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七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1)

1. 驚悸怔忡健忘證八

【歌】驚悸心中常惕惕,如人將捕時驚惑。延纏不已漸怔忡,寤寐神魂多恍惚。精神短少或多痰,健忘之病因而得。皆緣大恐與大驚,觸事喪志心神失。

【論】夫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舍空則鬱而停痰,痰居心位,此驚悸之所以肇端也。或耳聞大聲,目擊異物,遇險臨危,觸事喪志,則心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狀,始則為驚悸。久而心虛停飲,水氣乘心,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畏之,心不自安,故怏怏然而怔忡也。

日久不已,精神短少,心氣空虛,神不清而生痰,痰迷心竅,則遇事多忘;亦因思慮過度,病在心脾,故令轉盼遺忘,名曰健忘。三者雖有淺深之殊,皆心脾之病,其所由來者一也。而治之之法,必審其脈之虛實,病之淺深,元氣之盛衰,則虛實邪正之情自了然矣。

【脈】驚悸怔忡,寸動而弱。寸緊關浮,悸病乃作。飲食痰火,伏動滑搏。浮微弦濡,憂驚過卻。健忘神虧,心虛浮薄。

驚悸

血虛驚悸者,四物湯加貝母、橘紅、黃連、山梔,(方見血證。)安神丸。氣血兩虛者,益榮湯、(方俱見女科。)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

人參(四兩),玄參(二兩),杜仲(炒,去絲,四兩),天門冬(三兩),麥門冬(三兩),遠志(四兩),熟地黃(六兩),百部(三兩),桔梗(三兩),牡丹皮(四兩),柏子仁(四兩),五味子(四兩),甘草(二兩),茯神(四兩),茯苓(四兩),石菖蒲(四兩),酸棗仁(四兩)

末之,蜜丸,每下三錢。

怔忡

心血虛少,惕惕然恍惚怔忡,益榮湯。(方見女科。)痰火盛,心下怔忡者,溫膽湯加炒黃連、山梔、當歸、貝母。(溫膽湯即二陳湯加炒枳殼一錢、竹茹一錢,二陳方見痰證。)水氣承心而作怔忡,朱雀丸。心氣鬱滯,痰氣結於心下而作怔忡,四七湯加竹瀝、薑汁。(方見氣證。)

朱雀丸

治水氣怔忡。

白茯苓(一兩),沉香(半兩)

末之,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參湯送下。

健忘

思慮傷脾,作事忘前失後者,歸脾湯。心氣不定,恍惚多忘者,定志丸。年老神衰,遇事多忘,二丹丸。痰多鬱滯於心脾而善忘者,四七湯加竹瀝、薑汁、膽星、栝蔞。(方見氣證。)

歸脾湯

治怔忡、健忘。

白朮(一兩),茯神(一兩),黃耆(一兩),圓眼肉(一兩),棗仁(炒,一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甘草(二錢半,炙)

每服銼四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定志丸

治恍惚多忘。

遠志(一兩),人參(一兩),蒲黃(二兩),白茯苓(三兩)

末之,蜜丸梧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米湯下。

二丹丸

治健忘,開心志。

白話文:

【歌謠】心中常感到驚懼,就像有人隨時要捉拿你一樣,長久下來,這種狀態漸漸演變成怔忡,無論醒著還是睡著,精神都處於恍惚狀態。精神力減退或是痰多,健忘的毛病就這樣產生了。都是因為遭遇了極大的驚嚇,遇到事情時喪失了意志,心神失常。

【理論】人的主宰是心臟,心臟靠血液養護。一旦心血虛弱,神氣就會失去守護,神氣離去,心室就會空虛,然後產生鬱悶和停滯的痰液。痰液佔據心室的位置,這是驚悸的開始。或者聽到巨大的聲音,看到異常的東西,遇到危險的情況,遇到事情喪失意志,心臟會因此受擾,使人產生警惕的狀態,開始出現驚悸。久而久之,心臟虛弱,停滯的飲水,水氣趁機影響心臟,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氣上升,心臟對此感到害怕,自己不能安定,所以產生了怔忡的症狀。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很久,精神力會減弱,心氣空虛,神志不清,產生痰液,痰液迷住心竅,那麼遇到事情就會容易忘記;也可能因為思慮過度,病症出現在心脾,所以會讓人轉瞬間就忘記,這被稱為健忘。這三種病症雖然程度不同,但都是心脾的疾病,其根源是一樣的。治療的方法,必須要仔細檢查脈象的虛實,病情的深淺,元氣的強弱,那麼病情的虛實邪正就會一目瞭然。

【脈象】驚悸怔忡,脈象在寸部會動而弱。寸部緊,關部浮,就是驚悸的徵兆。飲食,痰火,脈象會有伏動和滑搏的現象。浮微弦濡,表示憂慮和驚嚇已過。健忘,神虧,心虛,脈象會浮而薄。

【驚悸】

血虛引起的驚悸,可用四物湯加上貝母、橘紅、黃連、山梔治療,還可以使用安神丸。氣血雙虛的人,可使用益榮湯,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的配方如下:人參(四兩),玄參(二兩),杜仲(炒,去絲,四兩),天門冬(三兩),麥門冬(三兩),遠志(四兩),熟地黃(六兩),百部(三兩),桔梗(三兩),牡丹皮(四兩),柏子仁(四兩),五味子(四兩),甘草(二兩),茯神(四兩),茯苓(四兩),石菖蒲(四兩),酸棗仁(四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三錢。

【怔忡】

心血虛少,會產生恍惚怔忡的感覺,可以使用益榮湯。痰火旺盛,心下怔忡的人,可以使用溫膽湯,加入炒黃連、山梔、當歸、貝母。水氣影響心臟造成怔忡,可以使用朱雀丸。心氣鬱滯,痰氣結在心下造成怔忡,可以使用四七湯,加入竹瀝、薑汁。

朱雀丸的配方如下:白茯苓(一兩),沉香(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人參湯送服。

【健忘】

思慮過度傷害脾胃,做事忘前失後的人,可以使用歸脾湯。心氣不定,恍惚多忘的人,可以使用定志丸。年老神衰,遇事多忘,可以使用二丹丸。痰多鬱滯在心脾而善忘的人,可以使用四七湯,加入竹瀝、薑汁、膽星、栝蔞。

歸脾湯的配方如下:白朮(一兩),茯神(一兩),黃耆(一兩),圓眼肉(一兩),棗仁(炒,一兩),人參(半兩),木香(半兩),甘草(二錢半,炙)。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片薑,一枚棗,用水煎服。

定志丸的配方如下:遠志(一兩),人參(一兩),蒲黃(二兩),白茯苓(三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二丹丸的配方如下:丹參(半兩),天門冬(半兩),熟地黃(二兩),麥門冬(一兩),白茯苓(一兩),人參(半兩),遠志(半兩),硃砂(半兩),石菖蒲(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到一百丸,用圓眼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