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5)

1. 瘧疾九

【歌】兒瘧多從痰積成,風傷驚觸不同論。頭疼體痛為風瘧,發搐由來必是驚。咳喘便知痰所得,若還食瘧腹中疼。瘧久脅旁因有塊,此名瘧母為根深。

【論】小兒之瘧,多是食積、痰飲,留於脅下,故作寒熱。蓋人之一身,腰以上,陽主之;腰以下,陰主之。脅下者,當其中,為陰陽升降之樞,故脅下有痰、食,塞其道路,陽欲與陰交,而為所阻,熱斯作焉,陽得過其處,熱斯解矣;陰欲與陽交,而為所間,寒斯作焉,陰得過其處,寒斯息矣。又有寒熱往來,兼以頭疼骨節痛,明是風邪,得汗即解。

又有寒熱往來,兼以腹膨作痛,明是食積,得下即愈。又有熱而不寒者,病在裡,調其中而已。寒而不熱者,病在表,解其肌而已。一日一發者,榮衛行速故也,得病為近。間日一發者,榮衛行遲故也,得病為遠。凡治小兒之瘧,以食積、痰飲為主,而風邪次之,驚又次之,乃得治瘧之要焉,詳載第四卷第二論中。

白話文:

小兒瘧疾歌訣與論述

【歌】 小兒瘧疾,大多是因痰積而成,風寒侵襲、驚嚇觸碰,則需另行論述。頭疼體痛屬於風寒引起的瘧疾,發搐痙攣則一定是因驚嚇所致。咳嗽喘息,說明是痰飲所致;若還伴隨食慾不振、腹痛,則可能是食積引起的瘧疾。久病瘧疾,脅肋旁會形成腫塊,稱之為「瘧母」,說明病情根深蒂固。

【論】 小兒瘧疾,多由食積、痰飲積聚於脅下所致,因而引起寒熱交替。人體以腰為界,腰以上屬陽,腰以下屬陰,而脅下位於陽陰交匯處,是氣血升降的樞紐。若脅下積聚痰飲或食積,阻礙氣血流通,陽氣欲與陰氣交匯,卻被阻礙,則會產生發熱;陽氣順利通過,則熱退。陰氣欲與陽氣交匯,卻被阻礙,則會產生發冷;陰氣順利通過,則寒退。

此外,若寒熱往來並伴有頭痛、骨節疼痛,則說明是風邪入侵,只要發汗即可解除。若寒熱往來並伴有腹部膨脹疼痛,則說明是食積所致,只要通便即可痊癒。若只發熱不發冷,則病在內,需調理內臟;若只發冷不發熱,則病在表,需解表散寒。一日發作一次,說明氣血運行迅速,發病時間較近;間日發作一次,說明氣血運行緩慢,發病時間較久。

總之,治療小兒瘧疾,應以食積、痰飲為主,風邪次之,驚嚇又次之,這就是治療瘧疾的關鍵所在。詳細內容,請參閱第四卷第二論。

瘧疾例方

檳榔,草果,半夏,貝母,柴胡,黃芩(等分),甘草(少許)

煎服。

食瘧腹膨食少,或時作痛。

麥芽,神麯,檳榔,草果,柴胡,蘇葉,蘇梗(各一錢)

煎服。

痰瘧咳嗽喘急。

川芎,柴胡,貝母,知母,橘紅,黃芩,蘇子(各一錢)

白話文:

瘧疾的治療方法:

檳榔、草果、半夏、貝母、柴胡、黃芩(等量),甘草(少許)煎服。

如果吃飯後肚子脹、吃不下,或時常疼痛,可以用麥芽、神麯、檳榔、草果、柴胡、蘇葉、蘇梗(各一錢)煎服。

如果是痰瘧,咳嗽喘不過氣,可以用川芎、柴胡、貝母、知母、橘紅、黃芩、蘇子(各一錢)煎服。

煎服。

風瘧頭痛,骨節疼,或鼻寒氣粗。

羌活,防風,蘇葉,川芎,柴胡,白芷(等分),甘草(減半)

煎服。

驚瘧寒熱發搐。

茯神,遠志(去心),麥冬(去心),柴胡,半夏(薑製,各一錢),甘草(二分)

煎服。

痎瘧久不愈,脅下有塊,俗名瘧母,服鱉甲丸。(方見四卷。)

陰瘧至晚即發,累月不已。

人參,芍藥(炒),川芎,柴胡(各一錢),炙甘草,紅花(各三分)

煎服。

白話文:

