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1. 卷八
2. 雜科
3. 喉痹證一
(咽喉十八證,附)
【歌】喉痹皆因二火攻,風痰壅熱在喉嚨。因生血泡咽關閉,性命危於旦夕中。砭血攪痰為上策,寒涼直治定收功。咽喉亦有陰經證,誤服寒涼立見凶。
【論】《內經》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王太僕云:一陰者,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也,一陽者,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也,二脈正絡於喉。然氣熱則內結,甚則腫脹,腫甚則痹,痹甚則不通而死。《原病式》云:痹者,不仁也,俗作閉,由閉塞也。火主腫脹,故熱客上焦而咽嗌腫脹也。
咽喉之疾,死生反掌,腫脹甚者,急宜砭出血為尚,然後用寒涼藥隨證調之。子和云:喉痹不歸之火,相去遠矣。以上之說,屬火熱明矣。亦有伏氣病,名腎傷寒,謂非時暴寒,伏毒於少陰,始衰不病,旬日乃發,脈微弱,法當咽痛,次必下痢。當以辛熱藥攻其本病,順其陰陽,則水升火降,而咽痛自已。
又有少陰傷寒,不傳太陽,寒邪抑鬱,內格陽氣為熱,上行於咽門經會之處,寒熱相搏,而成咽痹。當以辛溫甘苦治其標病,以通咽嗌。二者若誤用寒涼,卒致不救,嗚呼,冤哉!學者可不深究之?其咽喉十八證,人多未明,開於後,括成歌,以便後學之記誦也。
白話文:
【歌謠翻譯】 所有的喉痹病症都是因為心火與相火兩種火氣攻撃所致,風邪與痰熱積聚在咽喉部位。這導致咽喉產生血泡,嚴重時甚至影響吞嚥,情況危急,可能隨時喪命。砭刺出血和攪動痰液是治療的首要選擇,再輔以寒涼藥物直接治療,通常能取得成效。然而,咽喉疾病也有屬於陰經的症狀,如果誤服了寒涼藥物,病情會立刻惡化。
【理論翻譯】 根據《黃帝內經》所述,喉痹是由於一陰一陽兩種氣結合所引起。其中,一陰指的是手少陰心經的氣血,一陽則指手少陽三焦經的氣血,這兩條脈絡正好經過咽喉。然而,氣血過熱就會在內部結聚,嚴重時會導致咽喉腫脹,腫脹到極點就形成喉痹,喉痹更嚴重時,會導致氣道阻塞而死亡。《原病式》解釋,「痹」就是失去知覺的意思,常被誤解為閉塞,這是因為氣道被堵塞。火氣主腫脹,所以當熱氣入侵上焦,就會導致咽喉腫脹。
咽喉疾病,生死往往只在一線之間,當腫脹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時,應立即進行砭刺出血,然後再根據病情使用寒涼藥物來調整。張從正說,喉痹是因為不歸位的火氣,但這種說法距離實際情況還有一段距離。以上的講述,都明確指出喉痹屬於火熱的範疇。然而,也存在一種潛藏的病症,被稱為腎傷寒,這是指在不合適的時間遭遇劇烈寒冷,導致毒素潛伏在手少陰心經,初期可能不會發病,但大約十天後才會發作,表現為脈象微弱,首先會出現咽喉疼痛,接著可能會有腹瀉的情況。應使用辛辣且性熱的藥物來治療根本病因,調理陰陽,讓水氣上升,火氣下降,咽喉疼痛自然就能得到緩解。
