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水腫六

【歌】水濕由來脾土虛,不能行水漬於膚。須知陽水並陰水,氣血風形各有途。利水不須行峻利,脾能健運自寬舒。但將參朮常為主,加減當看所挾施。

【論】人借水穀以生,谷賴脾土以化。若脾土虛,則不能制水,故傳化失常,腎水泛溢反得以漬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發浮腫。其狀:目胞上下微起,肢體重著,咳嗽怔忡,股間清冷,小便黃澀,皮膚光腫,手按成窟,舉手即滿是也。然有五腫、十水,名狀不一,而致病之由,不過如此。

丹溪云:水病以健脾為主,使脾氣得實而氣運則水自行。非五苓、神祐、禹功之行水也,而宜以參、術為君,視其所挾之證而增減,無不效。若苟徒快利行水,多致不救也,悲夫!如風腫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氣腫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脅脹滿。血腫者,皮膚間紅縷赤痕。

陽水腫者,身腫消渴,溲赤煩躁,便秘,脈數。陰水腫者,身冷不渴,便清,脈遲。風水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身體反重而酸,或惡風自汗,外證骨節疼痛,脈浮不渴。皮水者,外證胕腫,按之成窟,不惡風,其腹如鼓,發汗之證。里水者,脈遲,外證自喘。石水者,脈沉,外證腹滿不喘。

黃汗風水者,脈浮,外證骨節痛,惡風。大抵腰以上腫者,當發汗,是開鬼門也,腰以下腫者,當利小便,是潔淨府也。此上下分消其濕,治水之良法也。

謹按:水腫之病,多起於外觸怒氣,內傷飲食所致。蓋肝常有餘,觸怒則益脹而干於脾。脾常不足,傷食則不運而生濕。濕鬱盛則化為水,上達於頭,下流於足,中滿於身之前後,浮腫如匏,堅實如石,寒冷如冰,行坐又難,眠臥不得,病而至此,蓋亦危矣!論治法,本當專利小水以寬其脹,但腫勢太盛,內而膀胱,外而陰囊,相連緊急,阻塞道路,雖加利水之劑,苦無一線之通,病何由去?必開其大便,以逐其水。隨下而隨補,則病已去而脾無恙,漸為調理,庶可得生。

苟病勢已極而猶守舊規,吾恐閉城門而欲其盜之出也,難矣!如腫勢未盛,還是利水為上。男子之腫,從上而下者為順,從下而上者為逆,男子先陽而後陰故也。女子之腫,從下而上者為順,從上而下者為逆,女子先陰而後陽故也。水氣面黑者不治,為陰勝陽也。不進飲食者死,為無胃氣也。

脛股間黃水出者死,䐃破脾絕故也。氣喘不定,缺盆平者死,肺氣絕故也。

【脈】水腫之證,有陰有陽,察脈觀色,問證須詳。陰脈沉遲,其色青白,不渴而瀉,小便清澀。脈或沉數,色赤而黃,燥糞赤溺,兼渴為陽。沉細必死,浮大無妨。

攻補兼施

加減胃苓湯

健脾除濕,寬中利小便。

白話文:

[水腫六]

【歌訣】 水腫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正常運化水液,導致水濕滯留在皮膚表面。水腫有陽水和陰水之分,病因分別與氣、血、風、體質有關。治療水腫不宜使用過於峻猛的利水藥,應當以健脾為主,讓脾胃恢復正常運化功能,水液自然能正常代謝。通常以人參、白朮為主要藥材,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酌情加減其他藥物。

【論述】 人需要依靠水穀精微來維持生命,而水穀的消化吸收則有賴於脾胃的運化功能。如果脾胃虛弱,就不能正常控制水液的運行,導致水液代謝失常,腎水反而會侵犯脾土,使三焦氣機阻塞,經絡壅塞,水液滲入皮膚,灌注於肌肉,從而出現浮腫。這種浮腫的症狀表現為:眼瞼上下稍微腫起、肢體沉重、咳嗽、心悸、大腿內側冰冷、小便黃赤澀痛、皮膚光滑腫脹、手指按壓後出現凹陷,抬手後凹陷處很快恢復原狀。水腫有五種腫脹和十種水腫的說法,雖然名稱和症狀各不相同,但病因歸根結底都是如此。

