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八 (9)

回本書目錄

卷八 (9)

1. 痔漏證十一

【歌】氣血脈腸牝牡蟲,七般痔狀要精通。或因風濕侵於外,醉飽過傷熱蘊中。

【論】經云: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蓋人之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醉飽交接,多欲自戕,以故氣血墜下,結聚肛門,宿滯不散,衝突為痔,故古人有七痔之目。牡痔者,肛邊發,露肉珠,狀如鼠乳,時時滴潰膿血。牝痔者,肛邊生瘡,腫痛出血,其頭反陷入。

脈痔者,腸口頻頻發㿔,且疼且癢,出血淋漓。腸痔者,腸內結核,有血,寒熱往來,登圊脫肛。血痔者,每遇大便,清血隨下不止。蟲痔者,肛門浸淫濕爛,內有蟯蟲蝕其腸為瘡。氣痔者,大便難,強力努之則肛出不收。此七痔之狀雖殊,大抵以解熱、涼血、順氣為主。蓋熱則血傷,血傷則經滯,經滯則氣不運,氣與血俱滯,乘虛而墜入大腸,所以為痔。

白話文:

【歌】氣血脈腸牝牡蟲,七般痔狀要精通。或因風濕侵於外,醉飽過傷熱蘊中。

【論】經書提到:如果過度飲食,筋脈鬆弛,導致腸道病變,成為痔疾。人體的五臟六腑原本就可能虛弱,加上外受風濕侵擾,內部積聚熱毒,再加上飲酒過量、性生活過度,自我傷害,因此造成氣血下墜,聚集在肛門處,長期積聚不散,衝擊形成痔疾,因此古人稱為「七痔」。

牡痔是指肛門周圍出現突出的肉球,狀似鼠乳,常會流出膿血。牝痔則是肛門周圍長出腫塊,腫痛並出血,但其表面會凹陷。

脈痔表現為腸道經常疼痛、癢感,並伴有出血現象。腸痔則是腸腔內形成結塊,伴有血液,且會有寒熱交錯的症狀,以及上廁所時肛門脫垂。

血痔是在排便時,有清色血液隨便排出,不停止。蟲痔則是肛門部位長期受潮腐爛,內有蟲子啃食腸壁形成傷口。氣痔是大便困難,用力排便時肛門脫垂,不能自行恢復。

這七種痔疾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大致上都是以解熱、涼血、調理氣血為主要治療原則。因為熱邪會損傷血液,血液受損後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受阻,氣血雙雙阻塞,趁虛而入,進入大腸,因此會形成痔疾。

凡諸痔久不愈,必至穿腸而為漏,此因痔而成漏也,當涼血寬大腸自愈。亦有外傷四氣,內窘七情,與夫飲食乖常,染觸蠢動含靈之毒,未有不變為瘻瘡,穿孔一深,膿汁不盡,得冷而風邪並之,涓涓而成漏矣。蓋漏者,諸瘻之潰也。諸痿者,如狼瘻、暴瘻、蟻瘻、螻蟈瘻、砒蜉瘻、蜂瘻、蠐螬瘻、蜉蛆瘻、轉筋瘻、瘰癧瘻之類。《內經》云:瘻即漏也。

所謂漏者,以其穿孔而流膿水與血水,象缸甕之漏孔故也。瘻者,如蟲豸之穿蠹蛀孔也。如《巢氏病源》所謂十瘻、三十六瘻之說,名雖不同,其理一也,不必悉舉。大抵漏有新久,新者帶鮮紅,或微腫,或小核。久者上槁,白肉黑爛,淫蟲惡臭生焉。丹溪云:漏瘡先須服補養血氣藥,外用附子餅按瘡上,以艾炷灸之,直至肉平為效。

白話文:

痔疮如果长期不愈,就可能穿透肠壁形成瘘管,这就是因为痔疮而导致的漏症。应该用凉血、宽肠的药物来治疗,让它自行痊愈。也有些人因为外伤、气候变化、心情郁闷、饮食不当,或是接触到动物毒素,导致患上瘘疮,洞口越来越深,脓汁不断流出,遇冷风寒,就会慢慢形成漏症。漏症其实就是各种瘘疮溃烂的表现,例如狼瘘、暴瘘、蚁瘘、蝼蛄瘘、蛴螬瘘、蜂瘘、蠐螬瘘、蜉蛆瘘、转筋瘘、瘰癧瘘等等。《内经》里说,瘘就是漏。

