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卷八

2. 雜科

3. 喉痹證一

(咽喉十八證,附)

【歌】喉痹皆因二火攻,風痰壅熱在喉嚨。因生血泡咽關閉,性命危於旦夕中。砭血攪痰為上策,寒涼直治定收功。咽喉亦有陰經證,誤服寒涼立見凶。

【論】《內經》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王太僕云:一陰者,手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氣也,一陽者,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氣也,二脈正絡於喉。然氣熱則內結,甚則腫脹,腫甚則痹,痹甚則不通而死。《原病式》云:痹者,不仁也,俗作閉,由閉塞也。火主腫脹,故熱客上焦而咽嗌腫脹也。

咽喉之疾,死生反掌,腫脹甚者,急宜砭出血為尚,然後用寒涼藥隨證調之。子和云:喉痹不歸之火,相去遠矣。以上之說,屬火熱明矣。亦有伏氣病,名腎傷寒,謂非時暴寒,伏毒於少陰,始衰不病,旬日乃發,脈微弱,法當咽痛,次必下痢。當以辛熱藥攻其本病,順其陰陽,則水升火降,而咽痛自已。

又有少陰傷寒,不傳太陽,寒邪抑鬱,內格陽氣為熱,上行於咽門經會之處,寒熱相搏,而成咽痹。當以辛溫甘苦治其標病,以通咽嗌。二者若誤用寒涼,卒致不救,嗚呼,冤哉!學者可不深究之?其咽喉十八證,人多未明,開於後,括成歌,以便後學之記誦也。

白話文:

【歌謠翻譯】 所有的喉痹病症都是因為心火與相火兩種火氣攻撃所致,風邪與痰熱積聚在咽喉部位。這導致咽喉產生血泡,嚴重時甚至影響吞嚥,情況危急,可能隨時喪命。砭刺出血和攪動痰液是治療的首要選擇,再輔以寒涼藥物直接治療,通常能取得成效。然而,咽喉疾病也有屬於陰經的症狀,如果誤服了寒涼藥物,病情會立刻惡化。

【理論翻譯】 根據《黃帝內經》所述,喉痹是由於一陰一陽兩種氣結合所引起。其中,一陰指的是手少陰心經的氣血,一陽則指手少陽三焦經的氣血,這兩條脈絡正好經過咽喉。然而,氣血過熱就會在內部結聚,嚴重時會導致咽喉腫脹,腫脹到極點就形成喉痹,喉痹更嚴重時,會導致氣道阻塞而死亡。《原病式》解釋,「痹」就是失去知覺的意思,常被誤解為閉塞,這是因為氣道被堵塞。火氣主腫脹,所以當熱氣入侵上焦,就會導致咽喉腫脹。

咽喉疾病,生死往往只在一線之間,當腫脹到非常嚴重的程度時,應立即進行砭刺出血,然後再根據病情使用寒涼藥物來調整。張從正說,喉痹是因為不歸位的火氣,但這種說法距離實際情況還有一段距離。以上的講述,都明確指出喉痹屬於火熱的範疇。然而,也存在一種潛藏的病症,被稱為腎傷寒,這是指在不合適的時間遭遇劇烈寒冷,導致毒素潛伏在手少陰心經,初期可能不會發病,但大約十天後才會發作,表現為脈象微弱,首先會出現咽喉疼痛,接著可能會有腹瀉的情況。應使用辛辣且性熱的藥物來治療根本病因,調理陰陽,讓水氣上升,火氣下降,咽喉疼痛自然就能得到緩解。

另外,也有因手少陰心經受寒而引發的傷寒,不會傳導至足太陽膀胱經,寒邪抑制了陽氣,導致熱氣上行至咽喉部位,寒熱交雜,形成咽喉閉塞。應使用辛溫、甘苦的藥物來治療表面病症,以疏通咽喉。對於上述兩種情況,如果誤用了寒涼藥物,可能導致突然無法救治,真是冤枉啊!學者怎能不深入研究呢?對於咽喉的十八種病症,大多數人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將其整理成歌謠,以便後學者記憶和背誦。