另外,也有因手少陰心經受寒而引發的傷寒,不會傳導至足太陽膀胱經,寒邪抑制了陽氣,導致熱氣上行至咽喉部位,寒熱交雜,形成咽喉閉塞。應使用辛溫、甘苦的藥物來治療表面病症,以疏通咽喉。對於上述兩種情況,如果誤用了寒涼藥物,可能導致突然無法救治,真是冤枉啊!學者怎能不深入研究呢?對於咽喉的十八種病症,大多數人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將其整理成歌謠,以便後學者記憶和背誦。
4. 咽喉十八證,附
【歌】十八咽喉君要通,雙單乳蛾生喉中。牙蜞風毒牙齦腫,蟬舌之風舌必重。魚口風如魚吸水,舌黃舌腫色黃濃。牙根作釁咬牙噤,木舌腫如豬舌同。聚毒塞喉風熱壅,纏喉風證繞喉攻。連珠五七相連起,更有懸蜞蠱毒風。搶食口中多發泡,崩砂甘口齒斷崩。毒名蜂子腮洋爛,松子風令滿口紅。走注瘰癧風連頸,腮腫連牙獵頰風。
【論】古有咽喉十八證,後學多不能記,故括成歌。夫單蛾風者,其形圓如小筋頭,生於咽喉關上,或左或右,可治;生於關下不見者,難治。雙蛾風,兩個生於喉間關下是也,難治。蟬舌風者,一名子舌,舌下再生一舌是也。牙蜞風者,牙齦上腫甚,聚毒成瘡是也。木舌風者,其舌腫大如煮豬舌,不能轉動是也。
舌黃風者,自舌上腫痛,黃色是也。魚口風者,如魚吸水是也,不治。聚毒塞喉風,喉痹聚毒,涎垂稠實而發寒熱是也,關上可治,關下難治。懸蜞蠱毒風者,上眶腫,水食不下,形腫如雞卵是也。搶食風者,亦名飛絲毒,生口中,或食鯉鱠惡物,發泡是也。獵頰風者,腮頰結腫,牙盡處腫破是也。
纏喉風者,風自頤纏繞,赤色,寒熱者是也。松子風者,口內滿喉赤如豬肝,張口吐物則氣逆關閉,飲食不能是也。崩砂甘口風,自舌下牙齦上腫赤,口內作臖如湯熱,牙齦漸爛者,亦能脫齒是也。連珠風者,自舌下起,初起一個,又起一個,而甚者,三、五、七、九個,連珠生起是也。
蜂子毒者,或在臉腮洋爛,或在喉關舌下作臖,其色黃如蜂是也。走注瘰癧風者,頸項結核五、七個,皮膚赤腫作寒熱是也。
【脈】咽喉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咽喉熱證
咽喉熱腫,吞水妨礙,語塞,桔梗湯。喉痹及時疫毒,牛蒡子散。風熱腫痛,射干湯。纏喉風卒然失音,不省人事,痰壅口噤,解毒雄黃丸。腮腫、單、雙乳蛾、木舌、重舌,如聖金錠。咽喉腫閉,舌根腫痛,麝香硃砂丸。喉閉不通,二聖散吹之,或吹喉散、金鑰匙。喉痹痛,水穀不下者,通關散,或用射干逆流水吐之,或服千兩金丸。
喉痹、乳蛾諸證在關上者,必有血泡,用喉針點破即寬。在關下不見者難治,用蘆管削尖快,令病人含水一口,從鼻孔中放蘆管進擊一下,出血妙。
桔梗湯
治熱腫喉痹,飲水妨礙,言語不出。
桔梗(一錢,去蘆),甘草(一錢,生用),連翹仁(一錢),山梔子仁(炒黑,一錢),薄荷葉(一錢),生黃芩(一錢)
水二鍾,竹葉十片,煎服。
牛蒡子散
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時疫毒氣所致。
玄參(一錢),升麻(一錢),桔梗(去蘆,一錢),牛蒡子(研,一錢),犀角(鎊碎,一錢),黃芩(生用,一錢),木通(一錢),生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水二盞,生薑三片,煎八分,徐徐細嚥下。
射干湯
治咽喉因風熱壅盛疼痛難進水飲。
射干(五錢),升麻(五錢),牙硝(三錢五分),馬勃(三錢五分)