漏症之所以叫漏症,是因为它会从洞口流出脓水和血水,就像缸瓮漏孔一样。而瘘症,则像是虫子在木头里打洞蛀蚀一样。像《巢氏病源》里提到的十瘘、三十六瘘,虽然名称不同,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就不一一列举了。漏症有新旧之分,新的漏症会带鲜红色,或者稍微肿胀,或者有小核。旧的漏症则会表皮干枯,肉色发白,腐烂发黑,还会有虫子滋生,散发恶臭。丹溪先生说,漏疮首先要服用补养血气的药物,外用附子饼贴在患处,用艾灸灸之,直到肉平为止,就能有效治疗。

諸痔瘡

痔瘡專以涼血為主,參耆槐角湯。痔及腸風下血脫肛,槐角丸。翻花痔,荊芥、朴硝煎湯洗,次用木鱉子、鬱金末入龍腦敷;或以熊膽、片腦和勻貼之;或以米醋沃燒紅新磚熏之,日三、五次。

參耆槐角丸

人參(一錢五分),黃耆(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川芎(一錢),當歸(一錢二分),升麻(一錢),條芩(一錢,炒),枳殼(一錢,炒),黃連(一錢,炒),槐角(一錢)

白話文:

治療痔瘡以涼血為主,可以用參耆槐角湯。如果痔瘡合併腸風下血或脫肛,可以用槐角丸。對於翻花痔,可以用荊芥和朴硝煎湯洗滌患處,之後再用木鱉子和鬱金研磨成粉末,加入龍腦一起敷藥;也可以用熊膽和片腦混合後敷藥;或者用米醋澆在燒紅的磚塊上熏蒸患處,每天三次到五次。

參耆槐角丸由人參、黃耆、生地黃、川芎、當歸、升麻、條芩、枳殼、黃連和槐角組成。

銼一劑,水煎服。

槐角丸

治諸痔及腸風。

槐角(一兩),防風(五錢,去蘆),地榆(五錢),當歸(五錢),枳殼(五錢),黃芩(五錢)

末之,丸,米湯下。

諸漏瘡

漏有三十六種,名狀極多,而治法則一。丹溪云:漏須大補氣血,人參、白朮、黃耆、川芎、當歸為主,佐以刺蝟、蛇蛻、牛角䚡、蜂房之類,大劑服之。外用附子末,以人津唾和作餅,如錢厚,放瘡上,以艾灸之,令微熱,但略覺有微痛即止,每日三、四次,逐次換藥餅,直灸至肉平為效。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用水煎煮後服用。

槐角丸

治療各種痔瘡和腸風。

槐角(一兩)、防風(五錢,去蘆)、地榆(五錢)、當歸(五錢)、枳殼(五錢)、黃芩(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丸藥,用米湯送服。

各種漏瘡

漏瘡有三十六種,名稱眾多,但治療方法基本一致。丹溪先生說:漏瘡必須大補氣血,以人參、白朮、黃耆、川芎、當歸為主藥,輔以刺蝟、蛇蛻、牛角䚡、蜂房等藥物,服用大劑量。外用附子末,以人體唾液混合成餅,厚度如錢幣,敷貼於瘡口,用艾灸,使瘡口微熱,僅有輕微疼痛即可,每日三到四次,逐次更換藥餅,持續灸至肉平復為止。

一人原有痔,又於肛邊生一塊,皮厚腫痛作膿,就在痔孔中出者,當作食積注下治之,黃連散。

黃連散

痔漏仙方。

黃連(三錢),阿魏(三錢),神麯(三錢),山楂(三錢),桃仁(三錢),連翹(三錢),槐角(三錢),犀角(三錢)

末之,以少許置掌中,時時舐之,津液嚥下。如消,止後服。

白話文:

一個人原本就有痔疮,现在又在肛门旁边长了个硬块,皮肤厚实,又肿又痛,还化脓了,脓就从痔疮孔里流出来。这种情况应该当作食物积滞导致的热毒下注来治疗,服用黄连散。

黄连散的药方如下:

黄连、阿魏、神曲、山楂、桃仁、连翘、槐角、犀角各三钱。

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许放在手心,经常舔舐,将药粉溶于唾液中咽下。如果症状减轻,就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