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 (6)

1. 傷寒十二

(新增)

【歌】嬰兒氣怯病傷寒,挾食挾驚分兩般。要解六經傳變候,參詳仲景活人方。

【論】《活人書》云:傷寒,大人、小兒治一般,但小小分劑,藥性差涼耳。要之,其傳變,其形證,與大人不殊也。其所異治者,挾驚、挾食而已。錢仲陽云:小兒正傷寒者,謂感冒寒邪,壯熱頭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須解表微汗。挾驚者,因驚而又感寒邪;或因傷寒熱極生風,是熱乘於心,心神易動,故發搐也。

當先發表,後利驚。挾食者,或先傷於風寒,後復停滯飲食;或先停滯飲食,而後傷於風寒。以致發熱氣粗,噯氣,壯熱頭疼,腹脹作痛,大便酸臭,先用解散,次與消導,不解者,大柴胡湯下之。其六經傳變證治,當遵仲景法,自有專方,不復贅論,挾驚、挾食者,各從本證治之。

白話文:

嬰兒若染上傷寒,病症可分為挾食和挾驚兩種。想要了解六經傳變的徵候,就必須參照《傷寒論》的治療方法。書中記載,傷寒的治療,大人和小孩方法一致,只是小孩的藥量需要減輕,藥性也要偏涼一些。總之,小孩傷寒的傳變和症狀表現,與大人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治療上要區分挾驚和挾食。錢仲陽說,小孩正傷寒就是受寒邪入侵,表現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畏寒肢體僵硬,需要解表發汗。挾驚則是指孩子受驚之後又受寒邪入侵,或因傷寒發熱太過而產生風邪,導致心火旺盛,心神不寧而出現抽搐。應先解表,後治驚。挾食是指孩子先受風寒,後又消化不良,或者先消化不良,後又受風寒,導致發熱、呼吸急促、打嗝、發熱頭痛、腹脹疼痛、大便酸臭。可以用解散湯治療,再配合消導藥物,如果效果不好,就用大柴胡湯來治療。六經傳變的證治,應遵循《傷寒論》的方法,自有專門的方劑,這裡不再贅述。對於挾驚和挾食,則應根據其本證進行治療。

疏邪定驚湯

治挾驚傷寒,乃太陽經之藥。

麻黃,羌活,白芷,防風,膽星,天麻,薄荷,黃芩,前胡,桔梗

冬月無汗去黃芩、薄荷,加生薑、蔥白。三時去麻黃。陽明經目痛鼻乾,不眠,脈洪而長,加葛根。少陽經耳聾脅痛,脈弦數而嘔,加柴胡、半夏、橘皮、生薑。少陽、陽明合病,加柴胡、葛根、芍藥,去羌活、麻黃,蓋少陽有三禁,不可汗、下、利小便也。傳入陽明為里,脈沉實,譫妄惡熱,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而渴,用大柴胡湯。

白話文:

疏邪定驚湯用於治療夾雜驚恐的傷寒,是治療太陽經病症的藥方。藥材包括麻黃、羌活、白芷、防風、膽星、天麻、薄荷、黃芩、前胡、桔梗。冬天無汗時要去除黃芩和薄荷,加入生薑和蔥白。任何季節都去除麻黃。若是陽明經出現目痛鼻乾、失眠、脈洪而長的症狀,加入葛根。若出現少陽經的耳聾脅痛、脈弦數而嘔吐,則加入柴胡、半夏、橘皮和生薑。如果少陽、陽明經同時發病,則加入柴胡、葛根、芍藥,去除羌活、麻黃,因為少陽經有三禁,不可發汗、瀉下、利小便。若病症傳入陽明經,脈沉實,神志不清,發熱,六、七日不排便,口乾咽燥,則要用大柴胡湯。

解肌調中飲

治挾食傷寒,乃三陽經之藥。

羌活,防風,柴胡,乾葛,蘇葉,黃芩,枳實,厚朴,神麯,山楂,陳皮,半夏

加砂仁五分,生薑三片,煎服。

如冬月去黃芩,加麻黃。夏月加石膏。渴加天花粉,去半夏。有汗去蘇葉,加芍藥。胸中滿悶加枳殼、桔梗。喘加杏仁。嗽加金沸草、前胡。表邪退而便秘者,去羌活、防風、蘇葉、乾葛,加大黃。

