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十 (5)
卷十 (5)
1. 瘧疾九
【歌】兒瘧多從痰積成,風傷驚觸不同論。頭疼體痛為風瘧,發搐由來必是驚。咳喘便知痰所得,若還食瘧腹中疼。瘧久脅旁因有塊,此名瘧母為根深。
【論】小兒之瘧,多是食積、痰飲,留於脅下,故作寒熱。蓋人之一身,腰以上,陽主之;腰以下,陰主之。脅下者,當其中,為陰陽升降之樞,故脅下有痰、食,塞其道路,陽欲與陰交,而為所阻,熱斯作焉,陽得過其處,熱斯解矣;陰欲與陽交,而為所間,寒斯作焉,陰得過其處,寒斯息矣。又有寒熱往來,兼以頭疼骨節痛,明是風邪,得汗即解。
又有寒熱往來,兼以腹膨作痛,明是食積,得下即愈。又有熱而不寒者,病在裡,調其中而已。寒而不熱者,病在表,解其肌而已。一日一發者,榮衛行速故也,得病為近。間日一發者,榮衛行遲故也,得病為遠。凡治小兒之瘧,以食積、痰飲為主,而風邪次之,驚又次之,乃得治瘧之要焉,詳載第四卷第二論中。
瘧疾例方
檳榔,草果,半夏,貝母,柴胡,黃芩(等分),甘草(少許)
煎服。
食瘧腹膨食少,或時作痛。
麥芽,神麯,檳榔,草果,柴胡,蘇葉,蘇梗(各一錢)
煎服。
痰瘧咳嗽喘急。
川芎,柴胡,貝母,知母,橘紅,黃芩,蘇子(各一錢)
煎服。
風瘧頭痛,骨節疼,或鼻寒氣粗。
羌活,防風,蘇葉,川芎,柴胡,白芷(等分),甘草(減半)
煎服。
驚瘧寒熱發搐。
茯神,遠志(去心),麥冬(去心),柴胡,半夏(薑製,各一錢),甘草(二分)
煎服。
痎瘧久不愈,脅下有塊,俗名瘧母,服鱉甲丸。(方見四卷。)
陰瘧至晚即發,累月不已。
人參,芍藥(炒),川芎,柴胡(各一錢),炙甘草,紅花(各三分)
煎服。
白話文:
【歌謠】兒童瘧疾大多源自痰飲和積食形成,因風邪侵擾或是受到驚嚇導致的則另當別論。頭痛且全身痠痛的是風瘧,出現抽搐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受驚。咳嗽喘息可知是由痰飲引起,若是食瘧,腹部會感到疼痛。長期的瘧疾可能在肋側形成硬塊,這被稱為瘧母,是病情已深入的表現。
【討論】兒童的瘧疾,大多源自積食和痰飲滯留在肋側,因此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人體上半身為陽性,下半身為陰性,而肋側正位於中間,是陰陽交換的關鍵點。當痰飲和食物堵塞了這個部位,陽氣欲與陰氣交換卻受阻,因而產生熱感;當陽氣通過後,熱感就會消散;同理,陰氣欲與陽氣交換卻受阻,就會產生寒感,陰氣通過後,寒感就會停止。此外,若併有寒熱交替、頭痛和骨節痛,這是風邪所致,出汗即可緩解。
若併有寒熱交替及腹部脹痛,這通常是積食造成的,通便後即可痊癒。若是隻有熱感無寒感,病竈在體內,調理體內即可;若是隻有寒感無熱感,病竈在體表,舒緩肌肉即可。每日發作一次的,是因營衛循環較快,代表病程較近;隔日發作一次的,是因營衛循環較慢,代表病程較長。治療兒童瘧疾,主要應對付積食和痰飲,其次纔是風邪和驚嚇,這是治療瘧疾的重點,詳細內容記載在第四卷第二章中。
以下是治療瘧疾的基本藥方:
檳榔,草果,半夏,貝母,柴胡,黃芩(等量),甘草(少量)
煎煮後服用。
若食瘧造成腹部脹痛,食慾不佳:
麥芽,神麯,檳榔,草果,柴胡,蘇葉,蘇梗(各約三克)
