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治熱之劑

仲景大黃黃連瀉心湯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或寸沉關浮而有熱者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銼,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按此手少陰經藥也,出陽明例。成無己云:大黃黃連以導瀉心下之虛熱,以麻沸湯漬服者,取其氣薄而泄虛熱也。

又按活人云:伊尹湯液論大黃黃連黃芩湯,共三味,今監本無黃芩,脫落之也。又保命集無黃芩,卻加甘草(一兩)

白話文:

[治療火熱的藥方]

張仲景的大黃黃連瀉心湯用來治療胃部脹滿的問題,患者胃部雖脹但輕壓並不會感到硬實,且在手腕內側中間位置的脈象浮動,或者在手腕內側近拇指根部的脈象沉而中間位置的脈象浮動且有熱象。

藥材為大黃(二兩)和黃連(一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兩升沸騰的水浸泡,待短時間後絞去渣滓,分兩次溫服。

進一步解釋,這屬於手少陰心經的藥方,出自《傷寒論》。成無己說,大黃和黃連用來引導排出胃部虛熱,用沸騰的水浸泡服用是因為這種方式能讓藥性較為淡薄,有助於排虛熱。

另外,根據《活人書》記載,伊尹的《湯液論》中有大黃、黃連和黃芩三種藥材組成的大黃黃連黃芩湯,但現存版本遺失了黃芩,可能是在傳抄過程中遺漏了。另外,《保命集》中沒有黃芩,卻添加了甘草(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