白話文:

解肌調中飲

這方藥用於治療因飲食不當而引發的傷寒,屬於治療三陽經的藥方。

藥材包括:羌活、防風、柴胡、乾葛、蘇葉、黃芩、枳實、厚朴、神麯、山楂、陳皮、半夏。

另加砂仁五分、生薑三片,煎服。

根據季節和症狀調整藥材:

  • 冬月可去黃芩,加麻黃。
  • 夏月可加石膏。
  • 口渴者可加天花粉,去半夏。
  • 有汗者可去蘇葉,加芍藥。
  • 胸中滿悶者可加枳殼、桔梗。
  • 喘者可加杏仁。
  • 咳嗽者可加金沸草、前胡。
  • 表邪退而便秘者,可去羌活、防風、蘇葉、乾葛,加大黃。

大柴胡湯

治內熱,大便難,身熱,不惡寒,反惡熱。

柴胡,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大黃

上,薑、棗,煎服。

白話文:

大柴胡湯

治療內熱引起的困難排便,身體發熱,不畏寒,反而怕熱。

柴胡、黃芩、芍藥、半夏、枳實、大黃

以上各味藥物,加生薑和大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2. 痘瘡十三

【歌】熱徹標形必定稀,根紅色澤滿而肥。清便自可身無羌,飲食如常不用醫。出不快時尤可發,密宜解毒勿教遲。鮮紅恐後翻成紫,泄痢須知裡氣虛。五六日來生癢塌,咬牙寒噤異功宜。瘡稠力薄難肥滿,大劑參歸及桂耆,紫草川芎香白芷,更加糯米復何疑。青乾黑陷溲便澀,可用宣風急下之。

身熱煩渴微腹滿,喘而便秘面紅赮,心煩悶亂溲黃赤,利水還須導赤除。七八日來猶發熱,內因熱盛外蒸皮,故使斑瘡痂不著,宣風散子入生犀。耳居反熱知歸腎,黑陷分明有死期。百祥丸瀉膀胱火,下後身溫飲水奇,急用溫脾為上策,十中一二可扶持。

白話文:

【歌】熱徹標形必定稀,根紅色澤滿而肥。清便自可身無羌,飲食如常不用醫。出不快時尤可發,密宜解毒勿教遲。鮮紅恐後翻成紫,洩痢須知裡氣虛。五六日來生癢塌,咬牙寒噤異功宜。瘡稠力薄難肥滿,大劑參歸及桂耆,紫草川芎香白芷,更加糯米復何疑。青乾黑陷溲便澀,可用宣風急下之。

身熱煩渴微腹滿,喘而便祕面紅赮,心煩悶亂溲黃赤,利水還須導赤除。七八日來猶發熱,內因熱盛外蒸皮,故使斑瘡痂不著,宣風散子入生犀。耳居反熱知歸腎,黑陷分明有死期。百祥丸瀉膀胱火,下後身溫飲水奇,急用溫脾為上策,十中一二可扶持。

此歌描述了熱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熱病會使人身體發熱、口渴、腹部不適、喘息、便祕、面色紅赤、小便黃赤等症狀。治療方法包括解毒、清熱、調氣等。對於病情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的情況,需要採取更加強力的藥物治療,如使用參歸桂耆、紫草、川芎、香白芷等中藥,並加入糯米增強效果。對於出現尿少、便祕等症狀,可以採用宣風通便的方法。若病情繼續惡化,需要使用百祥丸瀉膀胱火。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溫暖,補充水分,對恢復有幫助。在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過度勞累。對於病情較爲嚴重或持續不見好轉的情況,建議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論】夫痘瘡皆由子在母胎中受其三穢液毒,停蓄臟腑,皆太陰濕土壅滯,君、相二火之所作。因小兒真氣既盛,正氣初旺,邪無所容,或風寒傷於表,食飲傷於裡,其毒由是發焉。故因外者治外,因內者治內,內外皆和,其痘自出。至於惡寒者發之,表太熱者奪之,里渴者清之,秘者通之,驚者安之,泄者分之,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熱者和之,不可執一,大抵如傷寒隨經用藥,最為高論。

