滯之積下,故曰「滯下」。有赤、有白,有赤、白雜下,有如豆汁、魚腦、塵腐屋漏水,其色不一,皆有形物。不可以淡滲獨利小便,亦不可用兜澀之劑及巴、硇毒藥下之,當用仲景法。表挾風寒者汗之,身有熱者疏之,在裡者承氣下之,內寒者薑、附溫之,虛者參、術補之,在上者湧之,小便不通者分導之。此為活法。

)導赤散通小便癃閉;(癃者,罷也。閉者,急痛不通也。導赤散者,分利之聖藥。)溫白丸解大腸痛結。(寒與食積痞結不開,腹滿痛而便結者,溫白丸主之,量虛實而用。)地骨皮散退勞熱偏宜;(勞熱者,骨蒸煩熱也,地骨皮散主之。)青礞石丸化結痰甚捷。(結痰非礞石不能開。

丹溪曰:此藥重在風化硝,蓋取其鹹寒軟堅鎮墜也。)火鬱者,必捫其肌;(鬱熱與尋常發熱不同,其熱在於筋骨及四肢,肌膚不覺熱甚,或一時火熱如燎,以手捫之烙手是也。由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內故也。)胎死者,可驗其舌。(婦人胎死於腹中,若不早行,多致不救。

若伏而不動,舌黑者,胎死也,舌紅者不死,以此驗之,無疑也。)玄胡苦楝醫寒疝控引於二丸;(寒疝控引睪丸痛者,玄胡苦楝湯。)當歸龍薈瀉濕熱痛攻於兩脅。(濕熱攻注兩脅作痛,及肝木旺盛者,此藥瀉之。)諳曉陰陽虛實之情,便是醫家玄妙之訣。

白話文:

病機賦

突然跌倒昏迷不醒,並伴隨痰涎從嘴角流出,不久後甦醒,稱為癲癇。若昏迷不醒,且身體僵硬反弓,則稱為痓。腹部脹滿、吞酸,這是胃中積聚水液所致。胸部膨脹、打嗝,是因為膈膜上停積痰液。要挽回生命的活力,應當學習起死回生的方法。

陰陽兩種病症,治療方法各不相同,陰證表現為畏寒,陽證則表現為發熱,其治療方法大相徑庭。內外兩種損傷,治療也必須仔細區分。內傷和外傷可從口鼻呼吸的情況來辨別;內傷是由於飲食、勞累等因素引起,外傷是由於風寒暑濕等因素引起。因此,內傷患者的口部功能受損,鼻息平順;外傷患者的口部功能正常,但鼻息不順。這是因為鼻子感受無形之邪,而口感受有形之邪。

陰證陽證可從脈象的盛衰來觀察;陰證脈象寸關弱而尺脈浮,脈來無力;陽證則尺脈弱而寸脈盛,脈來有力。這是因為寸脈屬陽,尺脈屬陰,所以脈象會有所反應。明白了內外、陰陽的情況,就能夠判斷虛實寒熱。內傷屬不足,外傷屬有餘;陽證屬熱,陰證屬寒。能夠探究內外損傷和陰陽病證,就能夠正確地運用補虛瀉實、溫寒清熱的方法。

濁白帶下,有赤色也有白色,男子稱為濁,女子稱為帶。有的屬於痰濕,有的屬於火熱。白色與氣分有關,紅色與血分有關,本質上並沒有寒熱之分,只有虛實之別。濁帶屬於痰濕或火熱,影響氣分則為白色,影響血分則為紅色。世俗多認為白色屬寒,這是錯誤的,只是氣虛或血虛的不同,還有夾雜痰濕、火熱的病症。痢疾也是如此,瘀血積聚、濕熱內蘊,切勿使用淡滲利水、收澀止瀉的湯藥,應該根據情況採用發汗、下瀉、寒涼、溫熱、涌吐、通便等方法。

痢疾是由於瘀血積聚、濕熱內蘊,腸道內有積滯不通,所以稱為「滯下」。有紅色、白色,也有紅色和白色混合的排泄物,有的像豆汁、魚腦、污水,顏色各不相同,都有形體存在。不可單用利尿的方法,也不可用收澀的藥物以及巴豆、礞石等毒藥,應當運用張仲景的治療方法。表證夾雜風寒的,應該發汗;身體發熱的,應該疏泄;在裡證的,應該用承氣湯瀉下;內寒的,應該用生薑、附子溫中;虛弱的,應該用人參、白術補益;在上焦的,應該涌吐;小便不通的,應該分利導滯。這就是活命的法子。

導赤散可以治療小便不利;癃閉是指小便閉塞不通,導赤散是通利小便的良藥。溫白丸可以治療大腸疼痛、便秘;寒邪和食積導致痞塊不通,腹部脹滿疼痛且便秘者,溫白丸可以治療,根據虛實情況用藥。地骨皮散可以治療勞熱;勞熱是指骨蒸潮熱,地骨皮散主治。青礞石丸可以化解痰結;痰結不可以用其他藥物,只有礞石才能化開。

朱丹溪說:此藥主要成分是硝石,取其鹹寒軟堅、鎮墜之功。陰虛火旺者,一定要摸摸他的皮膚;陰虛火旺與一般的發熱不同,熱在於筋骨和四肢,皮膚並不感覺很熱,有時會突然發熱像火燒一樣,用手摸會感到燙手,這是因為胃虛過食生冷,抑制了陽氣所致。胎死腹中者,可以從舌苔觀察;婦人胎死腹中,如果不早處理,多半會危及生命。如果胎兒停止發育,舌苔發黑,則胎死;舌苔紅色,則胎兒不死,以此判斷,毫無疑問。玄胡索、苦楝皮可以治療寒疝;寒疝是指睪丸疼痛,可以用玄胡索、苦楝皮湯劑治療。當歸、龍薈可以治療濕熱引起的兩脅疼痛;濕熱攻注兩脅疼痛,以及肝氣旺盛者,可以用此藥瀉之。熟悉陰陽虛實的道理,就是醫家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