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惡寒證六

【歌】惡寒由是六陽虛,振慄憎寒火有餘。外感脈浮頭項痛,肺虛灑淅更何疑。

【論】夫惡寒,有陽虛腠理疏泄,不任風寒,必自汗多也。有火盛甚,反兼水化制之,故振慄惡寒也。有外感風寒之邪,則有表證,脈浮,頭痛,發熱。有肺受火克,虛而失所司,則灑淅惡寒也。有表氣虛不能固腠理,或汗多故也。仲景云:發熱惡寒,發於陽也;無熱惡寒,發於陰也。此陰陽虛實之理,判然明矣。

表虛

表虛必自汗多,惡寒者,桂枝湯。汗多,表虛不能護衛,脈弱惡風寒,黃耆建中湯。

桂枝湯

桂枝(上),芍藥(中),甘草(下)

上,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二盞,煎至一盞,稍溫服。

小建中湯

即桂枝湯加飴糖一合。

黃耆建中湯

即小建中湯加黃耆等分。

陽虛

陽虛不任風寒,體弱脈虛而惡寒者,四君子湯倍加黃耆、桂枝。虛甚者,再加熟附子二、三片,或黃耆建中湯加附子。

四君子湯(方見脾胃條。)

火盛

火盛甚者,反惡寒,非寒也,乃亢極反兼水化。制之,四物湯加黃耆、黃柏、黃連,火降寒自已。

四物湯(方見血證條。)

衛不和

氣為衛,主衛護皮毛,溫分肉,實腠理。衛不和,則腠理不固而惡寒者,調中益氣湯倍加黃耆、桂枝。

調中益氣湯(方見氣證條。)

外感

外感風寒,無汗,發熱惡寒,麻黃湯。有汗,惡風,桂枝湯。平時感寒邪,惡寒發熱者,香蘇散。

麻黃湯(方見發熱條。)

香蘇散

香附(上),蘇葉(上),陳皮(中),甘草(下)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二盞,煎八分,熱服。

加川芎、白芷,名芎芷香蘇散。

肺病

肺受火邪而失所司,不能固腠理,灑淅惡寒者,甘桔湯加酒黃芩、山梔、麥門冬、五味子、酸棗仁。

甘桔湯

甘草,桔梗(等分)

上,用水煎服。

白話文:

【歌訣翻譯】 惡寒的原因有六種,是因為體內的陽氣虛弱,身體會不由自主地顫抖,對寒冷特別敏感,這可能是體內的火氣過剩。如果是由於外在感受了風寒,脈搏會呈現浮動狀,頭部與頸部會感到疼痛。如果是肺臟虛弱,身體會感到冷冽的寒意,這一點毫無疑問。

【討論翻譯】 惡寒,可能因為陽氣不足,導致毛孔鬆弛,無法抵抗風寒,這樣的人會經常出汗。也可能因為火氣太旺,反而被水氣抑制,因此出現顫抖和惡寒。或是因為外感風寒,表現出頭痛、發燒等症狀。或者肺臟受到火氣侵襲,功能虛弱,身體會感覺到寒意。又或者是體表的氣力虛弱,無法鞏固毛孔,這可能和大量出汗有關。張仲景說:發燒且怕冷,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在作用;如果不發燒卻怕冷,這是因為陰氣在作用。由此可見,陰陽虛實的道理,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表虛

表虛的人會經常出汗,怕冷,應使用桂枝湯。若是出汗太多,表虛無法保護身體,脈搏微弱,對風寒特別敏感,應該使用黃耆建中湯。

桂枝湯

藥材比例:桂枝(上),芍藥(中),甘草(下)

煮法:用三片薑,兩顆大棗,兩碗水,煎至一碗,趁溫暖時服用。

小建中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一勺飴糖。

黃耆建中湯

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加入等量的黃耆。

陽虛

陽虛的人無法抵抗風寒,體弱且脈搏虛弱,怕冷,應使用四君子湯,加倍使用黃耆和桂枝。如果虛弱得非常嚴重,可以再加入二至三片熟附子,或者在黃耆建中湯中加入附子。

四君子湯(詳細配方請參考脾胃條目。)

火盛

火氣過旺的人,反而會怕冷,這不是真的怕冷,而是火氣太旺反而被水氣抑制。治療方法是使用四物湯,加入黃耆、黃柏、黃連,當火氣降低後,寒意自然就會消失。

四物湯(詳細配方請參考血證條目。)

衛不和

氣是人體的防禦系統,負責保護皮膚和肌肉,使毛孔堅固。如果防禦系統不協調,毛孔就無法鞏固,導致怕冷,應使用調中益氣湯,加倍使用黃耆和桂枝。

調中益氣湯(詳細配方請參考氣證條目。)