若輕者,發熱四、五日;熱徹始出,其瘡必稀,故前後心無,頭面稀少,明潤光澤,作三、四次出,無內外邪證,便溺如常,飲食如故,此受之最輕也,不用服藥自已。其一熱便湧出,密如針頭,不分根腳,尚有表邪,時忽泄利嘔逆,飲食不進,或煩悶不安,或狂躁不寧,大、小便秘澀不通,瘡色鮮紅,或灰白而不澤,或隱隱在於皮膚中,或咳嗽鼻噴不止,或腰痛不能立起,耳居反熱,身體反冷,惡寒振慄,咬牙,癢塌,燥渴不止,黑陷青紫倒靨,此皆沉重之候也。必審其寒、熱、虛、實而調之,則無不效矣。

白話文:

痘瘡論述

論述:痘瘡都是因為胎兒在母體中感染了三穢液的毒素,積聚在臟腑之中,這是因為太陰濕土壅滯,君火、相火互相作用造成的。由於小兒真氣充沛,正氣旺盛,邪氣無處容身,但如果受到風寒侵襲外邪,或飲食不節傷及內裡,毒素便會因此而發作。因此,外因要治外,內因要治內,內外調和,痘疹自然就會長出來。

至於發燒惡寒的,就要用藥發汗;表面太熱的,就要用藥清熱;內熱口渴的,就要用藥清熱解渴;便秘的,就要用藥通便;驚恐的,就要用藥安神;腹瀉的,就要用藥止瀉;虛弱的,就要用藥補益;畏寒的,就要用藥溫暖;發熱的,就要用藥清熱,不可執著於一種方法。總之,就像治療傷寒一樣,要根據不同的症狀,選用不同的藥物,這是治療痘瘡最為精妙的論述。

輕重程度

  • 輕症:發燒四五天,熱度到達最高點時痘疹才開始長出來,瘡疹稀疏,頭面部位瘡疹較少,光澤明亮,長出三到四次,沒有內外邪氣的症狀,大小便正常,飲食如常,這是最輕的感染,不用服藥也能自愈。
  • 重症:發燒就馬上長出密密麻麻的痘疹,像針頭一樣密不透風,沒有根腳,還伴隨著表邪,有時會出現腹瀉嘔吐,飲食不進,或煩躁不安,或狂躁不安,大小便便秘不通,瘡色鮮紅或灰白無光澤,或隱藏在皮膚中,或咳嗽鼻塞不止,或腰痛不能站立,耳朵發熱,身體冰冷,惡寒發抖,咬牙,皮膚瘙癢,口渴不止,黑陷青紫倒靨,這些都是痘瘡嚴重的徵兆。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寒熱虛實,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治療。

大抵寒為虛,熱為實。氣虛寒則宜溫補,氣實熱則宜清涼,血虛則宜補血,血熱則宜解毒,必取其氣血中和,無過不及可也。凡痘灰白不紅,綻不起,發出不快,昏暗陷頂,皆表寒而虛。二便清,飲食不化,身涼,手、足、口氣俱冷,不渴,少食,唇白涕清,皆裡寒而虛。

此表、裡虛寒之證,急宜溫脾胃,補氣血,當用參、耆、四物、木香、肉桂等藥,以助貫膿收靨。夫表虛者,以補氣為主而補血次之。裡虛者,於補血之中而兼補氣。苟能補氣,而脾胃自壯,胃氣隨暢,在後必無陷伏之憂;既能補血,則氣血周流,送毒出盡,不致凝滯,在後必無癢塌之患。凡紅紫干滯,黑陷焦枯者,皆表熱而實。

白話文:

一般來說,寒性屬於虛證,熱性屬於實證。氣虛寒的人應該溫補,氣實熱的人應該清涼,血虛的人應該補血,血熱的人應該解毒,最終要達到氣血平衡,不可過猶不及。如果痘疹灰白不紅,不易綻開,發疹缓慢,颜色昏暗,陷于头顶,都是表寒虛證。如果大小便清稀,飲食消化不良,身体发凉,手脚和口鼻都冰冷,不渴,少食,嘴唇发白,鼻涕清稀,都是裡寒虛證。

