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材

《扁鵲心書》~ 神方 (14)

回本書目錄

神方 (14)

1. 大青膏

治小兒吐瀉後成慢驚,脾虛發搐,或斑疹後發搐。

烏蛇(去頭尾,酒浸炙),全蠍(十枚,去頭足),蜈蚣(五條,去頭足,炙),鍾乳粉(要真者火煅研極細末,水飛淨,五錢),青黛,丁香,木香,川附子(制,各五錢),白附子(麵包煨熟,一兩)

共為末,蜜丸龍眼大。每服一丸,滾水下,連進二服立瘥。甚者灸中脘五十壯。

白話文:

【大青膏】

主治孩童在嘔吐與腹瀉後轉變為慢性驚厥,或是因脾臟虛弱導致的抽搐,以及出疹後產生的抽搐症狀。

藥材包括:烏梢蛇(去除頭尾,用酒浸泡後烤乾),全蠍(十隻,去除頭腳),蜈蚣(五條,去除頭腳,烤乾),鍾乳粉(需確定為真品,經過火燒煅燒後研磨成極細粉末,用水洗淨,用量為五錢),青黛,丁香,木香,炮製過的川附子(各五錢),以及白附子(包裹在麵團中燜煮至熟,用量為一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加入蜂蜜揉成龍眼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以熱水吞服,連續服用兩次即會見效。若病情較嚴重,可輔以灸療中脘部位五十次。

2. 碧霞散

治痰涎壅盛卒僕,或發驚搐,一切急症,服此吐痰。

豬牙皂角(炙去皮弦),銅青(另研),大黃(生用),金線重樓(即金線釣蝦蟆,製法見後,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小兒三五分,白湯灌下。牙關緊者,鼻中灌下,吐痰立愈。

白話文:

【碧霞散】 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因痰涎過多導致突然倒地,或是出現驚厥抽搐的情況,以及各種需要立即處理的緊急病症,服用後可以達到催吐痰液的效果。

藥材包含:燒過去掉外皮和筋脈的豬牙皁角、另外研磨的銅青、生用的大黃、以及金線重樓(也就是俗稱的金線釣蝦蟆,其製作方法詳見後文),以上藥材各需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若為小孩則可酌減至三至五分,以熱開水送服。如果患者牙關緊閉無法吞服,可將藥粉從鼻孔灌入,能迅速引發吐痰反應,有助病情緩解。

3. 萬靈膏

治小兒疳瘦腹脹,水瀉多消。

香附(一兩),青皮,川黃連,肉桂,巴豆(去油),砂仁,肉果(各五錢)

上為末,醋糊丸黍米大。每用三五七丸溫水下。

白話文:

這是在介紹一種名為「萬靈膏」的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兒童因營養不良導致身體過度消瘦、腹部腫脹,以及水樣性腹瀉的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香附(用量為一兩),青皮、川黃連、肉桂、巴豆(需去除油分)、砂仁、肉果(以上各項材料用量皆為五錢)。

製作方法是將上述所有材料研磨成細粉,再用醋和成糊狀,製成大小如黍米的藥丸。使用時,每次服用三至七粒,並以溫水送服。

4. 育嬰丹

治小兒面黃肚大,青筋作瀉及五疳諸積,健脾進食。

上好白蠟(一兩二錢,入銚頓化,傾入碗內七次),硃砂(飛淨,一錢,心疳用之),赤石脂(一錢,火煅,脾疳用之),青黛(一錢,肝疳用之),寒水石(一錢,用泥罐上下蓋定火煅,肺疳用之),牡蠣(一錢,火煅,腎疳用之)

先將白蠟研碎,後加各經引藥,共研細末,分作十帖。每用雞蛋一枚,開一小孔,去黃留清,入藥一帖,攪勻,紙封口,或蒸,或用火煨,任意食之,酒飯無忌。

白話文:

[育嬰丹]

適用於小孩面色蒼黃、腹部膨脹,以及因青筋暴出導致的腹瀉,和各種疳積症狀,能強健脾胃,增加食慾。

所需材料如下:

  • 上等白蠟(1兩2錢,放入鍋中熔化,再倒入碗中冷卻凝固,此過程重複七次)
  • 硃砂(淨化過,1錢,專治心疳)
  • 赤石脂(1錢,經過火烤,專治脾疳)
  • 青黛(1錢,專治肝疳)
  • 寒水石(1錢,需用瓦罐蓋住上下兩端,進行火烤,專治肺疳)
  • 牡蠣殼(1錢,經過火烤,專治腎疳)

先將白蠟研磨成粉末,再加入以上特定病症所需的藥材,共同研磨成細粉,均分成十份。每次使用時,取一個雞蛋,開一小孔,倒掉蛋黃留下蛋白,將一份藥粉倒入雞蛋內,與蛋白充分混合,然後用紙封住雞蛋的小孔,可以選擇蒸煮或者用火慢燜,隨意食用,不忌酒飯。