朱丹溪說:「治療水腫應以健脾為主,只要脾氣健壯,就能使氣機正常運轉,水液自然能自行排出。並不是使用五苓散、神祐丸、禹功散等峻猛的利水藥,而應以人參、白朮等藥材為主,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加減其他藥物,這樣就能有效治療水腫。如果只是單純使用峻猛的利水藥,往往會導致病情惡化,令人惋惜!」如果是風腫,皮膚會粗糙、麻木不仁,並出現遊走性的疼痛。如果是氣腫,皮膚會增厚,四肢消瘦,腹部和脅肋部脹滿。如果是血腫,皮膚會出現紅色或赤色的條紋。

陽水腫的症狀表現為全身腫脹、口渴、小便赤黃、煩躁、便秘、脈搏跳動快。陰水腫的症狀表現為身體發冷、不口渴、小便清澈、脈搏跳動慢。風水腫的症狀表現為體內有水氣,面部和眼睛腫大,身體發熱卻感到沉重酸痛,或者怕風自汗,同時伴有骨節疼痛,脈浮而不口渴。皮水腫的症狀表現為身體浮腫,按壓後出現凹陷,不畏懼風邪,腹部脹大如鼓,容易出汗。里水腫的症狀表現為脈搏跳動緩慢,身體有氣喘。石水腫的症狀表現為脈搏沉伏,腹部脹滿但不氣喘。

黃汗風水腫的症狀表現為脈搏浮動,同時伴有骨節疼痛和畏懼風邪。一般來說,腰部以上腫脹的,應當發汗,這是開泄體表的腠理以排除水濕;腰部以下腫脹的,應當利小便,這是清除體內下部的水濕。這是上下分消水濕的方法,是治療水腫的良策。

需要注意的是,水腫這種疾病,多是因為情志不暢,過於憤怒,以及飲食不節制所導致。肝氣容易過於旺盛,發怒會使肝氣更加亢盛,從而影響到脾的功能。脾氣經常不足,飲食不當就會使脾的運化功能失常,產生水濕。水濕鬱積過多就會化為水液,向上會到達頭部,向下會流至足部,在身體的前後都脹滿,浮腫像葫蘆一樣,堅硬像石頭,寒冷像冰塊,行動坐臥都困難,病情發展到這種地步就非常危險了!治療方法應該以利小便來緩解脹滿,但是如果腫脹過於嚴重,內至膀胱,外至陰囊,都緊繃連在一起,阻塞了水液的通道,即使服用利水藥物,也很難起到作用。這時候,就必須先疏通大便,把水液從大便中排出。在排出水液的同時也要補益身體,這樣既能祛除病邪,又能保護脾胃,之後再慢慢調理,才有可能痊癒。

如果病情已經很危急了還固守舊的治療方法,就像關上城門卻希望盜賊自己出來一樣,是不可能奏效的。如果腫脹的情況不是很嚴重,還是應該以利水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對於男子來說,水腫從上向下消退是順症,從下向上發展是逆症,因為男子的生理特點是先陽後陰。對於女子來說,水腫從下向上消退是順症,從上向下發展是逆症,因為女子的生理特點是先陰後陽。如果水腫患者臉色發黑,說明陰氣過盛,陽氣衰弱,難以治癒。如果水腫患者拒絕進食,說明胃氣已經衰竭,也難以治癒。

如果水腫患者的小腿和大腿間出現黃色水液滲出,說明脾氣衰竭,也難以治癒。如果水腫患者出現氣喘不定,胸骨上窩平坦,說明肺氣已經衰竭,也難以治癒。

【脈象】 水腫的病症有陰陽之分,診斷時要仔細觀察脈象、面色,詳細詢問病情。陰水腫的脈象是沉緩或遲,面色青白,不口渴並伴有腹瀉,小便清澈澀滯。陽水腫的脈象是沉數,面色赤黃,大便乾燥,小便赤黃,同時伴有口渴。如果脈象沉細,預示著病情危重,難以治癒;如果脈象浮大,則可能沒有大礙。

攻補兼施

加減胃苓湯 功效:健脾除濕,寬中理氣,利水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