4. 咽喉十八證,附

【歌】十八咽喉君要通,雙單乳蛾生喉中。牙蜞風毒牙齦腫,蟬舌之風舌必重。魚口風如魚吸水,舌黃舌腫色黃濃。牙根作釁咬牙噤,木舌腫如豬舌同。聚毒塞喉風熱壅,纏喉風證繞喉攻。連珠五七相連起,更有懸蜞蠱毒風。搶食口中多發泡,崩砂甘口齒斷崩。毒名蜂子腮洋爛,松子風令滿口紅。走注瘰癧風連頸,腮腫連牙獵頰風。

【論】古有咽喉十八證,後學多不能記,故括成歌。夫單蛾風者,其形圓如小筋頭,生於咽喉關上,或左或右,可治;生於關下不見者,難治。雙蛾風,兩個生於喉間關下是也,難治。蟬舌風者,一名子舌,舌下再生一舌是也。牙蜞風者,牙齦上腫甚,聚毒成瘡是也。木舌風者,其舌腫大如煮豬舌,不能轉動是也。

舌黃風者,自舌上腫痛,黃色是也。魚口風者,如魚吸水是也,不治。聚毒塞喉風,喉痹聚毒,涎垂稠實而發寒熱是也,關上可治,關下難治。懸蜞蠱毒風者,上眶腫,水食不下,形腫如雞卵是也。搶食風者,亦名飛絲毒,生口中,或食鯉鱠惡物,發泡是也。獵頰風者,腮頰結腫,牙盡處腫破是也。

纏喉風者,風自頤纏繞,赤色,寒熱者是也。松子風者,口內滿喉赤如豬肝,張口吐物則氣逆關閉,飲食不能是也。崩砂甘口風,自舌下牙齦上腫赤,口內作臖如湯熱,牙齦漸爛者,亦能脫齒是也。連珠風者,自舌下起,初起一個,又起一個,而甚者,三、五、七、九個,連珠生起是也。

蜂子毒者,或在臉腮洋爛,或在喉關舌下作臖,其色黃如蜂是也。走注瘰癧風者,頸項結核五、七個,皮膚赤腫作寒熱是也。

【脈】咽喉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咽喉熱證

咽喉熱腫,吞水妨礙,語塞,桔梗湯。喉痹及時疫毒,牛蒡子散。風熱腫痛,射干湯。纏喉風卒然失音,不省人事,痰壅口噤,解毒雄黃丸。腮腫、單、雙乳蛾、木舌、重舌,如聖金錠。咽喉腫閉,舌根腫痛,麝香硃砂丸。喉閉不通,二聖散吹之,或吹喉散、金鑰匙。喉痹痛,水穀不下者,通關散,或用射干逆流水吐之,或服千兩金丸。

喉痹、乳蛾諸證在關上者,必有血泡,用喉針點破即寬。在關下不見者難治,用蘆管削尖快,令病人含水一口,從鼻孔中放蘆管進擊一下,出血妙。

桔梗湯

治熱腫喉痹,飲水妨礙,言語不出。

桔梗(一錢,去蘆),甘草(一錢,生用),連翹仁(一錢),山梔子仁(炒黑,一錢),薄荷葉(一錢),生黃芩(一錢)

水二鍾,竹葉十片,煎服。

牛蒡子散

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時疫毒氣所致。

玄參(一錢),升麻(一錢),桔梗(去蘆,一錢),牛蒡子(研,一錢),犀角(鎊碎,一錢),黃芩(生用,一錢),木通(一錢),生甘草(一錢)

白話文:

咽喉十八種病症,附帶說明

【歌訣】 要了解咽喉的十八種病症,其中有單乳蛾和雙乳蛾,它們都生長在咽喉部位。牙齦腫痛是牙蜞風毒引起的,而蟬舌風則會使舌頭變得沉重。魚口風的症狀就像魚在吸水一樣,舌頭會變得黃色或腫脹,顏色深黃。牙根發炎會導致咬牙緊閉,木舌則會像豬舌一樣腫大。毒素積聚會阻塞咽喉,引起風熱壅塞,纏喉風則會纏繞著喉嚨發作。連珠瘡會像珠子一樣接連長出五個或七個,還有懸蜞蠱毒風。搶食風會在口腔中產生許多水泡,崩砂甘口風會導致牙齒斷裂。蜂子毒會導致臉頰潰爛,松子風會使口腔內充滿紅色。走注瘰癧風會從頸部蔓延開來,腮腺腫大、牙齦連帶臉頰腫脹則是獵頰風。

