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4)

1. 帶下二

上為末,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湯送下。

白芷散

治女人赤白帶下,火熱內盛。

白芷(一兩),胎髮(一團,煅),海螵蛸(二枚,煅)

為末,酒送下。

濕痰

濕痰結注於下,白帶淋漓,先以小胃丹開導閉郁,後用白朮丸。濕痰下注,半夏、南星、海石、炒黃柏、蒼朮、樗根皮、青黛、香附、滑石、蛤粉、陳皮、茯苓。

小胃丹

取膈上濕痰熱積,以意消息之。欲利,空心服。

芫花(半兩,好醋拌一宿,瓦器內炒,不住手攪,令黑不要焦),甘遂(半兩,濕麵裹,長流水浸半月,再用水煮,曬乾),大戟(半兩,長流水煮一時,再用水洗,曬乾),大黃(一兩半,濕紙裹煨勿令焦,切片焙乾,再用酒潤,炒熟),黃柏(三兩,炒褐色)

為細末,粥丸如麻子大,白湯送下。

白朮丸

治赤白帶,先以小胃丹開導,後用此補之。

白朮(二兩,炒),黃芩(五錢),白芍藥(七錢),紅白葵花(二錢半)

上為極細末,蒸餅糊丸,空心,煎四物湯下五十丸。

濕熱

肥人白帶,陰戶痛,身黃,皮緩身重,陰中如水濕也,升陽燥濕湯。濕而挾熱者,大便或泄或閉,小便澀,脈實而氣盛,濕熱者,十棗湯下之。

升陽燥濕湯

治白帶陰中痛,身重如山,身黃皮緩。

黃芩(炒,一錢),柴胡(八分),防風(一錢,去蘆),甘草(六分),陳皮(八分),良薑(一錢),乾薑(一錢),郁李仁(一錢),白葵花(七朵)

銼一劑,水二鍾,煎至八分,空心服。

十棗湯

治濕痰猛烈之劑,用之者,當以意消息。

甘遂(五分),大戟(五分),芫花(五分),棗(十枚)

上,用水二鍾,煎八分溫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帶下二

第一方: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丸,米湯送服。

第二方(白芷散):治療婦女赤白帶下,內熱旺盛。白芷一兩,胎髮一團(煅燒),海螵蛸二枚(煅燒),研磨成粉,酒送服。

濕痰:濕痰阻滯於下焦,白帶淋漓不止,先用小胃丹疏通鬱結,之後再服用白朮丸。濕痰下注的藥方:半夏、南星、海石、炒黃柏、蒼朮、樗根皮、青黛、香附、滑石、蛤粉、陳皮、茯苓。

第三方(小胃丹):治療膈上濕痰熱積,需根據病情調整用量。欲使其通利,需空腹服用。芫花半兩(好醋拌一夜,瓦器內炒至黑色,需不停攪拌,不可炒焦),甘遂半兩(濕麵包裹,長流水浸泡半月,再用水煮,曬乾),大戟半兩(長流水煮一小時,再用水洗,曬乾),大黃一兩半(濕紙包裹煨烤,不可烤焦,切片焙乾,再用酒潤濕,炒熟),黃柏三兩(炒至褐色),研磨成細粉,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白湯送服。

第四方(白朮丸):治療赤白帶,先用小胃丹疏通,之後服用此方以補益。白朮二兩(炒),黃芩五錢,白芍藥七錢,紅白葵花二錢半,研磨成極細粉末,用蒸餅糊做成藥丸,空腹服用,用煎好的四物湯送服五十丸。

濕熱:肥胖女子白帶,陰部疼痛,身體發黃,皮膚鬆弛,身體沉重,陰部潮濕如水,可用升陽燥濕湯治療。若濕邪夾雜熱邪,大便可能瀉洩或便秘,小便澀痛,脈象有力而氣盛,則可用十棗湯治療。

第五方(升陽燥濕湯):治療白帶伴隨陰部疼痛,身體沉重如山,身體發黃,皮膚鬆弛。黃芩(炒,一錢),柴胡(八分),防風(一錢,去蘆根),甘草(六分),陳皮(八分),良薑(一錢),乾薑(一錢),郁李仁(一錢),白葵花(七朵),一劑藥用水二杯煎至八分,空腹服用。

第六方(十棗湯):治療濕痰非常盛的急症,使用此方需謹慎,根據病情調整用量。甘遂五分,大戟五分,芫花五分,大棗十枚,用水二杯煎至八分溫服,以通利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