風寒瘧疾引起頭痛、骨節疼痛,或鼻塞、呼吸急促,可以用羌活、防風、蘇葉、川芎、柴胡、白芷(等分),甘草(減半)煎服。

驚厥性的瘧疾,發作時伴有寒熱和抽搐,可以用茯神、遠志(去心)、麥冬(去心)、柴胡、半夏(薑製,各一錢)、甘草(二分)煎服。

長期不愈的瘧疾,脅肋下有硬塊,俗稱瘧母,可以服用鱉甲丸。(方劑見第四卷。)

陰性瘧疾,到了晚上就發作,連續好幾個月,可以用人參、芍藥(炒)、川芎、柴胡(各一錢)、炙甘草、紅花(各三分)煎服。

2. 痢疾十

(新增)

【歌】小兒食積因成痢,初起必當先導滯。赤屬熱而白屬寒,紅而散者從傷治。下如五色定難醫,久病脫肛宜補氣。若還身熱不加餐,從來患此終須斃。

【論】小兒痢疾,不問新、久,皆以食積治。新者必用消導,久者必兼調補,挾熱治熱,挾寒治寒,挾傷治傷。白者為寒,赤者為熱,深黃者亦熱,紅而散者為傷。治痢以傷,痢或尋愈,治傷以痢,未有愈者。(詳載第四卷,宜參看。)

初痢宜消導

檳榔,枳實,蓬朮,大黃,牽牛(等分)

為細末,白滾湯送下,每服三錢。逐去積滯,徐徐調補。

白話文:

小兒痢疾歌訣及論述

【歌】

小兒因食物積滯而導致痢疾,初期應先排除積滯。赤色屬於熱性,白色屬於寒性,紅色且稀薄者屬於脾胃受傷。若大便呈現五種顏色,則難以治療,久病導致脫肛者需補益氣血。若孩子仍發燒,不願意進食,則此病難以治癒,最終將會喪命。

【論】

小兒痢疾,無論是新發或久病,皆以去除食積為治療原則。新發者應以消導藥物為主,久病者則需兼顧調補。若帶有熱症,則治療熱證;若帶有寒症,則治療寒證;若脾胃受傷,則治療脾胃。

白色大便為寒性,赤色大便為熱性,深黃色大便亦為熱性,紅色且稀薄者為脾胃受傷。治療痢疾以治傷為主,痢疾可能很快痊癒;但治療脾胃受傷以治痢為主,則尚未見過痊癒的案例。(詳細內容請參閱第四卷)

初痢宜消導方

檳榔、枳實、蓬朮、大黃、牽牛(等份)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滾水送服,每次服用三錢。此方可逐漸去除積滯,並慢慢調補身體。

赤痢宜消化兼涼。

當歸,黃連,滑石,赤曲,芍藥,神麯,陳皮(各一錢),甘草(四分)

煎服。

白痢宜消化兼溫。

白朮,茯苓,神麯,麥芽(各一錢),肉桂,木香,甘草(各三分)

煎服。

純血痢兼傷治。

當歸,紅花,赤曲,滑石,山楂,麥芽(各一錢),甘草(三分)

煎服。

白話文:

治療赤痢要兼顧消食和清涼,可用當歸、黃連、滑石、赤曲、芍藥、神麴、陳皮各一錢,甘草四分,煎服。治療白痢則要兼顧消食和溫暖,可用白朮、茯苓、神麴、麥芽各一錢,肉桂、木香、甘草各三分,煎服。治療純血痢兼傷者,可用當歸、紅花、赤曲、滑石、山楂、麥芽各一錢,甘草三分,煎服。

3. 積病十一

【歌】積病原因乳哺成,審其虛實察其形。更看驚積與氣積,面黃肚熱得其情。

【論】小兒有乳積、食積、氣積、驚積、虛積、實積、積塊之不同。惟夜間有熱,肚熱面黃者,傷積之明驗也。乳積者,因兒啼叫未住,即便乳兒,致傷胃脘,吐、下酸臭是也。食積者,乳食過飽,飽即困睡,肚脹吐瀉是也。氣積者,因母怒氣不散,即便乳兒,兒食氣乳,停滯不化,腹痛多啼,痢如蟹渤是也。

驚積者,受驚而後有積,時泄青菜汁是也,虛積者,或曾傷食吐瀉,或曾取轉致虛,其積尚伏,故曰虛積,面與手、足俱腫是也。實積者,壯熱屎硬,口渴引飲,善食是也,和脾化積湯加減治之。積塊者,丹溪云:氣不能成塊,乃痰與食積死血也。凡治積塊,不可專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

