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四 (8)
卷四 (8)
1. 痞塊
謹按:痞塊,多在皮裡膜外,並不繫於腸胃間。而醫者往往以峻劑下之,安能使此塊入腸胃,從大便而出哉?吾見病未必去而元氣已耗,經年累月,遂至不治者多矣。歷代醫家皆曰在左為死血,在右為食積,在中為痰飲。蓋以左屬肝,肝藏血,右屬脾,脾化谷,而痰飲則結聚於中焦也。
殊不知肝脾雖左右之分,而實無界限之隔,非謂肝偏於左而無與右,脾偏右而無與於左。在左為死血,而在右獨無死血乎?在中為痰飲,而左、右獨無痰飲乎?但在左、在右、在中,皆因虛之所在而入之耳,不可以死血、痰飲、食積分之也。或先有死血,繼以食積、痰飲;或先有食積,繼以死血、痰飲,相裹而成者;或單是痰飲、單是食積、單是死血,久不愈,遂為堅塊。治之惟消堅破結為主,然當診之以察其病。
白話文:
謹慎觀察,痞塊通常位於皮膚和肌肉之間,並非與腸胃相連。然而,醫生往往使用猛烈的藥物來治療,難道真的能讓痞塊進入腸胃,隨大便排出嗎?我見過許多病人,病症未除,元氣卻已經耗損,經年累月,最終不治。歷代醫家都說,痞塊在左側是死血,在右側是食積,在中間是痰飲。他們認為左側屬於肝臟,肝臟藏血;右側屬於脾臟,脾臟消化食物;而痰飲則積聚在中焦。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雖然肝臟和脾臟分屬左右,但實際上並無界限隔開。不能說肝臟偏左就與右側無關,脾臟偏右就與左側無關。既然左側是死血,那麼右側就一定沒有死血嗎?既然中間是痰飲,那麼左側和右側就一定沒有痰飲嗎?事實上,痞塊位於左側、右側或中間,都是因為身體虛弱的部位而被其侵入,不能單純用死血、痰飲、食積來區分。
有可能是先有死血,之後再積聚食積和痰飲;也有可能是先有食積,之後再積聚死血和痰飲,相互交織而成;還可能是單純的痰飲、食積或死血,久治不愈,最終形成堅硬的塊狀。治療痞塊應以消堅破結為主,但必須仔細診斷,以確定病因。
弦滑為痰,芤澀為血,沉實為食,三脈並見,則當兼治。若夫女人積塊,多是血結,治女病者,以調血為主。蓋月事正臨,適感寒氣,寒客子門,血凝不行,日積月累而成塊,多在少腹間,發則上攻,痛楚萬倍,面色不澤,是不在皮裡膜外矣。小則下之,大則消之。至於食積,乃是胃家所受,亦豈在皮裡膜外耶?審其病,的是食積,或下、或消,隨其所用而不可泥也。又有停飲者,按之若有形,與積塊相似,但不堅實耳。
然求其因,悉是平日喜飲茶水,或恣食生冷所至。脾家受寒,不能運化,又為火鬱,化為清痰,停積日久,隱隱作痛。停於上焦,則吞酸飽悶;停於中焦,則中脘膨脹;停於下焦,則少腹滿急;停於兩脅空隙處,則洒洒有聲,時升時降。或湧之,或下之,隨其所在而施之可也。
白話文:
脈象滑利代表痰濕,脈象芤澀代表血瘀,脈象沉實代表食積,如果三種脈象同時出現,就需要兼顧治療。女性的腹部積塊,大多是血瘀凝結造成的。治療婦科疾病,以調血為主。因為月經來潮時,容易受到寒氣侵襲,寒氣阻滯在子宮,導致血流不暢,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積塊,大多位於小腹,發作時會向上蔓延,疼痛劇烈,面色暗淡無光,這不是表面的問題。積塊小的可以用藥物下泄,大的可以用藥物消散。至於食積,是胃部積存食物造成的,也不是表面的問題。要仔細判斷,如果是食積,可以選擇下泄或消散,根據病情的不同而用藥,不可拘泥於某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是停飲,按壓時有形狀,和積塊相似,但質地不堅實。
原因大多是平時喜歡喝茶水,或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臟受寒,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又因火氣鬱結,轉化為清痰,積聚日久,就會隱隱作痛。停留在上焦,就會出現吞酸、飽悶;停留在中焦,就會出現中脘脹滿;停留在下焦,就會出現小腹脹滿急迫;停留在兩肋之間,就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時而上升,時而下降。可以選擇催吐或下泄的方法,根據停滯的位置而選擇治療方案。
仙傳化痞丸
𪁽䳓(一隻,用白水煮爛,加酒半斤,阿魏五錢,再煮一滾,撈起,系肉炙乾,骨頭打碎,炒脆,搗為末入),五色糖阿魏(二兩二錢,另烊入藥),水紅花子(十兩),神麯(一兩六錢),白朮,當歸,陳皮(各一兩二錢),急性子,蘆薈(各七錢),蓬朮(六錢),青皮(五錢),甘草(四錢),枳殼,雄黃(各五錢)
白話文:
取一隻雞,用白水煮爛後加入半斤酒和五錢阿魏,再煮滾後撈起,將肉炙乾,骨頭打碎炒脆,搗成粉末備用。另外,將二兩二錢五色糖阿魏烊化,再加入十兩水紅花子、一兩六錢神麯、一兩二錢白朮、當歸、陳皮、七錢急性子、蘆薈、六錢蓬朮、五錢青皮、四錢甘草、五錢枳殼和雄黃,混合在一起。
上為末,將𪁽䳓汁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錢五分。服藥後,病在左睡朝左,病在右睡朝右。
薛氏阿魏膏
羌活,獨活,赤芍,穿山甲,玄參,官桂,生地,兩頭尖,大黃,白芷,天麻(各五錢),木鱉子(十枚,去殼),紅花(四錢),亂髮(一團),槐、柳、桃枝(各三錢)
白話文:
將藥汁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錢五分。服藥後,若病在左側,則睡覺時朝左側躺;若病在右側,則睡覺時朝右側躺。
上,用香油二斤四兩,煎黑去渣,入發煎化,仍去渣,徐下黃丹十兩,煎軟硬得中,入芒硝、阿魏、蘇合香油、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三錢調勻,即成膏矣。將帛絹攤貼患處,內服丸藥。黃丹須用山東者效。
凡貼膏藥,先用朴硝隨患處鋪半指厚,以紙覆上,用熱熨斗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時許方貼膏藥。
白話文:
先將香油二斤四兩煎煮至黑色,去除渣滓,再加入髮煎繼續煮化,再次去除渣滓。然後慢慢加入黃丹十兩,煎煮至軟硬適中,再加入芒硝、阿魏、蘇合香油、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三錢,充分調勻,即成膏藥。將帛絹攤開貼在患處,同時內服丸藥。黃丹必須使用山東產的才有效。
凡是貼膏藥,需先用朴硝均勻鋪在患處,厚度約半指,用紙覆蓋,用熱熨斗熨燙很久,如果朴硝減少就再加,持續熨燙,大約兩個時辰後方可貼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