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彥純

《玉機微義》~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治風之劑

局方如聖勝金錠子治咽喉急閉,腮頷腫痛,並單蛾、雙乳蛾、結喉、重舌、木舌,並皆治之

硫黃(細研) 川芎 臈茶 薄荷葉 川烏(炮) 硝石 生地黃(各等分)

上為末,生蔥汁搜和為錠,每服先用新汲水灌嗽,次嚼薄荷五七葉,卻用藥一錠同嚼極爛,以井花水嚥下。甚者連進三服,並含之即安。

本事方利膈湯治脾肺有熱,虛煩上壅,咽喉瘡腫

薄荷葉 荊芥穗 防風 桔梗 人參 牛蒡子(炒) 甘草(各等分)

上㕮咀,每半兩,食後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風邪的藥方】

藥方如聖勝金錠子能治療咽喉突然閉塞,兩側頜部腫痛,以及單蛾、雙乳蛾、結喉、重舌、木舌等症狀,均能有效治療。

所需藥材包含硫磺(需細磨)、川芎、臘茶、薄荷葉、炮製過的川烏、硝石、生地黃(以上藥材各取等量)。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再以生蔥汁混合揉成錠狀。每次服用前,先用新抽取的清水漱口,接著嚼碎五至七片薄荷葉,然後與一錠藥物一同嚼至極細,最後以井水吞服。病情嚴重者可連續服用三錠,或含在口中直至舒緩。

另有一方為利膈湯,能治療脾肺有熱,虛煩導致的上壅,以及咽喉部位的瘡腫。

所需藥材包括薄荷葉、荊芥穗、防風、桔梗、人參、炒過的牛蒡子、甘草(以上藥材各取等量)。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半兩,於飯後用水煎煮後服用。

2. 治寒之劑

之 仲景半夏湯治傷寒寒相搏咽痛或聲不出者:

半夏 桂枝 甘草(炙等分)

上㕮咀,每七八錢或半兩,水煎放冷,細細嚥之。

按本論咽中傷生瘡,不能言,聲不出者,少陰證,用苦酒湯或桔梗等方,皆可選用。

三因蜜附子治腑寒咽閉,吞吐不利:

大附子(一個,去皮臍,切作大片,蜜塗炙令黃)

上每含咽津甘味盡,更以附片塗蜜炙用之。

白話文:

[治療寒症的藥方]

這是張仲景的半夏湯,用來治療因外感寒邪導致的咽喉疼痛,或是聲音沙啞無法出聲的症狀:

所需藥材有半夏、桂枝和炙甘草,三者份量相同。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七八錢或半兩,用水煎煮後放涼,慢慢吞服。

根據本論,若咽喉因受傷而生瘡,導致無法說話,聲音發不出來,這是少陰證的表現,可以選擇使用苦酒湯或桔梗等方來治療。

三因蜜附子則是用來治療內臟寒冷導致的咽喉閉塞,吞嚥困難:

所需藥材為大附子一個,去除外皮和中心部分,切成大片,然後塗上蜂蜜烤至黃色。

每次服用時,含在口中讓其津液和甘味被充分吸收,再換另一片塗有蜂蜜的附子片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