5. 抑青餅

治小兒驚風,清膈化痰,降熱火。

防風,薄荷,桔梗(炒,各一兩),甘草(炙),青黛(淨,各五錢),冰片(四分)

共為末,蜜丸芡實大,或捏作餅薑湯下。

白話文:

【抑青餅】

用於治療兒童因驚嚇引起的風癥,能清除上焦的痰熱,降低體內火氣。

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防風、薄荷、炒過的桔梗各一兩,炙甘草、純淨的青黛各五錢,冰片則只需四分。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再加入蜂蜜揉製成芡實大小的丸狀,或者捏成餅狀。服用時,可用薑湯送服。

6. 硃砂丸

治小兒膈熱消痰。

半夏(制),辰砂(各五錢),杏仁(三十粒,去皮)

共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或五七丸,食後薄荷湯下。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小孩胸膈間的熱氣以及幫助消除痰的處方。

要用到的藥材有:製過的半夏和硃砂各五錢,還有去了皮的杏仁三十粒。

將這些藥材全部磨成粉末,再用蒸熟的小麥粉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服用時,可以吃十顆,或者五到七顆,最好是在飯後,用薄荷茶一起吞服。

7. 醒脾丸

治久瘧不瘥。

川烏(五兩,薑汁浸去黑皮,切片),大蒜(三兩,煨去皮)

共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小兒量減。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長期反覆發作的瘧疾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所使用的[醒脾丸]。

藥材包括:川烏(使用五兩,先用薑汁浸泡並去除黑色外皮後,切成薄片),大蒜(使用三兩,經過烘烤後去除外皮)。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後,再用醋和成糊狀,製成大小如梧桐籽的丸狀。每次服用時,取二十粒這種丸藥,用米湯送服。如果病人是小孩,則需酌量減少藥量。

8. 奪命丹

治中風左癱右瘓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語謇澀。

川烏(酒煮),蒼朮(米泔浸,各四兩)

共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服十五丸,忌見風,暖蓋出汗。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中風後遺症,如左半身或右半身無法活動,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說話不清楚的情況。

使用的藥材有:川烏(需用酒煮過)和蒼朮(需用米泔水浸泡過),兩者各四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然後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在空腹時服用十五粒,服用期間避免吹風,並保持身體溫暖以促進發汗。

9. 脫衣散

治汗斑及紫白癜風。

附子,硫黃(各五錢)

共為末,薑汁調,以茄蒂蘸擦三四次全愈。

白話文:

【脫衣散】

這帖藥方用來治療汗斑以及紫白色白癜風。

所需藥材為:附子和硫磺,兩者份量各為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薑汁調和,然後用茄子蒂部沾取藥膏擦拭患處,大約三到四次後,病情就能完全康復。

10. 百花散

治腿肚血風臁瘡,小兒螻蛄癤,或耳底出膿,瘰癧痔漏。

川烏五兩搗為末。凡一切瘡毒,以麻油調塗,濕者干糝,耳中出水吹入,牛馬六畜瘡皆可治。人家合醬入此末五錢,不生蟲蛆。

白話文:

【百花散】 用於治療腿部的風濕性潰瘍,兒童的膿腫,或是耳道發炎流膿,以及淋巴結核和痔瘡等疾病。

取五兩的川烏,研磨成粉末。對於各種皮膚病、瘡毒,可以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對於有滲液的傷口則可直接撒粉,對於耳朵流出的膿液可以直接吹入藥粉。此方同樣適用於牛馬等家畜的瘡病。如果在製作醬料時加入五錢的這種粉末,可以防止醬料生蟲。

【注:古代度量衡與現代有所不同,一兩大約相當於31.25克,五兩即約156.25克;五錢約相當於15.625克。】

11. 附:金線重樓治證

金線重樓俗名金線釣蝦蟆,採得去外黑粗皮,用石頭打碎,勿見鐵器。

曬乾為末,小罐收貯。凡一切要吐痰涎之證,用代瓜蒂最妙。

一治風痰結胸,用一錢,陰陽水和服,吐去痰即愈。

一治傷食成瘧疾者,用一錢,臨發,空心水和服,一吐即愈。

一治禁口痢疾,涼水和服一錢,吐痰即愈。

白話文:

【附:金線重樓的治療用途】

金線重樓,民間常稱為金線釣蝦蟆。採集後需去除外層黑色粗皮,然後使用石頭搗碎,過程中避免接觸到鐵製工具。

將其曬乾後磨成粉末,存放於小罐中保存。對於各種需要催吐痰涎的情況,用它來替代瓜蒂,效果極佳。

一、若因風痰堵塞胸部,可取一錢金線重樓粉,以陰陽水調和服用,能有效吐出痰液,病情隨之好轉。

二、對於因飲食過量導致的瘧疾,可在發病前空腹時,用水調服一錢金線重樓粉,吐出不適物質後,病情即可緩解。

三、對於禁口痢疾,可用涼水調服一錢金線重樓粉,吐出痰液後,病情會得到改善。