以上表裡虛寒的症狀,都需要緊急溫補脾胃,補益氣血,應該使用人參、黃芪、四物湯、木香、肉桂等藥物,幫助膿液排出,痘疹消退。表虛的人,以補氣為主,補血為輔。裡虛的人,在補血的同時也要兼顧補氣。如果能夠補氣,脾胃就會强壮,胃氣就能順暢,日后就不会有陷伏的风险。如果能够補血,氣血就能流通,毒素就能顺利排出,不至於凝滯,日后就不会有痒塌的困扰。如果痘疹呈紅色或紫色,干燥滞留,或者黑色凹陷,焦枯干涸,都是表熱實證。

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身熱鼻乾,氣熱唇燥,煩渴者,皆裡熱而實。此表、裡實熱之證,急宜涼血解毒,當用化毒湯、紅花、紫草、黃芩、牡丹皮、蟬蛻、鼠黏、荊芥之類。如表熱者,宜清涼解表,而分利次之。裡熱者,則重於解毒而兼清涼,或在二、三日之前,熱毒盛者,微下之亦可。

蓋涼血不至紅紫,解毒則免黑陷。故表虛不補,則成外剝;裡虛不補,則成內攻;表實過補,則不結靨;裡實過補,則發癰毒,所以痘證變遷無常,若色一轉,又當變通,不可拘於一定也。

白話文:

便秘、小便灼熱、身體發熱、鼻乾、口乾舌燥、口渴,都是內熱積聚的表現。這屬於表裡實熱的症狀,應該緊急用涼血解毒的方法治療,可以用化毒湯、紅花、紫草、黃芩、牡丹皮、蟬蛻、鼠黏、荊芥等藥物。如果以表熱為主,應該清熱解表,利尿次之;如果是裡熱為主,則要重點解毒,同時清熱,如果在兩三天前熱毒比較重,可以用微瀉的方法。

因為涼血可以防止出現紫斑,解毒可以防止出現黑色素沉著。如果表虛不補,容易導致表氣散失;裡虛不補,容易導致內傷加重;表實過度補益,容易導致病情加重;裡實過度補益,容易導致瘡瘍腫毒。因此,痘疹的變化無常,一旦顏色變化,就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不可拘泥於固定的方法。

氣虛

凡氣虛之證,初發身熱,手足厥冷,乍涼乍熱,精神倦怠,肌肉㿠白,飲食減少,四肢倦而睡臥安靜,便清自調,虛證無疑。未見點前,用參耆飲加輕劑發散,如:紫蘇、防風、白芷。見點之後,用參耆飲加輕劑開提,如:川芎、桔梗。見點四日之後,重用參耆飲,隨病加減處治。

七、八日漿足之後,保嬰百補湯調養氣血而已。此證末梢,塌陷黑靨者,多用木香異功散收功。

血熱

凡血熱之證,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色枯,煩躁,渴欲飲水,日夜啼哭,睡臥不寧,好睡冷處,小便赤澀,熱證無疑。未出之前,治從升麻葛根湯或升麻流氣飲,雖皆可服,縱不若十神解毒湯為穩。既出至見點三、四日後,熱證悉平,勢將行漿,從太乙保和湯加減。八、九日漿足之後,則有保嬰百補湯調養之。

白話文:

氣虛

凡是氣虛的症狀,一開始會出現發熱,手腳冰冷,時冷時熱,精神疲倦,肌肉蒼白,食慾不振,四肢無力,喜歡安靜地躺臥,排便清稀,這些都是氣虛的明顯表現。

在尚未出現出疹之前,可以使用參耆飲加上輕微發散的藥物,例如紫蘇、防風、白芷。等疹子出現之後,則要使用參耆飲加上輕微提氣的藥物,例如川芎、桔梗。疹子出現四天之後,就要加重參耆飲的用量,並根據實際情況加減藥物。

七、八天後,乳汁充足後,可以使用保嬰百補湯調養氣血。如果氣虛的症狀到了末期,出現塌陷、面色黑黃的現象,就要用木香異功散收功。

血熱

凡是血熱的症狀,一開始會出現發熱很厲害,臉頰發紅,頭髮乾燥無光澤,煩躁不安,口渴想喝水,日夜哭鬧,睡不安穩,喜歡睡在陰涼的地方,小便顏色深紅,這些都是血熱的明顯表現。

在疹子尚未出現之前,可以使用升麻葛根湯或升麻流氣飲治療,雖然都可以服用,但十神解毒湯更穩妥。疹子出現後,一直到出現第三、四天,熱症完全消失,即将開始分泌乳汁時,就要使用太乙保和湯加減治療。八、九天後,乳汁充足後,就要用保嬰百補湯調養身體。

