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痢疾三

芍藥湯

治痢初起,腹痛,裡急後重,數至圊,不能便。

芍藥,當歸(各錢五分),黃連,黃芩(各錢二分),肉桂(四分),檳榔(一錢),木香(六分),甘草(四分),大黃(量人虛實,臨時斟酌)

加厚朴(一錢),枳殼(一錢),青皮(五分)

上,水煎,溫服。

如後重,小便澀,加炒滑石一錢五分。如腹痛甚,加砂仁一錢,再加當歸、木香各五分。食積加山楂、枳實各一錢。紅痢加川芎、桃仁泥各一錢。白痢加茯苓、陳皮、砂仁各八分。紅白相雜加川芎、桃仁以理血;滑石、陳皮、蒼朮以理氣。如嘔吐,食不下,加軟石膏、炒山梔各一錢,陳皮八分,入薑汁緩緩呷之,以瀉胃口之熱。

如色赤、黑相雜,此濕勝也,小便必赤澀短少,加木通、澤瀉、茯苓各一錢,炒山梔仁五分以分利之。如血痢,加川芎、桃仁、生地、炒槐花各一錢,去大黃、檳榔、肉桂。有一樣寒痢,去大黃、黃芩,加乾薑、縮砂、厚朴各五分以溫之。孕婦不用大黃,加山梔二錢,倍加芩、連、枳殼。

黃芩湯

治協熱下利(一名黃芩芍藥湯。)

黃芩(炒,二錢),芍藥(炒,一錢半),甘草(一錢)

水煎,溫服。

香連化滯湯

治積滯不行,裡急後重,頻上圊而去少。

即芍藥湯去大黃、桂,加青皮、枳實、滑石、陳皮。

挾風邪

外挾風邪,宜汗之,蒼朮防風湯。惡寒發熱,身首痛,神術湯。風邪乘虛入於腸胃,下清血,胃風湯。(方見泄瀉。)

蒼朮防風湯

蒼朮(三錢,泔制),防風(一錢五分)

加黃連,木香(各五分),厚朴,陳皮,枳殼(各一錢),甘草(四分)

上,生薑七片,煎服。

如頭痛身疼,發熱,加川芎、羌活、柴胡、黃芩各一錢。腹痛加當歸、炒芍藥、砂仁各一錢。裡急後重加檳榔一錢。

神朮散

治四時瘟疫,頭疼項強,發熱憎寒,身體疼痛。傷寒鼻塞聲重,咳嗽頭昏。

藁本,羌活,甘草,白芷,細辛,蒼朮,川芎

上,薑、蔥煎服。

秘方

治疫痢,一人有病,他人即傳染者是也。

用蒼朮一兩,水三鍾,煎至二鍾,去蒼朮,入防風、白朮、芍藥、羌活、人中黃各一錢,煎至一鍾,溫服。

挾寒

挾寒者,所下清冷,不渴,小便清白,手足冷,無熱證,脈沉遲,理中湯。過食生冷,及服寒涼藥多,本方加附子。病久,所下若鼻涕、凍膠,脈遲弱,形體虛怯,四肢倦怠,除濕湯。

理中湯

祛寒,止嘔逆泄利,定心腹冷痛,溫脾固胃。

人參,甘草(炙),白朮,乾薑(炮,等分)

上,水、姜煎。

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除濕湯

厚朴(薑汁拌炒),蒼朮(米泔浸,炒),半夏(各一錢),藿香葉(三分),陳皮,茯苓,白朮(各五分)

薑、棗水煎,溫服。

食積痢

白話文:

痢疾三

芍藥湯

治療痢疾初期,腹部疼痛,裡急後重(便意頻繁但排便困難),多次想上廁所卻無法順利排便。

藥方組成:芍藥、當歸(各五分),黃連、黃芩(各二分),肉桂(四分),檳榔(一錢),木香(六分),甘草(四分),大黃(根據患者虛實情況,酌情增減)。

另加:厚朴(一錢),枳殼(一錢),青皮(五分)。

用法:水煎服,溫服。

其他情況調整:

  • 後重(排便困難)且小便澀痛,加炒滑石一錢五分。
  • 腹痛劇烈,加砂仁一錢,並增加當歸、木香各五分。
  • 食積(食物積滯)加山楂、枳實各一錢。
  • 紅痢(痢疾帶血)加川芎、桃仁泥各一錢。
  • 白痢(痢疾不帶血)加茯苓、陳皮、砂仁各八分。
  • 紅白痢疾混合,加川芎、桃仁理血;滑石、陳皮、蒼朮理氣。
  • 嘔吐,食慾不振,加軟石膏、炒山梔各一錢,陳皮八分,加薑汁緩慢服用,以瀉胃火。
  • 痢疾顏色赤黑相雜(濕邪過盛),小便赤澀短少,加木通、澤瀉、茯苓各一錢,炒山梔仁五分以利尿。
  • 血痢(便血),加川芎、桃仁、生地、炒槐花各一錢,並去除大黃、檳榔、肉桂。
  • 寒痢(寒邪引起的痢疾),去除大黃、黃芩,加乾薑、縮砂、厚朴各五分溫中。
  • 孕婦禁用大黃,加山梔二錢,並增加黃芩、黃連、枳殼的用量。

黃芩湯

治療濕熱下痢(又名黃芩芍藥湯)。

藥方組成:炒黃芩(二錢),炒芍藥(一錢半),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服,溫服。

香連化滯湯

治療積滯不行,裡急後重,頻頻想上廁所卻排便量少。

藥方組成:芍藥湯去大黃、肉桂,加青皮、枳實、滑石、陳皮。

外感風邪

若外感風邪,宜發汗,可用蒼朮防風湯。惡寒發熱,頭痛身痛,可用神術湯。(其他方劑見泄瀉條目)。

蒼朮防風湯

藥方組成:泔制蒼朮(三錢),防風(一錢五分),黃連、木香(各五分),厚朴、陳皮、枳殼(各一錢),甘草(四分),生薑七片。

用法:水煎服。

其他情況調整:

  • 頭痛身痛,發熱,加川芎、羌活、柴胡、黃芩各一錢。
  • 腹痛,加當歸、炒芍藥、砂仁各一錢。
  • 裡急後重,加檳榔一錢。

神朮散

治療四季瘟疫,頭痛項強,發熱惡寒,身體疼痛;傷寒伴鼻塞聲重,咳嗽頭昏。

藥方組成:藁本、羌活、甘草、白芷、細辛、蒼朮、川芎。

用法:薑、蔥水煎服。

秘方

治療傳染性痢疾(一人患病,他人即被傳染)。

藥方組成:蒼朮一兩水煎取二鍾,去蒼朮,加入防風、白朮、芍藥、羌活、人中黃各一錢,煎至一鍾,溫服。

外感寒邪

若外感寒邪,症狀為下利清冷,不渴,小便清白,手足冰冷,無發熱,脈沉遲,可用理中湯。過食生冷或服用寒涼藥過多者,本方加附子。病程長,大便如鼻涕或凍膠狀,脈遲弱,形體虛弱,四肢倦怠,可用除濕湯。

理中湯

祛寒,止嘔逆泄瀉,緩解心腹冷痛,溫補脾胃。

藥方組成:人參、炙甘草、白朮、炮乾薑(等分)。

用法:水煎服,加薑。

加附子稱為附子理中湯。

除濕湯

藥方組成:薑汁拌炒厚朴、米泔浸炒蒼朮、半夏(各一錢),藿香葉(三分),陳皮、茯苓、白朮(各五分)。

用法:薑棗水煎服,溫服。

食積痢 (此處內容缺失,原文未提供食積痢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