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治風寒濕之劑

局方五積散,治感寒濕脾胃氣閉腰痛。(方見濕門三因方加桃仁)

東垣川芎肉桂湯,治冬月露臥感寒濕腰痛,用此代針。

羌活(一錢半) 柴胡 肉桂 桃仁 當歸尾 蒼朮 甘草(炙) 川芎(各一錢) 獨活 曲(炒各半錢) 漢防己(酒製) 防風(各三分)

上㕮咀作一服,好酒三盞,煎至一盞,食前暖處溫服。

麻黃蒼朮湯,治寒濕所客,身體沉重腰痛,面色痿黃。

麻黃 澤瀉 白茯苓 炒曲 陳皮(各一錢) 蒼朮(二錢) 杏仁(十個) 桂枝 草豆蔻 半夏 豬苓(各半錢) 黃耆(三分) 甘草(炙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食前溫服。

按此,足太陽少陰藥也。

白話文:

[治療風寒濕的藥方]

局方五積散用於治療因感受寒濕而導致脾胃氣滯、腰痛的情況(此處方可在濕門三因方基礎上加入桃仁使用)。

東垣川芎肉桂湯,適用於冬季在戶外睡覺感受寒濕引起腰痛的情況,可作為針灸的替代療法。

羌活(1.5錢)、柴胡、肉桂、桃仁、當歸尾、蒼朮、甘草(炙)、川芎(各1錢)、獨活、麴(炒各0.5錢)、漢防己(酒製)、防風(各0.3錢)。以上藥材切碎後,作為一次用量,用三杯好酒煎煮至一杯,飯前在溫暖的地方溫服。

麻黃蒼朮湯,用於治療因寒濕侵襲導致身體沉重、腰痛及面色萎黃的情況。

麻黃、澤瀉、白茯苓、炒麴、陳皮(各1錢)、蒼朮(2錢)、杏仁(10個)、桂枝、草豆蔻、半夏、豬苓(各0.5錢)、黃耆(0.3錢)、甘草(炙2錢)。以上藥材切碎後,作為一次用量,用水煎煮,飯前溫服。

以上兩方都是屬於足太陽經和少陰經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