煎煮後服用。
若痰瘧導致咳嗽及呼吸急促:
川芎,柴胡,貝母,知母,橘紅,黃芩,蘇子(各約三克)
煎煮後服用。
若風瘧導致頭痛,骨節疼痛,或是鼻塞呼吸粗重:
羌活,防風,蘇葉,川芎,柴胡,白芷(等量),甘草(減半)
煎煮後服用。
若驚瘧導致寒熱交替,抽搐:
茯神,遠志(去心),麥冬(去心),柴胡,半夏(薑製,各約三克),甘草(約六克)
煎煮後服用。
若瘧疾久治不癒,在肋側形成硬塊,民間稱之為瘧母,可服用鱉甲丸。(藥方詳見第四卷)
若陰瘧導致傍晚開始發作,連續數月不停止:
人參,芍藥(炒),川芎,柴胡(各約三克),炙甘草,紅花(各約一克)
煎煮後服用。
2. 痢疾十
(新增)
【歌】小兒食積因成痢,初起必當先導滯。赤屬熱而白屬寒,紅而散者從傷治。下如五色定難醫,久病脫肛宜補氣。若還身熱不加餐,從來患此終須斃。
【論】小兒痢疾,不問新、久,皆以食積治。新者必用消導,久者必兼調補,挾熱治熱,挾寒治寒,挾傷治傷。白者為寒,赤者為熱,深黃者亦熱,紅而散者為傷。治痢以傷,痢或尋愈,治傷以痢,未有愈者。(詳載第四卷,宜參看。)
初痢宜消導
檳榔,枳實,蓬朮,大黃,牽牛(等分)
為細末,白滾湯送下,每服三錢。逐去積滯,徐徐調補。
赤痢宜消化兼涼。
當歸,黃連,滑石,赤曲,芍藥,神麯,陳皮(各一錢),甘草(四分)
煎服。
白痢宜消化兼溫。
白朮,茯苓,神麯,麥芽(各一錢),肉桂,木香,甘草(各三分)
煎服。
純血痢兼傷治。
當歸,紅花,赤曲,滑石,山楂,麥芽(各一錢),甘草(三分)
煎服。
白話文:
【歌謠】小孩因為食物積滯導致痢疾,一開始就應該先幫助排便。若是便血是紅色的表示身體過熱,白色的則是寒涼所致,若是血色散開且紅,那可能是受了外傷。如果排泄物呈現五顏六色,這情況通常很難治療。如果病程長久,導致肛門脫垂,那就需要補氣。如果患者發燒又不願進食,這種病通常會致命。
【討論】小孩的痢疾,無論是新發還是慢性,都可能因為食物積滯引起。新發的痢疾必須用助消化的藥物,慢性的則需要輔以調理和滋補。如果有熱症,就治療熱症;如果是寒涼,就對付寒涼;若是外傷,就要治療外傷。白色表示寒涼,紅色表示熱,深黃色也是熱,血色散開且紅,表示受了外傷。治療痢疾時若能處理好外傷,痢疾可能會痊癒,但若只針對痢疾,外傷卻沒有得到治療,那痢疾是不會好的。(詳細內容在第四卷中有記載,可以參考看看。)
痢疾初期適合用助消化的藥物。
使用的藥物包括:檳榔、枳實、蓬朮、大黃、牽牛(等量)。
研磨成細粉,用熱水吞服,每次服用三錢。這樣可以去除體內的積滯,然後再慢慢調理滋補。
紅色痢疾適合用助消化和清涼的藥物。
使用的藥物包括:當歸、黃連、滑石、赤曲、芍藥、神麯、陳皮(各一錢),甘草(四分)。
煎煮後服用。
白色痢疾適合用助消化和溫暖的藥物。
使用的藥物包括:白朮、茯苓、神麯、麥芽(各一錢),肉桂、木香、甘草(各三分)。
煎煮後服用。
純血痢疾同時伴隨外傷的,需要同時治療。
使用的藥物包括:當歸、紅花、赤曲、滑石、山楂、麥芽(各一錢),甘草(三分)。
煎煮後服用。
3. 積病十一
【歌】積病原因乳哺成,審其虛實察其形。更看驚積與氣積,面黃肚熱得其情。
【論】小兒有乳積、食積、氣積、驚積、虛積、實積、積塊之不同。惟夜間有熱,肚熱面黃者,傷積之明驗也。乳積者,因兒啼叫未住,即便乳兒,致傷胃脘,吐、下酸臭是也。食積者,乳食過飽,飽即困睡,肚脹吐瀉是也。氣積者,因母怒氣不散,即便乳兒,兒食氣乳,停滯不化,腹痛多啼,痢如蟹渤是也。
