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七 (3)
卷七 (3)
1. 痿證五
【歌】諸痿多因肺熱生,故云痿獨取陽明。分明自是膏粱疾,勿認為風浪立名。
【論】夫痿有五:脈、筋、骨、肉、痿蹶是也。古方多以治風之藥通治痿,何其謬也。至丹溪始辨之,以風、痿二證另立篇目,源流不同,治法迥別,此開千古之弊也。丹溪云:《內經》謂諸痿起於肺熱。又謂治痿獨取陽明。蓋肺金體燥,居上而主氣,畏火者也。脾土主濕,居中央,主四肢,畏木者也。
火性炎上,若嗜欲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木性則急,肺受熱邪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作矣。故瀉火則肺金清而木不實,何傷脾之有?補腎水則心火降而肺金不虛,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而能束骨,關節利矣,治痿之法,莫出於此。
白話文:
這首歌說,許多痿症都是因為肺熱引起的,所以說痿症只用陽明經治療。分明就是因為過度飲食造成的疾病,不要以為是風邪引起的而亂取名字。
痿症分為五種:脈痿、筋痿、骨痿、肉痿、痿蹶。古代醫方大多用治療風邪的藥物來治療痿症,這是非常錯誤的。直到丹溪先生才把風邪和痿症分開,分別立篇論述,因為它們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完全不同,這才解決了千古以來的錯誤。
丹溪先生說,《內經》提到所有痿症都起源於肺熱,還說治療痿症只用陽明經。這是因為肺金屬性乾燥,位於上焦,主宰呼吸,害怕火邪。脾土屬性濕潤,位於中焦,主宰四肢,害怕木邪。
火性向上炎熱,如果嗜慾無度,就會導致水液缺乏,火邪沒有剋制而侵犯肺金,導致肺熱。木性急躁,肺金受到火邪侵犯,就會導致金氣不足,木邪沒有剋制而侵犯脾土,導致脾土受傷。肺熱就無法統領全身,脾土受傷就導致四肢無力,於是產生各種痿症。
因此,瀉火可以使肺金清涼,木邪不會侵犯脾土,哪裡還會傷害脾土?補腎水可以使心火下降,肺金就不會虛弱,哪裡還會出現肺熱?所以陽明經實則筋脈潤澤,能束縛骨骼,關節靈活,治療痿症的方法,莫過於此。
然或有濕熱,或痰,或血虛,或氣虛,或死血,或食積,妨礙不得降者,比比皆然,當審而療之,尤當淡薄滋味焉。
【脈】痿因肺燥,脈多浮弱。寸口若沉,發汗則錯。足痛或軟,專審於尺,滑疾而緩,或沉而弱。
虛痿
大率虛與熱,氣血兩虛者,四物湯加參、耆、知母、黃柏。熱多加黃芩。只血虛,四物湯加黃柏、蒼朮,(方見血證。)或丹溪補陰丸。(方見火證。)氣虛者,四君子湯加黃柏、知母。(方見脾胃。)
白話文:
然而,有些人可能因為濕熱、痰、血虛、氣虛、瘀血或食積,導致氣血無法下降,這很常見,要仔細診察並對症治療。飲食方面,要以清淡為主。
痿症大多是由於肺燥引起,脈象通常浮弱。如果寸關脈沉,則發汗治療會產生錯誤。如果腳痛或無力,要特別注意尺脈,脈象滑而緩,或沉而弱。
虛痿
大部分虛痿都是由虛弱和熱證引起,氣血兩虛者可以服用四物湯,再加入人參、黃芪、知母和黃柏。如果熱證較多,可以加入黃芩。如果只是血虛,可以服用四物湯,再加入黃柏和蒼朮(方劑見血證)。也可以服用丹溪補陰丸(方劑見火證)。如果氣虛,可以服用四君子湯,再加入黃柏和知母(方劑見脾胃)。
食積
食積瘀血妨礙不得降者,四物湯對二陳湯加桃仁、紅花、黃柏、神麯。濕痰者,二陳湯加蒼、白朮、芩、柏、竹瀝、薑汁。食積者,二陳湯加蒼、柏、實、曲。(方見血證及痰證。)
濕熱
濕熱成痿,二妙散或健步丸。(二方俱見腰痛。)六、七月間濕熱成痿,清燥湯。
白話文:
食積