毒盛

凡熱毒壅遏之證,初發身熱壯盛,腮紅臉赤,毛焦皮燥,氣粗喘滿,腹脹煩躁,狂言譫語,睡臥不寧,大便秘結,小便赤澀,面浮眼脹,多啼多怒,的系熱毒壅遏。未見點時,先須升麻葛根湯一服,隨服羌活散郁湯。至見點三日之內,諸證悉平,勢將行漿,則服益元透肌散加減。

漿足之後,即服保嬰百補湯調養而已。六、七日外,有紫黑乾枯及青灰乾白陷者,則有奪命、大造、百祥、牛李、豬尾、宣風、獨聖等方,皆可審用。惟曾經泄瀉,有木香異功證,則從木香異功散治之。

白話文:

毒盛

當熱毒積聚阻塞,症狀初起時,會出現發燒強烈,臉頰泛紅,皮膚乾燥,呼吸急促,腹脹煩躁,胡言亂語,睡不安穩,便秘,小便赤澀,面部浮腫,眼皮腫脹,容易哭鬧易怒,這些都是熱毒壅遏的表現。

在尚未出現發疹時,應先服用升麻葛根湯一劑,隨後服用羌活散郁湯。如果發疹後三天內,所有症狀都消退,並且有快要化膿的跡象,則服用益元透肌散加減。

膿液完全排出後,就服用保嬰百補湯調養即可。如果過了六七天,出現紫黑色、乾燥、枯萎,或青灰色、乾燥、白色凹陷的狀況,則可以用奪命、大造、百祥、牛李、豬尾、宣風、獨聖等方劑,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如果曾經出現腹瀉,並且出現木香異功的症狀,則應服用木香異功散治療。

參耆保元湯

治氣虛痘證。

人參(一錢),黃耆(二錢),甘草(五分,初熱生用,出定炙用),官桂(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糯米一撮,水煎,入人乳溫服。

按:參、耆、甘草性味甘溫,專補中氣之虛,而又加官桂以制其血。血在內,引而出之;血在外,引而入之。參、耆非桂之逐血引導,則不能獨樹其功也。又加生薑、糯米,以助參、耆之力。

十神解毒湯

白話文:

參耆保元湯用於治療氣虛導致的痘症。將人參一錢、黃耆二錢、甘草五分(初熱時生用,出定後炙用)、官桂三分一起研磨,加入生薑三片、糯米一小撮,用水煎煮,再加入人乳溫熱服用。參、耆、甘草性味甘溫,專門補益中氣虛損,官桂則有助於調節血氣,將血液引導到需要的地方。參、耆單獨使用無法達到最佳效果,需要官桂的輔助才能發揮作用。生薑和糯米可以加強參、耆的功效。

治血熱痘證,古人用黃連解毒湯,恐驟用寒涼,不惟冰伏,熱毒反出不快,抑且熱毒為其所抑,則鬱於臟腑,或肚痛腹脹,內潰而死者有之,豈若此方內外分消,用之為當?

生地,丹皮,赤芍,歸尾,紅花,川芎,桔梗,木通,連翹,腹皮

身熱壯盛加葛根、前胡;毒盛綿密咽痛,加甘草、荊芥、鼠黏子;口渴煩躁加麥冬、天花粉;大便秘加枳殼、前胡、酒蒸大黃;小便短澀,睡臥不寧,譫語加山梔、竹葉、燈心;發斑加玄參、犀角、紫草。

白話文:

治療血熱痘症,古人常用黃連解毒湯,但可能因為驟然使用寒涼藥物,不僅使熱毒被壓制,反而造成熱毒外溢,導致病情惡化。而且,如果熱毒被寒涼藥物抑制,則可能鬱積在臟腑,造成腹痛腹脹,甚至內潰而亡。因此,不如使用這個方劑,內外兼顧,消解熱毒,才是最恰當的選擇。

此方藥物包括:生地、丹皮、赤芍、歸尾、紅花、川芎、桔梗、木通、連翹、腹皮。

若患者發熱症狀較為嚴重,可加葛根、前胡;若毒性較重,咽喉疼痛,可加甘草、荊芥、鼠黏子;若口渴煩躁,可加麥冬、天花粉;若大便秘結,可加枳殼、前胡、酒蒸大黃;若小便短澀,睡眠不安,神志不清,可加山梔、竹葉、燈心;若出現斑疹,可加玄參、犀角、紫草。

