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真中風一

以上二證,皆太陽經中風也。

如中風有汗,身熱不惡寒,白虎續命湯主之。

依本方,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甘草再加一倍。

如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葛根續命湯主之。

依本方,加葛根,桂枝、黃芩再加一倍。

宜針陷谷。(穴在足大指次指本節後陷中,針入五分。)去陽明之賊,兼刺厲兌,(穴在足。)瀉陽明之實。

以上二證,皆陽明經中風也。

如中風無汗身涼,附子續命湯主之。

依本方,附子加一倍,乾薑加二倍,甘草加二倍。

宜針隱白。(穴在足大指內爪甲角。去太陰之賊。)

此太陰經中風也。

如中風有汗無熱,桂附續命湯主之。

依本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一倍。

宜針太谿。(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針透崑崙。)

此少陰經中風也。

如中風六經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羌活連翹續命湯主之。

依本方,加羌活、連翹也。

少陽之經絕骨,(穴在外踝上三寸,灸五壯。)灸以引其熱;厥陰之井大敦,(穴在足大指甲聚毛間。)刺以通其經。

烏藥順氣散

烏藥,陳皮(各二錢),麻黃(去節),川芎,枳殼(去穰,麩炒),白芷,桔梗(各錢),殭蠶(炒去絲),乾薑(炮,五分),甘草(炙,二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達按:本方以「順氣」名者,蓋遍身麻痹,表氣不順也,故治以麻黃、川芎。語言謇澀,裡氣不順也,故治以烏藥、陳皮、枳殼。口眼歪斜,面部之氣不順也,故治以白芷、殭蠶。喉中氣急,甘草可緩。肺氣上逆,桔梗可下。痰之為物,寒則凝滯,熱則流通,佐以乾薑,行其滯也。此治標之劑也,然必邪實初病之人方可用。

中風一身俱麻,加人參、白朮、當歸、川芎、麥門冬。久患左癱右瘓,去麻黃,加天麻、防風、羌活、半夏、南星、木香、當歸。口眼喎斜加生薑。虛汗去麻黃,加黃耆。中風面目、十指俱麻,乃氣虛也,補中益氣湯加木香、香附、羌活、防風、烏藥。

對星香散

治中風體肥痰盛,口不渴者,此方主之。

牛膽,南星(八錢),木香(一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生薑十片,水一大盞,煎七分,溫服。

達按:本方用南星,燥痰之品也。曰體肥,曰痰甚,曰不渴,則宜燥也可知矣,故以南星主之。而必入牛膽者,制其燥也。佐以木香,利痰氣也。

中臟

中臟無別病,大便秘者,用三化湯。老弱之人,以滋潤湯代之。若口開眼合,撒手遺尿,汗出如油,搖頭直視,面赤如妝,聲如鼾睡,脈急大實者,皆不可治。不省人事,用通頂散,或半夏末吹鼻中取嚏,如無嚏者死。痰涎盛,用稀涎散,或蝦汁吐之。痰多有熱,荊瀝湯。

三化湯

治中臟者,以此通其滯,調以十全、四物。

白話文:

真中風一

上述兩種情況,都是太陽經中風。

如果中風患者出汗、身體發熱但不畏寒,則使用白虎湯治療。依據此方,增加石膏、知母各兩錢,甘草加倍。

如果中風患者出汗、身體發熱但不畏風,則使用葛根湯治療。依據此方,增加葛根、桂枝、黃芩的用量為原來的兩倍。

應針刺陷谷穴(位於足大拇指次指(食指)本節後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以此去除陽明經的邪氣,同時針刺厲兌穴(位於足部),瀉去陽明經的實邪。

上述兩種情況,都是陽明經中風。

如果中風患者不出汗、身體冰冷,則使用附子湯治療。依據此方,附子加倍,乾薑加兩倍,甘草加兩倍。

應針刺隱白穴(位於足大拇指內側指甲角)。以此去除太陰經的邪氣。

這是太陰經中風。

如果中風患者出汗但不發熱,則使用桂附湯治療。依據此方,桂枝、附子、甘草各加倍。

應針刺太谿穴(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凹陷處,針刺透崑崙穴)。

這是少陰經中風。

如果中風患者六經混雜,病邪侵犯少陽、厥陰經,或出現肢體攣縮疼痛,或麻木不仁等症狀,則使用羌活連翹湯治療。

依據此方,增加羌活、連翹。

少陽經的穴位絕骨穴(位於外踝上三寸處),灸五壯,以引導熱氣;厥陰經的井穴大敦穴(位於足大拇指指甲聚毛處),針刺以疏通經絡。

烏藥順氣散

烏藥、陳皮(各兩錢)、麻黃(去節)、川芎、枳殼(去瓤,麩炒)、白芷、桔梗(各一錢)、殭蠶(炒去絲)、乾薑(炮製,五分)、甘草(炙,二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劑,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煎溫服。

按語:此方以「順氣」命名,是因為全身麻痺是氣機不順的表現,所以用麻黃、川芎治療;語言謇澀是裡氣不順,所以用烏藥、陳皮、枳殼治療;口眼歪斜是面部氣機不順,所以用白芷、殭蠶治療;喉中氣急,甘草可以緩解;肺氣上逆,桔梗可以下行;痰飲的寒則凝滯,熱則流通,輔以乾薑,以使其運行通暢。這是治療標證的藥方,只有邪氣實證的初期病人才能使用。

中風全身麻痺者,可加人參、白朮、當歸、川芎、麥門冬。久病導致左側癱瘓右側麻痺者,去掉麻黃,加入天麻、防風、羌活、半夏、南星、木香、當歸。口眼歪斜者加生薑。虛汗者去掉麻黃,加入黃耆。中風面部、十指皆麻痺,是氣虛所致,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木香、香附、羌活、防風、烏藥。

對星香散

治療中風,體胖痰盛,口不渴者,以此方為主。

牛膽、南星(八錢)、木香(一錢)

將藥材研磨成末,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十片,水一大碗,煎至七分,溫服。

按語:此方使用南星,是燥濕化痰的藥物。患者體胖、痰多、口不渴,說明適合燥濕,所以用南星為主藥。加入牛膽,是為了制約南星燥烈的性質。輔以木香,可以行氣化痰。

中臟

中臟無其他疾病,但大便秘結者,使用三化湯;體弱年老者,用滋潤湯替代。如果出現口張眼閉,撒手遺尿,汗出如油,搖頭直視,面紅如妝,呼吸如鼾睡,脈象急數有力者,皆不可治癒。不省人事者,使用通頂散,或將半夏研末吹入鼻中以誘發噴嚏,若無噴嚏則必死。痰涎壅盛者,使用稀涎散,或用蝦汁催吐。痰多伴有發熱者,使用荊瀝湯。

三化湯

治療中臟疾病,以此方通利阻塞,並配合十全大補湯、四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