如果食物積滯在胃中,瘀血阻礙食物下降,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桃仁、紅花、黃柏、神麴。如果是濕痰引起的食積,則用二陳湯,加入蒼朮、白朮、黃芩、黃柏、竹瀝、薑汁。單純的食積,可以用二陳湯,加入蒼朮、黃柏、枳實、麥芽。詳細的方劑可以參考血證和痰證的章節。
濕熱
如果濕熱導致身體消瘦乏力,可以用二妙散或健步丸治療。這兩個方劑都可治腰痛。在六、七月濕熱盛行的時候,如果出現身體消瘦乏力,則可以用清燥湯治療。
東垣清燥湯
黃耆(一錢半),蒼朮(一錢),白朮(五分),陳皮(五分),澤瀉(五分),人參(三分),白茯苓(五分),升麻(三分),麥門冬(二分),當歸身(二分),生地黃(二分),酒蘗(一分),柴胡(一分),黃連(一分),甘草(二分)
煎服。
白話文:
東垣清燥湯由黃耆、蒼朮、白朮、陳皮、澤瀉、人參、白茯苓、升麻、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酒蘗、柴胡、黃連、甘草等藥材組成,煎服。
2. 痹證六
【歌】風濕寒邪相雜至,襲人經絡因成痹。寒者痛而風者行,濕為重著不移處。或中皮脈肌骨筋,內舍心肝脾腎肺。筋攣不仁類乎風,局方風痹同論治。因襲既久未能明,近代明師始分異。內經風痹各有條,諸痹所因出陳氏。
【論】《內經》云:風、濕、寒三氣雜至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又云:以冬遇此為骨痹,以春遇此為筋痹,以夏遇此為脈痹,以至陰遇此為肌痹,以秋遇此為皮痹。久而不已,內舍於合,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
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邪氣也。又云: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渴,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
白話文:
風寒濕三種邪氣混合入侵人體,會沿著經絡侵襲,造成痹症。寒氣會讓人感到疼痛,風氣則會使疼痛部位移動,濕氣會讓疼痛部位沉重,不易移動。痹症可以侵犯皮、脈、肌、骨、筋,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肝、脾、腎、肺等臟腑。筋攣無力、麻木不仁類似風痹,治療方法與風痹相同。古代医家對痹症的理解不夠清晰,直到近代才有所區別。 《內經》中明確說明風、濕、寒三種氣混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痹症。風氣盛則為行痹,寒氣盛則為痛痹,濕氣盛則為著痹。此外,冬日遇此則為骨痹,春日遇此則為筋痹,夏季遇此則為脈痹,陰氣最盛時遇此則為肌痹,秋季遇此則為皮痹。久病不愈,邪氣會深入臟腑,例如骨痹久不愈,再次感染邪氣就會侵襲腎臟。筋痹久不愈,再次感染邪氣就會侵襲肝臟。脈痹久不愈,再次感染邪氣就會侵襲心臟。肌痹久不愈,再次感染邪氣就會侵襲脾臟。皮痹久不愈,再次感染邪氣就會侵襲肺臟。所謂痹症,就是人體在不同季節,反复感染風寒濕邪氣所致。 此外,《內經》還提到,過度縱慾會導致喘息,痹症會聚集在肺部。過度憂思會導致痹症聚集在心臟。過度遺精會導致痹症聚集在腎臟。過度勞累口渴會導致痹症聚集在肝臟。肌肉消瘦乏力會導致痹症聚集在脾臟。
故風氣勝者易已,留連於筋骨間者病久,其留皮膚間易已,入臟者死。若此者,可以見其淺深之受證也。然五臟痹各有形狀之不同,淺深之各異,善治者,審其所因,辨其所形,真知其在皮膚、血脈、筋骨、臟腑淺深之分而調之,斯無危痼之患矣。若一概混作風治而用風燥熱藥,謬矣!