外感

外感風寒,沒有出汗,發燒且怕冷,應使用麻黃湯。如果已經出汗,但仍然怕風,應使用桂枝湯。平時感染了寒邪,怕冷且發燒,應使用香蘇散。

麻黃湯(詳細配方請參考發燒條目。)

香蘇散

藥材比例:香附(上),蘇葉(上),陳皮(中),甘草(下)

煮法:先切好藥材,每劑使用三片薑,兩顆棗,兩碗水,煎至八分滿,趁熱服用。

加入川芎、白芷,成為芎芷香蘇散。

肺病

肺臟受到火氣侵襲,功能虛弱,無法鞏固毛孔,導致冷冽的寒意,應使用甘桔湯,加入酒黃芩、山梔、麥門冬、五味子、酸棗仁。

甘桔湯

藥材比例:甘草,桔梗(等分)

煮法:用水煎煮後服用。

2. 傷風證七

【歌】頭疼聲重外傷風,咳嗽憎寒鼻不通。若是重衣兼厚被,肺因壅熱內生風。

【論】肺主皮毛,司腠理開闔。然氣衛於外,雖有風寒,不能為害。若元氣稍虛,不能衛護皮毛,則腠理疏泄,風邪因得而侵之,內舍於肺。故頭疼聲重,鼻塞流涕,憎寒壯熱,咳嗽咽乾之證現焉,此外因於風也。若平素內火熾盛,乘克肺金,或因重衣厚被,壅熱於上,熱極則生風,亦有聲重鼻塞,咳嗽咽乾,音啞之形證焉,此非外來之風,內因也。因外感者,以辛涼、辛溫之劑發散之。

因內受者,火甚生風也,以涼、寒苦,兼升散之劑解之,不可執一治也。

外感

外感風邪,皮毛腠理先受,內舍於肺。風邪束於外,內熱不泄,上炎於肺。故鼻塞聲重,頭目不清而痛,咳嗽流涕,惡風,輕則參蘇飲,重則十神湯。寒月無汗用麻黃湯,有汗桂枝湯。

參蘇飲

治感冒風寒,胸脅滿悶,咳嗽頭疼,身重吐痰,或中脘停痰,憎寒壯熱,狀如傷寒,用此湯。

人參(上),蘇葉(上),枳殼(中),桔梗(中),陳皮(中),前胡(中),半夏(下),甘草(下),木香(中),茯苓(中)

上,用姜三片,水煎服。

天寒感冒,惡寒無汗,鼻塞聲重,咳嗽者,加麻黃、杏仁、金沸草汗之。若天氣和暖,傷風咳嗽有痰者,去木香,加桑白皮、杏仁。內有痰熱,加片芩。若胸滿痰多者,加栝蔞仁、貝母,去半夏。若痰唾如膠者,加金沸草。若氣急,喘不止者,加貝母、蘇子、杏仁、五味子,去蘇葉。

肺寒咳嗽,加乾薑、五味子。若熱咳嗽,加片芩、麥冬、荊芥,去半夏、木香。若心下痞滿而嗽,加枳實、黃連。若胸中煩熱,或停滯酒不散,或嘈雜噁心,亦加黃連、枳實,再加乾葛、陳皮、烏梅,去木香、蘇葉。煩躁不寧,加辰砂。表有熱,加柴胡。里有熱,加芩、連。

頭痛、咳嗽加細辛。

十神湯

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或欲出疹。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皆治之。

川芎(一錢),甘草(炙,七分),麻黃(一錢),乾葛(一錢),蘇葉(一錢),升麻(一錢),赤芍藥(八分),白芷(一錢),陳皮(一錢),香附(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

如發熱頭痛,加連須蔥白。中滿氣實,加枳殼、桔梗。天氣和暖,加黃芩,去麻黃。

麻黃湯(方見發熱條。)

桂枝湯(方見惡寒條。)

內受

上焦原有痰火熾盛,肺為火爍,又因衣被厚重,上焦熱壅,肺經受傷,雖無外邪,風熱內盛。亦有鼻塞聲重,音啞,頭目不清,鼻流清涕,咳嗽之證,防風通聖散、消風百解散主之。

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條。)

消風百解散

荊芥(上),白芷(中),陳皮(上,去白),麻黃(中,去節),蒼朮(中),甘草(下)

上,用蔥白、生薑煎服。

如咳嗽,加烏梅。

川芎茶調散

治諸風上攻,頭目昏重,鼻塞聲壅及偏正頭疼。

薄荷(上),川芎(次),羌活(中),甘草(中),白芷(中),防風(下),荊芥(次)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頭痛,倍川芎、羌活,加細辛。咳嗽痰多,加前胡、金沸草。

白話文:

【歌訣現代譯】 如果頭痛且聲音沉重,那是因為外感風邪。如果咳嗽、怕冷且鼻子不通,那可能是受到風邪影響。如果穿著厚重衣物還蓋著厚被,可能是肺部因熱度過高,從內部產生風邪。