驚積者,受驚而後有積,時泄青菜汁是也,虛積者,或曾傷食吐瀉,或曾取轉致虛,其積尚伏,故曰虛積,面與手、足俱腫是也。實積者,壯熱屎硬,口渴引飲,善食是也,和脾化積湯加減治之。積塊者,丹溪云:氣不能成塊,乃痰與食積死血也。凡治積塊,不可專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
當消導行血開痰為主,塊去,須大補。錢孔純云:癖塊遊走不定,攻則痛悶,日漸枯瘦,急用化癖法貼之,內服消積化聚丸,以除痼疾。若臉黑頰青,不治。詳載第四卷,宜參看。
和脾化積湯
治小兒一切諸積,後備加減法。
山楂,枳實,蓬朮,厚朴,白芍,甘草,陳皮
乳積加砂仁、香附。氣積加木香、蘇梗。驚積加茯神、遠志。虛積加白朮、茯苓。實積加檳榔、牽牛。表有熱加柴胡、黃芩。里有熱加黃連、木通。小便不利加滑石、澤瀉。大便不通加大黃、枳殼。寒月,加益智、草豆蔻。
消積化聚丸
治五積六聚、痞癖攻痛。
三稜,白朮(炒),茯苓,黃連,乾漆(炒去煙),木香,硇砂,益智(炒),歸尾(酒洗),麥芽(微炒,各三兩),紅花,砂仁(炒),門冬,枳殼(炒),穿山甲(燒灰),青皮,柴胡,神麯(炒,各二兩),蓬朮(煨),檳榔(炙),桃仁,香附(薑汁拌,炒),鱉甲(醋炙,各四兩)
上末,蜜丸,重三錢,空心陳米湯化下。
琥珀膏
大黃,朴硝(各一兩)
為末,以大蒜搗膏貼之。
白話文:
【歌】積病的原因往往源自哺乳的問題,仔細觀察小孩的身體狀況,辨別虛實,從面色和腹部的溫度,我們可以得知病情。
【論】小兒的積病有乳積、食積、氣積、驚積、虛積、實積以及積塊等多種情況。尤其在夜晚,如果小孩腹部發熱、面色泛黃,這通常是傷積的明顯徵兆。乳積,指的是孩子哭泣不停就立即餵奶,導致胃部受傷,出現嘔吐和排泄物帶有酸臭的情況。食積,是因為吃得太飽,飽餐後即刻入睡,造成肚子脹大和嘔吐、腹瀉。氣積,是因為母親生氣時哺乳,孩子吸進了帶著怒氣的奶水,導致食物在胃中無法消化,常見腹痛、多哭,以及排泄物類似蟹肉的情況。
驚積,是在受到驚嚇後產生的積病,會頻繁排出綠色的排泄物。虛積,可能是曾經因為食積而嘔吐、腹瀉,或者曾經生病而變得虛弱,積病仍然潛伏,因此稱為虛積,其特徵是面部、手腳都可能出現浮腫。實積,特徵是高熱、大便乾硬、口渴、胃口好。治療實積,可使用和脾化積湯,根據病情加減藥材。積塊,是痰、食積、死血凝結而成,治療積塊,不能單靠瀉藥,這樣只會損耗正氣,病根不會去除。
應以消食、活血、化痰為主,積塊消失後,必須進行大補。若積塊遊移不定,攻之則疼痛,且逐漸消瘦,應立刻使用化癖法,並內服消積化聚丸來除掉痼疾。但若是臉色發黑、雙頰蒼白,則無法救治。詳細內容請參考第四卷。
和脾化積湯,能治療小兒各種積病,具體的藥材加減法會在後面列出。主要成分包括山楂、枳實、蓬朮、厚朴、白芍、甘草、陳皮等。
消積化聚丸,能治療五積六聚、痞癖攻痛。主要成分有三稜、白朮、茯苓、黃連、乾漆、木香、硇砂、益智、歸尾、麥芽、紅花、砂仁、門冬、枳殼、穿山甲、青皮、柴胡、神麯、蓬朮、檳榔、桃仁、香附、鱉甲等。
琥珀膏,由大黃和朴硝組成,研磨成粉末後,與大蒜一起搗成膏狀,外敷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