【脈】風濕寒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五痹名狀
肺痹者,煩滿喘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嗌乾而嘔,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善脹,尻以代踵,脊以當頭。脾痹,四肢怠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五痹湯主之。(方見後風痹。)
白話文:
因此,風氣盛行容易痊癒,停留在筋骨之間的病症則會持續很久,而留在皮膚之間的則容易痊癒,進入臟腑的則會致命。由此可見,病症的淺深程度會影響其受證情况。然而,五臟痹症各有不同的形狀,淺深程度也不一樣,善於治療的人,要仔細審查其病因,辨別其外在表現,真正了解病症是在皮膚、血脈、筋骨、臟腑的哪個部位,以及其深淺程度,然後再針對性地進行治療,這樣才能避免病患出現危重或久治不愈的情況。如果一概而論,都用風寒燥熱的藥物來治療,那就錯了!
脈象表現為風濕寒氣相合,形成痹症。脈象浮澀緊,三脈皆備。
五種痹症的症狀:
肺痹,表現為胸悶氣短,噁心嘔吐。心痹,表現為脈象不通,心煩不安,心下鼓脹,氣上衝喉,咽干嘔吐,容易打嗝,厥氣上衝則感到恐懼。肝痹,表現為夜間睡覺容易驚醒,多飲水,頻繁小便,上半身感覺像是被牽引著一樣,如同懷孕。腎痹,表現為容易水腫,臀部代替腳跟,脊柱感覺頂著頭部。脾痹,表現為四肢無力,咳嗽嘔吐痰液,上半身感覺像是被堵住了一樣,可以用五痹湯來治療。(方劑見後風痹。)
風痹
脈尺、寸俱浮微,身體不仁,血氣凝聚,手足拘攣者,風痹也,防風湯。風、寒、濕氣客留於脾,手足緩弱,頑痹不仁,三痹湯、五痹湯。
防風湯
治風痹、血痹。
防風(一錢半),當歸(一錢),赤茯苓(八分),秦艽(八分),赤芍藥(八分),黃芩(八分),獨活(八分),桂心(五分),杏仁(十四粒),甘草(五分)
白話文:
如果脈象在尺、寸部位都浮而微弱,身體感覺麻木不仁,血氣凝滯,手腳僵硬攣縮,那就是風痹。可以服用防風湯治療。如果風寒濕邪停留於脾臟,導致手腳乏力,頑固麻痹不仁,則可以使用三痹湯或五痹湯治療。
姜水煎服。
三痹湯
治風、寒、濕痹。
川續斷(錢半),杜仲(姜炒,錢半),防風(錢半,去蘆),桂心(錢半),細辛(錢半),人參(錢半,去蘆),白茯苓(錢半),當歸(酒浸,錢半),甘草(錢半),白芍藥(錢半),生地黃(一錢),秦艽(一錢,去蘆),川芎(一錢),獨活(一錢,去蘆),牛膝(酒浸,去蘆,一錢),黃耆(一錢)
白話文:
將姜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三痹湯可以治療風寒濕痹。
配方:川續斷、杜仲(用薑炒)、防風(去蘆)、桂心、細辛、人參(去蘆)、白茯苓、當歸(用酒浸泡)、甘草、白芍藥、生地黃、秦艽(去蘆)、川芎、獨活(去蘆)、牛膝(用酒浸泡,去蘆)、黃耆,每味藥各半錢,生地黃、秦艽、川芎、獨活、牛膝各一錢。
每服七錢,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五痹湯
治五臟痹。
羌活(一兩,去蘆),白朮(一兩),片子薑黃(去土,一兩),防己(一兩),甘草(炙,半兩)
每服四錢,姜三片,水煎,服。
濕痹
濕勝,脈沉緩,留住不去,四肢麻木拘急,浮腫,茯苓川芎湯。風濕痹,腳膝腫痛,行步艱難,腰、膝、臂、髀大骨痛,蒼朮散。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難以屈伸,當歸拈痛湯。(方見腳氣。)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七錢,加薑三片,大棗兩枚,用水煎服。
