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咳嗽證八

瀉白散

治火鬱於肺而嗽者。(方見火證條。)

貝母散

治火嗽、痰嗽多日不愈者。

貝母(去心,一錢),桑白皮(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五分),知母(二分),款冬花(一錢五分),杏仁(一錢,去皮尖。)

上銼,一劑,姜三片,水二盞,煎八分,溫服。

外因

冬月嗽,是風寒外來,參蘇飲加桑皮、杏仁,取汗後,用半夏等藥逐痰,必不再發。寒邪傷肺而嗽者,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桔梗,或金沸草散。久嗽,風入肺,煙筒吸之。傷風熱嗽者,消風百解散。寒熱往來而嗽者,小柴胡湯。

參蘇飲(方見傷風。)

金沸草散

治肺經受風,頭目昏疼,咳嗽聲重,痰吐稠黏。

旋覆花(上),荊芥(中),前胡(中),白芍藥(中),甘草(下),麻黃(下),半夏(下)

上,姜水煎服。

胸中滿悶,加枳殼、桔梗。有熱,加黃芩、柴胡。頭痛,加川芎。

消風百解散(方見傷風條。)

小柴胡湯(方見瘧疾條。)

肺脹

肺脹嗽者,或左或右,不得眠,動則喘急息重,此痰挾瘀血。宜養血以流動乎氣,降火疏肝以清其痰,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訶子、青皮、竹瀝、薑汁。肺脹不得臥者難治。

四物湯(方見血證條。)

肺痿(附肺虛、肺燥、勞嗽)

咳嗽有濁唾涎沫,或咳嗽,唾中有紅絲膿血,或胸膺間有竅,口中所咳膿血與竅相應而出,名曰肺痿,其寸脈數而虛澀者是也。治法在乎養血養肺,養氣清金,以人參、黃耆、當歸補氣血之劑,佐以退熱、排膿等藥。

肺虛者,人參款菀膏。發熱自汗,肺氣喘急,寧肺湯。

肺燥者,桔梗、大力子、知母、雞子清潤之。

勞嗽者,詳本條內。

紫菀散(增)

治咳嗽,唾中有膿血,虛勞證,肺痿變癰。

人參(一錢),紫菀(五分),知母(一錢五分),貝母(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五分),五味子(十粒),茯苓(一錢),阿膠(蛤粉炒成珠,五分)

上銼,一劑,水二盞,姜一片,煎八分,溫服。

劫勞散(增)

治心腎俱虛,勞嗽二、三聲,無痰,遇夜發熱,熱過即冷,時有盜汗,四肢倦怠,體劣黃瘦,飲食減少,夜臥恍惚,神氣不寧,睡多異夢。此藥能治微嗽,唾中有紅絲,名曰肺痿,若不治,便成羸劣之疾。

白芍藥(錢半),黃耆(一錢),甘草(一錢),人參(一錢),白茯苓(一錢),熟地黃(一錢),當歸(一錢半),五味子(一錢),阿膠(一錢),半夏(湯泡,三分)

上銼,一劑,姜三片,棗二枚。水二盞,煎一盞,溫服。

人參款菀膏(增)

治勞虛冷嗽。

款冬花(一兩),人參(一兩),北五味(一兩),紫菀(洗,去梗,一兩),桑白皮(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服細嚼,薑湯送下。

白話文:

咳嗽證八

瀉白散:用於肺部因火鬱而引起的咳嗽。(方劑詳見火證部分)

貝母散:用於治療因火邪或痰邪引起的咳嗽,且咳嗽時間較長,久治不愈者。組成藥物有貝母(去心)、桑白皮、五味子、甘草、知母、款冬花、杏仁(去皮尖)。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藥用薑三片,水兩碗,煎至八分,溫服。

外因:

冬季咳嗽,多為風寒外邪入侵所致,可用參蘇飲加桑白皮、杏仁,發汗後再用半夏等藥化痰,即可痊癒。寒邪傷肺引起的咳嗽,可用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桔梗,或金沸草散。久咳不愈者,可能是風邪入肺,可用煙筒吸入藥物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可用消風百解散。寒熱往來伴隨咳嗽者,可用小柴胡湯。(參蘇飲、消風百解散、小柴胡湯的方劑詳見相關章節)

金沸草散:用於治療肺經受風引起的頭目昏痛、咳嗽聲音重、痰稠黏等症狀。組成藥物有旋覆花、荊芥、前胡、白芍藥、甘草、麻黃、半夏。用薑水煎服。胸中滿悶者加枳殼、桔梗;有熱者加黃芩、柴胡;頭痛者加川芎。

肺脹:

肺脹伴咳嗽,疼痛部位可能在左側或右側,患者難以入睡,活動時則氣喘吁籲,呼吸困難,此為痰瘀互結所致。治療應以養血活血、降火疏肝、化痰為原則,可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訶子、青皮、竹瀝、薑汁。肺脹嚴重到無法平臥者,治療較為困難。(四物湯的方劑詳見血證部分)

肺痿(附肺虛、肺燥、勞嗽):

咳嗽伴有大量濁痰涎沫,或咳嗽時痰中帶有血絲膿血,或胸部有孔竅,咳出的膿血與孔竅相通,此為肺痿,其脈象為寸脈數而虛澀。治療應以養血養肺、益氣清金為原則,應用人參、黃耆、當歸等補益氣血的藥物,並佐以清熱、排膿的藥物。

肺虛者,可用人參款冬膏;伴有發熱自汗、氣喘者,可用寧肺湯;肺燥者,可用桔梗、大力子、知母、雞蛋清潤肺;勞嗽的治療方法詳見本條相關內容。

紫菀散:用於治療咳嗽,痰中帶有膿血,伴有虛勞,肺痿發展成癰疽者。組成藥物有人參、紫菀、知母、貝母、桔梗、甘草、五味子、茯苓、阿膠(蛤粉炒成珠)。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藥用薑一片,水兩碗,煎至八分,溫服。

劫勞散:用於治療心腎兩虛引起的勞咳,咳嗽聲少,無痰,夜間發熱,熱退即冷,時有盜汗,四肢倦怠,消瘦,食慾減退,夜臥不安,精神不寧,睡眠多夢。此方也可治療輕微咳嗽,痰中帶血絲的肺痿,若不治療,將會導致身體極度虛弱。組成藥物有白芍藥、黃耆、甘草、人參、白茯苓、熟地黃、當歸、五味子、阿膠、半夏(湯泡)。服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藥用薑三片,大棗兩枚,水兩碗,煎至一碗,溫服。

人參款冬膏:用於治療因勞累引起的虛寒咳嗽。組成藥物有款冬花、人參、北五味子、紫菀(洗淨,去梗)、桑白皮。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丸劑,如芡實般大小,每次服用少量,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