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心書》~ 神方 (15)
神方 (15)
1. 服金液丹各證引藥
虛勞白湯下,或薑湯下。
骨蒸潮熱地骨皮湯或炒胡黃連五分煎湯,或丹皮湯下。
吐血茅根湯或藕節湯下。
消渴烏梅湯或石膏湯下。
肺脹真蘇子湯下。
中滿陳皮湯或木香湯或芥菜湯下。
水腫車前子湯或木通湯下。
休息痢白者,用臭椿根皮湯下,紅者用雞冠花湯下。
脾泄車前子炒焦煎湯下。
注下木通湯下。
大便閉芒硝煎湯下。
小便閉木通湯下。
尿血山梔木通湯下,或燈心竹葉湯下。
霍亂藿香湯下。
吐瀉生薑燈心湯下。
屍厥薑湯下。
氣厥真蘇子湯下。
陰證附子湯下。
陰毒黃耆湯或附子湯下。
目中內障木賊菊花湯下。
心下作痞,枳實桔梗湯下。
心胃痛延胡索湯或酒下。
胃寒米穀不化,乾薑麥芽湯下,
兩脅急痛青皮湯下。
肚腹痛甘草白芍湯下。
臍腹痛麥芽湯下。
小腹痛小茴香湯下。
膀胱疝氣小茴桔核湯下。
女人子宮虛冷薑湯下。
赤帶地榆湯下。
白帶樗白皮湯或白果炒煅煎酒下。
小兒急驚風金銀花湯下。
慢驚風人參湯下。
一切疑難之證俱用薑湯下。
(昔人稱金液丹有起死回生之功,真是救危神劑,然亦有戒人服餌者。如蘇頌之《本草圖經》,寇宗奭之《本草衍義》,一言其為效雖捷,為患亦速;一言其人但知用之為福,而不知為禍。蓋亦有所鑑而云,世人於此疑而不敢服者多矣。然余常見二人,年少時,皆荒耽於色,至五十外皆患虛損,服參附渺若不知,有勸餌硫黃者,二人皆服皆有效。一人不能節欲,閱五六年竟以氣脫而殞;一人能止欲,至八十餘始卒,此目所親擊者也。
夫藥以治疾,有是疾必得是藥而後愈。許叔微所謂「形有寒邪,雖嬰孩亦可服金液;藏有熱毒,雖羸老亦可服大黃。」至哉!通變之說,理不妄也。但中病則已,久服或致偏勝之患。凡藥皆如是,豈特金液丹哉!其或服之終身,反致壽考,此其稟受特異餘人,非可概論。若夫元氣未衰,陰精先耗,此藥實非所宜。
更或漁色之徒,朝餐夕餌,不以此為治疾之良劑,而以此為逞欲之單方,自戕其生,而不之懼,卒乃歸咎於金液丹之不可餌。然則鑑人之傷食而並議稻麻菽麥之不宜餐,鑑人之傷飲而並疑酒漿茗汁不可啜,豈理也哉?因憶書冊中所載服硫黃而受益者採摘數條附錄於後以示來者。)
(《夷堅志》云:唐與正知醫,遇人有奇疾,多以意治之。從舅吳巡檢病不得前溲,臥則微通,立則涓滴不下,醫人遍用通利小腸諸藥,窮技巧勿驗。其侄孫來問吳:常日服何藥?曰:常服黑錫丹。問:何人結砂?曰:自為之。唐灑然悟曰:此繇結砂時,鉛不死,硫黃飛去,鉛砂入積膀胱,膀胱臥則偏重,故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以故不能通。
乃取金液丹三百粒分為十服,煎瞿麥湯下之,膀胱所積之鉛得硫黃皆化成灰,自水道下,猶累累如細砂,病遂愈。)
白話文:
服用金液丹時,針對各種不同症狀的引導藥物:
- 虛弱勞損: 用白開水或薑湯送服。
- 骨蒸潮熱: 用地骨皮湯,或炒過的胡黃連五分煎湯,或丹皮湯送服。
- 吐血: 用茅根湯或藕節湯送服。
- 消渴(糖尿病): 用烏梅湯或石膏湯送服。
- 肺脹(肺氣腫): 用真蘇子湯送服。
- 腹部脹滿: 用陳皮湯、或木香湯、或芥菜湯送服。
- 水腫: 用車前子湯或木通湯送服。
- 久痢(休息痢),大便為白色: 用臭椿根皮湯送服;大便為紅色:用雞冠花湯送服。
- 脾虛泄瀉: 用車前子炒焦煎湯送服。
- 下注(小便淋瀝或腹瀉): 用木通湯送服。
- 大便不通: 用芒硝煎湯送服。
- 小便不通: 用木通湯送服。