【論述】 古時候有關於咽喉的十八種病症,但後世學習的人大多無法記住,所以將它們編成了歌訣。單乳蛾風的形狀像小筋頭,生長在咽喉要道上方,可能在左邊或右邊,這種情況可以治療;如果生長在要道下方且看不見,就難以治療。雙乳蛾風是指兩個乳蛾同時生長在喉嚨要道下方,這種情況也很難治療。蟬舌風,又名子舌,是指舌頭下方又長出一個舌頭。牙蜞風是指牙齦腫脹得很厲害,毒素積聚形成瘡。木舌風是指舌頭腫大像煮熟的豬舌頭,不能轉動。

舌黃風是指舌頭腫痛,呈現黃色。魚口風的症狀就像魚在吸水,這種情況無法治療。聚毒塞喉風是指喉嚨因毒素聚集而阻塞,口水黏稠且會發冷發熱,如果是在要道上方還能治療,但如果是在下方則難以治療。懸蜞蠱毒風會導致眼眶腫脹,無法進食,腫脹形狀像雞蛋。搶食風,又名飛絲毒,會在口腔中生長,可能是吃了鯉魚生魚片等不潔食物,引起口腔起泡。獵頰風是指腮頰腫脹,牙齒盡頭的部位腫脹破裂。

纏喉風是指風邪從下巴纏繞而上,呈紅色,伴隨發冷發熱。松子風會使口腔內滿是紅色,像豬肝一樣,張嘴吐氣時會氣逆關閉,無法進食。崩砂甘口風是指舌頭下方和牙齦腫脹發紅,口腔內像被熱湯燙過一樣,牙齦逐漸潰爛,甚至會導致牙齒脫落。連珠風是指從舌頭下方開始,先長一個,然後再長一個,嚴重的會長出三、五、七、九個,像珠子一樣連在一起。

蜂子毒會在臉頰上潰爛,或在咽喉要道舌頭下方形成膿瘡,顏色像蜂一樣黃。走注瘰癧風是指頸部出現五、七個結核,皮膚紅腫,伴隨發冷發熱。

【脈象】 咽喉的脈象,兩寸脈呈現洪大且浮盛的狀態,上部脈象強盛,下部脈象虛弱,忌諱脈象微弱或沉伏。

咽喉熱證

咽喉發熱腫脹,吞水困難,說話困難,可以使用桔梗湯。喉痹和流行性疫毒可以使用牛蒡子散。風熱引起的腫痛可以使用射干湯。纏喉風突然失聲,昏迷不醒,痰液堵塞,嘴巴緊閉,可以使用解毒雄黃丸。腮腺腫脹、單乳蛾、雙乳蛾、木舌、重舌可以使用如聖金錠。咽喉腫脹閉塞,舌根腫痛可以使用麝香硃砂丸。喉嚨閉塞不通,可以使用二聖散吹入,或者使用吹喉散、金鑰匙。喉痹疼痛,無法進食,可以使用通關散,或者用射干逆流水催吐,或服用千兩金丸。

喉痹、乳蛾等病症如果在咽喉要道上方,通常會有血泡,用喉針點破就會好轉。如果在要道下方且看不見的,就難以治療,可以使用削尖的蘆管快速從鼻孔插入並擊打一下,使其出血,效果奇佳。

桔梗湯

治療熱腫喉痹,飲水困難,說不出話。 桔梗(一錢,去除蘆頭),甘草(一錢,生用),連翹仁(一錢),山梔子仁(炒黑,一錢),薄荷葉(一錢),生黃芩(一錢) 用水兩碗,加入竹葉十片,煎服。

牛蒡子散 治療風熱上壅,咽喉腫痛,以及流行性疫毒引起的病症。 玄參(一錢),升麻(一錢),桔梗(去蘆,一錢),牛蒡子(研,一錢),犀角(磨碎,一錢),黃芩(生用,一錢),木通(一錢),生甘草(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