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諸氣證一
【歌】運行不息真元氣,出自中焦統屬肺。外護皮毛內導血,沖和百脈名為衛。七情六慾有所幹,清者濁而行者滯。擾亂妄動失其常,痞悶壅塞從此致。局方治氣多辛溫,往往流傳千古弊。至我丹溪一發揮,凡氣有餘從火治。氣變火證常八九,冷生氣者無一二。氣虛氣實細斟量,勿泥辛香峻削劑。
【論】夫氣者,氤氳浩大之元氣。斯氣也,在外則衛護皮毛,充實腠理;在內則導引血脈,調和陰陽。周流一身,運行不息,如環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源出中焦,總統於肺,氣曷賞病於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乖戾失常,則清者遽變而為濁,行者抑遏而反止,擾亂妄動,失其常度,變而為火。河間云:五志過極,則為火也。
丹溪云:氣有餘,便是火。又云:上升之氣,至肝而出,中挾相火,冷生氣者,十無一、二也。若此者,則氣之屬火明矣。而局方以沉香、木香、丁、檀、藿、麝等香,與香附、砂仁、丁皮、益智、三稜、蓬朮、枳殼、枳實、青皮、厚朴、半夏、烏藥、紫蘇、萊菔子等辛香燥劑之破耗者,通治諸氣,此千古之弊也。丹溪《局方發揮》痛斥其非,以開後學之盲聵。
若痞悶壅塞,喘滿腫脹之證,或暫用以開導,若使常服久服,寧無助火添病,耗損真氣乎?然,氣有虛有實,安可一概治之乎?消息而調之可也。
【脈】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濡軟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
氣虛
勞役傷氣,中氣不足,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真氣虛,脈脫神衰,氣短不足息,人參養榮湯、生脈散。氣血兩虛,自汗喘急,脈細,十全大補湯、八珍湯。
四君子湯(方見脾胃條。)
人參養榮湯
治積勞虛損,氣血俱虧。
人參(一錢,去蘆),白朮(一錢,土炒),白茯苓(八分),陳皮(八分),甘草(炙,八分),黃耆(蜜炙,八分),當歸(一錢),白芍藥(酒炒,一錢),熟地黃(一錢),遠志(去心,八分),五味子(八分),肉桂(七分)
上銼,一劑,姜三片,棗二枚,水二盞,煎一盞,清晨服。
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條。)
生脈散
清暑益氣,生脈補元。
人參(去蘆,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五味子(一錢)
上用水煎,時時服之。
八珍湯
平補氣血,調和陰陽。
白朮(一錢,炒),人參(一錢),當歸(一錢二分),熟地黃(一錢五分),川芎(八分),白芍藥(一錢),白茯苓(一錢),甘草(八分)
上銼,一劑,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服。
十全大補湯
治男子、女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
白朮(炒,一錢半),人參(去蘆,一錢),白茯苓(一錢),甘草(炙,一錢),當歸(一錢二分),白芍藥(一錢),川芎(八分),熟地黃(一錢五分),黃耆(蜜炙,一錢),肉桂(七分)
白話文:
[諸氣證一]
歌訣:
真元之氣不停運行,它源於中焦,統歸於肺。對外保護皮膚毛髮,對內引導血液運行,調和全身經脈,稱為衛氣。如果受到七情六慾的干擾,清氣就會變濁,運行就會停滯。當氣機受到擾亂,胡亂妄動,失去正常規律時,就會導致胸悶、阻塞等症狀。過去的醫方大多使用辛溫的藥物來治療氣病,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弊端。直到朱丹溪先生提出,凡是氣有餘的情況都應該從火來治療。氣病轉化為火證的情況常常佔八九成,而因寒冷而產生氣病的情況只有一兩成。氣虛還是氣實要仔細衡量,不要一味使用辛香峻烈的藥物來耗損正氣。
論述:
所謂的氣,是指一種氤氳浩大的元氣。這種氣,在體外可以衛護皮膚毛髮,充實肌肉;在體內可以引導血液運行,調和陰陽。它周流全身,不停運行,像環一樣沒有終點,出入升降都有規律。它的源頭在中焦,而統歸於肺。氣本來不應該使人得病,但如果受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相互攻擊,五志(怒、喜、思、憂、恐)的過度發作,導致氣機乖戾失常,那麼清氣就會立即轉變為濁氣,運行的氣會被抑制而停滯。氣機受到擾亂,胡亂妄動,失去正常的規律,就會轉變成火。就像河間學派所說的,五志過度就會化為火。
丹溪先生說,氣有餘就是火。他又說,向上升發的氣,到達肝臟後就會向外散發,其中夾雜著相火,因為寒冷而產生的氣病,十個裡面也不到一兩個。由此可見,氣的屬性是屬於火的。然而,過去的醫方卻使用沉香、木香、丁香、檀香、藿香、麝香等香藥,以及香附、砂仁、丁皮、益智、三稜、蓬朮、枳殼、枳實、青皮、厚朴、半夏、烏藥、紫蘇、萊菔子等辛香燥烈的破氣藥,來治療各種氣病,這真是千古以來的弊病。丹溪先生在《局方發揮》中痛斥這種錯誤,就是為了啟發後人。
如果遇到胸悶、阻塞、氣喘、脹滿等症狀,可以暫時使用這些藥物來疏通引導,但如果長期服用,難道不會助長火氣、加重病情、耗損真氣嗎?何況,氣有虛實之分,怎麼可以一概而論地使用這些藥物來治療呢?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理才對。
脈象:
如果把脈時摸到脈象沉在下面,就知道是氣病。如果脈象沉到極點,則脈象會變得很微弱,很難治療。如果脈象沉而滑,則表示氣病兼有痰飲。
氣虛:
如果因為過度勞累而傷氣,導致中氣不足,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如果是真氣虛弱,出現脈象散亂、精神萎靡、氣短呼吸不足的情況,可以使用人參養榮湯或生脈散。如果是氣血兩虛,出現自汗、氣喘急促、脈象細弱,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或八珍湯。
四君子湯:(方劑見脾胃條)
人參養榮湯:
主治過度勞累導致的虛損,氣血虧虛。
配方:人參(一錢,去蘆)、白朮(一錢,土炒)、茯苓(八分)、陳皮(八分)、炙甘草(八分)、蜜炙黃耆(八分)、當歸(一錢)、酒炒白芍(一錢)、熟地黃(一錢)、遠志(去心,八分)、五味子(八分)、肉桂(七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生薑三片,紅棗兩枚,加水兩碗,煎至一碗,清晨服用。
補中益氣湯:(方劑見內傷條)
生脈散:
可以清解暑熱、補益氣力、生津養脈、補充元氣。
配方:人參(去蘆,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五味子(一錢)。
用水煎煮,隨時服用。
八珍湯:
可以平補氣血、調和陰陽。
配方:炒白朮(一錢)、人參(一錢)、當歸(一錢二分)、熟地黃(一錢五分)、川芎(八分)、白芍藥(一錢)、茯苓(一錢)、甘草(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水兩碗,煎至一碗,空腹服用。
十全大補湯:
主治男子、女子各種虛弱不足,以及五勞七傷。
配方:炒白朮(一錢半)、人參(去蘆,一錢)、茯苓(一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錢二分)、白芍藥(一錢)、川芎(八分)、熟地黃(一錢五分)、蜜炙黃耆(一錢)、肉桂(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