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咽喉十八證,附

上銼,一劑,水二盞,生薑三片,煎八分,徐徐細嚥下。

射干湯

治咽喉因風熱壅盛疼痛難進水飲。

射干(五錢),升麻(五錢),牙硝(三錢五分),馬勃(三錢五分)

煎服。

解毒雄黃丸

治纏喉風急證,雙蛾腫痛,湯藥不下。

雄黃(一兩),巴豆(十四粒。去殼,去油),鬱金(一錢),

末之,醋糊丸綠豆大,熱茶湯送下七丸,吐出頑涎即蘇,大效。如牙關緊閉,以物斡開灌之,起死回生。

如聖金錠

咽喉急閉,腮頷腫痛,雙、單乳蛾,重舌、木舌。

硫黃(研,三錢),川芎(三錢),臘茶(三錢),薄荷葉(三錢),川烏(泡,三錢),硝石(五錢),生地黃(五錢)

末之,用生蔥汁拌勻為錠如指大,每用一錠,先以涼水灌漱,次嚼薄荷葉五、七片,卻用藥同嚼極爛,以井花水下。甚者連進三錠,並口內噙化之。

麝香硃砂丸

治咽喉腫閉,舌根腫痛,勺飲難進。

馬蹄硝(七錢),鉛白霜(三錢),龍腦(三錢),寒水石(燒,一斤),硼砂(三兩),麝香(二錢),硃砂(一兩五錢),甘草(十兩,另自熬膏)

研細,甘草膏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噙化一、二丸。

二聖散

治纏喉風、急喉痹,牙關緊急,痰涎壅盛。

膽礬(二錢五分),白殭蠶(炒去絲,五錢)

末之,少許吹入喉中。

吹喉散

治三焦火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湯水不入。

蒲黃(一兩),青黛(一兩),盆硝(二兩),薄荷汁(一鍾,和勻前藥。)

用瓷罐盛,慢火熬干,研細,每半錢,吹喉內,涎出妙。

金鑰匙

治一切風熱咽喉閉塞,口噤不開,牙關緊急。

朴硝(一兩),大黃(一錢),雄黃(五錢)

末之,吹入喉內。

通關散(方見中風條下。)

千兩金丸

大治喉風,不問陰陽、內外危急惡證。

蚵蚾草(半兩),銅青(半兩),大黃(半兩),牙硝(半兩)

末之,以白梅肉搗爛和勻,作二十丸,絲綿裹噙化。

咽喉陰證

疫癘病,夏寒變及非時暴寒少陰證,脈微細而沉,自汗咽痛不利,名腎傷寒,半夏桂甘湯或苦酒湯。臟寒咽閉吞吐不利,蜜附子。

半夏桂甘湯

治疫癘夏為寒變,及感非時暴寒之證。

半夏(二錢),桂枝(二錢),甘草(二錢),姜(三片)

水煎服。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治腎傷寒脈沉咽痛自汗。

黃耆(五錢),芍藥(三錢),桂枝(三錢)

水煎,苦酒和服。

三因蜜附子

治臟寒喉閉吞吐不利。

大附子(一個,去皮臍,切作大片,蜜炙令黃)

每含一片,味盡再易。

咽喉痰證

一切纏喉風證,牙關緊急,痰涎壅盛者,必用吐法攪去痰即寬。用珠子草,(俗名五爪龍草)取根搗入陳米醋調灌下,用牙皂、桐油、鵝翎探吐,或千兩金丸、二聖散、白礬散、一字散選而用之。吐痰後服甘桔湯甚妙。

白話文:

咽喉十八證,附

上銼:取藥一劑,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煎至八分滿,慢慢細細嚥下。

射干湯:

治療因風熱鬱結導致咽喉疼痛,難以進食飲水。

藥材:射干五錢、升麻五錢、牙硝三錢五分、馬勃三錢五分。煎煮服用。

解毒雄黃丸:

治療纏喉風急症,雙頰腫痛,無法服用湯藥。

藥材:雄黃一兩、巴豆十四粒(去殼去油)、鬱金一錢。研磨成粉,用醋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用熱茶水送服七丸。吐出黏痰後即可痊癒,療效顯著。如果牙關緊閉,可用工具撐開灌服,可起死回生。

如聖金錠:

治療咽喉急劇閉塞,腮幫子腫痛,單雙側扁桃腺炎,舌頭腫大或僵硬。

藥材:硫黃(研磨,三錢)、川芎三錢、臘茶三錢、薄荷葉三錢、川烏(泡製,三錢)、硝石五錢、生地黃五錢。研磨成粉,用生蔥汁拌勻製成指頭大小的藥錠。每次服用一錠,先用涼水漱口,然後嚼碎五到七片薄荷葉,再將藥錠嚼碎,用井水送服。病情嚴重者,可連服三錠,並含在口中使其溶化。

麝香硃砂丸:

治療咽喉腫脹閉塞,舌根腫痛,難以進食飲水。

藥材:馬蹄硝七錢、鉛白霜三錢、龍腦三錢、寒水石(煅燒,一斤)、硼砂三兩、麝香二錢、硃砂一兩五錢、甘草十兩(另熬製成膏)。研磨成細粉,用甘草膏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外裹硃砂,每次含化一到兩丸。

二聖散:

治療纏喉風、急喉痹,牙關緊閉,痰涎壅盛。

藥材:膽礬二錢五分、白殭蠶(炒去絲,五錢)。研磨成粉,少量吹入喉嚨。

吹喉散:

治療三焦火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無法進食飲水。

藥材:蒲黃一兩、青黛一兩、盆硝二兩、薄荷汁一盅(與前藥混合均勻)。用瓷罐盛放,小火熬乾,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吹入喉嚨,黏痰排出即可。

金鑰匙:

治療各種風熱導致的咽喉閉塞,口不能張開,牙關緊閉。

藥材:朴硝一兩、大黃一錢、雄黃五錢。研磨成粉,吹入喉嚨。

通關散:(方劑見中風條下)

千兩金丸:

治療各種喉風,不論陰陽,內外危急重症均可使用。

藥材:蚵蚾草半兩、銅青半兩、大黃半兩、牙硝半兩。研磨成粉,用白梅肉搗爛混合均勻,製成二十丸,用絲綿包裹,含化服用。

咽喉陰證:

疫癘病,夏季寒邪入侵或非時節暴寒導致少陰證,脈象微細而沉,自汗咽喉疼痛不適,稱為腎傷寒,可用半夏桂甘湯或苦酒湯。臟腑寒冷導致咽喉閉塞,吞咽困難,可用蜜炙附子。

半夏桂甘湯:

治療疫癘病因夏季寒邪入侵或非時節暴寒所致。

藥材:半夏二錢、桂枝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三片。水煎服用。

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

治療腎傷寒,脈象沉弱,咽喉疼痛,自汗。

藥材:黃耆五錢、芍藥三錢、桂枝三錢。水煎,用苦酒調服。

三因蜜附子:

治療臟腑寒冷導致喉嚨閉塞,吞咽困難。

藥材:大附子一個(去皮去臍,切成大片,蜜炙至黃)。每次含一片,味道消失後再換一片。

咽喉痰證:

各種纏喉風,牙關緊閉,痰涎壅盛者,必須採用吐法將痰吐出才能緩解。可用珠子草(俗名五爪龍草)的根,搗碎用陳米醋調和後灌服,並用牙皂、桐油、鵝毛探吐,或選用千兩金丸、二聖散、白礬散、一字散等。吐痰後服用甘桔湯效果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