白話文:

積病的成因,往往源於餵奶不當。要辨別虛實,需觀察孩子的形狀。更要留意驚積與氣積,面黃肚熱就是這些病症的明顯徵兆。

孩子可能出現乳積、食積、氣積、驚積、虛積、實積、積塊等不同的積病。若孩子在夜間發熱,肚子發燙,面容發黃,就是積病的明確證據。

乳積,是指孩子啼哭不止,卻馬上餵奶,損傷了胃脘,導致嘔吐、排泄酸臭的症狀。

食積,是指孩子吃奶過飽,吃完就昏昏欲睡,肚子脹痛,嘔吐腹瀉。

氣積,是指母親生氣,怒氣未散,就立刻餵奶,孩子吸入氣和奶,停滯不化,導致腹痛、哭鬧不止,排泄物像蟹殼一樣。

驚積,是指孩子受驚後出現積病,時常排泄青菜汁。

虛積,是指孩子曾經傷食嘔吐、腹瀉,或因轉移生病導致虛弱,積病潛伏在體內,所以稱為虛積,表現為面部、手腳浮腫。

實積,是指孩子發熱、大便乾硬、口渴、愛吃東西。可用和脾化積湯加減治療。

積塊,是指丹溪先生所說的,氣無法形成塊狀,而是痰、食積和死血形成的。治療積塊,不能單靠下藥,否則會損耗真氣,病症也無法消除。

當消導行血開痰為主,塊去,須大補。錢孔純云:癖塊遊走不定,攻則痛悶,日漸枯瘦,急用化癖法貼之,內服消積化聚丸,以除痼疾。若臉黑頰青,不治。詳載第四卷,宜參看。

和脾化積湯

治小兒一切諸積,後備加減法。

山楂,枳實,蓬朮,厚朴,白芍,甘草,陳皮

乳積加砂仁、香附。氣積加木香、蘇梗。驚積加茯神、遠志。虛積加白朮、茯苓。實積加檳榔、牽牛。表有熱加柴胡、黃芩。里有熱加黃連、木通。小便不利加滑石、澤瀉。大便不通加大黃、枳殼。寒月,加益智、草豆蔻。

白話文:

治療以消導行血開痰為主,腫塊消退後,需要大補。錢孔純說:癖塊遊走不定,發作時會疼痛悶脹,日漸消瘦,需要緊急使用化癖法貼敷,內服消積化聚丸,以去除頑疾。如果臉色發黑,頰部青紫,就無法治療了。詳細內容請參閱第四卷。

和脾化積湯

治療小兒各種積聚,可以根據情況加減藥物。

藥材包括:山楂、枳實、蓬朮、厚朴、白芍、甘草、陳皮。

乳積加砂仁、香附。氣積加木香、蘇梗。驚積加茯神、遠志。虛積加白朮、茯苓。實積加檳榔、牽牛。表有熱加柴胡、黃芩。里有熱加黃連、木通。小便不利加滑石、澤瀉。大便不通加大黃、枳殼。寒月,加益智、草豆蔻。

消積化聚丸

治五積六聚、痞癖攻痛。

三稜,白朮(炒),茯苓,黃連,乾漆(炒去煙),木香,硇砂,益智(炒),歸尾(酒洗),麥芽(微炒,各三兩),紅花,砂仁(炒),門冬,枳殼(炒),穿山甲(燒灰),青皮,柴胡,神麯(炒,各二兩),蓬朮(煨),檳榔(炙),桃仁,香附(薑汁拌,炒),鱉甲(醋炙,各四兩)

白話文:

消積化聚丸主治五積六聚、痞癖攻痛,由三稜、白朮(炒)、茯苓、黃連、乾漆(炒去煙)、木香、硇砂、益智(炒)、歸尾(酒洗)、麥芽(微炒)、紅花、砂仁(炒)、門冬、枳殼(炒)、穿山甲(燒灰)、青皮、柴胡、神麯(炒)、蓬朮(煨)、檳榔(炙)、桃仁、香附(薑汁拌,炒)、鱉甲(醋炙)等藥材組成。

上末,蜜丸,重三錢,空心陳米湯化下。

琥珀膏

大黃,朴硝(各一兩)

為末,以大蒜搗膏貼之。

白話文:

上末,蜜製成丸,每個約重三錢,空腹時用陳年米湯送服。

琥珀膏

大黃、朴硝(各一兩)研磨成粉。

將其混合,用大蒜製成膏狀,然後貼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