羌活散郁湯

治毒盛壅遏喘脹,或為風寒外搏者。

羌活,防風,白芷,荊芥,桔梗,地骨皮,川芎,紫草,甘草,連翹,惡實,大腹皮

上為粗散,水一鍾,燈心十四莖,煎六分,溫服。

太乙保和湯(又名紫草透肌湯)

專治血熱痘證。服十神解毒湯後,熱證悉去,內外和平,見點三日之後,不易長大,用之則能保和元氣,活血解毒,助痘成漿。

紫草,川芎,山楂,桔梗,人參,甘草,生地,紅花,木通,糯米,生薑,燈心

白話文:

散郁湯用於治療毒氣積聚導致的呼吸困難,或因風寒入侵引起的胸悶。藥材包括羌活、防風、白芷、荊芥、桔梗、地骨皮、川芎、紫草、甘草、連翹、惡實、大腹皮,加燈心煎服。太乙保和湯(又名紫草透肌湯)則專治血熱引起的痘症。在服用十神解毒湯後,熱證消退,内外平衡,痘疹出現後三天不易长大,使用此湯能保和元氣,活血解毒,帮助痘疹化脓。药材包括紫草、川芎、山楂、桔梗、人參、甘草、生地、紅花、木通、糯米、生薑、燈心。

升麻葛根湯

治痘初發熱疑似之間。

葛根,升麻,甘草,芍藥

生薑煎服。

益元透肌散

專治壅熱痘證。服羌活散郁湯後,壅證悉開,氣血和平,見點三、四日後不肥大,不成漿者,用之則能勻氣解毒,透肌達表,領出元陽,助痘成漿而易結膿窠也。

鼠黏,蟬蛻,陳皮,桔梗,木通,山楂,川芎,紫草,人參,甘草

大棗、燈心,煎服。

異功散

治表虛癢塌,內虛泄瀉,寒戰咬牙,頭溫足冷。

木香,官桂,人參,附子,當歸,白朮,茯苓,陳皮,厚朴,丁香,肉果,半夏

白話文:

升麻葛根湯

治痘初發,熱疑似之間。

方劑:

  • 葛根
  • 升麻
  • 甘草
  • 芍藥

用法: 以生薑煎服。

益元透肌散

專治壅熱痘證。 服用羌活散郁湯後,壅證悉開,氣血和平,若痘點出現三、四日後,不肥大,不成漿者,則可以用此方。益元透肌散能勻氣解毒,透肌達表,領出元陽,助痘成漿,易結膿窠。

方劑:

  • 鼠黏
  • 蟬蛻
  • 陳皮
  • 桔梗
  • 木通
  • 山楂
  • 川芎
  • 紫草
  • 人參
  • 甘草
  • 大棗
  • 燈心

用法: 煎服。

異功散

治表虛癢塌,內虛泄瀉,寒戰咬牙,頭溫足冷。

方劑:

  • 木香
  • 官桂
  • 人參
  • 附子
  • 當歸
  • 白朮
  • 茯苓
  • 陳皮
  • 厚朴
  • 丁香
  • 肉果
  • 半夏

木香散

治痘灰白表虛,內虛泄瀉腹脹。

木香,丁香,人參,甘草,茯苓,腹皮,桂心,青皮,前胡,訶子,煨姜,大棗

保嬰百補湯

治痘瘡八、九日漿足之後別無他證,以此方調養氣血,資補脾胃。若有別證,隨虛實加減。

當歸,芍藥,熟地,山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大棗

水煎,溫服。

白話文:

木香散

功用: 治療痘疹後期出現灰白色疹子,伴隨表虛、內虛、腹瀉、腹脹等症狀。

藥材: 木香、丁香、人參、甘草、茯苓、腹皮、桂心、青皮、前胡、訶子、煨姜、大棗

保嬰百補湯

功用: 治療痘瘡發病八九天後,痘漿飽滿,無其他症狀,用此方調養氣血,滋補脾胃。若出現其他症狀,則需根據虛實情況加減藥物。

藥材: 當歸、芍藥、熟地、山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黃耆、大棗

服用方法: 水煎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