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

《明醫指掌》~ 卷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2)

1. 脅痛證六

棗子十枚,水二盞,煎八分服。

氣滯

氣滯脅下作痛,推氣散或復元通氣散、控涎丹,(方見前痰積脅痛條下。)治一身氣痛。氣鬱者,詳郁證條內。

推氣散

治右脅疼痛。

枳殼(炒,五錢),桂心(五錢),片子薑黃(五錢),甘草(五錢)

末之,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復元通氣散

木香(半兩),茴香(半兩),青皮(半兩),穿山甲(煅,七大片),陳皮(半兩),白芷(半兩),甘草(半兩)

每服五錢,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或作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

虛痛

肝血不足,悠悠痛不止者,四物湯加柴胡梢。(方見血證。)若脅下一點痛不止,此因酒色太過所致,名干脅痛,難治。肥白人脅痛,參、耆入小柴胡湯服。(方見瘧疾。),

枳芎散(附方)

治左脅痛。

枳實(炒,五錢),川芎(五錢),粉草(炙,一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或酒調下。

術香調氣散(附方)

治氣怒傷於肝,兩脅大痛難忍。

丁香(二兩),檀香(二兩),木香(二兩),白豆蔻仁(二兩),藿香葉(一兩),甘草(一兩),砂仁(三兩)

上末之,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白話文:

脅痛證六

吃十個棗子,加兩碗水,煎煮到八分滿即可服用。

氣滯型脅痛:

如果因為氣滯導致脅下疼痛,可以服用推氣散或復元通氣散、控涎丹(方劑詳見前文「痰積脅痛」條目)。這些藥方能治療全身氣痛。如果是氣鬱導致的疼痛,詳見「郁證」條目。

推氣散(治療右脅痛):

炒過的枳殼、桂心、片子薑黃、甘草各五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紅棗水送服。

復元通氣散:

木香、茴香、青皮、煅過的穿山甲七大片、陳皮、白芷、甘草各半兩。每次服用五錢,加兩杯水煎煮到八分滿,空腹服用;或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酒送服。

虛痛型脅痛:

如果因肝血不足,導致持續隱隱作痛,可用四物湯加柴胡梢(方劑詳見「血證」條目)。如果脅下某一點持續疼痛不止,可能是因為過度飲酒和房事所致,稱為「干脅痛」,難以治療。肥胖的白皙體質的人如果出現脅痛,可在小柴胡湯中加入人參和黃耆服用(方劑詳見「瘧疾」條目)。

枳芎散(附方,治療左脅痛):

炒過的枳實、川芎各五錢,炙過的粉草一錢半,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紅棗水或酒送服。

術香調氣散(附方,治療因氣怒傷肝導致的兩脅劇痛):

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二兩,藿香葉一兩,甘草一兩,砂仁三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少許鹽,用沸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