五痹湯
治療五臟痺痛。
羌活(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片狀薑黃(去泥土,一兩),防己(一兩),甘草(炙烤,半兩)
每次服用四錢,加薑三片,用水煎服。
濕痺
濕氣過盛,脈象沉而緩,病症久久不愈,四肢麻木拘急,浮腫,服用茯苓川芎湯。風濕痺,腳膝腫痛,行走困難,腰、膝、臂、髀骨疼痛,服用蒼朮散。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難以屈伸,服用當歸拈痛湯。(配方請參閱腳氣部分)
茯苓川芎湯
赤茯苓(一兩),桑白皮(一兩),防風(半兩),肉桂(半兩),麻黃(去節,半兩),川芎(半兩),芍藥(半兩),當歸(半兩),甘草(半兩)
每用五錢,薑、棗煎服。
蒼朮散
治濕熱成痹。
蒼朮(四兩,泔浸),黃柏(四兩,酒炒),虎脛骨(酥炙,二兩),防風(一兩)
末之,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白話文:
茯苓川芎湯
組成:
- 赤茯苓:一兩
- 桑白皮:一兩
- 防風:半兩
- 肉桂:半兩
- 麻黃(去節):半兩
- 川芎:半兩
- 芍藥:半兩
- 當歸:半兩
- 甘草:半兩
用法:
每次取五錢,用薑、棗煎服。
蒼朮散
主治:
濕熱成痹(濕熱導致的關節疼痛)。
組成:
- 蒼朮(泔浸):四兩
- 黃柏(酒炒):四兩
- 虎脛骨(酥炙):二兩
- 防風:一兩
用法:
將藥材研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湯調服。
寒痹
身體煩疼,項背拘急,或重或痛,舉體艱難,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無力者,蠲痹湯。痛痹,四肢拘倦,浮腫痛著,故寒氣盛者為痛痹,川芎茯苓湯。(方見前濕痹。)骨節疼痛,皮膚不仁,肌肉重著及四肢緩縱不仁者,附子湯。寒濕痹痛,薏苡仁湯。
蠲痹湯
治寒痹。
當歸(一錢半),芍藥(一錢半),黃耆(一錢半),羌活(一錢半),甘草(一錢),片子薑黃(一錢半)
薑、棗煎服。
白話文:
身體感到痠痛,脖子和後背僵硬,時而沉重時而疼痛,全身活動困難,手腳冰冷麻木,腰腿沉重無力,可以服用蠲痹湯。如果四肢僵硬疲倦,浮腫疼痛,這是寒氣盛引起的痛痹,可以服用川芎茯苓湯。骨節疼痛,皮膚失去知覺,肌肉沉重,四肢麻木無力,可以服用附子湯。寒濕引起的痹痛,可以用薏苡仁湯治療。
蠲痹湯主要用於治療寒痹,藥材包括當歸、芍藥、黃耆、羌活、甘草、片子薑黃,用生薑和紅棗煎服。
附子湯
治寒痹。
生附子(四錢),白芍藥(二錢),肉桂(二錢),白茯苓(二錢),人參(二錢),白朮(一錢二分),甘草(一錢)
上銼,作二帖,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薏苡仁湯
當歸(一兩),芍藥(炒,一兩),薏苡仁(一兩),麻黃(一兩),肉桂(一兩),甘草(炙,一兩),蒼朮(米泔浸,炒,四兩)
上銼,每服七錢,生薑三片,煎服。
自汗減麻黃,熱減桂。
白話文:
附子湯用來治療寒痹,由生附子、白芍藥、肉桂、白茯苓、人參、白朮、甘草等藥材組成,將藥材切碎分成兩帖,每帖加入薑片和紅棗,用清水煎服。薏苡仁湯則包含當歸、炒芍藥、薏苡仁、麻黃、肉桂、炙甘草、米泔浸炒蒼朮等藥材,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七錢,加入薑片煎服。如果患者出汗減少,可以減少麻黃用量;如果患者發熱減退,則可以減少肉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