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醫指掌》~ 卷八 (5)
卷八 (5)
1. 口齒證二
薑黃(一錢),細辛(一錢),白芷(一錢)
末之,擦患處,須臾吐涎,鹽湯漱口,極效。
羊脛灰散
治牙齒疼痛難忍,用之擦齒立止,神效。
地骨皮(五錢),羊脛灰(五錢),石膏(五錢,煅),升麻(五錢)
共為末,擦齒上。
安腎丸
腎虛牙齒疼痛。
蓯蓉(酒浸,一兩),白朮(一兩),乾山藥(一兩),桃仁(去皮、尖,炒,一兩),石斛(一兩),萆薢(一兩),川烏(去皮,一兩),補骨脂(炒,一兩),白蒺藜(炒,去刺,一兩),巴戟(去皮、心,一兩)
蜜丸,鹽湯下。
牢牙散
注顏補腎,牢牙固齒。
青鹽(七錢),細辛(七錢),當歸(酒洗,一兩),川芎(一兩)
末之,每用少許,清晨擦牙漱滿口,連藥咽之即愈。
砂糖丸
治蟲蛀牙齒疼痛不休,此藥神效。
礦灰(不拘多少)
末之,砂糖和丸,如米粒大,塞蛀孔中。
細辛散
治風蛀牙疼,腮頷腫脹。
荊芥穗(一兩),細辛(一兩),砂仁(五錢),白芷(二兩),川椒(二兩,去目),草烏(二兩),鶴蝨(五錢),豬牙皂角(五錢),蓽茇(五錢)
末之,每用少許,頻擦患處。
立效散
治一切牙齒疼痛。
川椒(一兩,去目),露蜂房(一兩),青鹽(一兩)
水煎,漱口即愈。
玉池散
治風蛀牙疼,腫癢動搖,潰爛宣露出血,口氣。
地骨皮(八分),白芷(八分),升麻(七分),防風(去蘆,七分),細辛(七分),川芎(七分),槐花(一錢),當歸(一錢),藁本(七分),甘草(六分)
為末,每用一字擦之即止。或痛甚,取二錢,水一鍾半,黑豆半合,姜三片,煎服。
口病
口瘡,陰陽散敷之。口舌生瘡,桃花散,內服甘桔湯。內熱口瘡及咽喉腫痛,升麻湯。口瘡爛臭,赴筵散、黃丹散。口熱臭氣,芎芷散。唇口瞤動或生核,薏苡仁湯。口舌生瘡,冰柏丸。
陰陽散
口舌生瘡,疼痛臭爛,用之即效,如神藥也。
乾薑(五錢),黃連(五錢)
末之,乾摻舌上。
桃花散
治證同前。
玄胡索(一兩),黃柏(五錢),黃連(五錢),青黛(二錢),密陀僧(二錢)
末之,用竹管吹入口內。
甘桔湯(方見咳嗽條下。),
升麻湯
治上膈熱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八分),白芍藥(一錢),人參(一錢,去蘆),桔梗(一錢,去蘆),乾葛(一錢),甘草(一錢)
姜三片,水二盞,食後頻服。
赴筵散
治口瘡舌爛,臭穢不可近。
銅綠(一兩),白芷(一兩)
末之,摻於舌上,溫醋漱之。
黃丹散
治滿口瘡爛。
黃丹(一兩),蜜(一兩)
盞盛甑內蒸一伏時,鵝翎刷上。
芎芷散(方見頭痛條下。)
薏苡仁湯
治風熱在脾,唇口瞤動,或結核浮腫。
赤小豆(三錢),防己(三錢),甘草(三錢),薏苡仁(三錢)
白話文:
口齒證二
**一、薑黃白芷細辛散:**將薑黃、細辛、白芷各一錢研磨成粉,塗抹患處,片刻後吐出唾液,用鹽水漱口,效果極佳。
**二、羊脛灰散:**治療牙齒疼痛難忍,用此藥粉擦拭牙齒,疼痛立即止住,效果神奇。 地骨皮、羊脛灰、煅石膏、升麻各五錢,研磨成粉,擦於牙齒上。
**三、安腎丸:**治療腎虛引起的牙齒疼痛。蓯蓉(酒浸)、白朮、乾山藥、炒桃仁(去皮尖)、石斛、萆薢、川烏(去皮)、炒補骨脂、炒白蒺藜(去刺)、巴戟(去皮心)各一兩,製成蜜丸,用鹽水送服。
**四、牢牙散:**滋養顏面、補益腎氣、堅固牙齒。青鹽、細辛各七錢,酒洗當歸、川芎各一兩,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清晨擦牙,並將藥液漱滿口後吞服,即可痊癒。
**五、砂糖丸:**治療蟲蛀牙齒引起的持續疼痛,此藥效果神奇。將適量礦灰研磨成粉,與砂糖混合製成米粒大小的丸劑,塞入蛀牙孔中。
**六、細辛散:**治療風邪引起的蛀牙疼痛、腮幫子腫脹。荊芥穗、細辛各一兩,砂仁五錢,白芷二兩,川椒(去目)二兩,草烏二兩,鶴蝨、豬牙皂角、蓽茇各五錢,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頻頻塗抹患處。
**七、立效散:**治療各種牙齒疼痛。川椒(去目)、露蜂房、青鹽各一兩,水煎後漱口即可痊癒。
**八、玉池散:**治療風邪引起的蛀牙疼痛、腫脹、瘙癢、牙齒鬆動、潰爛出血、口臭等症狀。地骨皮、白芷各八分,升麻、防風(去蘆)、細辛、川芎各七分,槐花一錢,當歸、藁本各一錢,甘草六分,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塗抹患處即可。如果疼痛劇烈,可取二錢藥粉,加水一鍾半、黑豆半合、薑三片煎服。
口病
**一、陰陽散:**治療口舌生瘡,疼痛、潰爛,效果如同神藥。乾薑、黃連各五錢,研磨成粉,乾燥後塗抹於舌頭上。
**二、桃花散:**治療口舌生瘡(用法同前)。玄胡索一兩,黃柏、黃連各五錢,青黛、密陀僧各二錢,研磨成粉,用竹管吹入口中。
三、甘桔湯:(方劑見咳嗽條下)
**四、升麻湯:**治療上焦熱毒引起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升麻八分,白芍藥一錢,人參(去蘆)一錢,桔梗(去蘆)一錢,乾葛一錢,甘草一錢,加薑三片,水二盞,飯後頻頻服用。
**五、赴筵散:**治療口舌生瘡潰爛,臭穢難聞。銅綠、白芷各一兩,研磨成粉,塗抹於舌頭上,用溫醋漱口。
**六、黃丹散:**治療滿口生瘡潰爛。黃丹、蜂蜜各一兩,放入碗中,隔水蒸一小時,用鵝毛刷塗抹患處。
七、芎芷散:(方劑見頭痛條下)
**八、薏苡仁湯:**治療風熱侵入脾胃引起的唇部抽搐、結節腫脹。赤小豆、防己、甘草、薏苡仁各三錢。
(註:文中錢、兩、分、鍾、盞等皆為古代重量或容量單位,現代已無統一換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