煎服。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急證,雙蛾腫痛,湯藥不下。
雄黃(一兩),巴豆(十四粒。去殼,去油),鬱金(一錢),
末之,醋糊丸綠豆大,熱茶湯送下七丸,吐出頑涎即蘇,大效。如牙關緊閉,以物斡開灌之,起死回生。
如聖金錠
咽喉急閉,腮頷腫痛,雙、單乳蛾,重舌、木舌。
硫黃(研,三錢),川芎(三錢),臘茶(三錢),薄荷葉(三錢),川烏(泡,三錢),硝石(五錢),生地黃(五錢)
末之,用生蔥汁拌勻為錠如指大,每用一錠,先以涼水灌漱,次嚼薄荷葉五、七片,卻用藥同嚼極爛,以井花水下。甚者連進三錠,並口內噙化之。
麝香硃砂丸
治咽喉腫閉,舌根腫痛,勺飲難進。
馬蹄硝(七錢),鉛白霜(三錢),龍腦(三錢),寒水石(燒,一斤),硼砂(三兩),麝香(二錢),硃砂(一兩五錢),甘草(十兩,另自熬膏)
研細,甘草膏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噙化一、二丸。
二聖散
治纏喉風、急喉痹,牙關緊急,痰涎壅盛。
膽礬(二錢五分),白殭蠶(炒去絲,五錢)
末之,少許吹入喉中。
吹喉散
治三焦火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湯水不入。
蒲黃(一兩),青黛(一兩),盆硝(二兩),薄荷汁(一鍾,和勻前藥。)
用瓷罐盛,慢火熬干,研細,每半錢,吹喉內,涎出妙。
金鑰匙
治一切風熱咽喉閉塞,口噤不開,牙關緊急。
朴硝(一兩),大黃(一錢),雄黃(五錢)
末之,吹入喉內。
通關散(方見中風條下。)
千兩金丸
大治喉風,不問陰陽、內外危急惡證。
蚵蚾草(半兩),銅青(半兩),大黃(半兩),牙硝(半兩)
末之,以白梅肉搗爛和勻,作二十丸,絲綿裹噙化。
咽喉陰證
疫癘病,夏寒變及非時暴寒少陰證,脈微細而沉,自汗咽痛不利,名腎傷寒,半夏桂甘湯或苦酒湯。臟寒咽閉吞吐不利,蜜附子。
半夏桂甘湯
治疫癘夏為寒變,及感非時暴寒之證。
半夏(二錢),桂枝(二錢),甘草(二錢),姜(三片)
水煎服。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治腎傷寒脈沉咽痛自汗。
黃耆(五錢),芍藥(三錢),桂枝(三錢)
水煎,苦酒和服。
三因蜜附子
治臟寒喉閉吞吐不利。
大附子(一個,去皮臍,切作大片,蜜炙令黃)
每含一片,味盡再易。
咽喉痰證
一切纏喉風證,牙關緊急,痰涎壅盛者,必用吐法攪去痰即寬。用珠子草,(俗名五爪龍草)取根搗入陳米醋調灌下,用牙皂、桐油、鵝翎探吐,或千兩金丸、二聖散、白礬散、一字散選而用之。吐痰後服甘桔湯甚妙。
千兩金丸
二聖散(俱見前咽喉熱證條內。),
白礬散
吹急喉痹、纏喉風人事不省,牙關緊閉。
白礬(三錢),巴豆(二粒,去殼,研)
將礬於銚內慢火熬化為水,置巴豆於內,候乾去巴豆,取礬研末,每用少許,吹入喉中,頑痰出立愈。
一字散
治時氣纏喉風,牙關緊急,水穀不下,人事不省。
白礬(飛過,一錢),藜蘆(一錢五分),雄黃(一錢五分),全蠍梢(一錢五分),豬牙皂莢(去皮、弦,一錢半)
末之,每用一豆大,鼻內搐之。
甘桔湯(方見咳嗽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