【理論現代譯】 肺主管皮膚和毛髮,負責控制汗孔的開閉。如果體表有足夠的保護,即使有風寒,也不會造成危害。然而,如果體質稍微虛弱,無法完全保護皮膚和毛髮,那麼汗孔就會變得鬆弛,風邪就會趁機侵入,藏匿在肺部。因此,可能會出現頭痛、聲音沉重、鼻塞流鼻涕、怕冷、發燒、咳嗽、咽喉乾燥等症狀,這是因為外部風邪所致。如果平時體內火氣旺盛,影響到肺部,或是穿著厚重衣物,導致上半身過熱,熱度過高也會產生風邪,同樣會出現聲音沉重、鼻塞、咳嗽、咽喉乾燥、聲音沙啞等症狀,這不是因為外部風邪,而是體內產生的問題。如果是因為外部感染,可以使用辛涼或辛溫的藥物來發汗。

如果是因為體內產生,是因為火氣旺盛導致風邪生成,應該使用涼性、寒性、苦味,同時具有升散作用的藥物來治療,不能只依賴一種治療方式。

外部感染

外部感染風邪,首先會影響皮膚和汗孔,然後藏匿在肺部。風邪束縛在外,體內的熱氣無法散發,向上影響到肺部。因此,可能會出現鼻塞、聲音沉重、頭部不清晰且疼痛、咳嗽、流鼻涕、怕風等症狀。如果症狀較輕,可以使用參蘇飲;如果症狀較嚴重,可以使用十神湯。在寒冷月份,如果沒有出汗,可以使用麻黃湯;如果有出汗,可以使用桂枝湯。

參蘇飲

適用於感冒風寒,胸部和肋骨部位感到滿悶,咳嗽、頭痛、身體沉重、吐痰,或是胃部有痰積聚,怕冷、發燒,症狀類似傷寒。使用此湯。

人參、蘇葉、枳殼、桔梗、陳皮、前胡、半夏、甘草、木香、茯苓

以上藥材,使用三片薑,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天氣寒冷,感冒且怕冷、沒有出汗、鼻塞、聲音沉重、咳嗽,可以添加麻黃、杏仁、金沸草來發汗。如果天氣溫暖,感冒且咳嗽、有痰,可以去掉木香,添加桑白皮、杏仁。如果體內有痰熱,可以添加片芩。如果胸部滿悶且痰多,可以添加栝蔞仁、貝母,去掉半夏。如果痰液黏稠如膠,可以添加金沸草。如果呼吸急促,喘不過氣,可以添加貝母、蘇子、杏仁、五味子,去掉蘇葉。

肺部寒涼且咳嗽,可以添加乾薑、五味子。如果熱咳,可以添加片芩、麥冬、荊芥,去掉半夏、木香。如果胸口下方感到痞滿且咳嗽,可以添加枳實、黃連。如果胸部感到煩熱,或是飲酒後不適,或是噁心,也可以添加黃連、枳實,再添加乾葛、陳皮、烏梅,去掉木香、蘇葉。如果感到煩躁不安,可以添加辰砂。如果表面有熱,可以添加柴胡。如果體內有熱,可以添加芩、連。

如果頭痛、咳嗽,可以添加細辛。

十神湯

適用於季節不正常,流行病肆虐,感冒發燒,或是即將出疹。此藥不分陰陽,對於兩種風寒都有治療效果。

川芎、甘草、麻黃、乾葛、蘇葉、升麻、赤芍藥、白芷、陳皮、香附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發燒、頭痛,可以添加連須蔥白。如果腹部脹滿、氣實,可以添加枳殼、桔梗。如果天氣溫暖,可以添加黃芩,去掉麻黃。

麻黃湯(詳見發燒部分)。

桂枝湯(詳見怕冷部分)。

體內感染

上半身原本就有旺盛的痰火,肺部被火氣灼傷,再加上穿著厚重衣物,導致上半身熱氣過高,肺部受到傷害,即使沒有外部風邪,體內的風熱也會過度旺盛。也可能會出現鼻塞、聲音沉重、聲音嘶啞、頭部不清晰、鼻涕清澈、咳嗽等症狀,可以使用防風通聖散、消風百解散。

防風通聖散(詳見中風部分)。

消風百解散

荊芥、白芷、陳皮、麻黃、蒼朮、甘草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咳嗽,可以添加烏梅。

川芎茶調散

適用於各種風邪向上攻擊,頭部和眼睛昏沉,鼻塞、聲音壅塞以及偏頭痛、正頭痛。

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防風、荊芥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調和服用。

如果頭痛,可以加倍使用川芎、羌活,添加細辛。如果咳嗽且痰多,可以添加前胡、金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