- 尿血: 用山梔木通湯,或燈心竹葉湯送服。
- 霍亂: 用藿香湯送服。
- 上吐下瀉: 用生薑燈心湯送服。
- 昏厥(屍厥): 用薑湯送服。
- 氣厥: 用真蘇子湯送服。
- 陰證(虛寒證): 用附子湯送服。
- 陰毒(危重虛寒證): 用黃耆湯或附子湯送服。
- 眼睛內有障礙: 用木賊菊花湯送服。
- 心下痞悶: 用枳實桔梗湯送服。
- 心胃疼痛: 用延胡索湯或酒送服。
- 胃寒消化不良: 用乾薑麥芽湯送服。
- 兩脅疼痛: 用青皮湯送服。
- 肚腹疼痛: 用甘草白芍湯送服。
- 肚臍周圍疼痛: 用麥芽湯送服。
- 小腹疼痛: 用小茴香湯送服。
- 膀胱疝氣: 用小茴桔核湯送服。
- 婦女子宮虛寒: 用薑湯送服。
- 赤帶(赤色白帶): 用地榆湯送服。
- 白帶: 用樗白皮湯,或白果炒過煅燒後用酒送服。
- 小兒急驚風: 用金銀花湯送服。
- 小兒慢驚風: 用人參湯送服。
- 一切疑難雜症: 都用薑湯送服。
(古人說金液丹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確實是救急的神藥。但也有人告誡不要亂服。例如,蘇頌的《本草圖經》和寇宗奭的《本草衍義》都說,它的效果雖然快,但危害也快;有人只知道它有益處,卻不知道它帶來的禍患。這都是有鑑於此而說的,所以世人對它多有疑慮而不敢服用。但我曾親眼見到兩個人,年輕時都沉迷酒色,五十多歲時都患有虛損的毛病,服用人參附子湯效果不佳,有人建議他們服用硫磺,兩人服用後都有效果。其中一人不能節制性慾,五六年後就因氣脫而亡;另一人能節制性慾,活到八十多歲才去世,這是我親眼所見的事實。
藥物是用來治療疾病的,有什麼病就要用什麼藥才能治好。許叔微說的「體內有寒邪,即使是嬰兒也可以服用金液;體內有熱毒,即使是體弱的老人也可以服用大黃。」這句話說得太好了!通權達變的道理是沒有錯的。但是,藥物只要對症就好,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偏盛的弊端。所有的藥都是這樣,豈止是金液丹呢!但也有人終身服用,反而長壽,這是他們體質稟賦異於常人,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元氣沒有衰退,而是陰精先耗損,這種情況就不適合服用此藥了。
更何況那些好色之徒,早晚服用,不是把它當作治療疾病的良藥,而是當作縱慾的單方,自己殘害生命,卻不害怕,最後反而歸咎於金液丹不能服用。這就如同看到有人因吃東西而受傷,就說米、豆、麥都不能吃;看到有人因喝酒而受傷,就說酒、茶都不能喝,這不是荒謬的道理嗎?我因此想起書本上記載的,服用硫磺而受益的案例,摘錄幾條附在後面,以警示後人。)
(《夷堅志》記載:唐與正是一位醫術高明的人,他遇到有人患了奇特的疾病,多半是用自己的見解來治療。他的舅舅吳巡檢,小便無法順利排出,躺著的時候稍微通暢,站立時就一滴都排不出來。醫生用了各種通利小便的藥,想盡辦法都沒用。他的侄孫來問吳巡檢:平時服用什麼藥?吳巡檢說:平時服用黑錫丹。問:誰煉製的?吳巡檢說:自己煉製的。唐與正恍然大悟,說:這是因為煉製黑錫丹時,鉛沒有完全煉死,硫磺揮發掉了,鉛砂進入了膀胱,膀胱躺著時會偏重,所以還能排出小便,站立時就正堵住水道,所以不能通暢。
於是,他取了金液丹三百粒,分成十次服用,用瞿麥湯送服。膀胱裡積存的鉛遇到硫磺後都化為灰燼,從尿道排出,就像細沙一樣一顆顆的,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